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景胡戰爭三)小卒與大人物之死
字數:5552 加入書籤
原成漢王都前哨,現成漢中道首府,外五百裏縣,突然遭到猛烈襲擊。
上萬匹洪流般的發瘋野牛碾碎許多村莊,衝通了許多關隘之後,才被投降派修士發覺目標方向是‘王都’,開始驅趕。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所去者幾乎都跟見了鬼一樣有去無回。
投降的氐族修士不肯再去,駐守的景朝修士隻好親自前往。
這一去,發現了致命驚悚的危險。
野牛群的行動有人驅使!
事態霎時升級為敵襲,駐守成漢中道的輕騎軍與隨軍修士立刻出動,攔截捕殺發狂野牛群。
景朝駐外的騎軍坐騎至少都是二等軍馬,丹紋戰馬高接近二米,體長近三米,奔襲速度最高可達四百裏每時辰,連續奔跑兩個時辰不必歇息。
有這些精銳騎軍加入,側麵動用大威力弩機、火銃精準除掉頭牛,遊走殺了上百頭強壯公牛後,發瘋野牛群牛無首,雖數量眾多也成了一盤散沙,最終被鎮壓下來,驚懼逃散。
不過,還不待騎兵軍隊高興,一直裹挾在那青野牛群當中的元趙國敵軍,齊齊披開了牛皮,重新變成人形。
前來驅趕宰殺野牛群的兩千騎軍,正正遭遇了霽公主元照率領的百名先遣隊。
短暫混亂驚愕之後,同樣是精銳的兩千景朝精騎兵瞬間反應,摘下腰間號角吹響沉悶號角聲,試圖警醒後方的城池。
領頭的騎兵副千戶眸中流露出了掙紮,將精鋼樸刀拔出,調轉馬頭,高聲呼喝。
一馬當率領部屬五十人,悍不畏死朝著那群散發修士氣息的奸細發起了衝鋒。
壯烈又血腥的一幕幕出現了。
景朝輕騎裝備雖好,可麵對這支皆是中三境及以上胡族修士組成的先遣隊,與雞蛋碰石頭也幾乎沒什麽兩樣。
為了給大部隊爭取反應時間,這名僅僅是三境的騎兵副千戶遇到了一位如同戰車奔撞而來的五境羯族武夫,那武夫目中流露殘忍快意,如同炮彈狠狠撞在那副千戶身上,嘭的一聲炸響,血肉飛濺,人馬俱碎。
千戶望見自己的副手戰死,眼皮顫抖片刻,臉上流露慘然的神情,如此距離遭遇如此大數量的高等修士,一切戰術、戰法都顯得蒼白了,重要的是意誌。
隻能為後方城池爭取拖延時間,為他們的妻兒老小搏一個豐厚撫恤!
千戶猛舉戰刀,身後騎兵成點射四散,兩百名齊齊抽出了腰間的鋼珠火銃,頃刻間上膛,輪番有序齊射。
威力奇大,能射穿一人粗樹幹的特製火銃,卻沒有狠狠攢射進那百名該死的修士身體裏,他們的身前升起了一道無形屏障。
火銃的威能激起屏障層層漣漪,騎兵千戶反應不可謂不快,火銃一番攢射結束後手弩立刻補上。
隨軍的修士也全力施展,冰爆符、火爆符、岩爆符、風擴符等下乘基礎符籙立刻祭出,組合技輪番上陣。
效果立竿見影,那屏障遭受猛烈撞擊後波紋蒼白起來,邊角六七名特遣成員裸露出來,被集火招呼,吐血倒退重傷。
霽公主元照臉色一沉,朝後傳音。
一位身穿青裟的光頭老和尚走出,手掌一抹,射來的鋼珠仿佛被無形之手收攏,凝滯在半空,又隨他手腕一振,頓時飛濺回去。
景朝精銳騎兵的反應很快,抬刀想要格擋,但是奈何這一手來自一名上三境佛修,任意一顆反射回來的鋼珠都足以擊爆萬斤巨石,他們也並非人馬具甲的重騎兵。
先頭百名騎兵如同遭遇膛炮直射,轟然炸成了血霧,屍骨無存。
但這一輪攢射已經為集體策馬衝鋒爭取了時間,千戶領著剩餘騎兵集體衝向前,長槊抬起,足以貫穿大象的衝力瞬間抵達了百名死寂沉沉的胡族修士前方。
然而,他們雖飽含死誌,奮力掙紮,也有所建功,終究難逃力量懸殊的巨大差距。
這一次不是那老和尚出手,而是一名身穿黃袍的青年出手。
墨陽山遺孤齊出塵麵露譏諷,站出腳步。
他手掌朝腰間一抹,數十張木牌飛射而出,在空中結成了一道符牆。
前鋒百餘鐵騎撞上符牆的刹那,手中精煉鐵木杆所製成的馬槊矛就齊聲折斷,百名騎兵如撞山牆,筋骨寸斷,塌成了一堆肉泥。
霽公主元照冷眼旁觀他們的送死,終於開口道:“不要玩了,盡快將這群螻蟻解決。”
她的六境侍女與青岩寺方丈拓墨先後點了點頭,兩人前後走出,一人扔出一柄青光短劍,一人拋飛一件黃銅鈴鐺。
黃銅鈴鐺化作了巨大的洪鍾,威壓傾瀉將方圓三裏都罩住,短劍在其中不斷激射收割人頭,這場由兩千輕騎對上百名中三境修士的廝殺持續不到半炷香,草地之上就隻剩下許多血淋淋的殘肢斷臂和馬匹屍塊。
那名騎兵千戶修為不低,是兩千人裏少數幾個四境,扛過了清光短劍的割頭,也在黃銅鈴鐺下麵前挺直腰杆,這一幕讓趙國大供奉拓墨和那六境侍女都不由得一訝。
他一手持馬槊,一手握樸刀,雙眼瞪如牛,搖搖晃晃朝領頭的霽公主元照走去,後者站在特遣修士最顯眼的位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霽公主元照詫異,一時也沒下命令,直到那千戶走到一丈前,持刀向她猛劈,她的隨身侍衛立刻飛劍攪碎千戶雙臂。
馬槊、樸刀落地沉悶,名為馬爍的千戶張開血淋淋牙齒噴出了一口血,正中霽公主的緊身衣裝,染紅大片。
短劍侍女惱羞成怒,又是一劍射出,射穿了千戶馬槊千戶的頭顱,打斷他臨死前最後的包袱,也將那張恣意狂笑的臉打爛。
元照冷漠了許久的臉龐,怔愣了一下。
她低頭看了看自己沾了血汙的裙子,又看了看那無頭千戶。
沉默片刻。
趁成漢中道的駐守景軍趕來之前,又迅速帶著諸部下潛行向原成漢國都。
廢了一番功夫之後,她在一條草原低矮山脈的東側,找到了那間記載在暗語裏的寺廟,以及直通三百裏的地道。
命三名四境武者,奮力搬開重達萬斤的銅澆佛像,一顆一丈直徑、黑黢黢的大洞出現於其中。
一眾羯族、氐族修士武士臉上刹那露出驚喜,拓墨老和尚雙手合十吟唱了一聲不知是何意義的法號。
霽公主元照凝視一眼黑淵深坑,臉上罕見的又露出一抹沉默,通向的是趙國戰略的成功,也是景朝戰略的失敗。
景朝人憑靠武力蠻橫奪走了氐族人的聖城,命運也注定讓他們以同樣的方式失去。
隻是,不知道遭到如此報複的魏王世子林淵,是否後悔曾經得罪過她……
……
西北經都府收到了成漢中道府城遇襲,將破的消息,陡然陷入慌亂。
龜茲國要塞剛剛傳來利好消息,鎮守將軍劉破奴應對措施及時,成功固守住龜茲要塞諸多重城,並將整座要塞解整為零,猶如沼澤泥潭一樣,拖住了元趙國十萬騎兵,令其深陷其中。
同時,三座軍鎮的鎮使主官也快速反應,派遣的援軍奔赴龜茲,如今各自先頭部隊都已匯合,匯成十萬規模,隻待進入龜茲就可以入駐加固各大城池,進一步陷死元趙胡王。
卻沒想到在此大大利好消息之時,原成漢王都竟要失陷?
成漢三道是大景近百年來第一次滅國軍功,還是原本三胡國之一,若是得而複失,狀況會如何,光是想想朝廷諸公的怒火,西北經都府眾臣就頭皮發麻。
一邊是看到極大希望的生擒敵酋,殲滅胡族十萬騎軍的重大戰功。
一邊是不敢丟失,重要性與象征意義同樣突出的前線巨城。
頭發就先愁的令人難保。
一番利益權衡的巨大掙紮下,沉默觀閱了親信幕僚陳白象和上林宮祭酒激烈辯論後,隴王趙雨鐮拍板,決定放棄成漢中道府城,轉而親自率軍奔赴龜茲要塞。
一來保住這塊通往西域的交通樞紐,二來生擒元趙王,一切都迎刃而解。
西北的大軍動員能力已經近乎極限。
東線的龍門關外,衛使大將田單,率東線邊軍主力五十萬人和元趙國、後燕國五十萬主力大軍對峙。
西線,衛使大將李光鬢率領三十萬西線邊軍與元趙國大公爵元唐卓對峙。
這兩方軍力像是被冰凍住一般,動彈不了一分一毫,西北經都府也不太敢調動。
正麵戰場難以建功,牽一發而動全身,攻與守隻要實力相差不大,統帥不蠢,對峙上一年半載都是有可能的。
戰場之上的建功,常常出現在非正麵戰場的局部戰場。
如今,擺在明麵上,一舉改變整塊戰局的龜茲要塞戰役,便是這個機會。
成漢中道府城遠在上千裏之外,挽救已無可能,還可能陷入陷阱夾擊。
遠離元趙、後燕、成契本土的龜茲要塞,隻要一旦成為能夠絞殺元趙國十萬鐵騎的絞肉機,成為元趙國國主元真的墳墓,那麽丟失了成漢中道府城,也是可以接受的。
上林祭酒憂心忡忡,倒不全因為成漢國的滅亡因為他一手促成的緣故。
而是因為,一個人。
北境上一代王爺的庶子,當今魏王林硯的親弟,林恪,他是成漢中道鎮守將軍。
若是坐視他身亡……
恐會加劇兩座經都府的矛盾。
……
喜歡一人持槍,萬世名請大家收藏:()一人持槍,萬世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