第291章 維也納的絕望求救

字數:4007   加入書籤

A+A-


    1918年7月,奧地士蘭,維也納
    昔日帝國都城的榮光,已被戰爭的疲憊和末日的恐慌吞噬。
    天空是灰蒙蒙的,如同市民臉上洗不掉的愁容。
    街頭的咖啡館依舊營業,但談論的不再是音樂與哲學,而是黑市麵包的價格和前線崩潰的謠言。
    饑餓的陰影籠罩著每一個角落,排隊領取可憐配給的人群蜿蜒曲折,眼神空洞。
    美泉宮,哈布斯堡王朝的輝煌宮殿,此刻卻像一座巨大的、華麗的陵墓。
    皇帝卡爾一世枯坐在書房裏,窗外曾經代表無上權力的花園,如今也顯得蕭索頹敗。
    桌上是堆積如山的壞消息:匈牙士蘭宣布獨立、捷克軍團倒戈、意士蘭人在南方突破、國內的斯拉夫人蠢蠢欲動……每一份電報都像一記重錘,敲擊著這個古老帝國最後的基石。
    “陛下……”
    老首相顫抖著聲音,遞來又一份前線急電。
    “……防線徹底崩潰了,意士蘭人的軍隊正在向的裏雅斯特快速推進,我們……我們幾乎沒有成建製的部隊可以阻擋了。”
    卡爾一世沒有抬頭,他的目光停留在牆上那幅描繪歐根親王戰勝奧斯曼大軍的油畫上,曾經的赫赫武功,此刻更像是一種無情的諷刺。
    帝國,他的帝國,正在他手中分崩離析。
    “糧食呢?我們請求德士蘭的援助有回應嗎?”
    皇帝的聲音沙啞而疲憊。
    “柏林方麵……他們自己的情況也很艱難,魯登道夫元帥表示無能為力。我們的倉庫……已經空了。”
    死一般的寂靜籠罩了書房。
    絕望像冰冷的維也納地下水,滲入每個人的骨髓。
    就在這時,一名侍從武官幾乎是踉蹌著衝了進來,甚至忘了禮節,他手中高舉著一份文件,臉上是一種混合著最後一絲希望和巨大不確定性的激動。
    “陛下!東方!東方有回應了!”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過去。
    卡爾一世猛地站起身:
    “哪個東方?是羅馬尼亞?還是……”
    “不!陛下!是奉天!是炎國!聯合國際主席、炎國首席張揚閣下,對您的呼籲做出了回應!”
    卡爾一世幾乎是一把奪過電文,他的手在微微顫抖。
    目光急速掃過那些文字——先是代表聯合國際的、程式化的對“奧匈士蘭帝國人民苦難”的“深切關懷”與“人道主義擔憂”,隨後是鄭重其事的“敦促停火”和“召開國際會議”的提議。
    但這些都不是重點!
    卡爾的目光死死盯住了最後那段被特殊加密、來自張揚首席“個人”的密電片段:
    “……帝國之傳統與秩序,乃歐洲穩定之基石,炎國素來敬重。
    哈布斯堡家族之文化傳承,不應湮沒於戰亂……於危難之際,我方願秉持《奉天公約》之精神,提供必要之人道支持及……非正式之斡旋,以尋求一條既尊重現實,亦能保障陛下家族基本尊嚴與奧地利曆史延續性之出路……”
    電文措辭極其謹慎,但每一個字都像重錘敲在卡爾心上。
    沒有明確的承諾,卻給出了黑暗中唯一一絲微弱的光亮——體麵,延續,以及……生存。
    “他們……他們願意幫我們?”
    皇帝的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顫抖。
    “是的,陛下!第一批懸掛聯合國際和炎國旗幟的糧船,已經通過黑海和多瑙河航道啟運!他們的外交官正在向倫敦、巴黎、羅馬施加壓力,要求臨時停火!”
    希望,如同強心針,瞬間注入了這間瀕死的書房。
    “立刻!立刻以我的名義,給奉天回電!”
    卡爾一世幾乎是吼出來的,臉上泛起病態的紅暈。
    “接受!我們完全接受聯合國際的一切調停提議!授予炎國首席全權代表我方進行斡旋的權力!告訴他們,維也納……維也納等待他們的拯救!”
    命令被飛快地執行。
    美泉宮短暫地恢複了一絲生氣,盡管這生氣源於絕望的求助。
    消息像野火一樣傳遍了維也納饑餓的街頭。
    “糧食!東方的炎國人要送糧食來了!”
    “聯合國際要幹預了!戰爭可能要結束了!”
    “皇帝找到了救星!”
    人群中爆發出一種劫後餘生般的哭泣和議論。
    雖然大多數人甚至說不清炎國具體在哪裏,但“糧食”和“和平”這兩個詞,足以讓他們將遙遠的東方奉天視為唯一的希望。
    在城市的另一端,意士蘭大使館內,大使氣急敗壞地摔碎了酒杯。
    “該死的黃皮猴子!他們的手伸得太長了!這是歐大陸的事務!他們憑什麽插手!”
    但他也隻能無能狂怒。
    炎國的艦隊遊弋在四大洋,炎國的工廠支配著戰爭的物資,炎國手中還握著《奉天公約》這麵“道德”大旗。
    而在柏林,德皇威廉二世接到消息後,心情複雜地歎了口氣。
    他既慶幸盟友或許能得以喘息,減輕自己的壓力,又感到一種莫名的屈辱——最終伸手拉住他搖搖欲墜盟友的,不是德意誌的鋼鐵,而是東方的糧食和外交照會。
    奉天城,聯合國際總部
    張揚站在辦公室的巨大的玻璃幕牆前,聽著身後收音機裏播報著“炎國首批人道主義救援物資駛向多瑙河”的新聞,嘴角噙著一絲淡漠的笑意。
    牛犇輕聲匯報:
    “首席,維也納已完全接受我們的條件,授予了您全權斡旋的權力。外交照會已發往各國,輿論反響強烈。”
    “很好。”
    張揚沒有回頭。
    “讓我們的船隊走慢一點,讓維也納的‘渴望’……再發酵一會兒。讓全世界都看清楚,是誰,在舊世界燃燒的廢墟上,遞出了唯一的水壺。”
    “至於斡旋……”
    他頓了頓。
    “告訴我們的談判代表,奧匈士蘭帝國的遺產很多,我們要的不多,隻是多瑙河出海口的一些‘商業便利’,以及未來新生國家體係中,那麽一點點的……優先話語權。”
    維也納的絕望求救,沒有等來上帝的回應,卻精準地傳入了奉天的棋盤室,成為東方棋手落下又一枚棋子的完美契機。
    這契機,包裹著糧食的香氣和和平的許諾,內裏,卻是冰冷的計算與擴張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