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鬆風雅韻賦清聲

字數:2317   加入書籤

A+A-


    雲麓詞心錄·第四十章:鬆風雅韻賦清聲
    秋霜初染雲麓山時,漫山紅葉如霞似火。煜明揣著新整理的詩稿,沿著鋪滿落葉的小徑前行。昨夜風雨驟起,他惦記著蘭苑的素心蘭,更想與子衿分享近日讀詩心得。行至半途,忽聞陣陣鬆濤聲自山巔傳來,夾雜著若有若無的琴音,清越空靈,如鳴佩環。
    循著聲音轉過幾道山彎,隻見一座古樸的木屋隱於蒼鬆翠柏之間。屋前一株古鬆遒勁如龍,枝幹上垂掛著經年累月形成的樹瘤,樹皮皴裂如龜甲,卻依然枝葉蔥蘢。樹下擺放著一張桐木琴,琴弦在秋風中微微顫動,旁邊石桌上散落著幾頁詩稿。
    “老幹虯枝擎日月,寒針密葉傲風霜。”煜明望著古鬆,不禁出聲讚歎。話音未落,木屋門扉輕啟,一位身披灰色道袍的中年道士負手而立,長須及胸,眉眼間透著超然物外的氣質:“施主好雅興,這株古鬆已有八百歲,倒也當得起這般讚譽。”
    煜明拱手行禮:“在下冒昧,見此奇鬆,一時忘形。方才聽聞琴音,更是心生向往。”道士微微一笑,抬手示意:“屋內簡陋,若不嫌棄,可進來品茗聽琴。貧道玄清,在此修道二十載,閑來撫琴賦詩,也算不辜負這滿山鬆風。”
    踏入木屋,四壁皆懸書法條幅,內容多是詠鬆詩詞。牆角炭爐上砂壺正沸,氤氳茶香中,玄清道長取出茶盞:“這是山中野茶,雖比不上名貴品種,倒也別有一番清苦滋味。”煜明端起茶盞輕啜,入口微澀,回甘卻在喉間久久不散。
    目光掃過牆上墨跡,煜明被一幅狂草吸引,正是《鬆魂》中的句子:“鐵骨錚錚迎雪立,虯枝鬱鬱伴雲眠。”“道長的字蒼勁有力,與這詩句相得益彰。”煜明讚歎道。玄清道長撫須笑道:“山野之人,不過隨性而為。聽聞施主也擅詩詞,可否賜教?”
    煜明取出詩稿,玄清道長逐字研讀。當看到《鬆間夜話》一詩時,道長目光一亮:“‘鬆影搖窗添古意,泉聲入耳洗塵心。’此句深得山林真趣。不過,若將‘添’字改為‘凝’,‘洗’字換作‘滌’,不知施主以為如何?”
    煜明反複品味,眼前似有鬆影在窗欞間凝固,山泉潺潺洗盡塵世喧囂:“妙!經道長修改,意境更顯凝練深邃。”正交談間,忽有山風穿堂而過,古鬆枝葉沙沙作響,與遠處傳來的瀑布聲交織成曲。玄清道長起身走向古琴:“此等天籟,不可辜負。”
    指尖輕挑琴弦,一曲《鬆濤引》傾瀉而出。琴聲時而如鬆針墜地,清脆空靈;時而如狂風過林,澎湃激昂。煜明閉目聆聽,隻覺自己仿佛化作山間一株青鬆,紮根岩縫,笑看雲卷雲舒。一曲終了,餘韻繞梁,玄清道長即興吟道:“弦上鬆風鳴雅韻,琴中歲月寄幽情。”
    煜明心中一動,接道:“不隨桃李爭春色,獨守孤貞向月明。”兩人相視而笑,隻覺這偶然的唱和,恰似鬆與風的默契交融。此後,煜明常在蘭苑與鬆屋之間往來。子衿的蘭香雅致,玄清道長的鬆韻雄渾,為他的詩詞世界注入了不同的風骨。
    立冬那日,山中突降大雪。煜明擔心古鬆與素心蘭,冒雪前往兩處探訪。蘭苑中,子衿正在為蘭花覆上草簾,素心蘭的花苞在風雪中依然挺立;鬆屋前,玄清道長卻在雪中撫琴,雪花落在琴弦上,轉瞬化為水珠。
    “寒英簌簌落琴弦,玉指輕彈化雪煙。”玄清道長邊奏邊吟。煜明踏雪上前,接道:“莫道冬深無雅趣,鬆間自有歲寒緣。”子衿也聞訊趕來,三人在風雪中談詩論道,竟不覺得寒冷。玄清道長取出自釀的鬆醪酒,琥珀色的酒液倒入陶碗,酒香與雪氣相融,別具一番風味。
    酒過三巡,玄清道長說起修道感悟:“世人皆道鬆柏長壽,卻不知其長壽之道,在於能忍風霜、耐寂寞。作詩亦如此,需沉得住氣,守得住本心。”子衿點頭:“正如蘭花,雖居幽穀,依然芬芳自守。詩詞若能寫出這份堅守,方為上品。”
    煜明聽得入神,心中豁然開朗。當夜回到家中,他展紙揮毫,寫下一首長詩:
    鬆蘭雅會
    雪壓青鬆翠愈蒼,寒侵幽蘭韻猶芳。
    鬆間撫琴聽風語,蘭苑吟詩嗅暗香。
    一琴一詩通大道,亦友亦師共流觴。
    願借鬆蘭君子氣,釀成詞賦寫華章。
    春去秋來,雲麓山的四季在詩詞中流轉。煜明的《雲麓詞心錄》越寫越厚,每一頁都凝聚著與友人的雅趣,每一首詩都浸染著山川草木的靈氣。而那株古鬆依然蒼翠,素心蘭歲歲綻放,見證著這份因詩詞結緣的君子之交,在歲月長河中,散發著永恒的清韻。
    喜歡雲麓詞心錄:白雲著請大家收藏:()雲麓詞心錄:白雲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