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魯登道夫的潰敗

字數:3495   加入書籤

A+A-


    1918年秋,西線,亞眠附近
    曾經不可一世的德士蘭“暴風突擊隊”,如今像退潮後擱淺在沙灘上的魚,徒勞地喘息著。
    持續數月的“皇帝會戰”並未帶來決定性的勝利,反而耗盡了德士蘭軍隊最後一絲銳氣和儲備。
    戰線如同一個被過度拉伸的橡皮筋,在極限之處變得脆弱而透明。
    秋雨綿綿,將戰場化作無邊的泥沼。
    泥漿淹沒到膝蓋,拖拽著每一個試圖移動的士兵的腳步。
    德士蘭軍的塹壕不再是被精心維護的防禦工事,而是充滿了積水、汙物和絕望情緒的坑洞。
    補給時斷時續,食物短缺加劇,士兵們麵黃肌瘦,士氣低落至冰點。
    來自國內的信件充滿了對饑餓和動蕩的描述,進一步瓦解著戰鬥的意誌。
    與之相反,協約國一方,特別是美士蘭遠征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量湧入戰場。
    潘興將軍終於獲得了夢寐以求的獨立指揮權,麾下百萬美軍士兵裝備精良、士氣高昂,雖然缺乏經驗,但充滿銳氣。
    更重要的是,在炎國“不經意”的技術支持和情報暗示下,協約國的裝甲突擊車性能得到了針對性提升,空中優勢逐漸確立,炮兵協同也愈發嫻熟。
    1918年8月8日,“黑日”。
    清晨,濃霧彌漫。德軍防線上的觀察哨並未察覺到異常,連續數月的進攻反擊僵持模式讓他們疲憊不堪。
    突然之間,地動山搖!
    成千上萬門協約國火炮同時開火,炮火之猛烈、之精準,遠超德軍以往經曆的任何一次。
    這不是漫無目的的覆蓋,而是針對指揮所、通信樞紐、炮兵陣地和預備隊的精準打擊。
    德士蘭軍的通信係統瞬間陷入癱瘓。
    炮火還未完全延伸,大地開始轟鳴!
    數百輛改進後的協約國裝甲突擊車如同鋼鐵巨獸,衝破濃霧和硝煙,碾過德軍的鐵絲網和前沿塹壕。
    緊隨其後的,是無數英、法、美士兵,他們不再是緩慢的塹壕步兵,而是以散兵線快速推進,與突擊車協同,清剿著被打懵的德軍據點。
    德軍防線被瞬間撕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
    預備隊要麽被炮火摧毀,要麽因通信中斷無法及時調動。
    魯登道夫精心構築的縱深防禦,在絕對的火力、新穎的戰術和新生力量的聯合打擊下,土崩瓦解。
    “撤退!全線撤退!”的命令已經無法有效傳達,演變成了一場失控的大潰敗。
    士兵們丟棄了沉重的裝備,隻求跑得比身後的突擊車和追兵更快。
    隊伍失去了建製,軍官失去了部隊,恐慌像瘟疫一樣蔓延。
    在斯帕的德士蘭最高統帥部,魯登道夫接到雪片般飛來的噩耗,臉色慘白如紙。
    他引以為傲的軍隊,他賭上國運的攻勢,竟然在一天之內崩潰到如此地步。
    “完了……一切都完了……”
    他喃喃自語,精神遭到了毀滅性打擊。
    這位曾經堅信“勝利和平”的戰爭梟雄,此刻終於意識到,戰爭已經無可挽回地失敗了。
    奉天城,作戰指揮中心!
    戰報如同潮水般湧來,被精準地標注在巨大的沙盤上。
    “亞眠方向,德士蘭軍防線全麵崩潰,潰退超過二十公裏。”
    “美士蘭軍第一集團軍在聖米耶爾突出部發動攻勢,進展迅速。”
    “英士蘭軍和法士蘭軍在其他地段發起牽製性進攻,德士蘭軍已無預備隊可用。”
    “魯登道夫的軍事神話破滅了。德士蘭軍隊的組織度和士氣已經崩潰,從一支軍隊變成了一群驚慌失措的潰兵。西線的戰爭,事實上已經結束。”
    張毅分析道。
    張作相補充:
    “國內消息,柏林爆發大規模罷工和示威,要求結束戰爭、皇帝退位。
    ‘斯巴達克團’活動頻繁。魯登道夫和興登堡的威望掃地。”
    王永江露出笑容:
    “倫敦、巴黎、華盛頓發來的訂單達到了頂峰,但他們要求延長付款周期。
    德士蘭馬克正在變成廢紙。
    我們是時候考慮,如何接收他們的工業資產來抵債了。”
    趙銘道:
    “國際輿論正在轉向。呼籲基於《奉天公約》原則進行和平談判的聲音成為主流。
    我們之前鋪墊的‘調停者’形象,現在可以正式走上前台了。”
    張揚看著沙盤上那勢不可擋的協約國進攻箭頭,知道等待已久的時刻終於來臨。
    “魯登道夫的潰敗,敲響了德士蘭帝國的喪鍾,也為我們搭建好了最終的舞台。”
    他下達命令: “以聯合國際秘書長及《奉天公約》保障國的名義,向柏林、倫敦、巴黎、華盛頓發出最緊急的呼籲。”
    “強烈敦促各方立即停止軍事行動,避免更多無謂的傷亡。
    鄭重提議,在奉天召開全球和平會議,基於《奉天公約》的精神,協商結束這場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的世界大戰。”
    “是時候,由我們來為這場戰爭,畫上句號了。”
    電波從奉天發出,穿越雲霄,飛向世界各地。
    東方的調停者,在雙方流盡鮮血之後,終於亮出了底牌,要以主宰者的姿態,安排戰後的世界秩序。
    魯登道夫的潰敗,不僅是軍事的失敗,更標誌著舊歐洲主導的世界的終結,和一個新時代的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