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海棠春信
字數:3928 加入書籤
《雲麓詞心錄》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棠春信
一、竹窗議帖·驚見新詞
穀雨過後的第三日,煜明在竹露齋臨《蘭亭序》,筆尖剛勾出"惠風和暢"的"暢"字,忽聞院外傳來子墨的笑聲:"快瞧這漫天春信!"抬頭時,見好友踏過青苔小徑,衣襟上沾著幾點柳絮,手裏揚著幅灑金箋。
"江南沈先生又寄新詞了!"子墨將紙箋鋪在臨帖旁,三闋《海棠春》躍然眼前。煜明放下狼毫,指尖拂過"東風悄把春情遞"句,忽見紙角鈐著枚新印:上刻"海棠香裏"四字,篆文間竟嵌著細如發絲的海棠花瓣。
"這印泥是用蜀地朱磦混了海棠露調的。"子墨指著印漬,"去年你在成都寄來的信裏說,薛濤井邊的海棠開時,花瓣落墨硯能染香三日——我竟真讓匠人試成了。"煜明聞得此言,忽憶起蜀道上那樹斜出驛牆的西府海棠,當時折花夾入詩稿,月餘後開箱仍有殘香,遂在給子墨的信中戲言"願寄香魂入君墨"。
二、春約·陌上尋芳
首闋《海棠春·春約》讓煜明想起三年前的清明。那時他們在金陵城外踏青,子墨因貪看陌頭楊柳,不慎踩入春泥,錦鞋盡汙卻大笑道:"此乃"柳線釣清波"的報應!"此刻看著詞中"柳線釣清波,燕語穿林際",他忍不住笑道:"當年你那身泥汙,倒真像被柳線釣上岸的錦鯉。"
子墨撚須作沉思狀:"且看這"小橋靜臥溪雲裏",去年我們在惠山見過的玉帶橋,橋洞映水恰如一輪滿月,你當時說"溪雲抱橋眠",與這"靜臥"二字異曲同工。"煜明望著窗外新抽的柳絲,忽然起身取過鬥笠:"與其空談,不如今日就去尋那"柳線釣清波"的景致——城西白鷺洲的新柳該抽條了。"
三、春日同遊·溪邊聽籟
兩人乘竹舟至白鷺洲時,正逢淡靄初收。子墨解了外袍鋪在草地上,指節叩著舟舷吟道:"春回大地繁花俏,望遠處、綠楊輕嫋。"煜明蹲身撥弄岸邊嫩草,見幾莖野蘭正從亂石縫裏鑽出來,忽然說:"你瞧這"細草鋪茵早",倒讓我想起前年在棲霞山,你為尋一株金線草,險些滾下山坡。"
話音未落,對岸林子裏忽然掠過幾道黑影,數隻黃鸝啼著掠過水麵。子墨抄起船槳作垂釣狀:"且看是"水邊漫步聽啼鳥",還是"燕語穿林際"更妙?"煜明從行囊裏取出茶盞,就著溪水衝泡新得的蒙頂甘露,茶湯裏浮著兩三片早櫻花瓣,恍惚間與詞中"嫩蕊綻芬芳"相映成趣。
"記得去年此時,我們在玄武湖采蓮蓬。"子墨忽然用槳尖挑起一片飄來的桃花瓣,"你說"蓮房初結小,早有蜻蜓立",倒比這"歡顏帶笑"更有野趣。"煜明望著漣漪裏破碎的雲影,想起那日子墨被蓮蓬莖刺紮了手,卻舉著蓮蓬大喊"此乃"攜手踏春光"的證物",不覺失笑出聲。
四、相約春景·花下雅集
暮春的陽光穿過海棠花枝,在他們鋪開的宣紙上織出碎金。第三闋《海棠春·相約春景》的"暖日映桃腮,淑氣催萱草"讓煜明想起去年在蘇州拙政園,一位老園丁曾指著萱草說:"此花又名忘憂,最宜與知己共賞。"
"喚君同賞春輝耀,莫待那、花期過了。"子墨忽然從袖中摸出個錦囊,倒出半把曬幹的海棠花,"這是去年你寄來的西府海棠,我用它漬了酒,今日正好佐茶。"煜明接過花瓣細看,褪了色的粉紅裏仍藏著幾絲淺黃,恰似詞中"桃腮"與"淑氣"的餘韻。
忽有微風掠過,枝頭殘花簌簌落在紙箋上。煜明靈機一動,取過狼毫在"執手共留連"旁添了幾筆:幾片落花順著溪水漂向遠方,兩個小人兒蹲在岸邊伸手指點。子墨見狀,抓起一把花瓣灑向空中:"此乃"不負春光老"的真意——你我便是那追著落花跑的癡人。"
五、憶昔·春信千裏
暮色浸染洲渚時,兩人已在舟中鋪開蜀錦箋。子墨研磨時,硯台裏忽然浮起片新落的海棠花瓣,他望著煜明笑道:"可還記得我們初次通信?你在信末畫了株歪歪扭扭的海棠,說"見花如見君"。"
煜明從行囊深處摸出個布包,裏麵是一疊舊信,最上麵那封還粘著半片幹枯的海棠花瓣。那是七年前,他初至長安求學,子墨在江南寄來的第一封信,信裏夾著片家鄉的海棠,附詩"願隨春風度,萬裏寄芳痕"。此刻看著眼前的活色生香,忽然覺得歲月流轉,唯有這"共赴流年好"的心意從未改易。
"去年在川中,見茶馬古道旁的海棠開得如火焰。"煜明往硯中添了滴水,墨色便暈開成春潭般的碧色,"當時想,若你在,定要折花插滿你的畫匣。如今方知,真正的春信,原是無論相隔多遠,都能在同一時辰,為同一株花開而心動。"
六、印心·香墨留痕
歸途中,子墨忽然指著江心月影道:"你瞧那"小橋靜臥溪雲裏",此刻倒像浮在銀盤裏的瓊樓。"煜明取出"詞心"印章,在新寫的《海棠春》詞稿上鈐印,朱砂遇著帶露的紙頁,竟洇出幾絲淡紅,宛如海棠初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明日去尋塊凍石,"子墨摸著船舷上的露水,"刻一方"春信"印,邊款要刻"與子同遊醉"——就用你去年送我的青田石。"煜明望著漫天星子,想起日間在花下論詩時,子墨鬢角已添了幾根銀絲,卻仍像少年般為一片落花驚呼,忽然覺得所謂友情,正是這般"莫負韶光"的癡,亦是"共赴流年"的勇。
七、終章·紙短情長
回到竹露齋時,案頭博山爐的香灰已冷。煜明將曬幹的海棠花瓣裝入琉璃瓶,瓶底沉著幾粒去年的蓮蓬種子。子墨鋪開新紙,飽蘸濃墨寫下"海棠春信"四字,筆鋒掃過處,幾片殘瓣被墨香驚起,落在"與子同遊醉"的"醉"字旁邊,竟似醉酒人的腮紅。
"後日清明,我們去城南種幾株海棠吧。"煜明往爐中添了塊龍涎香餅,"待來年花開,便在樹下支起畫案,你畫海棠,我題新詞,再用"海棠香裏"的印泥——"
"且慢!"子墨忽然擲筆,從袖中掏出個油紙包,裏麵是兩塊糖蒸酥酪,"險些忘了,這是你最愛吃的碧澗坊酪幹。春日遊芳歸,正該配此"酥酪映春輝"。"兩人相對大笑,酥酪的甜香混著龍涎香,在月光裏釀成一甌不醉人的春酒。
窗外,新栽的小桃在夜風裏輕輕搖曳,像是在替他們記下這晚的月光、墨痕與笑影。所謂雲麓詞心,從來不是孤燈獨照的清苦,而是有人與你共折花枝,同硯墨痕,在每一個海棠初放的春日,都能指著東風說:"看,又有春信來了。"
全文完)
創作說明:
1. 詩詞解構:將三首《海棠春》拆解為"春約—同遊—惜春"三個層次,分別對應"議帖起興—溪邊雅趣—花下論情"的敘事脈絡,通過"柳線釣清波攜手踏春光"等詞句串聯起金陵、惠山、蜀地等多地回憶,使詩詞成為勾連時空的情感紐帶。
2. 友情刻畫:聚焦煜明與子墨的"文人式互動"——從臨帖、品茗、製印到種海棠、憶舊信,通過"以花寄信製香調印共研詩畫"等細節,展現知己間精神契合的深度,避免直白抒情,以"海棠花瓣入信殘花題畫"等意象暗示友情的綿長。
3. 畫麵營造:注重"動態中的靜態美",如竹舟漂花、花瓣落硯、星夜鈐印等場景,將春日的"動"柳絮、燕語、流水)與文人雅趣的"靜"臨帖、品茶、治印)結合,通過"蒙頂甘露浮櫻瓣朱砂印洇海棠色"等通感描寫,增強文字的視覺與嗅覺層次。
4. 主題深化:以"春信"為核心意象,既指自然節氣的訊息,亦喻友情的默契。結尾"種海棠待來年"的約定,將個體的友情升華為對時光流轉中知己相伴的珍視,呼應"莫負春光老"的詞心,使章節在詩意中兼具歲月沉澱的厚重感。
喜歡雲麓詞心錄:白雲著請大家收藏:()雲麓詞心錄:白雲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