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迎接戰友
字數:5672 加入書籤
六月的驕陽似火,無情地炙烤著大地,連這高原河穀也未能幸免,被熱氣緊緊籠罩。這股熱氣並非僅僅來自於自然,它還融合了無數紅軍戰士的熱血與希望,使得整個雅江流域都如同被點燃一般,熱浪滾滾。
紅四方麵軍的全體官兵們,經曆了數月的精心準備和漫長等待,終於迎來了紅二六軍團的親密戰友。早在他們進入雅江河穀之際,便連續控製了雅江、得榮、石渠、瞻化等地,這一切都是為了迎接二六軍團的到來。
當雄國兵和薑亭富接到準備迎接二六軍團的命令時,整個紅軍駐地仿佛瞬間被激活,一場充滿熱情與期待的準備工作就此轟轟烈烈地展開。雄國兵和薑亭富深知此次迎接任務的重要性,他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站在駐地的高處,雄國兵和薑亭富極目遠眺,目光穿越周圍的山川,心中充滿了對即將到來的戰友的思念與期待。他們迅速組織起人員,大家齊心協力,投入到緊張的紡線製衣工作中。
在這個物資極度匱乏的時期,製作衣物所需的材料成為了擺在紅軍戰士麵前的首要難題。經過一番觀察和思考,戰士們聽從總經理部傳下來的指示,將目光投向了山間的山羊和犛牛。這些動物身上的毛發,雖然粗糙且雜亂,但卻是製作衣物的寶貴資源。於是,戰士們在鄭部長和黨明光等人的示範下,開始小心翼翼地收集山羊毛和犛牛毛,每一根都顯得格外珍貴。
收集到足夠的毛發後,接下來就是揉毛的過程。這可不是一件輕鬆的活兒,這些未經處理的毛發不僅粗糙,還夾雜著許多雜質,戰士們的手常常被紮得生疼。張先陽與吳部長在戰士們中間揉製羊毛,手也常常被紮,但他們沒有一個人抱怨,更沒有一個人喊累,因為他們心中隻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一定要為遠道而來的紅二方麵軍戰友們送上一份溫暖的禮物。
揉好的毛被紡成線,這是一項需要極大耐心和技巧的工作。許廣義和戰士們坐在簡陋的紡車前,雙手熟練地轉動著紡輪,毛線在他們的指尖一點點變長,仿佛是他們對戰友們的思念在不斷延伸。一捆一捆的線再上到織布機織成粗糙的毛線布,看似厚厚的毛線布,稍微用力則能扯成看得到亮光的魚網狀,成片的洞洞眼眼。就是這樣粗糙的毛線布也是十分珍貴,遠比藏民披蓑衣戴鬥笠強多了。
接下來的工序就是製衣的過程同樣充滿挑戰。沒有先進的設備,李明禾化亦與戰士們隻能憑借著自己的雙手和簡單的工具,一針一線地縫製。每一針都縫得那麽認真,每一線都飽含著深情。他們想象著戰友們穿上這些衣服時的溫暖模樣,疲憊感便一掃而空。更多的毛線是直接用手工編織成毛衣毛褲毛襪子,幾乎每個紅軍戰士都用慈竹削成圓圓的長長的竹簽,拿在手裏一針一線地編織起來,心靈手巧的女戰士多是一邊自己快速地編織,一邊指導男兵們“打毛衣”。
與此同時,駐地的其他戰士們也在忙碌著。他們把院子和房子打掃得幹幹淨淨,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灰塵彌漫中,戰士們的身影忙碌而堅定。他們希望用整潔的環境迎接遠方的戰友,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肖英和康大姐也在緊張地做著迎接二方麵軍的準備。她們穿梭在駐地之間,組織著各項工作,協調著各方資源。
肖英的眼神如同燃燒的火焰一般,散發出無比的堅定和自信。她站在人群中央,有條不紊地指揮著各項任務的安排,每一個細節都被她考慮得周全細致,以確保整個迎接過程毫無差錯。
與此同時,康大姐則在一旁耐心地安撫著戰士們的情緒。她用溫和的話語鼓勵大家保持最佳狀態,以最飽滿的熱情去迎接即將到來的戰友們。
在甘孜的大街小巷,處處都彌漫著迎接的熱烈氛圍。牆壁上貼滿了各式各樣的標語,其中最為顯眼的便是“歡迎紅二方麵軍!”和“紅軍一家親!”這些標語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醒目,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紅軍之間深厚的情誼。
不僅如此,紅旗如林般地插滿了各個房頂,它們在微風中獵獵作響,像是在向遠方的戰友們招手示意。每一麵紅旗都鮮豔奪目,與藍天白雲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美麗而壯觀的畫麵。
街道兩旁,一隊隊整齊排列的戰士們嘴裏唱著歡迎的歌曲。那歌聲悠揚而歡快,如同一股清泉在空氣中流淌。歌詞中唱道:“八月桂花遍地開,二六軍團萬裏來,織件毛衣送親人,兄弟握手友誼在。”這歌聲傳遞著戰士們內心的喜悅和對戰友們的熱切期待,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戰士們的麵龐被燦爛的笑容所覆蓋,仿佛陽光灑在他們身上一般,熠熠生輝。他們的眼眸中透露出對會師的熱切期盼,那是一種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渴望,如同燃燒的火焰,熾熱而堅定。
在這熱烈的氛圍中,有一股溫暖的力量如涓涓細流般在人群中湧動,這便是軍民魚水情。甘孜白利寺的一位活佛,聽聞紅軍即將迎接二六軍團,心中湧起一股對紅軍的敬意。他毫不猶豫地帶著大量的糧食,跋涉而來,抵達紅軍的駐地。活佛不僅帶來了珍貴的食物,還主動提出要幫助醫治紅軍的傷病員。在那個物資極度匱乏、醫療條件異常簡陋的年代,活佛的援助無疑是雪中送炭,給紅軍帶來了巨大的希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紅軍在丹巴、甘孜、金川等地,共有三千多名傷病員。他們身處艱苦的環境中,與傷痛進行著頑強的抗爭。由於醫療資源的匱乏,許多傷病員的治療都麵臨著重重困難。活佛不辭辛勞,猶如一位播撒愛心的使者,一家一家地尋找傷病員。他的臉上總是洋溢著慈悲的笑容,宛如春日暖陽,溫暖著每一個人的心。他的雙手猶如神奇的魔手,熟練地為傷病員包紮傷口、喂藥。在他的幫助下,許多傷病員的病情得到了緩解,他們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宛如黑暗中閃耀的星辰。
一位年輕的傷病員,腿部受傷嚴重,行動不便,仿佛被折斷翅膀的鳥兒。活佛得知後,親自帶著糧食和藥品,如春風般來到他的住處。他耐心地為傷病員清洗傷口,上藥包紮,輕聲安慰他:“孩子,別怕,很快就會好起來的。”傷病員看著活佛慈祥的麵容,眼中滿是感激的淚水,如決堤的洪水般奔湧而出。他緊緊握著活佛的手,仿佛那是他生命的支柱,說道:“謝謝您,您就是我們的救命恩人,是我們心中永遠的活佛。”
一位身負重傷的戰士,猶如風中殘燭,生命之火隨時可能熄滅,急需一種稀有的草藥百年靈芝來延續他的生命之光。活佛聞此消息後,心急如焚,宛如熱鍋上的螞蟻,不顧路途遙遠,親自踏上那崎嶇難行的山路采藥。山路宛如蜿蜒的巨龍,陡峭險峻,但活佛的腳步卻如磐石般堅定有力。他在茂密的山林中苦苦尋覓,仿佛在尋找失落的珍寶,終於找到了那株珍貴的百年靈芝。當他帶著靈芝如獲至寶地回到駐地時,已是疲憊至極,仿佛被抽走了全身的力量,但他顧不上休息,立刻為重傷員熬製那救命的湯藥。在他無微不至的悉心照料下,重傷員終於從死亡的邊緣被拉了回來,重獲新生。
在等待二六軍團到來的日子裏,紅軍戰士們的心情猶如被點燃的火焰一般,愈發熾熱。他們日夜不停地忙碌著,不斷完善著各項準備工作,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隻為了那令人心潮澎湃的時刻。終於,在一個陽光明媚、晴空萬裏的日子裏,遠方傳來了令人振奮的消息:二六軍團即將抵達甘孜!這個消息像一陣春風,吹遍了整個紅軍隊伍,戰士們的臉上都洋溢著難以抑製的喜悅和期待。
紅軍戰士們早早地來到城外,他們身著整齊的軍裝,精神抖擻地排列成整齊的隊列。每個人的手中都拿著自己精心製作的禮物,有的是用彩紙折成的花朵,有的是用樹枝編織的花環,還有的是寫滿祝福話語的卡片。這些禮物雖然簡單,但卻飽含著戰士們對二六軍團戰友們的深情厚意。當二六軍團的隊伍出現在視野中時,歡呼聲如雷貫耳,響徹雲霄。戰士們揮舞著手中的紅旗,像一片紅色的海洋在翻騰。他們大聲呼喊著:“歡迎戰友!”“紅軍萬歲!”這激昂的口號聲在山間回蕩,久久不散。
二六軍團的戰士們也被這熱烈的歡迎場麵所感染,他們加快了步伐,邁著堅定的腳步,向著迎接的隊伍走來。雙方的戰士們終於在甘孜城相遇,他們緊緊相擁,彼此的淚水像決堤的洪水一般,奪眶而出。那是重逢的喜悅,如久旱逢甘霖般珍貴,那是戰友之間深厚情誼的體現,似鋼鐵長城般堅不可摧。雄國兵和薑亭富將精心製作的毛衣,宛如冬日裏的暖陽,送到二六軍團戰友的手中。他們緊緊握著戰友的手,激動得聲音都有些顫抖:“同誌們,辛苦了!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二六軍團的戰士們接過毛衣,如春風拂麵般溫暖,感受到了那濃濃的情誼,他們感動得熱淚盈眶,哽咽著說:“謝謝你們,讓我們在這艱苦的長征途中感受到了家的溫暖。”肖英和康大姐也忙著與二六軍團的女戰士們交流,分享著艱苦征戰中的點點滴滴,她們的笑聲如銀鈴般清脆,在空氣中回蕩,仿佛在訴說著紅軍戰士們的堅韌與樂觀。
甘孜會師,不僅是兩支紅軍隊伍的會合,更是革命力量的匯聚。會師大會上,二六軍團的首長和四方麵軍的首長坐上臨時搭建的主席台,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新劇團文藝兵們在李團長的指揮下,演唱了一支又一支歡慶會合的歌舞,引來台下陣陣雷鳴般的掌聲。把歡迎戰友的氣氛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主持會議的李政委說,紅軍首長要我告訴大家:“紅四方麵軍和紅二六軍團今天在甘孜勝利會師了。這是兩大主力紅軍曆經半年時間,艱苦轉戰萬多裏,跨過江河十多條,翻越雪山二十多座,消滅敵軍萬多人,宣傳動員群眾幾十萬,取得的偉大勝利。是中國革命的大事件。中革軍委首先表示最誠摯的祝賀!對萬裏征戰曆盡千辛萬苦的紅二六軍團指戰員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親切的慰問!根據中革軍委指示,從今以後紅二六軍團正式改編為紅二方麵軍,轄原紅二軍、紅六軍,紅三十二軍。由賀總指揮任紅二方麵軍總指揮兼紅二軍軍長。”
會場響起激烈的掌聲和鑼鼓聲。主持人又請出總指揮繼續說:“紅軍首長還說兩支主力會師僅僅標誌著紅軍已經衝破了國民黨軍和川軍滇軍黔軍的圍追堵截,但是,新的更艱巨的曆史重任又落在了我們紅軍身上,那就是抗日救國。日本人已經占領了東三省,又在華北大量駐軍,殺我同胞,搶我物資。所以,我們紅軍必須北上,到抗日的前線,勇敢地擔當起抗戰的曆史使命。為我們的民族獨立而戰,為我們的人民解放而戰。大家有沒有信心?”台下異口同聲回答:“有!有!有!”程軍長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眾人一齊響應,連呼三遍“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主持人示意大家暫停,爾後繼續講道:“紅軍首長還說兩軍會師以後,這裏不是我們的落腳點,而是繼續前進的新起點。因此要求大家一是做好物資補充,準備立即開拔北進;二是加強團結合作,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三是執行命令聽黨指揮。”
聽聞兩軍會師後,就要啟程北上,格達活佛當夜親往紅軍駐地送行,已與紅軍政委、軍長和紅軍首長親切交談過數次的格達活佛,深受教益,久久不願離去。臨別前恭恭敬敬請首長們給他留下墨寶,以作紀念。政委和軍長互相看看,看著那熟悉的字跡,的確是紅軍首長的真跡。那紅緞上寫的“紅軍朋友,藏人領袖”剛勁有力。政委又拿出紅軍首長的八角軍帽送給格達活佛,對他說:“這頂帽子留給你,看到它,就像看到了紅軍。少則五年,多則十五年,紅軍一定會回來。”
當紅軍離開甘孜北上時,格達活佛站在白利寺前,遙望著他們漸行漸遠的身影,動情地將他新寫的詩句朗聲誦讀出來:
“雲雨出現在天空
紅旗布滿了大地
未見過如此細雨
最後降遍大地
啊,紅軍,紅軍
今朝離去
何日再歸
啊,紅軍,紅軍
藏族民眾的親人
為了祖國的強盛
你們曆盡艱辛
願佛主保佑你們
盼你們早日功成。”
喜歡愛恨無情請大家收藏:()愛恨無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