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竹影琴音訴心曲
字數:2383 加入書籤
雲麓詞心錄·第八十七章 竹影琴音訴心曲
處暑過後,雲麓山的竹林褪了層暑氣,竹葉在風裏簌簌作響,像是藏著無數未說出口的私語。煜明抱著新采的竹簡往書院走,忽見素秋倚著竹門,手中握著團墨綠絲線,發間別著的竹簪是去年他親手削的,此刻在晨光裏泛著溫潤的光。
“明哥兒,快來!”素秋揚了揚手中的絲線,身後的竹架上晾著幾串新製的竹風鈴,“王木匠教我編的,說掛在窗前能招來秋風。”她轉身時,衣擺掃過牆角的野菊,淡黃色花瓣簌簌落在竹席上,倒像是從《秋韻雜詠》裏飄出來的詩句。煜明放下竹簡,見她指尖被竹片劃出道紅痕,心疼地替她吹了吹,卻換來她臉頰的緋紅,“去年在溪穀,你替我包紮傷口時,也是這樣。”
二人踩著滿地竹影往竹林深處走,露水打濕了素秋的裙角。她忽然停在片野薄荷叢前,彎腰采摘時,發間的竹簪晃出細碎的光:“記得嗎?前年秋夜,我們用這些薄荷煮茶,你說‘葉含清露香盈袖’,結果茶煮焦了,倒把整個書房熏成了藥鋪子。”煜明望著她發梢沾著的草葉,想起那晚月光透過窗欞,在她臉上投下斑駁的竹影,比任何畫作都動人。
行至竹林深處,忽見斷崖邊搭著間竹亭。素秋眼睛一亮,跑過去掀開竹簾,裏麵竟擺著架古琴,琴弦在穿堂風裏微微震顫。“是老琴師的隱居處,”煜明輕撫琴身,見琴頭刻著“聽竹”二字,“他說唯有這竹林的風聲,才配得上七弦之音。”素秋指尖輕觸琴弦,泠泠之聲驚起林間宿鳥,倒像是從《山居琴語》裏流淌出來的音符。
午後忽有細雨飄落,二人躲進竹亭。素秋望著雨簾中的竹林,見千竿翠竹在風中搖曳,忽然輕吟:“雨打青竹聲簌簌,風搖翠影韻悠悠。”這是煜明昨夜未寫完的《秋雨竹韻》,此刻聽她念來,竟比自己構思時更多了份空靈。她轉頭看他,睫毛上還沾著細密的雨珠,“你說,這雨是不是在替竹子寫詩?”
煜明取過琴譜,指尖撫過泛黃的書頁,忽見夾著的楓葉書簽——那是去年秋日在楓林拾的,葉尖還帶著素秋用朱砂寫的“秋安”二字。他輕撥琴弦,《鳳求凰》的旋律在雨聲中緩緩流淌,素秋倚著亭柱,跟著哼唱起來,聲音混著雨聲與竹響,竟比任何樂器都更動聽。恍惚間,他仿佛看見三年前在書院琴房,她第一次學琴時,指尖按在琴弦上疼得直皺眉,卻仍倔強地說“要彈出能配得上你詩的曲子”。
雨停後,素秋在竹亭外的石板上鋪開宣紙。煜明見她取出那支用溪穀山竹做的筆,筆尖蘸著雨水研成的墨,忽然想起《雨中作畫》裏的句子:“以雨為墨竹為紙,繪盡人間一段癡。”她畫的正是此刻的竹亭,雨珠順著竹葉滴落,亭中古琴泛著微光,而角落裏藏著兩個並肩而立的小人,裙擺與衣角被風吹起,倒像是要融進這竹影之中。
暮色漫進竹林時,老琴師回來了。他見亭中二人,笑著取出新焙的茶餅:“難得有知音,且聽我彈支《瀟湘水雲》。”七弦驟響,仿佛有千頃波濤在竹林間翻湧,素秋聽得入神,忽然想起去年在江邊,煜明指著翻滾的浪花說“這水勢,該用‘怒濤卷雪拍雲崖’形容”,此刻琴聲中的澎湃,竟比江水更震撼人心。
夜深人靜,竹林歸於沉寂。素秋抱著新畫的《竹亭雅趣》回到書院,見煜明正在整理詩稿,案頭放著剛寫的《聽竹有感》。詩裏藏著無數細節:她編風鈴時的專注,彈琴時的陶醉,還有畫中那兩個依偎的小人。末句寫著“竹影搖窗琴作伴,此生願老此山中”,她忽然想起白天老琴師說的話,“真正的知音,不是聽懂了琴聲,而是聽見了弦外之思”。
窗外,月光穿過竹葉,在地上織成破碎的銀網。素秋將畫掛在牆上,見畫中竹亭的陰影與窗外的竹影重疊,倒像是把整個竹林都搬進了屋子。煜明走到她身邊,輕輕攬住她的肩:“你看,這竹影多像我們的故事,看似零散,卻早已交織成篇。”他說話時,有夜風穿過窗欞,吹動案頭的詩稿,沙沙聲與遠處隱約的竹響呼應,竟像是時光在輕聲和唱。
更漏漸深,素秋枕著煜明的詩稿入睡,夢裏都是竹林的清響。恍惚間,她看見多年後的自己,仍在這竹亭裏與他對坐,看雲卷雲舒,聽琴音嫋嫋,而案頭的《雲麓詞心錄》早已寫滿,每一頁都浸著竹影、琴聲與彼此的目光。煜明還在燈下書寫,筆尖劃過宣紙的聲音,混著窗外的竹濤,漸漸織成一首永恒的詩,關於愛,關於時光,關於永不褪色的詞心。
晨霧未散時,煜明站在竹林邊,看素秋在薄霧中練琴。她白衣勝雪,與青竹融為一體,指尖流淌出的音符驚起林間白鷺。他忽然想起《秋雨竹韻》的末句,筆尖落下時,驚飛了停在琴上的蝴蝶——原來所有的美好,都藏在這竹影與琴音的交織裏,在雲麓山的晨昏交替中,釀成最動人的篇章。
遠處,炊煙在竹林間升起,而屬於他們的故事,卻在這竹影搖曳、琴音嫋嫋中,繼續寫成新的詞心。每一次撥弦,都是歲月的回響;每一筆落墨,都是時光的饋贈。雲麓山的風穿過竹林,將昨夜的詩稿翻得簌簌作響,卻翻不動那些早已刻進彼此生命裏的,關於愛與詩意的,永恒旋律。
喜歡雲麓詞心錄:白雲著請大家收藏:()雲麓詞心錄:白雲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