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梅影心痕
字數:3893 加入書籤
《雲麓詞心錄》第一百一十四章 梅影心痕
一、雪夜叩門·寒梅初綻
辛醜年冬月廿三,雪後初霽。煜明在暖閣中撥弄著紅泥小火爐,銅壺裏的鬆蘿茶正泛起蟹眼泡。忽聞柴門輕叩,開門見子墨站在雪地裏,青衫上落著碎玉般的雪花,手裏攥著截帶雪的梅枝。
"快瞧這枝"羅浮夢"",子墨抖落梅枝上的積雪,露出疏朗的花枝,"今早路過城南廢園,見這株綠萼梅破雪而開,竟比去年早了十日。"煜明接過梅枝插入膽瓶,忽覺枝上殘雪落入茶盞,化作幾縷寒香,恰如詩中"幾縷寒香凝玉骨"的意境。
子墨從袖中摸出幅凍得發硬的紙箋:"途中得句,卻被風雪催成半闕。"展開看時,正是那首《七律·屬意東風應不舍》,"攜香悄入故園來"一句旁被雪水洇出淡痕,倒像是墨梅的暈染。煜明指著"驛路梅開韻自裁"笑道:"此句讓我想起五年前的梅關古道。"
二、驛路梅關·風雪論詩
紹興二十八年冬,兩人結伴赴嶺南訪友,途經梅關時遇大雪。漫山梅花在風雪中攢成玉鱗,子墨忽然指著崖壁上橫斜的老梅吟道:"屬意東風應不舍!"話未說完,腳下一滑,整個人踉蹌著撞進梅枝,驚落雪花如碎瓊亂玉。
煜明忙伸手扶住他,卻見他衣襟上勾著幾瓣殘梅,正應了"攜香悄入故園來"的妙趣。兩人躲在破亭裏烤火,子墨從行囊裏摸出半塊硬餅,就著雪水啃食,忽然笑道:"若此刻有壺熱酒,便可學林和靖"梅妻鶴子",可惜隻有冷餅配冰枝。"
煜明望著亭外翻飛的雪片,見梅枝在風中俯仰如高士揖讓,遂取過炭條在石壁上題詩:"驛路折梅逢雪驟,冷香入袖酒旗斜。"子墨擊節稱賞:"此句比我的"韻自裁"更見風骨——你看那老梅,任風雪摧折,枝幹卻挺如鐵骨,可不就是"凝玉骨"麽?"
三、羅浮舊夢·玉骨冰肌
爐中炭火旺了些,暖閣裏漸漸有了春意。子墨忽然從懷中掏出個漆盒,裏麵是幾片曬幹的梅瓣,色澤雖褪,仍有幽芳隱約。"這是三年前你從羅浮山寄來的白梅。"他撚起一片,"你信中說,羅浮夜月之下,梅影映水如碎瓊鋪鏡,我便依此畫了幅《羅浮夢影圖》。"
煜明想起那年在羅浮山,夜宿衝虛觀,月下獨步梅園,忽見老梅橫斜水麵,倒影與真花相映成趣,遂連夜寫信給子墨,附詩"羅浮夢繞情難斷"。此刻看著案頭膽瓶裏的綠萼梅,忽然說:"你畫中梅影婆娑,倒讓我想起你醉後在秦淮河畫舫上,用酒漬在絹上的墨梅——那回你險些把整壇女兒紅都潑在宣紙上。"
子墨撫掌大笑:"幸虧你眼疾手快搶下半幅,如今那殘絹還在我畫匣裏收著,題著"玉骨冰肌映素波"——正是你當日補的題跋。"兩人相視而笑,爐中炭花劈啪作響,驚得簷下冰棱墜落,在雪地上敲出清越之聲,恰似當年畫舫上的檀板輕敲。
四、寒香抱雪·瘦影橫枝
戌時三刻,雪又紛紛揚揚下起來。子墨往爐中添了塊龍涎炭,火光映得他眼角的皺紋泛著暖紅。"去年在汴京,見一位老畫師畫梅,隻用焦墨勾枝,留白作花。"他忽然取過狼毫,在澄心堂紙上疾走數筆,幾枝瘦梅便在雪光中挺然立住,"你看這"瘦影橫枝態若歌",可抵得十年江湖漂泊?"
煜明望著紙上寒梅,想起子墨去年北上尋親未果,歸來時衣履皆破,卻在行囊裏藏著一枝枯梅。"那日你說"冷蕊淩霜情自可","他輕聲道,"如今方知,這"情自可"三字,原是曆經霜雪仍不肯折腰的孤高。"
窗外,新落的雪已將梅枝壓得微彎,卻未見一枝折斷。子墨忽然指著窗外:"你瞧那梅枝,像不像我們那年在嶗山見過的"龍頭榆"?狂風暴雨中枝葉紛披,卻始終朝著滄海的方向。"煜明點頭,忽覺眼中酸澀——原來真正的友情,正如這寒梅,不必日日相慰,卻在風雪來臨時,自有一份"情自可"的堅韌。
五、如夢令·莫負春光
子時將至,兩人已換過三次茶。子墨忽然打了個哈欠,揉著眼睛念道:"常念羅浮嬌朵,月下獨斟愁鎖——當年你在羅浮山,可是真的"獨斟愁鎖"?"煜明搖頭:"那日對著梅影,心中想的卻是"與君同賞共吟哦"——可惜你不在身邊,隻好把愁緒都浸在酒裏。"
"休惰,休惰,莫負此般春課!"子墨忽然拍案而起,從書架上抽出《梅譜》,"後日便是立春,我們去城郊種幾株綠萼梅如何?待來年花開,就在梅樹下搭個茶寮,你題詩,我作畫,再邀二三知己,辦個"寒香雅集"。"
煜明望著子墨眼中跳動的火光,想起兩人少年時在江南種桃的舊事。那時他們總說"莫負春光",如今方知,真正的"莫負",是在每一個看似尋常的日子裏,都有人與你共赴約期,哪怕隻是為了一株將開的梅,一壺新煮的茶。
六、印雪·寒香入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雪停時,東方已泛出蟹青色。兩人踩著新雪出門,子墨忽然指著地上的梅枝投影:"你看這影子,竟像幅天然的《墨梅圖》。"煜明彎腰拾起塊凍得堅硬的雪團,在梅樹下印出兩個相連的掌印:"待春雪化了,這裏便會生出兩棵"掌印梅"——就像你我,雖各在江湖,根脈卻始終相連。"
子墨從袖中取出兩枚梅形印章,"寒香"印遞給煜明,"玉骨"印自己收著:"前日請徐先生刻的,邊款用了你的"幾縷寒香凝玉骨"。"煜明摸著印章上凸起的梅紋,隻覺指腹間似乎殘留著雪水的清涼,又帶著幾分梅香的幽遠。
七、終章·待放繁枝
回到暖閣時,膽瓶裏的綠萼梅已悄然綻開兩朵。子墨將凍硬的詩稿烘在爐邊,"屬意東風應不舍"幾字被熱氣蒸得微卷,倒像是東風吹皺的春水。煜明在詩稿空白處添了句跋:"願與君共待,繁枝映日開。"
"明日去買些羊毫筆,"子墨嗬著凍紅的手指,"我想畫一套《二十四番花信風》,第一幅就畫這綠萼梅——你說用宿墨勾枝,還是新墨點蕊?"煜明望著窗外將明未明的天色,見梅枝在熹微中勾勒出清瘦的輪廓,忽然笑道:"不如用你袖口的雪水調墨,必定能畫出"寒香抱雪"的真意。"
爐中餘炭尚暖,映得滿室生春。兩人相視而坐,聽著遠處更夫敲過五更,驚起幾隻寒鴉掠過梅林。此時的金陵城還在沉睡,唯有這暖閣中的兩盞燈、一枝梅、兩個閑人,在歲末的蕭寒裏,守著滿室墨香與友情,靜待東風送暖,繁枝映日。
全文完)
創作說明:
1. 詩詞錨點:以"屬意東風應不舍"為核心意象,貫穿"驛路逢梅—羅浮憶梅—雪夜畫梅—種梅待春"的敘事線,將七律、《梅思》、如夢令拆解為"相遇—懷念—自勉—約定"四個情感節點,使詩詞成為串聯時空的記憶坐標。
2. 友情肌理:通過"風雪中相扶異地寄梅病中藏枝"等細節,展現友情在困境中的韌性;以"製梅形印種梅約定共題詩跋"等文人雅事,刻畫知己間的精神同頻,避免浮於表麵的抒情,側重"不言情而情自深"的留白。
3. 畫麵層次:構建"視覺—嗅覺—觸覺"的通感體係:雪光映梅視覺)、龍涎炭香混梅香嗅覺)、凍石印章的冷感與爐火的溫熱觸覺),同時通過"墨梅倒影雪印掌紋炭花驚雪"等動態場景,賦予靜態的賞梅活動以電影蒙太奇般的流動感。
4. 主題淬煉:以"梅"喻友,將"玉骨冰肌"的植物特質轉化為友情的精神內核——既具"冷蕊淩霜"的孤高,亦含"待放繁枝"的溫熱。結尾"東風送暖"呼應詩詞中的"春信"期待,暗喻友情如梅,曆經寒冬而愈發清芬,深化"歲寒知鬆柏"的知己哲學。
喜歡雲麓詞心錄:白雲著請大家收藏:()雲麓詞心錄:白雲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