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寒梅映雪傳清韻,驛路題詩遇故知
字數:2244 加入書籤
雲麓詞心錄·第三十章:寒梅映雪傳清韻,驛路題詩遇故知
霜風卷著細雪掠過雲麓山時,煜明正握著凍得發紅的筆,在宣紙上勾勒墨梅的輪廓。案頭《山樵雜詠》翻開著,老者那句“寒蕊抱冰存傲骨,暗香凝雪鑄詩魂”猶在耳畔回響,他總覺得筆下的梅少了幾分風骨,遂將畫稿揉成團,裹著滿腹惆悵,踏入了紛飛的雪幕。
山道上積雪初厚,每一步都陷出深深的腳印。轉過彎,忽見半坡處一株老梅斜逸而出,虯曲的枝幹上綴滿冰晶,鵝黃的花苞在雪霰中若隱若現,恰似詩集中“冰肌玉骨立寒崖,點點星黃破霧來”的寫照。煜明正駐足凝視,忽聞崖下傳來陣陣斧鑿聲,循聲望去,竟見個灰衣少年攀在峭壁上,手中鑿子一下又一下敲打著岩壁。
“當心!”煜明疾呼,話音未落,少年腳下積雪突然崩塌。千鈞一發之際,他衝過去抓住少年腰間麻繩,兩人在雪坡上翻滾數圈才停下。少年拍著胸口喘氣,露出憨厚的笑容:“多謝先生!我在鑿崖壁上的冰泉眼,想著給梅樹澆水。”
原來少年名喚硯秋,自幼生長在山中,每日與草木為鄰。他指著梅樹興奮道:“這樹每年臘月開花,香氣能飄出三裏地!去年有位先生路過,題了句‘冷豔獨標高潔意,不隨桃李競春榮’,我便記在心裏了。”
煜明心中一動,掏出懷中詩稿:“可是這句?我曾在驛站壁上見過此詩。”硯秋眼睛一亮,拉著他往山下跑:“先生定是那位詩人的好友!驛館牆皮剝落,我正想重新描紅詩句呢!”
暮色四合時,兩人到了雲麓驛。斑駁的土牆上,墨跡雖已淡去,風骨猶存。煜明撫摸著殘句,忽聽得身後傳來清越的誦詩聲:“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轉身見一青衫男子負手而立,鬢角微霜,手中握著支褪色的羊毫筆。
“墨兄!”煜明又驚又喜。來者墨玄是他早年遊曆結識的詩友,擅長以詩記事,曾在江南運河畔與煜明同賦《舟中夜話》。墨玄笑著展開油紙包,露出半塊冷硬的炊餅:“算著你該往西北走,特意帶了江南梅餅,可惜凍成石頭了。”
三人圍坐在驛館的火塘邊,硯秋添柴燒水煮茶,聽兩位文人談論詩詞。墨玄說起這幾年浪跡天涯的見聞:在塞北見過“大漠孤煙直上九重霄”的雄渾,於嶺南領略過“荔枝紅透滿山霞”的綺麗,卻總覺得少了點什麽。“直到在這驛館重讀舊作,才知最難得的是與知己對詩的心境。”他望著跳動的火苗,目光悠遠。
煜明取出老者的《山樵雜詠》,墨玄翻至《詠梅》篇,沉吟道:“‘不爭春色三分豔,獨守冰心一片幽’,此老胸中自有丘壑。”說著取出隨身帶的竹笛,吹奏起一支古調。笛聲清冽,如寒梅落雪,硯秋聽得入神,忽然跑出去捧回一捧雪水:“用這無根水烹茶,最能襯梅香!”
茶過三巡,墨玄取出素絹,見上麵已題滿詩句。他指著其中兩句“驛路雪深留舊跡,詩心歲冷愈堅貞”道:“此去嶺南有場詩會,你可願同往?”煜明望著窗外紛飛的大雪,梅影在雪幕中若隱若現,想起硯秋守護梅樹的執著,墨玄跋涉千裏的情誼,忽然有了靈感。
他鋪開宣紙,揮毫寫下:“驛外寒梅映雪開,故人踏雪覓詩來。笛聲清越穿雲去,茶韻悠長沁硯台。莫道天涯行路遠,且將心曲寄幽懷。他年若憶今朝景,一片冰心在玉腮。”墨玄撫掌稱妙,硯秋雖不解深意,卻也跟著拍手歡笑。
次日清晨,墨玄要啟程南下,煜明執意相送。兩人踩著厚厚的積雪,沿著驛道緩緩而行。路旁梅樹的花苞已微微綻開,暗香浮動。墨玄折下一枝梅花,遞給煜明:“此去嶺南,不知何時再見。願你我如這寒梅,經霜傲雪,詩心不改。”
煜明珍重接過花枝,忽又想起昨夜詩中未盡之意,脫口而出:“雪徑尋詩友,梅香入墨來。千山雖阻隔,一念即天涯。”墨玄大笑,將竹笛往他手中一塞:“好個‘一念即天涯’!他日若得佳句,就用這笛子吹給我聽!”
目送墨玄的身影消失在山道盡頭,煜明轉身回驛館。硯秋正在修補牆上的詩句,見他回來,舉起鑿子笑道:“先生,我把‘冷豔獨標高潔意’刻在梅樹旁的石頭上了!”煜明望著少年通紅的雙手,又看看峭壁上鑿出的冰泉眼,忽然明白,所謂詩緣,或許就是這般不經意的相遇,在寒梅映雪的清韻裏,在驛路題詩的偶然間,讓一顆顆詩心跨越山水,彼此映照。
回到家中,煜明將梅花插在青瓷瓶中。每當雪花飄落,他便取出竹笛吹奏,笛聲掠過梅枝,恍惚間又回到那個雪夜的驛站,火塘的暖意、墨玄的詩句、硯秋的笑容,都化作跳動的音符,在寒夜中訴說著永不凋零的詩友之情。
喜歡雲麓詞心錄:白雲著請大家收藏:()雲麓詞心錄:白雲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