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星辰之誌
字數:5887 加入書籤
晨光透過落地窗灑進臥室時,楊龍已經醒了。他輕手輕腳地起身,生怕驚擾了身旁熟睡的豆豆。自從嶽父去世後,她的睡眠一直很淺,稍有動靜就會驚醒。他站在窗前,望著遠處錢塘江上緩緩駛過的貨輪,手中的黑咖啡早已涼透,卻渾然不覺。
廚房裏傳來輕微的響動。豆苗正在準備早餐,鍋鏟與平底鍋碰撞的聲音裏夾雜著她輕聲哼唱的旋律。這孩子最近總是熬夜修改《星穹鐵道》的角色設計,說是要把外公最喜歡的鬆花江晨霧融入新地圖的場景裏。楊龍嘴角微微上揚,轉身走向浴室。
溫熱的水流衝刷著他的肩膀,蒸汽在鏡麵上凝結成細密的水珠。他盯著模糊的鏡麵,思緒卻飄得很遠。這些年,他憑借著重生者的優勢,帶領辰星走到了今天的位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預知"帶來的紅利正在逐漸消失。2023年之後,他的記憶優勢將所剩無幾。
"在想什麽?"
豆豆的聲音突然從身後傳來。楊龍關掉水龍頭,接過她遞來的浴巾。她的眼睛還有些浮腫,顯然昨晚又偷偷哭過了。
"遊戲的事。"他擦著頭發,語氣平靜,"我在考慮一個新的方向。"
豆豆伸手撫平他皺起的眉頭:"又是那種"說出來會嚇到我們"的想法?"
楊龍低笑出聲。二十年來,他那些超前的商業決策總是讓團隊瞠目結舌,但豆豆早已習慣。她甚至開玩笑說,他腦子裏一定裝著來自未來的芯片。
早餐桌上,豆苗正眉飛色舞地描述著她為《星穹鐵道》設計的新角色——一個來自冰雪星球的機械師,靈感來源於外公常說的"哈爾濱的冬天能把鐵欄杆凍甜"。
"蔡叔叔說這個設定太瘋狂了,"她往吐司上抹著藍莓醬,"但瘋狂得很有魅力。"
楊龍和豆豆相視一笑。這孩子完美繼承了他們的特質——豆豆的藝術天賦,和他那種近乎偏執的創新精神。
"對了爸,"豆苗突然抬頭,"蔡叔叔讓我問問你,有沒有興趣參與《星穹鐵道》的劇情策劃?他說你對科幻題材的見解總是很......"她歪著頭想了想,"用他的原話是"令人不安地準確"。"
楊龍放下咖啡杯,指腹輕輕摩挲著杯沿。這個評價很有意思。蔡浩宇是個敏銳的人,或許已經隱約察覺到了什麽。
"告訴他,我更想和他聊聊未來的事。"
豆苗眨了眨眼:"什麽未來的事?"
"ai,還有......"楊龍停頓了一下,"遊戲的下一個形態。"
三天後,米哈遊總部的會議室裏,茶香氤氳。
蔡浩宇推了推眼鏡,將一疊打印出來的技術文檔推到楊龍麵前:"這是我們在ai生成內容上的最新進展。目前能做到局部場景的自動生成,但整體架構還是需要人工把控。"
楊龍仔細翻閱著文件。紙頁上密密麻麻的算法公式間,夾雜著一些手寫的批注——那是蔡浩宇特有的思考痕跡,潦草卻精準。
"你們在嚐試用神經網絡構建虛擬世界的基礎規則?"他指著其中一頁問道。
蔡浩宇的眼睛亮了起來:"沒錯。傳統的遊戲世界是設計師預設好的"盒子",而我們在嚐試創造一個能自我演化的"生態"。"他站起身,在白板上畫了幾個交疊的圓圈,"想象一下,如果每個npc都有自己的記憶和行為邏輯,如果每個任務都能根據玩家的選擇產生分支......"
"那麽遊戲就不再是遊戲,"楊龍接上他的話,"而是一個活著的世界。"
會議室突然安靜下來。
蔡浩宇盯著楊龍看了幾秒,突然笑了:"我就知道你會懂。這些年,你提出的每個建議都恰好踩在技術爆發的臨界點上。"他坐回椅子上,聲音壓低,"有時候我甚至懷疑,你是不是能看到未來。"
楊龍的心跳漏了半拍。他端起茶杯,借著氤氳的熱氣掩飾自己的表情:"隻是對趨勢比較敏感而已。"
"那麽告訴我,"蔡浩宇向前傾身,"你看到的"趨勢"是什麽?"
窗外的夕陽漸漸西沉,將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楊龍放下茶杯,陶瓷與玻璃桌麵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
"二次元風格會繼續統治移動端,但pc和主機遊戲的未來屬於ai。"他緩緩說道,"不是現在這種輔助設計的ai,而是真正能夠創造、演算、甚至"思考"的ai。"
蔡浩宇的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這是他陷入深度思考時的習慣:"技術壁壘太高了。算力、算法、數據,每一樣都是天文數字的投入。"
"所以我們需要提前布局。"楊龍從公文包裏取出一份文件夾,"辰星未來五年的技術路線圖。"
蔡浩宇翻開文件,眉頭漸漸舒展,又突然皺緊:"這......你是要重建整個遊戲引擎?"
"不隻是引擎。"楊龍指著圖表上的一組數據,"2024年完成基礎架構,2025年訓練專用ai模型,2026年搭建內容生成係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後呢?"蔡浩宇抬起頭,鏡片後的眼睛閃爍著異樣的光彩,"2027年推出什麽?一款傳統orpg?"
楊龍搖了搖頭。他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夜幕下的上海燈火通明,車流如織。在這座永不熄滅的城市裏,無數玩家正在虛擬世界中冒險、社交、創造。
"我要做的不是一款遊戲,"他輕聲說,"而是一個能夠無限生長的世界。"
會議室的燈光在深夜依然明亮。楊龍和蔡浩宇麵前的咖啡杯已經空了三次,白板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公式和草圖,地板上散落著揉皺的草稿紙。蔡浩宇的襯衫袖口卷到手肘,領帶早就不知所蹤,而楊龍的指間夾著一支沒有點燃的香煙——這是他在思考時的老習慣。
蔡浩宇的眼睛亮了起來:"玩家完成任務後,位麵不會重置,而是繼續演化!"他突然轉身抓起筆記本電腦,飛快地敲擊鍵盤,"我們可以給每個位麵設置基礎參數,然後讓ai根據這些參數生成獨特的曆史、文化和衝突..."
楊龍注視著屏幕上跳動的代碼,一種久違的興奮感在血管裏奔湧。這就是他一直在等待的時刻——不是依靠重生者的記憶,而是與真正的天才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但這會帶來巨大的技術挑戰。"蔡浩宇突然停下敲鍵盤的手,"首先是算力問題,同時運行成千上萬個動態演化的位麵..."
"分階段實現。"楊龍在白板上畫出一條時間軸,"2024年完成基礎引擎,支持100個靜態位麵;2025年升級到1000個半動態位麵;2026年實現完全動態演化。"
"然後是內容生成的質量控製。"蔡浩宇皺眉,"ai生成的劇情和任務如何保證趣味性和邏輯性?"
楊龍從公文包裏取出一個u盤:"辰星的ai實驗室開發了一套"創意熔爐"係統。它不會完全憑空創造,而是在設計師提供的"種子"基礎上進行演化。"他調出幾組數據,"比如給ai輸入"武俠+賽博朋克"的種子,它會生成一個符合這兩個標簽的位麵,但具體表現形式..."
"會超出設計師的想象!"蔡浩宇猛地拍了下桌子,引得門外值班的助理探頭張望,"就像aphago下出人類想不到的棋路一樣!"
兩人的討論越來越深入,從技術架構到商業模式,從玩家體驗到社區生態。當東方泛起魚肚白時,他們終於敲定了《辰星o》的核心框架。
"團隊組建是下一個難題。"蔡浩宇揉了揉發酸的眼睛,"我們需要最頂尖的人才。"
楊龍調出一份名單:"米哈遊的核心技術團隊保留一半繼續開發《星穹鐵道》,另一半加入這個項目。"他滑動平板電腦,顯示另一頁名單,"我還聯係了微軟的oens團隊、亞馬遜的as架構師、字節跳動的ai算法專家..."
"你這是要組建遊戲界的"複仇者聯盟"啊。"蔡浩宇笑道,隨即正色道,"但他們為什麽會放棄矽穀的高薪來加入我們?"
"因為這個。"楊龍打開一段全息投影,展示了一個奇幻位麵的演化過程——從一片混沌中誕生山川河流,文明興起又衰落,玩家的一舉一動都在改變這個世界的軌跡。"這不是工作,這是創造曆史。"
晨光透過落地窗照進會議室時,一份詳細的五年規劃已經成型。20222023年:組建團隊,研發基礎引擎;2024年:實現基礎位麵係統;2025年:完善ai生成技術;2026年:大規模測試;2027年:正式發布《辰星o》。
"還有一個關鍵問題。"蔡浩宇突然說,"玩家如何在不同位麵之間保持成長?如果每個位麵都有獨立的規則..."
"元宇宙概念。"楊龍調出新的設計圖,"玩家在主世界——也就是"元宇宙"中擁有統一的角色和裝備。進入不同位麵時,係統會根據位麵詞綴對角色能力進行"轉譯"。"他展示了一個例子,"比如一把激光槍在高科技位麵保持原樣,但在武俠位麵會被轉譯成"天外飛仙"這樣的招式。"
蔡浩宇若有所思:"就像語言翻譯一樣,本質不變,表現形式適配當地文化...妙啊!這樣既保持了角色成長的連續性,又維護了各個位麵的特色。"
"更重要的是,"楊龍補充道,"我們可以通過詞綴係統控製玩家帶入位麵的能力上限,避免高級玩家碾壓低級位麵的情況。"
會議結束時,兩人站在落地窗前俯瞰蘇醒的城市。蔡浩宇突然問道:"你為什麽如此確信ai技術會在五年後成熟到這種程度?"
楊龍望著天際線上初升的太陽,嘴角微微上揚:"因為這是必然的未來。就像二十年前沒人相信手機遊戲能打敗主機遊戲,但現在《原神》做到了。"
離開米哈遊總部時,楊龍的手機震動了一下。是豆豆發來的消息:"談得怎麽樣?"配圖是一張早餐的照片——煎蛋、培根和兩杯冒著熱氣的咖啡。
他回複道:"很順利。對了,幫我聯係一下斯坦福ai實驗室的李教授,就說...我們有個瘋狂的想法要和他聊聊。"
坐進車裏,楊龍沒有立即發動引擎。他望著後視鏡中的自己,眼角的細紋在晨光中格外明顯。重生者的優勢終將消失,但他已經不再依賴這個秘密。真正的未來,要靠現在一點一滴的創造。
車窗外,城市的霓虹漸漸熄滅,新的一天正式開始。而在數字世界的某個角落,《辰星o》的第一個位麵正在孕育。那將是一個無限廣闊的世界,等待著無數玩家去探索、改變和創造。就像二十年前那個悶熱的夏天,在哈爾濱破舊的辦公室裏,他和豆豆第一次勾勒出《星辰之舞》的草圖時一樣。
夢想,永遠值得全力以赴。
喜歡遊戲時空的第二次告白請大家收藏:()遊戲時空的第二次告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