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勝者言功,敗者飲罪

字數:5650   加入書籤

A+A-


    周徹斬董然後,第一時間是布置防線,和西原周旋。
    ——張梓北營。
    橋文言回去後,第一時間便將消息帶給了朱龍:和董問會麵,但被趙佐奪回。
    “董問不保。”朱龍歎息,又道:“你再替我書信一封,呈於六皇子,就說有重要軍事與他議。”
    “是。”
    橋文言再度上路時,尚未至羊頭山,便碰上人匆匆而來:是朱龍在安排在羊頭山的人。
    “前將軍被斬!”
    這一則消息,再度送到朱龍麵前時,他猛地立起,臉上浮現磅礴怒意:“豈敢!怎敢!?”
    “九卿之將,不審而誅!視國法何?視天下禮何?!”
    橋文言道:“彼仗天子劍。”
    朱龍言語一止,望了他一眼:“你是說,這是陛下的意思?”
    “應該不是陛下的意思。”橋文言搖頭,道:“陛下要處置董然,絕不會這樣做。但陛下瞞著您,密授六皇子天子劍,此事不得不防。”
    “此中道理,我如何不知?”朱龍冷哼一聲。
    他沉默了下來,眼中的光閃爍著,最終歎了一口氣:“你得去替我回京一趟。”
    “回京?!”橋文言一驚……你不是才從雒京回來嗎?
    “是。”朱龍點頭,道:“你先擬書,是給陛下的,就言……六皇子目無法度,行事張狂,臨陣斬殺重將,不製其難以製軍。”
    “老師。”橋文言開口:“學生有一議。”
    “你說。”
    “老師可以進退並舉,要求陛下要麽撤了六皇子,要麽您便借機退回雒京,將軍權全數交給六皇子。”橋文言道。
    “要是在進太原之前,你此計還是有用的。”朱龍冷笑一聲,道:“我問你,太原是誰打下來的?”
    “這……六皇子。”
    “太原,又是誰丟的?”
    橋文言自然不會說朱龍,而是道:“前將軍。”
    “還有我!”朱龍語氣一沉,擺手道:“太原之失、定陽之失、數萬將士之性命、還有數十萬百姓之生死……我若是走了,那這些東西便隻能我來背。”
    “單憑他一個死去的董然,還背不動這些!”
    朱龍長出一口氣,而後眼神堅定起來:“到了不能後退的時候思退,隻會輸的更難看。”
    “你回京後的任務,不隻是麵聖,還有在京中活動……”
    橋文言側耳傾聽,最後點頭:“我明白。”
    “動作一定要快!”朱龍看向北邊,道:“這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他比西原人更可怕,絲毫放鬆不得。”
    橋文言連連點頭。
    離開之前,他還是忍不住問道:“老師認為,陛下會如何抉擇?”
    朱龍搖了搖頭:“你覺得,六皇子拿了軍權,他會放棄並州嗎?”
    “依他的性格,斷然不會。”
    “那我掌軍權,會放棄並州嗎?”
    “也不會。”
    “換個人來呢?”朱龍搖頭不止,歎道:“他的謀劃從來不在此,也從來不止於此,君心不可測,我們不能和天鬥,那是自找死路。”
    “我也好、六皇子也罷,拿掉對方,為的都是打好這一仗。”
    “隻不過,我們打好這一仗的方式,有所別罷了。”
    橋文言麵色凜然,向朱龍行了一禮:“學生明白了!”
    他沒有耽誤,而是如八百裏急報一般,馬換人不歇,一路奔回雒京!
    回京時,正是夜裏,他也不休息,直往太尉公府,召集在京屬吏議事。
    “都記住了。”
    “六皇子掌軍,其害有三。”
    “先前被困而今脫難,一意報仇激進,枉顧軍情,此其一。”
    “肆意斬將,以致軍心動蕩,此其二。”
    “西原於羊頭山北,有鐵騎十數萬,結合定陽之兵,有眾近二十萬人,若主動出擊,則有失並州之危。並州失,則河內、河南動蕩難免。”
    “朝堂諸公、世家豪強、天下名士,多聚雒京,假使西原兵鋒至,他們都將蒙受損失。”
    “將此事告知他們,他們必會力助太尉之議。”
    屬吏們起身,而後紛紛稱是。
    橋文言又以太尉府名義,向司徒府遞交公文,要求與司徒楊複會麵,得到準許。
    “文言如何夜深登門?”楊複笑著問道。
    “橋文言拜見楊公!”
    橋文言施大禮參拜,而後道:“為國家事來。”
    “事關乎前線?”楊複問。
    “是。”橋文言點頭。
    “來,看你一臉塵風,先坐下說。”楊複笑嗬嗬的,親自替他斟了一杯茶。
    橋文言連忙兩手托住茶杯,道:“六皇子在羊頭山劍斬董然。”
    屋內一時寂靜。
    直到橋文言手一個哆嗦——茶水溢出。
    楊複臉上笑意消失,將茶壺放下,似乎有些不敢相信:“當真嗎?”
    “豈敢戲弄楊公?”橋文言苦笑:“九卿重將,不審而誅。此外,河南騎士高層被殺者百人有餘……”
    “清洗軍士,是軍中法度,何況他持節在……可是節杖也斬不得董然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陛下將泰阿劍給他了。”
    楊複沉默後又歎了一口氣:“天子的意思,就更不是我們這些做臣子的能幹涉的了。”
    “六皇子不會就此停下的。”橋文言直接道:“一旦他握住軍權,他會拉著所有人隨他冒險!”
    楊複看了他一眼:“朱公是什麽意思?”
    “明日朝議,我會呈書陛下,讓他勸回六皇子,望楊公等人助言。”橋文言離席行禮。
    楊複走了過來,攙起他的手:“軍中事,我終究不好多言。”
    “楊公不言軍中事,可是司空卻不會坐視。”橋文言道:“希望楊公必要時,能攔一攔司空的言語。”
    楊複沉思片刻,道:“事情我已知道了,你且回去。”
    這樣的人物,他不同意,自己也逼不得他……橋文言行禮告退。
    待其離開,楊複立馬道:“來人,備車!”
    未久,他和大皇子周元會麵。
    “老六殺了董然,我不意外,隻是意外他下手這般快。”大皇子歎了一口氣。
    楊複問:“殿下有何看法?”
    “您為三公,太尉亦為三公;我為皇子,六弟亦為皇子。他們之間的矛盾,你我又能說上多少話呢?”大皇子搖頭。
    “是啊,這樣的事情,都是由陛下決斷的,臣屬的話未必能起到多少用處。”楊複亦搖頭。
    頓了頓後,他忍不住笑了一聲:“朱公終究是武人出身。”
    聽到這句話,大皇子也大笑起來:“您算是一言切到要害了!是啊,他終究是武人出身!”
    “若父皇決斷,自有父皇說了算。”
    “可若是,父皇不斷呢?”
    大皇子目光深邃:“用兵並州,父皇許多動作,是難以揣測的……”
    楊複微微點頭:“明日若有朝議,我等當斟酌開口。至於朱龍那邊……”
    “您不需理會。”
    “好。”
    楊複起身,離開前,他又叮囑了一句:“虎煞傷人,殿下千萬慎之。”
    “我會記得。”大皇子點頭。
    橋文言奔波許久,才回府休息。
    ——府門前卻停著一架馬車,他被請了進去。
    一進車內,橋文言茫然且驚。
    “坐好。”
    來人聲音很低,卻吐字清晰:“我有幾句話,你且記好了。”
    “若天子有決,諸事皆遵聖旨。”
    “若天子未決,則自爭之。”
    “勝者言功、敗者飲罪。”
    橋文言拱手行了一禮:“我隻問一句,倘若我師掌軍在手,於前線用兵,是否還會遭到阻礙或暗算?”
    麵前人隻要開口,那就不僅僅是判斷,還包括他往後的一切動作。
    “不會。”對方回答。
    “我明白了!”
    橋文言從車內退出。
    ——明天恢複更新,先存後補
    喜歡請,卸甲!請大家收藏:()請,卸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