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父皇、父王與師父
字數:5499 加入書籤
林淵心中深深一訝。
懷疑自己聽錯了。
出海正使,是前丞相秦成林?
那位前中書省左丞相、大長公主駙馬、燕陰侯秦中已之父?
因受秦中已叛國通妖影響,也因為皇帝與皇祖之間的黨爭,他早在一年前就被革除所有官職,下了詔獄。
現在再次聽到這位曾經的文臣之首消息,林淵心中隻感覺古怪詫異。
文臣除了對應官職之外,通常會加虛銜,以拔高地位,和品級普遍很高的武官對列,太子少師,便是秦成林在未當上丞相之前所加授的虛銜,從一品。
少師之上還有一個太子太師,不過此銜非死後,或者儒教頂級修士,如上林大祭酒,不授予。
秦成林被革了所有職位,竟是保留了這虛銜。
這至少說明,皇帝並沒有因為秦中已而否定秦成林所有功績,也極有可能說明,這對君臣,早有暗中聯絡。
或許還是針對皇祖的。
其子叛國通妖的風波過去後,秦成林被啟用。
其子的事情便可以一部分定性為‘皇族齟齬’,宣布與其子斷絕關係,秦成林雖仍受詬病,但可以宣稱從未參與,過往功績昭昭,功過相抵,而後這件‘天家醜事’,群臣再議論便有了顧忌了。
畢竟大長公主怎麽說也是寧王的姑母,秦成林則是寧王的姑父
不過,秦中已叛國通妖的事實是板上釘釘的,皇帝怎能放心將出海此等重任交給一個有汙點的文臣。
林淵心思流轉,一時沉默垂首。
一旁的禦書房大太監曹忠國,站在書房禦階的右側,暗暗看向那位世子殿下,目光同情。
放心不下,不是還有您在麽。
秦老大人做正使,以彌補過錯,積攢功勞;您做了副使,可以在途中看管他,也不能撈取太大功勞,避免太過功高。
一箭雙雕,陛下的權衡之術早已爐火純青。
您若未娶公主,這些事還不好明著辦,一旦成了皇家女婿,那就可以很正大光明了。
老丈人使喚毛腳女婿,不是理所應當?
這一番出海,作為副使,苦不會少受半點,功勞比起正使卻要大打折扣。
還是替曾經的仇敵之父做人情……
元朔帝說出人名之後便沒有再開口,目光炯炯望去下方青年。
看著他的神態,仿佛意圖從中看到變化,看出他心裏所想。
然而遺憾可惜的是,下方衣袍日漸簡樸的青年,垂下麵孔中隻有驚訝,沒表露出絲毫不滿以及憤怒。
林淵心中思緒的確千回百轉,但最終還是接旨了。
經曆許多風波,他還是秉持初入京時的原則,多聽,多想,少說。
元朔帝很滿意這反應,至少臉上很滿意。
誇獎了幾句很識大體,為君分憂。
揮揮手,讓宮人捧去一盒。
盒蓋打開,霞光閃過,一枚雞蛋大的透明水晶珠子出現。
“鎮海府新進貢來的鮫人王珠,贈卿一顆,聊表心意。”
林淵謝恩接過,沒太放在心上。
王府受賞的貢品多了去了。
告辭出了禦書房,大太監禮送他到殿門處。
望著這位日漸將一身鋒芒內斂入體,早已不是初進京時單純隻想藏拙的世子爺,目光莫名。
大太監曹國忠的年紀比元朔帝還要大上十歲,在這座權力中樞裏見過無數天才奇才意氣風發走來,最終又黯然走遠,皇宮就是一座天下的縮影,有人來,就會有人走。
皇帝的寵信,不會一直持續。
一代新人勝舊人,皆是難免。
是好事,也是一件令人沮喪失望的壞事,代表著皇帝注意轉移,觀感改變,也代表個人命運的轉變。
世子殿下,你可要耐住寂寞啊。
更難捱的日子,還在後頭……
……
出宮路上,林淵兩次回頭。
直到邁出午門,才徑直朝西,回到自家府宅。
他的內心稍有疑悶,卻並不因為前後的落差而有太大失落。
皇帝這種身份,如果還是一位想要有為,非昏君的皇帝,更會懂得製衡之理。
他的功勞越來越大了,從最初斬殺犯京之妖,到拔除通妖黨派,穩定江南,後來的滅成漢,擒帝宮、笛聲琳;
皇帝由一開始關愛後輩心態,到如今的權衡,都是無可厚非的。
林淵非但不能表現出憤懣,反而要配合他。
景朝皇族沒有過殺功臣的表現和先例,跟隨太祖打天下的諸多高門大族,雖有權落旁門的哀怨,卻也不曾真正有過兔死狗烹的哀憤。
大景要對抗異族,避免前朝結局,更需要一個完整穩定的朝廷。
林淵隻想長生與青史留名,不想做亂臣賊子。
除非萬不得已……他不會反擊。
甚至若是能真正統合天下,興盛國家,他也並非不可以交出權柄。
如今這座國家的形勢、製度也沒有篡位的基礎;趙氏的統治,十分穩固。
……
回到府中,林淵又思索片刻,著人去打聽大長公主駙馬,秦成林出獄後,現在何處,打算提前接洽接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畢竟有過‘殺子之仇’。
出海後,一個正使一個副使,如果不合,會出大問題的。
稍即,他又開始準備出海事宜,期間如何安頓家中,拾掇何物。
以及修煉大威德金剛光明藏。
這門佛門法身功法,的確是奇妙萬千,已經修煉至七層的他,不僅能增加身軀防禦,竟還能抵抗靈魂攻擊。
自從清音寺回來後,林淵沒有因為與大法師的分歧而荒廢,仍舊試圖將天人合一思想融合佛家思想,近日來,他意識到有一種捷徑或可以暫時跳過理論分歧,先行融合。
天人合一,佛家講空性,儒家講效仿,道家講利導。
他還做不到一切皆空,很可能以後也做不到。
不過,他可以嚐試,在戰鬥時,眼中隻剩對手,一往無前的空。
金剛光明藏就是一門至純至剛的功法,雜念太多會影響戰力,不如修煉素心經,配合金剛光明藏。
嚐試能否做到在特定之時空性。
清音法師修煉了一百多年的金剛光明藏,也才堪堪觸摸第八層,距離第九層遙遙無期,另尋他路,說不得有意外之喜。
……
半晌過後,幾封書信悄然出現在他的桌案上。
林淵隻瞥一眼,便精神一振。
父王與大天師的回信到了。
他迫不及待先拆開大梁王府送來的家信。
果不其然,父王表示會進京,就在這半月之內。
林淵瞬間將先前的疑悶拋卻腦後,十分欣喜。
父王要來了……除了日常慣例的書信往來,他們父子實際已經十年沒有再見。
這是十歲離家上天師府學藝的代價,也是一身實力的替換。
他們父子的關係說起來很複雜,母親在他年幼時執意要誕下次子而亡,父親初接任偌大封地事務,常常忙的腳不沾地,一月也難得見上一麵。
父王不是一個擅於表達情感的人,他有一種文人的清高傲骨,似乎不屑於將情感表露的太直白,他卻有一種莫大的期許,讓林淵一度不理解,壓力甚大,可隨著去了天師府,日漸長大,他慢慢清楚知曉了,父王林硯是他在這個世上最近的血親,也是最可靠的靠山。
父王給了他優渥舉世無雙的背景,大天師教他為人處世的道理。
兩人都是他的親人。
但是,天師府來的回信,卻非天師親筆。
而是師姐嶽凰珊代筆,這位大師姐在信中說,大天師已經再次進入閉關,這一次比以往都更寂靜,已經許久沒有令諭和消息傳出,連給天師讀信時,也沒有回應。
嶽師姐遺憾表示,大師父怕是去不了了。
不過她可以代為出席。
給他撐腰。
林淵心底動容,又心生擔憂。
大天師的年紀不比皇祖小多少,兩人幾乎同時進入深度閉關,是發生了何事?
大景萬萬無法承受同時損失兩位至強修士的代價。
喜歡一人持槍,萬世名請大家收藏:()一人持槍,萬世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