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拜訪上林學宮

字數:4597   加入書籤

A+A-


    “也隻有雲樓主能讓我如此放心的交托至寶了,旁人我可舍不得。”
    林淵意會她的意思,同樣將自己的感謝藏在調侃中。
    同時手上戒指一亮,一張大大的銀票落入手中。
    “十萬兩白銀,不成敬意,還請收下。”
    法器分等級,先‘利’,後‘名’,通‘玄’,有‘靈’。
    同時再細分下中上三品。
    長槍淵峙屬於次高等的玄器,在第一等靈兵,已經銷聲匿跡的情況下,屬於現世法寶武器的最高等級,大景皇帝的珍藏都沒有多少件。
    淵峙槍更是上品玄器
    十萬兩看起來多,實際上並不足以填補‘有市無價’這個詞。
    並不是隨便一家鐵鋪、器宗就能修補,實際上在來到京城之前,林淵從南疆一路問詢,沒有一家敢接。
    雲梧影沒有推拒,很爽快的收了下去。
    她眉眼彎彎,“世子豪富,下次還有這樣的生意,還請再找我靈工樓。”
    林淵豪氣揮手,“好說。”
    坐鎮北境十六州的林家,應該是天底下第三煊赫的家族了。
    “另外,多謝雲樓主的消息提醒,此情,我銘記在心。”
    提到有關皇祖康王的嚴肅之事,百媚千嬌的俏寡婦雲梧影也緩緩收斂了笑容。
    她之所以冒著忌諱請求寧清秋傳遞消息,便是為了加深雙方之間的情誼。
    世間商事投資,投人是最上乘的。
    “世子以後要多加小心了,您剛至京城可能有所不知,皇祖這些年才寧靜下來,前幾十年,大景京師幾乎無處不處於他的影響之下。”
    “就連先帝的駕崩,也有謠言……”
    雲梧影收住了嘴,朝青年看去一眼,意思不言而喻。
    她轉變語氣,用一種有些懇求的神色道:
    “寧掌教,或許沒有您和天師府想象的那麽……壞,若非她冒險舉宗入京,恐怕如今的朝局不會這麽安穩。”
    林淵臉上神色緩緩沉靜,雲梧影識趣的沒有說下去。
    道門七宗內部事情,不是她可以隨便置喙的。
    但之前寧清秋肯幫忙,她怎麽也得幫著遞幾句好話。
    林淵思索少頃之後,“這事兒我會酌情跟大天師稟報,你的心意寧掌教也會收到。”
    雲梧影起身鄭重一禮。
    林淵頷首,起身告辭出了靈工閣。
    在靈器已經絕跡的情況下,上品玄器淵峙槍的修繕回歸,給了林淵不小的信心。
    永遠不要低估武器的助力。
    上次若不是他剛好沒有長槍,而那七境刺客手中卻有兩柄玄器,怎會讓她如此顯於人前。
    此時如果那刺客再來,林淵一人便有八成的把握,讓她有來無回。
    出城,一行人騎馬前往五十裏外的上林山。
    上林山是上林學宮所在,文儒學派的興盛之所,天下無數學子趨之若鶩的聖地。
    同時也算是大景朝廷的太學。
    所謂太學,就是一國的最高學府,負責培養官吏人才,以及各種學士專員,包括其他的技學。
    大景學風開放,並不禁止儒學以外的學派,然則其實各學都以儒學為尊,相互融合多年。
    踏入上林範圍,周遭仿佛一下就染上縷縷文韻清氣。
    整座山東西橫陳,原本是很早以前一個朝代皇室的狩獵之地,靈獸眾多,後來被某位大儒看中,在山上開道講學,靈獸們每日聆聽聖音居然開了智。
    後來就演變成各方子弟爭先恐後的文道聖地,上林學宮。
    上林,不就是進山林麽。
    這名字取得很貼切。
    林淵帶著隨從進入山林,學宮並非建在山頂,而是在一座山坳之間,建築繁多,占地很廣。
    上林學宮可以進入,但需繳納保證金,每人十兩銀子,出來就歸還。
    這並不是一個小數目,大景雖仍民富,卻也不是普通人能隨便拿出來的銀兩。
    但上林學宮本也不是個遊覽的景區。
    設置一道門檻,能阻攔九成九的好事者打擾學子們讀書。
    上林學宮束修學費)很低,不過想要舒服,父母探望、學童伴讀什麽的,就看自己的家境了。
    林淵右手一甩,一張五百兩麵額的銀票落入手中。
    遞向一旁靠攏過來的學宮門房。
    守門的是個穿長衫的中年人,不過身材孔武有力,把長衫穿出了緊身服的感覺。
    中年守門人掃了眼一行十幾人,點頭接過銀票。
    “三個時辰內須得出來,還從這個門,到時銀票還你。”
    林淵點點頭,跨進這座當世文儒聖地。
    首先入眼的,是建在門內的一座巨大白石照壁。
    當世修建照壁並不是什麽稀罕事,然而能把照壁修的像一座山那樣高的,林淵還是第一次見。
    壁旁有一座石碑,碑上有字,題曰:
    ‘歲月不居人自老,道路且長莫停留’
    落款,孟扶雲。
    林淵看罷,眸子微微一張。
    一股蕩漾感溢生,儒家開拓者對後輩弟子的勸告嗎。
    這兩句詩並不那麽辭藻華麗,也沒有引據經典,甚至十分的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個但凡識字、讀過幾年書的人都能看得懂文聖想表達的意思。
    惜取時間,不要在眼前小事上空耗精神,道路前方自有美景風物。
    上林學宮將這塊高高的照壁擺在這兒,又立了這塊石碑,讓每一個進入大門的學子都被吸引,意思不言而喻了。
    引人向上,或者說激人向學。
    這跟道家的理念很不相同,導致的治世路線也不同。
    一個崇尚勵精圖治,一個則是無為而治。
    或許,這就是儒學能受到青睞並廣泛傳播的原因。
    一個成了文教,一個成了宗教。
    林淵忽生明悟,對這座學宮愈發好奇,帶著一眾隨從快步深入。
    學宮很大,建築很多,他隻稍一分辨,就感覺跟其他書院截然不同的氣息。
    這裏有很多夫子同時講學,並不設置聽講門檻,有許多穿著長衫的士子靜悄悄走進一座木堂,也有靜悄悄抱著書離開的。
    林淵很快找到一間最大的木堂,聽講人數也最多,達到不下兩百人。
    一群一群的士子圍坐在一起,聚精會神凝視上方揮斥方遒的老夫子。
    林淵吩咐手下放輕腳步,圍坐在這間寬闊的八方通風木堂後方。
    上方一名年近古稀的老夫子,手邊是一張大大的木板,用落白粉筆工整寫著幾個大字。
    ‘論秋’
    似乎是一堂詩詞課。
    喜歡一人持槍,萬世名請大家收藏:()一人持槍,萬世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