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舉報風波裏的真相博弈
字數:7607 加入書籤
那封匿名郵件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我心裏激起千層浪。
冰冷的郵件標題“關於共享廚房的幾點嚴重質疑”刺得我眼睛生疼。
內容更是觸目驚心,每一條都像精心編織的羅網,直指資金流向異常、誌願者身份可疑,甚至暗示我們虛報用餐老人數量。
幾乎是郵件彈出的同時,我的手機就響了,來電顯示是監管部門的號碼。
我知道,躲不過去了。
“盧宇,你現在馬上過來一趟,有事情需要你配合調查。”電話那頭的聲音不帶任何感情。
唐悅就在我身邊,她看到了郵件內容,臉色也有些發白,但她比我鎮定。
“我陪你去。”她的聲音不大,卻像一顆定心丸。
去監管部門的路上,車裏的空氣都仿佛凝固了。
我滿腦子都是那封郵件,字字誅心。
共享廚房是我一手操辦起來的,從最初的設想到拉攏第一批誌願者,再到說服那些固執的老人接受我們的免費餐食,每一步都傾注了我和團隊的心血。
現在,這一切都被打上了問號。
“別想太多,身正不怕影子斜。”唐悅握了握我的手,她的掌心很暖,“把他們問的每一個問題,我們說的每一句話,都記下來。”
到了監管部門,一間小小的會議室,幾位神色嚴肅的工作人員。
他們出示了那封匿名郵件的打印版,然後開始逐條詢問。
資金的每一筆進出、誌願者的背景核實、食材的采購渠道……問題尖銳而細致。
我盡量保持冷靜,逐一回答。
唐悅坐在我旁邊,飛快地在筆記本上記錄著,偶爾在我表述不清或情緒有些激動時,她會輕輕碰一下我的胳膊,提醒我調整。
談話持續了近兩個小時。
走出監管部門的大樓,午後的陽光有些刺眼,我卻感覺不到絲毫暖意,反而覺得後背一陣陣發涼。
這分明是衝著我,衝著共享廚房來的。
“現在怎麽辦?”唐悅問我,她的眉頭也緊鎖著。
“回社區,開會。把所有賬目攤開,讓所有人看。”我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的怒火和一絲委屈,“我們做得怎麽樣,自己最清楚。”
回到社區辦公室,我立刻召集了所有核心誌願者。
大家看到我陰沉的臉色,都有些不知所措。
我把匿名郵件的內容原原本本告訴了他們,辦公室裏頓時一片嘩然。
“這怎麽可能?我們的賬目每一筆都是公開的啊!”負責財務的小張第一個跳起來。
“就是,我們每天累死累活,圖什麽啊?還被人這麽汙蔑!”負責後廚的劉姨也氣得不行。
我抬手示意大家安靜:“現在不是抱怨的時候。小張,你馬上把從共享廚房成立第一天起的所有賬目、每一筆捐款、每一筆支出,全部整理出來,打印,人手一份。所有食材供應商的聯係方式給我,我要他們提供每一批次的發票和物流記錄。”
我又轉向負責日常運營的王姐:“王姐,你負責統計所有誌願者的基本信息和他們參與服務的時間記錄,確保準確無誤。”
最後,我看向社區的王主任,他也被我請來了。
我之前已經跟他通過氣,他臉色也不太好看。
“王主任,麻煩您了,我需要調取共享廚房門口以及社區主要路口最近三個月的監控錄像,特別是每天午飯和晚飯時段的,我要證明,每天確實有那麽多老人來我們這裏吃飯,我們沒有虛構一個數字。”
王主任歎了口氣:“小盧啊,這件事影響不太好。我會配合你調取監控,但是……”他欲言又止。
我知道他想說什麽。
接下來幾天,我們整個團隊都陷入了高強度的自查和證據收集中。
每一張發票,每一條銀行流水,每一段監控視頻,我們都反複核對。
誌願者們雖然也憋著一股氣,但都毫無怨言地配合著。
就在我們埋頭苦幹的時候,網絡上風暴已起。
那個叫李什麽的所謂網絡公益達人,不知道從哪裏得到了消息,立刻在各大平台發文,標題聳動——《揭秘“共享廚房”背後的資本遊戲:是真心公益還是企業洗白?
》。
文章裏,他巧妙地將匿名信中的“疑點”放大,暗示我利用共享廚房為我自己的小公司博取名聲,甚至牽扯出我以前商業上的一些不算成功的小項目,將一切都解讀為“精心策劃的營銷”。
一時間,評論區炸開了鍋。
有支持我們的,但更多的是質疑和謾罵。
共享廚房從一個社區的暖心項目,迅速變成了一個全國網友討論的“瓜”。
王社區主任再次找到我,臉色比上次更加凝重。
“小盧,你看現在這個情況,網上都吵翻天了。監管部門那邊雖然還沒定論,但社區的聲譽已經受到影響了。要不……共享廚房先暫時停辦一段時間,等風頭過去再說?”
我明白他的顧慮,社區不希望惹麻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停辦?
一旦停了,那些每天等著我們送飯的老人怎麽辦?
更重要的是,一旦停了,不就等於默認了那些指控嗎?
我看著王主任,一字一句地說:“王主任,我理解您的難處。但是,共享廚房不能停。如果連一碗熱飯都經不起查,那我盧宇也不配做任何事。”
王主任張了張嘴,最終隻是搖搖頭,沒再勸。
送走王主任,我一個人坐在辦公室裏,看著窗外漸漸暗下來的天色。
李網絡公益達人的文章還在持續發酵,各種猜測和攻擊像潮水一樣湧來。
我的手機不斷震動,有朋友發來安慰的,有合作夥伴發來詢問的,也有一些不懷好意的試探。
我關掉了手機通知,任憑它在桌麵上孤獨地震動。
言語是蒼白的,辯解是徒勞的。
在這樣的輿論漩渦裏,我說什麽都可能被曲解,被放大。
我需要一種更直接,更有力的方式,讓所有人看到真相。
不是通過文字,不是通過爭吵。
是的,讓他們親眼看看,這碗飯,究竟有沒有問題。
我腦子裏已經有了一個計劃,一個或許冒險,但絕對必要的計劃。
我拿起手機,解鎖,卻沒有去回複任何消息,而是打開了一個我很久沒有用過的直播平台的後台。
接前文)
夜,靜悄悄的。
我和唐悅依偎在沙發上,電視屏幕閃爍著無聲的畫麵,誰也沒心思看。
窗外的霓虹,似乎也比往日柔和了幾分。
“呼——”我長長吐出一口氣,感覺壓在心口好幾天的巨石終於被挪開了。
緊繃的神經一旦放鬆,疲憊感就像潮水一樣湧了上來,渾身的骨頭都像是散了架。
“今天,真懸。”我喃喃自語,聲音裏帶著一絲沙啞。
直播的時候,我表麵上平靜如水,心裏其實也捏著一把汗。
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任何一個誌願者或者老人說錯一句話,都可能讓之前的努力付諸東流。
幸好,我們是真金,不怕火煉。
唐悅把頭在我肩上蹭了蹭,像隻溫順的小貓。
“我就知道,你行的。”她的聲音很輕,卻帶著一種讓人心安的力量,“你沒看到孫監管員給你打電話時,我爸媽在旁邊多激動。他們以前還老勸我,說你做這個不靠譜,風險大。今天,我爸特意發信息跟我說,‘小宇這孩子,有擔當’。”
我笑了,心裏暖洋洋的。
能得到唐悅家人的認可,對我來說,和澄清質疑一樣重要。
“李達人也算條漢子,敢作敢當。”我想起他那條道歉評論,雖然簡單,但姿態擺得很正。
網絡就是這樣,能把你捧上天,也能把你踩進泥裏。
關鍵時刻,還是得靠自己行得正、坐得端。
“是啊,他那條評論一出來,好多之前罵你的人都跟著道歉了,還有不少人說要來我們‘共享廚房’當誌願者,或者給我們捐款呢。”唐悅拿起手機,翻著評論給我看。
我擺擺手:“捐款暫時不需要,我們賬目公開,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誌願者倒是可以招募,人手永遠不嫌多。”
“嗯,我明天就整理一下報名信息。”唐悅應道,隨即又有些心疼地看著我,“你啊,就是太實在了。這次被這麽多人盯著,你心裏肯定不好受吧?”
我握住她的手,緊了緊:“說完全不在意是假的。但就像你說的,隻要我在做正確的事,就沒什麽好怕的。而且,今天直播的時候,看到那麽多老人信任的眼神,那麽多誌願者無私的付出,我覺得一切都值了。”
“你今天的樣子,是我最愛你的模樣。”唐悅仰起臉,眼眸裏閃著光。
我低頭,在她額上輕輕一吻:“隻要你在,我就敢繼續往前走。”
我們相視一笑,所有的疲憊、委屈、壓力,在這一刻都煙消雲散。
風雨過後,陽光正好,說的就是這種感覺吧。
“共享廚房”的模式得到了官方和輿論的認可,接下來應該會順利很多。
我甚至開始琢磨,是不是可以在其他社區也推廣類似的模式,讓更多的老人能吃上一口熱乎飯。
當然,這需要更周密的計劃和更多的資源。
“想什麽呢?這麽出神。”唐悅的聲音把我從思緒中拉了回來。
“在想‘共享廚房’的未來。”我笑了笑,“這次風波,也算是給我們打了免費廣告。或許,我們可以趁熱打鐵,把規模再擴大一點。”
“一步一步來嘛,別太累著自己。”唐悅體貼地說,“你先好好休息幾天,把身體養好再說。”
“嗯,聽你的。”我確實需要好好睡一覺了。
正準備關掉電視,徹底放鬆下來,沙發角落裏我的工作手機屏幕突然亮了一下,是一封新郵件的提示音。
這個手機平時主要用來處理公益項目相關的事務,消息不算多。
“這麽晚了,誰還會發工作郵件?”唐悅也注意到了。
“可能是一些媒體的後續采訪邀約吧。”我隨口應道,並沒有太在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今天直播搞得這麽大,有媒體想跟進也正常。
我拿起手機,習慣性地點開郵箱。
白天為了應對質疑,手機幾乎沒離過手,此刻隻覺得它沉甸甸的。
郵件列表刷新,最上麵是一封未讀郵件。
沒有郵件標題,隻有一個陌生的、看起來像是隨機字符組合的郵箱地址,後綴也不是常見的那幾家服務商。
“奇怪……”我嘀咕了一聲。
通常媒體或機構的郵件,都會有明確的標題和可識別的發件人。
唐悅也湊過來看了一眼:“會不會是垃圾郵件?”
“有可能。”我點點頭,指尖懸在那個陌生的發件人上,正準備將它標記為垃圾郵件然後刪掉。
可就在這時,我的目光掃到了郵件的預覽文本——那是在收件箱裏,標題下方自動顯示的一小行內容。
那行字很短,字號也很小,但我卻一眼就捕捉到了。
“我們這裏的孩子……”
我的心,沒來由地咯噔了一下。指尖也頓住了,沒有立刻按下刪除。
偏遠山區……孩子們……熱飯……
這幾個詞,像是有魔力一樣,在我腦海中盤旋。
“怎麽了?”唐悅看我神色有異,輕聲問道。
我沒有立刻回答,目光依舊停留在那簡短的預覽文字上。
疲憊感似乎消退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莫名的、難以言喻的牽引力。
這個時間點,這樣一封沒頭沒尾的郵件,會是什麽呢?
我深吸一口氣,感覺自己的心跳,似乎比剛才快了幾分。
喜歡以混為途請大家收藏:()以混為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