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圍城打援
字數:5271 加入書籤
江油關,這座承載著千年曆史滄桑的雄關,靜靜地屹立在歲月的長河中,見證著無數的金戈鐵馬與興衰榮辱。它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得天獨厚的險峻地勢使其宛如一座天然的堡壘。群山如巨龍蜿蜒環抱,涪水似玉帶奔騰中流。關口處,險峰猶如利劍直插雲天,氣勢磅礴;關下,江流湍急洶湧,濁浪排空,發出震耳欲聾的咆哮,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崢嶸歲月。回溯到蜀漢時期,丞相諸葛亮以其卓越的軍事戰略眼光,看中了江油關的重要戰略地位,在此屯駐重兵。他憑借涪江天險,構築起堅固的防線,使得魏軍麵對這道天塹,不敢有絲毫的輕舉妄動,隻能望城興歎,不敢貿然犯川。
諸葛亮的威名,連同江油關的險峻,一同成為了蜀漢政權的一道堅實屏障。然而,隨著諸葛亮的離世,蜀漢政權逐漸走向衰落,江油關的防守也漸漸鬆懈。公元 263 年,魏國發動了滅蜀的重大軍事行動,一場決定兩國命運的大戰就此拉開帷幕。鍾會統率的一路大軍,被蜀漢大將薑維拚死阻於劍門關下,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廝殺,一時間劍門關下硝煙彌漫,喊殺聲震天。而鄧艾統率的另一路大軍,則兵行險招,穿越七百餘裏渺無人煙的陰平小道。這一路,荊棘叢生,道路崎嶇,充滿了未知的危險。當他們行至摩天嶺時,被陡峭的山穀無情地阻隔。
但鄧艾沒有絲毫退縮,他身先士卒,身裹毛氈,義無反顧地從摩天嶺上翻滾而下。那一刻,生死早已置之度外,隻聽見山穀中傳來陣陣慘叫,三萬大軍摔死過半,場麵極其慘烈。但餘下的將士們,憑借著頑強的意誌和無畏的勇氣,如神兵天降般出現在江油關前。蜀國守將馬邈,麵對這突如其來的魏軍,驚得魂飛魄散,手足無措。他的妻子李氏,雖為一介女流,卻有著巾幗不讓須眉的氣概和忠肝義膽。她苦苦勸說丈夫與魏軍決一死戰,以保江油關不失,扞衛蜀漢的尊嚴。然而,馬邈早已被恐懼占據了內心,麵對妻子的勸說,他充耳不聞,猶豫不決。
李氏見丈夫如此懦弱,悲憤交加,咬破自己的手指,寫下血書一封,以表達自己對國家的忠誠和對丈夫的失望。隨後,她口銜血書,毅然決然地自縊身亡。馬邈在妻子死後,更是失去了抵抗的勇氣,最終獻關投降。鄧艾得以順江而下,一路勢如破竹,克綿州、陷成都,蜀漢政權就此覆滅,成為了曆史的塵埃。時光流轉,歲月更迭。北魏正始二年,即梁天監四年,江油縣、郡正式始建。北魏宣武帝任命當時擔任漢中太守的梁朝降將夏侯道為平南將軍、豫州刺史,率兵入蜀。夏侯道率領大軍,一路披荊斬棘,占據梁州十四郡地,並於今平武縣南壩設置江油縣,同時設置江油郡。
然而,時間來到了北魏正始五年,這一年梁朝軍隊發起了猛烈的攻勢,經過一場激烈的鏖戰之後,終於成功地重新奪回了這片土地,並果斷地下令撤銷了江油郡以及所屬的縣治。這座古老而滄桑的關隘,就像是一個沉默的見證者,靜靜地佇立在歲月長河之中,目睹著曆史舞台上那一幕幕風雲變幻。但因影響極大,周圍幾十個場鎮都以江油為榮,甚至誕生了詩仙李白的青蓮等多處地方都納入江油管轄。雖曾多次易主,每一次的歸屬變更都伴隨著朝代的興衰交替和曆史車輪無情的滾動前行。
時至紅潮洶湧而起,英勇無畏的前線紅軍戰士們以頑強不屈的戰鬥意誌和出類拔萃的軍事才能,再次踏上了這片充滿傳奇色彩的土地。副總指揮身先士卒,親臨戰場第一線指揮部隊奮勇作戰,最終成功地打開了堅固無比的劍門關。緊接著,總指揮當機立斷,率領著紅九軍和三十軍如猛虎下山一般,氣勢如虹地向著中壩、武都、江油等地急速挺進。其中,二十七師負責對武都實施包圍,他們巧妙地布置陷阱,佯裝弱小,目的就是要引誘敵人前來支援。川軍守城的楊旅憑城堅彈足一邊頑抗,一邊急電劉湘派兵增援。紅軍電訊偵查得知,川軍鄧錫侯部出動十八個團前來支援。總指揮迅速確定圍城打援策略,與此同時,九軍二十五師、三十軍二十八師以及剛剛從梓潼進入江油的四軍主力一部,則迅速行動起來,在中壩至武都之間的魯家梁、南塔坡一帶的崇山峻嶺之中悄然集結並隱蔽起來。他們猶如一支支蓄勢待發的利箭,等待著最佳時機給予來援之敵以致命一擊。整個戰局緊張刺激,牽一發而動全身,所有人都屏息以待,期待著這場決定勝負的關鍵戰役能夠取得輝煌勝利。
川軍將領鄧錫侯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十八個團,氣勢洶洶地向著中壩和武都方向挺進。當他們逐漸逼近中壩時,城中的紅軍早已洞悉敵人的動向,果斷選擇放棄城池,巧妙地運用誘敵之計。
川軍沿著岩嘴頭和水口廟這一線展開了猛烈的攻勢,朝著武都步步緊逼。然而,麵對來勢洶洶的敵軍,紅軍僅僅派遣了少量的部隊進行抵抗。雙方一經交火,紅軍便佯裝戰敗,故意撤退,引得川軍得意洋洋地一路追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知不覺間,川軍鄧部的主力已經全部踏入了魯家梁和南塔坡之間那片狹長而險要的地帶。就在這時,紅軍總指揮部發出了一聲驚天動地的號令!駐守在南塔坡的紅軍戰士們如同猛虎下山一般,迅速發起了淩厲的反擊。他們從四麵八方衝殺而出,對陷入重圍的川軍鄧部1形成了嚴密的包圍和圍剿之勢。
一時間,槍炮聲、喊殺聲響徹雲霄,整個戰場彌漫著濃烈的硝煙和血腥氣息。經過一整天驚心動魄的激烈鏖戰,原本趾高氣揚的川軍鄧部此刻已被殺得丟盔卸甲,狼狽不堪。最終,鄧錫侯隻能率領著不足三個團的殘兵敗將,倉皇失措地舍棄中壩,向著綿陽方向拚命逃竄。
紅軍則乘勝追擊,一鼓作氣地再次攻占了中壩和彰明兩地。此役,紅軍不僅殲滅了敵人整整四個團的兵力,還俘虜了三千餘名敵軍士兵,並繳獲了大量的武器彈藥等戰略物資。緊接著,紅軍士氣高昂,繼續勇往直前,一舉占領了江油的全部地區。
雄國兵率領省蘇維埃政府迅速進駐江油各個場鎮,無暇追尋詩仙李白青少年的足跡和欣賞流傳千年的詩歌,馬不停蹄展開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活動。他們深入鄉村,發動群眾,開展打土豪分田地的運動,將土地重新分配給廣大貧苦農民,讓他們真正成為土地的主人。同時,積極建立縣鄉蘇維埃政府,組織和動員群眾參與到革命事業中來,為革命的勝利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他們迅速建立了濟時駐雁門)、重華駐重華)、彰明駐彰明)三個縣蘇維埃政權和中壩市蘇維埃政權。這些政權的建立,如同一座座燈塔,照亮了當地百姓前行的道路,給他們帶來了希望和力量。紅軍戰士們不辭辛勞,走村串戶,宣傳革命,發動群眾參加紅軍,為革命隊伍注入新鮮血液。同時,他們還肩負著一項重要的任務 —— 籌集軍糧。
雄國兵和餘副主席分工合作,這位出生在陝西省西鄉縣的漢子餘高川,陝南大旱成災,顆粒無收,加之官府豪紳的盤剝和巨匪王三春的劫掠,致使哀鴻遍野,民不聊生。早年的餘高川思想進步,他聽說王維舟領導的川東遊擊軍是窮人的隊伍,在四川達縣一帶活動,便下定投奔他們的決心。於是,他約了本村兩個誌同道合的夥伴,翻越巴山去四川一帶尋找遊擊軍。但一時未能找到,便暫時在川北的通江縣洪口鎮一個地主家打工度日,繼續打探信息。
紅軍抵達洪口,餘高川當天晚上就找到了紅軍,主動為紅十師帶路,打下了川軍盤踞的洪口鎮。三天後,他就被選調紅軍第十師政治部,當上了一名政治宣傳員,隨後加入中國共產黨。紅軍在通江城召開川陝革命根據地黨團員代表大會,他就當選為組織部長。不久又任省保衛局長、二次省蘇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省蘇維埃政府副主席。他工作積極,提出采取“一打”打地主、土豪)“二征”征義務糧)“三借”向富裕人家借)“四買”用銀元或蘇維埃貨幣購買)的辦法,向各鄉分派任務,當地的縣鄉蘇維埃主席們,積極響應紅軍的號召,紛紛行動起來。他們不辭辛勞,帶領著群眾四處籌集糧食。
一背背、一擔擔、一升升的糧食,從四麵八方匯聚而來。這些糧食,每一粒都飽含著百姓對紅軍的信任和支持,每一粒都凝聚著他們對革命勝利的期盼。百姓們自發地參與到籌糧行動中,有的拿出了自家僅有的存糧,有的不辭辛勞地到田間地頭收割莊稼,有的則四處奔走,動員更多的人加入到籌糧的隊伍中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籌集的糧食越來越多,積少成多,堆滿了幾十個房間。經過仔細計數,竟有糧食九百多萬斤。餘副主席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總指揮的稱讚,譽其為紅軍西征的“糧草官”。
雄國兵站在堆滿糧食的倉庫前,望著眼前堆積如山的糧食,心中感慨萬千。他召集當地的縣鄉蘇維埃主席們,發表講話:“各位主席,我們這次籌糧任務已經完成了九百多萬斤,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是我們革命事業的重要保證。但我們的任務還沒有完成,我們還要繼續籌糧,迎接黨中央和紅一方麵軍。他們正朝著我們走來,我們要為他們準備充足的物資,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支持和力量。讓我們攜手共進,為革命的勝利而努力奮鬥!”主席們紛紛點頭表示讚同,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和決心。
肖英又傳來一個大快人心的消息,在各級蘇維埃幹部的努力下,擴招年輕人參加紅軍取得很大成績,九千多人參加了紅軍,可以擴編為一個獨立師了。但從青林鎮擴紅回來的婦女團戰士,卻帶回了一個不幸的消息,留在那裏養傷的柳連長慘遭敵人殺害。
那是剛剛渡過嘉陵江,柳連長受傷嚴重無法行走,劉團長請示師長決定她到陽玲嫂家養傷,這陽玲嫂孤身一人,以賣棉麻線為生,每月所得僅可無法糊口。紅軍來後打土豪、分田地,窮苦人民翻了身,孤寡清苦的陽玲嫂更是倍受蘇維埃的多方照顧。自柳連長接回家後,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妹妹一樣,為柳連長熬藥敷藥、精心護理。她倆同吃同住。七、八天後,柳連長傷勢愈合較好,身子漸漸康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誰也沒有料到,青林鎮大惡霸汪海帶著還鄉團悄然殺回來。他們窮凶惡極、大打出手,對流散紅軍、蘇維埃幹部、遊擊隊員,乃至群眾中的積極分子,不問青紅皂白,見到就殺就砍。聯保主任得知陽玲嫂家中住有一個外地口音的陌生女人,便暗中查訪,恰遇壞人告密,知其係紅軍婦女獨立團的一位連長,便決定立即對她下毒手。
一個漆黑的夜晚,約二更時分,正當場上的老百姓即將就寢之際,破爛、凋敝、傾斜狹仄的街道上頓然傳來一陣陣淒厲的犬吠,霎時間此起彼伏,一片淒涼的嗥叫聲渲染出極度陰森、恐怖的氣氛。陽玲嫂與柳連長剛剛解衣上床,門外突然響起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並伴以辨不分明的嘈雜,緊接著,便是急促、緊張、野蠻的擂門之聲,陽玲嫂知道情況不妙,忙叫柳連長躲在間壁柴房裏,準備獨自上前開門應付,誰知團防分隊長率領十餘個歹徒已破門而入,凶神惡煞地吼道:“快把女棒老二交出來!”陽玲嫂毫不膽怯地迎上前道:“你們走錯門了吧,我家哪有什麽女棒老二!”站在她前麵那個滿臉橫肉的家夥猛地一拳就把陽玲嫂打倒在地,團防分隊長舉起大砍刀惡狠狠地說:“快交出人來,不然我一刀劈了你!”柴房裏的柳連長怕陽玲嫂遭害,毅然走了出來:“我來了,欺負一個孤老太婆稱什麽能!”見她氣宇軒昂、神態自若地邁步走了出來,這夥歹徒反倒愣了。隔了半晌,團防分隊長才從牙縫裏擠出了“帶走”兩個字。
第二天上午,汪海帶著這夥歹徒一邊敲鑼打鼓催趕村民前往青林橋,一邊殺氣騰騰將柳連長押赴刑場,這位英雄的女戰士昂首闊步,視死如歸。老百姓扶老攜幼,長長地排列在古舊狹窄的街道上,默默地飲泣著,與大義凜然的女連長訣別。行至合益橋頭,年僅22歲的柳連長振臂高呼:“共產黨萬歲!工農紅軍萬歲!革命勝利萬歲!”“呼!呼!呼!”三聲槍響,年輕的柳連長倒在了橋頭,鮮紅的血水侵入橋縫、滴入河水。霎時間日頭無光、流水嗚咽、杜鵑哀鳴……
喜歡愛恨無情請大家收藏:()愛恨無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