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王區長的安排
字數:4528 加入書籤
等到市、區兩級的兩會召開以後,全市正處級以上幹部格外關注的市委常委會就在醞釀了。
這場催生不少副廳局級的會議,是一年規模最大、數量最多,也是黑馬與意外最多的一次了,堪稱年度大戲。
十一月十七日,金霖爀坐在堆滿文件的辦公桌前,目光無意識地在屏幕上流連。
作為青坪區副區長巫勇軍的秘書,副科級的他,曾幾何時,辦公室的每道門都對他敞開著,每一道目光都充滿敬意。
但最近,那些微妙的改變,如同秋日裏漸涼的天氣,讓他心頭蒙上了一層薄霜。
窗外,銀杏葉已經開始泛黃,偶爾飄落幾片,似乎在預示著某種負麵的事。
金霖爀望著那片片落葉,心中五味雜陳。
以往,巫勇軍但凡有重要決策或敏感事務,總會把他叫到跟前,兩人在密閉的會議室裏,低聲細語,那份信任,讓他覺得自己仿佛成了副區長肚子裏的蛔蟲。
然而,最近幾次會議,巫勇軍開始繞過他去直接詢問其他科室的意見,甚至在一些公開場合,也隻是淡淡地掃視過他,那種疏離感,讓他不寒而栗。
“小金,把上季度的經濟數據整理一下,下班前給我。”巫勇軍的聲音從電話裏傳來,不帶一絲溫度,這是今天他們之間的唯一交流。
金霖爀苦笑,曾經,巫勇軍會親切地喊他“霖爀”,如今,連稱呼都正式得讓人心寒。
他猜測,巫勇軍或許正在為離開青坪區鋪路,而自己,不過是這盤棋局中一枚即將被舍棄的棋子。
更令他心寒的是,巫勇軍似乎無意在臨走前提攜自己一把,反而是在有意無意地削弱自己的影響力,仿佛要將他從這個權力的旋渦中溫柔地推出,實則是一種無聲的放逐。
夜深人靜,金霖爀獨自坐在書桌前,台燈的光暈在牆上投下孤獨的身影。
他翻開日記本,筆尖在紙上徘徊,最終落下幾個字:“權謀之路,如履薄冰。”
合上日記,他決定不能再坐以待斃。
周五的晚上,區政府大樓的燈光逐漸稀疏,金霖爀收拾好辦公桌,特意繞到一樓西側的洗手間,對著鏡子整理了一番衣領。
鏡中的他,麵容略顯疲憊,但眼神依舊銳利。
“李哥,晚上有空嗎?想請你吃個飯,有點事想聊聊。”金霖爀給常務副區長秘書李洋發了條信息,語氣看似隨意,實則每個字都經過深思熟慮。
“霖爀啊,什麽事這麽正式?地點你定,我過去。”李洋回複得很快,金霖爀能想象到他在屏幕那頭挑眉的樣子。
兩人選在了區政府附近的一家私房菜館,環境清幽,適合談事情。
金霖爀提前到了,選了個靠窗的位置,正好能看到街上來往的車輛和行人。他點了一壺龍井,靜靜地等待著。
李洋推門而入,一眼就看到了金霖爀,笑著走過來:“今天怎麽想起請我吃飯了?是不是有什麽好事要分享?”
金霖爀站起身,迎接。
“李哥,坐下說。其實,是有點事想請教你。”
菜陸續上桌,兩人邊吃邊聊,金霖爀刻意避開敏感話題,先聊了些區裏的瑣事,直到服務員撤下殘羹,換上新茶,他才緩緩開口:“李個,你跟常副區長時間長,見識廣,我想聽聽你對當前區裏形勢的看法。”
李洋聞言,放下茶杯,目光變得深邃:“咱們明人不說暗話,你最近和巫區長的關係,大家都看在眼裏。怎麽,是在為以後打算?”
金霖爀苦笑,他沒想到李洋會如此直接,但這也正合他意。
“李哥,不瞞你說,我確實有些擔憂。巫區長可能要走了,我在區裏的情況,你也清楚,沒有根基,以後怕是難熬。”
李洋點頭,表示理解:“你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但官場這地方,光有能力不夠,還得有人脈。你想過下一步怎麽走嗎?”
金霖爀沉吟片刻,這是他今晚的重點:“我正想請教你。常副區長分管財政、城建,這些都是區裏的核心部門,現在我是大難臨頭自己飛,隻能投奔老哥你了,不求名利,我想看看能不能調到這些部門去,至少有個實權崗位。”
李洋挑眉,似乎有些意外:“從秘書崗位直接跳到區直部門,這落差可不小。按照你的層次,再怎麽樣也得在政府辦裏解決吧。”
金霖爀當然明白,他早就想好對策:“李哥,我沒想一步登天。隻是希望,如果有合適的機會,你能在常副區長麵前美言幾句。當然,我也不會讓你白幫忙。”
李洋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微笑,他知道金霖爀是個聰明人:“咱們之間,不需要說這些。不過,常副區長那邊,確實需要能幹的人。你最近有什麽打算?”
金霖爀見李洋態度緩和,心中一喜:“把科室的事情,找機會跟政府辦主任匯報一下,再請他找機會,把常務請來我們科室指導一下。。”
李洋點頭:“嗯,作為分管政府辦的領導,這也合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金霖爀適時地提出告辭。走出餐館,他深吸一口氣,夜風微涼,但他心中卻燃起了一團火。
金霖爀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處境。
青坪區政府大樓的常委小會議室,陽光透過落地窗灑在紅木會議桌上,光影交錯。
王一帆區長端坐在主位,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麵,目光深邃。區委書記張立群坐在她對麵,兩人之間的氣氛凝重而微妙。
“張書記,這次班子調整,事關重大,我們得慎重考慮。”王一帆開口,聲音沉穩,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
張立群點頭,他的目光掃過桌上的文件,那是關於區政府班子配備的初步方案。“一帆啊,巫勇軍調走的事,上麵已經定了,但另外兩個副區長臨近退休,去人大政協的安排,還得再斟酌。”
王一帆聞言,眉頭微蹙:“張書記,這兩個位置空缺出來,市裏和省裏肯定會有想法,空降幹部下來。但咱們本土的正處級幹部,也得考慮提拔,不然下麵會有意見。”
張立群的手指在文件上劃過,停在了一處:“一帆,你看這個財政局的一把手,能力不錯,但資曆尚淺。直接提為副區長,怕是不妥。”
王一帆搖頭:“張書記,財政局一把手對區裏的情況了如指掌,而且最近在處理舊城改造項目上,表現出色。不過,直接提為副區長,確實需要更多的政績支撐。”
兩人陷入了沉默,各自思考著。班子調整,牽一發而動全身,每一個決定都可能影響到整個區政府的穩定和發展。
經過簡單的試探,王一帆已經知道張書記對區政府班子成員的掌控尺度了,怕是不會給自己太多餘地。
“張書記,市裏和省裏對這次調整有什麽指示嗎?”王一帆打破了沉默,她需要更多的信息來做出決策。
張立群沉吟片刻:“市裏希望我們保持穩定,但也要考慮新鮮血液的注入。省裏那邊,可能會推薦一到兩個幹部下來,具體人選還在協商。”
王一帆心中明白,這意味著本土幹部的提拔空間將進一步被壓縮。她必須為本土幹部爭取更多的機會,否則,區政府的權力結構可能會失衡。
“張書記,我有個想法。”王一帆突然開口,目光堅定,“我們可以把空降的幹部的分工安排在非核心部門,比如文化、教育等,而核心的城建、財政等部門,由本土幹部分管。這樣,既能滿足上麵的要求,又能保證區裏的穩定。”
張立群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一帆,這個思路不錯。但具體怎麽操作,還需要進一步細化。比如,哪些部門屬於核心,哪些屬於非核心,這都需要明確。”
兩人又麵對外部威脅時,短暫的形成了一致意見。
回到辦公室,區長秘書陸菀等候多時,給王一帆區長準備了蜂蜜水潤喉。
看到乖巧、能幹的陸菀,王一帆她心裏也想起來一人。
便讓陸菀把政府辦主任叫來,安排了一些事。
喜歡官道之摸魚王係統請大家收藏:()官道之摸魚王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