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說謊之人浮出水麵

字數:5144   加入書籤

A+A-


    趙金龍!
    趙金虎!
    錢鐸!
    這三個人,必有人說謊。
    因為他們所交代的關於“誰最先提出借助酒駕敲詐勒索的想法”之事,是相互對立的。
    趙金龍和趙金虎兩人都說是錢鐸最先提出。
    而錢鐸卻一口咬定是趙金龍。
    要麽,趙金龍和趙金虎這兩兄弟提前就串通好了,共同捏造謊言。
    要麽,是錢鐸為了給自己減輕刑罰所以把這通髒水潑到別人身上。
    這兩種可能性,都存在。
    並不能單純以人數多少來評定結論。
    可問題在於,不管是趙金龍趙金虎還是錢鐸,他們交代的雙方在第一次討論這個話題的時候,是當麵交談,並沒有留下聊天記錄之類的直接證據,當然,錄音或者錄像,也是沒有的。
    說白了,
    現在就隻有這三個人互相對立的口供。
    卻找不到半點實證。
    到底真相如何,卻也不是那麽容易能搞清楚的。
    “你們怎麽看?”
    老李眉頭微皺,看向陳野和曹炳琨。
    想聽聽他們的看法。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有時候辦案陷入困境,與其一味地死命鑽研,不如集思廣益,或許能有新的收獲。
    也或許一句不經意的話,就能成為打開局麵的關鍵!
    聽了老李的話,陳野和曹炳琨相互對視一眼。
    陳野道:“曹哥你先說吧。”
    陳野是“晚輩”,自然要讓曹炳琨先說話。
    曹炳琨比他早來了至少十年。
    曹炳琨也沒有推辭扭捏,他心裏其實也早就有了些想法,所以直接開口道:“老李,我是這麽想的,凡事都有痕跡!不管做得再隱秘,都會留下一些蛛絲馬跡,如果沒有,那很可能隻是暫時沒發現,而不是真的不存在。我想,或許我們三個可以交換訊問對象,換一個人來訊問,並且都針對這個誰最先提出想法的問題。”
    曹炳琨雙眼微微發亮,說道:“如果他們說的是真話,那麽不管問幾次,都不會有什麽變化,因為真的就是真的,不會因為多問幾次,就變了。”
    “可如果,某個人前後的說辭不一致,有些細節,不一樣,那麽是不是可以說明,他其實在說謊!”
    “一個謊言需要無數個謊言來支撐。”
    “而這無數個謊言,其實就是無數個破綻。”
    “隻要其中任何一個地方出現紕漏,那麽他的謊言,不攻自破!”
    聽了曹炳琨的話,老李緩緩點頭。
    這倒確實是個好辦法。
    說白了就是重複多次訊問,讓犯罪嫌疑人針對同一個話題,反複地說,重複地說,多次地說。
    並且訊問者也會針對性的,擴散性的提出一些關於細節方麵的問題。
    如此一來。
    犯罪嫌疑人會難以避免的產生緊張、厭煩等負麵情緒,而負麵情緒就可能會對他產生負麵影響。
    並且這樣也會讓他身心俱疲,更容易露出破綻。
    而一旦誰在某個細節方麵,前後供述不一致,那麽就可以說明,他,很可能在說謊!
    因為如果是真實發生的事情,基本是不可能記錯的。
    1就是1,2就是2。
    1變不成2,2也變不成1。
    並且,1也不可能變成0.9或者1.1,2也不會變成1.9或者2.1!
    這,其實也是一個實務中經常會用到的訊問技巧和手段。
    也是遇到類似這次這種情況的時候的慣用方法。
    “有道理。”老李點點頭,看向陳野,“你有什麽想法?”
    陳野撓了撓頭:“俺也一樣!”
    老李:“……”
    “那好,我們就這麽做,我去訊問趙金虎,小陳,錢鐸交給你,小曹,你負責趙金龍。”
    老李這樣安排著。
    陳野和曹炳琨自無不可。
    很快三人便重新回到訊問室。
    開始訊問。
    “趙金龍,你們這個借助酒駕敲詐勒索的主意,一開始是誰提出來的?”
    “你們是在什麽地方討論這個話題的?”
    “事後呢?完事兒了之後你們去了哪裏?”
    “他是直接來找你的,還是提前跟你打了招呼?是怎麽跟你打招呼的,打電話還是發微信?”
    “那個抖音視頻你還記得嗎?”
    “……”
    ……
    “趙金虎,你說這個主意一開始是錢鐸提出來的?是他跟你哥趙金龍說的?你當時你在哪裏?”
    “你既然不在現場那你是怎麽知道的?”
    “趙金龍跟你說的?他說你就信啊?”
    “來你再說說看,你們第一次行動的時候,你哥和錢鐸,誰是主導地位?”
    “……”
    ……
    “錢鐸!你口口聲聲說最初的時候,是趙金龍提出來要借助酒駕去敲詐勒索的,那他是怎麽跟你說的?”
    “他在哪裏跟你說的?在你家,在他家,還是在外麵?”
    “你們是怎麽聯係的?他給你打電話?還是發微信?或者沒有打招呼直接就來找你了?”
    “給你看了個抖音視頻?那個視頻你還記得是哪個嗎?”
    “他提出來讓你借助代駕司機的便利性去物色下手對象,並且提供信息的時候,你是怎麽想的?”
    “……”
    ……
    沒過多久,老李三人便各自完成了訊問。
    然後,
    再次交換訊問對象。
    這次,換成老李訊問錢鐸,陳野訊問趙金龍,曹炳琨訊問趙金虎。
    三個人把三個犯罪嫌疑人各自輪轉換了一遍。
    依舊是針對同一個關鍵點,圍繞著這個關鍵點進行訊問。
    問題也都是那些問題。
    無非就是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一些細節。
    重複地問,反複地問。
    不間斷地問。
    而趙金龍、趙金虎和錢鐸三人,在這樣的訊問節奏中,感到非常疲憊,很煩躁,並未心裏也生出了更加強烈的不安。
    尤其是說謊的那個人。
    似乎猜到了什麽,愈發忐忑不安起來。
    而越是這樣,就越容易露出破綻,露出馬腳。
    果然!
    經過這麽一番訊問之後,老李等人已經有了初步的判斷。
    “我們各自寫下一個名字,說謊之人的名字,然後對一下看我們的想法是否一致。”
    老李提出這樣的建議。
    陳野和曹炳琨自無不可。
    點頭表示同意。
    老李便在他的筆記本上,撕下兩張紙,分別遞給陳野和曹炳琨。
    又給了他們一支筆。
    然後,三個人便各自寫下一個名字。
    同時拍在桌子上。
    隻見三人寫的名字分別是:
    錢鐸!
    錢鐸!
    錢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