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萬民助戰
字數:8950 加入書籤
他手臂纏裹著繃帶。
因一路奔襲未歇,又或是因為流血所致,他臉色異常蒼白。
呼延賀蘭笑意猛地收住,站了起來:“事情……有變?”
宇文汗魯盯著他,萬般不甘,一拳砸在牆上:“有變!”
“怎麽會有變!”呼延賀蘭瞬間失態,聲音中帶著低吼:“他已經到了末路!他糧食都耗盡了,他的人馬都開始離散了!這樣的周徹,還有什麽還手之力嗎?”
“他確實走到了絕路,後路被我封住,前路被折蘭王堵死。”宇文汗魯氣的聲音中帶著哭腔:“可就在這時候,趙佐殺了出來,先是一槍刺死折蘭王上……而後連續斬將,大挫雜胡!”
“漢人趁機高呼天命,那些雜胡俱為其驚,再度畏戰。等我趕到,一心要捉周徹,被一人暫時攔住,而後又讓趙佐刺傷……”
撲通!
剛站起來的呼延賀蘭重新坐了回去。
剛振奮生光的眼睛再度黯淡。
而後,他又怒聲發問:“就這樣嗎?你就讓一人一騎挫的丟盔棄甲,一路奔逃至此?甚至回頭整兵都不能?”
“何止一騎。”宇文汗魯恨恨道:“漢軍其餘部隊來了,和周徹匯合一處,以騎兵驅我,我如何回頭?沿途兵馬,全被打散!”
“他們過來了!?”呼延賀蘭一驚:“漢軍援軍到了,銜尾追擊的我軍也應該來了才是。”
“不知。”
“莫慌!”
呼延賀蘭還是迅速恢複鎮定,道:“周徹隻是暫時擺脫死劫,但他和他的人依舊被我們困住。”
“如果他們不守定陽,那就是形如浮萍,將再入死劫。”
“如果他們去守定陽,那便化作困獸,糧盡則亡。”
“周徹的生機,就在這數日之間……”
厘清這些後,呼延賀蘭鬆了一口氣。
“急報!”
恰在這時,有人立在門前。
呼延賀蘭心頭微微騰起不妙之感:“說!”
“西河漢軍出,將至平定關下。”
呼延賀蘭與宇文汗魯對視一眼,二人眼中皆露驚色:“還是來了!”
“我軍主力尚在,守關不是問題。”宇文汗魯立馬道。
呼延、宇文兩王折損後,他們的部眾被呼延賀蘭暫收,和原平定關守軍一同鎮關。
“道理是這樣的。”呼延賀蘭微微點頭,道:“但周徹不得不防,尤其是這幾日之間。”
“您是懷疑他,會一來即猛攻?”宇文汗魯問。
“必然如此!”呼延賀蘭斬釘截鐵:“一缺糧,久戰必衰;二缺後方,久戰將腹背受敵,所以他一定是急戰。”
“加之,這些漢軍被困多日,如今出現生路,焉能不死戰?!”
“彼死戰,我死守,唯有如此!”宇文汗魯咬牙:“平定雖談不上險關,但守幾天不是問題。隻要撐過這幾日,勝局還是捏在我們手上。”
“讓他們空耗錢糧人力!”他似乎想通了,冷笑連連:“他們在東邊攔不住陛下,還敢來西邊分兵救人,真是自求敗途!”
呼延賀蘭目光微動:“想必是周徹的人,在朝堂上動用了相當力量,才促成此舉。要徹底摁碎周徹的生路,一在平定關能守、二在後方能緊急策應。”
他立即提起筆來,快速寫好:“差人往北邊送去,告訴宇文王子,一定要跟緊漢軍!”
“是!”
侍從接過,快步離開。
待其至門口,呼延賀蘭又補充道:“多差人手,免得中途被漢人所截。”
“是!”
秦度的速度,比呼延賀蘭所想的還要快。
他收到消息的當天晚上,秦度便抵達平定關下。
他沒有拖遝,上來就進行了一通進攻。
守軍防備嚴密,且有兵力等各方麵優勢,成功擋住秦度。
秦度暫停進攻,但動作片刻未停:砍伐樹木、打造器械,在城底下忙的熱火朝天,將動靜也鬧得很大。
除了攻城外,他的目的還有便是告訴周徹:自己已經到位了!
到了後半夜,攻勢再起,但依舊被擋回。
第二日,秦度瘋狂開始打造器械,已造好的炮車開始發作,轟向平定關。
為此,他向西河郡內,征募了大批民夫。
第二日晚上,呼延賀蘭兩人忙著抵達南邊進攻時,北邊率先出現一彪人馬。
來人不多,最多隻有數百人,先是以快馬靠近,而後徒步潛行。
這幫人靠近城牆後,也不用雲梯,而是拋棄攀鉤,開始忽然登城。
攀鉤就一根繩,好一些的帶一副軟梯,十分考驗單兵能力。
然而這批人顯然素質相當過癮,迅速靠近城樓,展開廝殺。
一瞬間,關北城陷入戰中,驚鑼敲響。
隨著驚鑼響起,關下周徹果斷下令:“拋火箭!”
火矢立發,射向城樓。
所求目的,自然不是靠這些東西就能一把火將平定關燒了,而是亂其軍心。
“——報!”
“王子!北城漢軍來襲,已經火起!”
有人急告呼延賀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宇文汗魯為之失色:“登城了?”
“已登城!”來人點頭。
宇文汗魯一聽,麵色發白。
“這不可能!”呼延賀蘭斷定無比:“我在北邊沒少設眼睛,他能突然摸過來,絕對是少數人馬突襲,即便全數登城,也不過幾百之數,何懼有之?”
“更何況,他們不可能同時幾百人湧上城樓來。”
他當即對宇文汗魯道:“宇文將軍,請你去北邊鎮守,什麽事都不需要來向我通報,除非你已戰死。”
宇文汗魯一驚,而後立即明白過來,大聲道:“是!”
這是一條死命令。
哪怕是死,也要把漢軍趕下城樓去。
而此刻的局麵,要的便是個人武勇和決心,而不再是智謀。
宇文汗魯雖然帶傷,但傷隻一臂,實力還是在呼延賀蘭之上的。
果然,其人到後,銅棍起落,將登城的矯健漢軍打落不少。
時周徹在下、趙佐在側,見了便要登城。
“不行。”
周徹把他攔住,搖了搖頭:“衝城也不是這樣衝的,現在你哪怕能上去,其他人也跟不上了。”
先前派精銳,是要偷襲摸一把,成了就成了。
這個苗頭再砸人,隻能白送。
“我們要收縮力量,不能讓將士白白送死。”
“主攻還是得交給南邊的秦度。”
周徹一擊不成,即刻後撤。
果然,他隻三百餘人,大部隊還在後頭。
宇文汗魯心驚拭汗:“被呼延王子拿準了!”
第二天後半夜,南邊的秦度頗為安靜,周徹又突然發起了一波攻擊,原因是他的後軍到了。
這一次,呼延賀蘭來了北邊觀察戰況。
周徹的進攻比較‘緩和’,用門板似得盾牌靠近,而後向城樓上拋射箭矢。
這樣耗到天快亮,南城傳來消息:秦度添兵了!
“添了多少?”
“隻怕有幾萬人。”
“這麽多!?”
呼延賀蘭大驚。
來的當然不是幾萬戰兵,而是民夫。
時間來到第三天早晨了,秦度已經收到了周徹的回信,征來的民夫愈發多了。
如今場上,除了戰兵一萬五千人外,還足有三萬民夫。
第三日下午,又到了一萬五千民夫——皇甫韻、蓋越、李鶴等人亦至。
周徹讓他們放棄向定陽跨山輸糧的計劃,那麽——所有資源,都將砸在平定關城外!
晚上,又五千民夫至。
西河城內外的男丁,已被抽幹。
盧晃的糧食儲備和甄氏的錢開始發揮作用。
糧食供應前線的海量人口,錢則砸到百姓自願上陣。
“繼續征!”
李鶴從前線回來,一到西河城便下令:“除男丁外,十六歲以上、五十六歲以下女子,亦征往關下,同樣發錢發糧!”
——東邊戰場,朱龍和五王已至上黨境內。
同樣,他們收到了確卻的消息:周徹依舊活著!他擺脫了死劫,正帶人往南邊去叩關。
消息傳來時,六個人都悶不做聲。
怎麽做聲?
雙方道路不同,一方對,則另一方錯。
譬如此前,周徹被圍後迅速下線,無論是軍敗、身死還是孤身逃脫,那都證明他是錯的,朱龍是對的。
後來周徹沒死,還帶著人擒斬兩王,折騰到了平定關,那錯的就是西河的褚飛,還有褚飛背後的朱龍。
而這一次,周徹還沒死!他又又帶著更多的人熱火朝天的攻起了平定關,還是和秦度兩麵夾擊!
如果成功,周徹殺了出來,那周徹、盧晃、徐岩……通通正確!錢糧人力燒的無比正確。
在座六位,自然是大錯特錯。
渤海王輕聲歎了一口氣。
這口氣歎的有些複雜:“不要多想了。”
不要多想了,早在朝堂上站位的時候,大家就穿上一條褲子了!
濟南王有些心焦的搓了搓下巴,問:“太尉有什麽看法嗎?”——你有什麽辦法,能讓周徹別活著走出來嗎?
“還能有什麽看法呢?”朱龍似乎還算鎮定,他搖了搖頭:“事情到了這一步,隻能看攻守勝負了。”
魏王周信追問:“太尉認為,誰人勝率高?”
朱龍看了他一眼:“就勝率而言,毫無疑問是西原人。他們兵力占優、有關可守、有糧可吃。”
“六殿下那邊,隻要速破關卡不得,便要兩麵受敵……”
魏王周信點頭:“我也這般看。”
似乎有人明顯的鬆了一口氣。
“但願殿下能脫險!”
而後,幾人又異口同聲的‘衷心祝願’。
祝福之後,他們對視一眼,都禁不住笑了。
脫險?
脫個屁!
周徹要是死在裏頭,那在座六人就無比正確。
消耗的錢糧人力全部要盧晃擔責不說,到時候正麵戰場不利,盧晃那一幫人還要背鍋——要不是你們分散力量,我早把蕭後幹抽了!
“可要是沒能困住,讓他殺了出來呢……”朱龍忍不住在心中自語,而後手猛地抖了一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若是如此,此人隻怕一定會來找自己,想盡辦法對付自己吧?
到時候,自己的三公之位和晚節是否還能保住呢?
“有報!”
門口,忽然傳來聲音。
朱龍直接道:“進來。”
來人進門,沒有廢話,而是呈上一份狀紙。
朱龍攤開一看,臉色即變:“誰做的!?”
“是什麽?”幾王都湊了過來。
來人道:“下邊有署名。”
這是一封公告,如下:
——並州父老鈞鑒:
今狼煙蔽日,胡馬掠土,使你我鄉土淪喪、家人受難。六皇子殿下膺帝之命,秉社稷安危,提銳旅赴我並州,先複上黨、再收太原、逐賊入定陽,殺賊數十萬、救三郡之民。豈料賊眾詭譎、西河畏戰,困殿下於平定關北。關城之下,鼓角催寒,我軍缺糧,斷缺後方,然殿下於危局中轉戰千裏、擒斬兩王,率孤軍而守危疆,曆百戰而誌愈堅!
今並州子弟,皆慷慨之士,豈無執幹戈以衛邦國之心?平定關隘,亟需義士赴援。無論耕夫樵子、武夫文士,但凡懷忠勇之誌,皆可執槊前驅。助殿下破重圍,則山河有幸;護金旌以安返,則社稷長春。
烽火照夜,盼諸君速聚;金鼓催征,待義士同仇。並州子弟,其速赴之!
署名:行並州刺史陸軒!
濟南王差點跳起來:“他這是要做什麽?”
“很明顯了。”渤海王無奈道:“他是要發動各地並州百姓,往平定關去助戰。”
“他瘋了?!”濟南王道:“靠百姓一雙腿,從上黨走到西河去?誰人有這個本事統領他們?又得多耗多少錢糧?”
莫說是百姓,便是部隊行軍,都是個技術活。
沒有指揮天賦的,你把他丟到軍中去,讓他將部隊準時拉到兩百裏外,他大概率是做不到的。
朱龍麵色一沉:“這會影響我們在東邊作戰!我去找他!”
在城下,朱龍見到了陸軒。
他正立在那,給受召離城的百姓送行。
年輕健壯者,挾刀帶棒;年紀稍往上的,則驅牛拉車。
魏王周信瞠目:“他們這麽快就響應了?”
來通報的那人道:“並州百姓,聽說是六皇子被困,都異常積極。還有,陸公威望極高……”
在並州,尤其是剛脫難的上黨,要說威望第一人,那得是周徹。
其次,是雖一介文人,卻和百姓死撐到底的陸軒。
其三,是紫鎮東——他也被困在定陽了。
喜歡請,卸甲!請大家收藏:()請,卸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