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蘇凝霜心靈波動(四)

字數:8356   加入書籤

A+A-


    將母親接回沈府後,蘇凝霜寸步不離地守在母親身邊,為她擦拭身體,喂她吃飯,聽她講述這些年的經曆。原來,當年蘇婉娘發現幽冥閣的秘密後,本想帶著蘇凝霜遠走高飛,卻被幽冥閣的人盯上。為了保護蘇凝霜,她不得不假意答應幽冥閣的要求,留在他們身邊,暗中卻一直在尋找機會逃跑。
    “母親,你為什麽不告訴我真相?為什麽要讓我誤會沈家?” 蘇凝霜輕聲問道,心中依舊有一絲不解。蘇婉娘歎了口氣,握住女兒的手:“霜兒,我怕你知道真相後,會衝動地去找幽冥閣報仇,那樣太危險了。沈家是姑蘇望族,幽冥閣不敢輕易動他們,我讓你誤會沈家,是想讓你對他們保持警惕,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這樣才能保護好自己。”
    蘇凝霜恍然大悟,原來母親的良苦用心,都是為了她。她心中的最後一絲疑慮,也煙消雲散。“母親,對不起,這些年我一直誤會你,誤會沈家,讓你受苦了。” 蘇凝霜哽咽著說道。
    “傻孩子,母親不怪你。” 蘇婉娘溫柔地撫摸著女兒的頭發,“你能平平安安地長大,能找到我,母親就已經很滿足了。對了,慕容鬆那孩子,對你很好吧?”
    提到慕容鬆,蘇凝霜的臉頰微微泛紅,點了點頭:“嗯,他一直很照顧我,在我最迷茫、最危險的時候,都是他陪在我身邊。” 蘇婉娘看著女兒羞澀的模樣,眼中露出欣慰的笑容:“慕容鬆是個好孩子,善良、正直、有擔當,你們……”
    “母親!” 蘇凝霜打斷母親的話,臉頰更紅了。蘇婉娘笑了笑,沒有再繼續說下去,隻是溫柔地看著女兒。
    這些天,慕容鬆也時常來看望蘇婉娘,給她帶來補品和新鮮的水果,陪她聊天。蘇婉娘看在眼裏,對慕容鬆越來越滿意。她能感受到,慕容鬆對蘇凝霜的感情是真摯的,也相信慕容鬆能給蘇凝霜幸福。
    一天,蘇婉娘拉著蘇凝霜的手,認真地說道:“霜兒,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仇恨隻會讓你痛苦,放下執念,才能真正快樂。慕容鬆是個值得托付的人,母親希望你能抓住自己的幸福,不要因為過去的事情,錯過了眼前的人。”
    蘇凝霜看著母親真誠的眼神,心中百感交集。她想起了在北疆的那些日子,每天都活在仇恨與執念中,過得痛苦而壓抑;想起了進入姑蘇城後,慕容鬆帶給她的溫暖與快樂,想起了兩人並肩作戰的日子。她知道,母親說得對,仇恨隻會束縛住自己,隻有放下過去,才能擁抱未來。
    “母親,我知道了。” 蘇凝霜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我會放下過去的執念,好好生活,也會認真考慮我與慕容鬆的感情。”
    蘇婉娘欣慰地笑了,緊緊握住女兒的手:“這就好,這就好。”
    幽冥閣的案子塵埃落定,首惡被判處死刑,餘孽也全部落網,姑蘇城恢複了往日的平靜。蘇婉娘的身體也漸漸好轉,沈府上下,都沉浸在喜悅的氛圍中。
    一天清晨,慕容鬆約蘇凝霜去拙政園賞荷。夏日的拙政園,荷花盛開,粉的、白的荷花在碧綠的荷葉襯托下,格外美麗。微風拂過,荷香陣陣,讓人心情愉悅。
    兩人沿著荷塘漫步,沉默了許久。慕容鬆終於鼓起勇氣,停下腳步,認真地看著蘇凝霜:“霜兒,幽冥閣的案子結束了,婉娘姨母也平安回來了。現在,我想再次問你,你願意…… 做我的妻子嗎?”
    蘇凝霜看著慕容鬆緊張而期待的眼神,心中泛起一陣暖意。她想起了兩人初遇時的情景,想起了在蓮心塢的並肩作戰,想起了慕容鬆對她的悉心照顧。這些日子,她早已在心中做出了決定。
    “我願意。” 蘇凝霜輕聲說道,眼中帶著溫柔的笑意。慕容鬆聽到這個答案,驚喜不已,激動地握住蘇凝霜的手:“霜兒,謝謝你!我一定會好好照顧你,照顧婉娘姨母,讓你們永遠幸福!”
    兩人相視而笑,荷塘邊的荷花,仿佛也在為他們祝福。陽光灑在他們身上,溫暖而明亮,就像他們的未來一樣,充滿了希望。
    不久後,沈府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姑蘇城的百姓都來為他們祝福,沈墨淵和蘇婉娘看著一對新人,眼中滿是欣慰的笑容。婚禮上,蘇凝霜穿著紅色的嫁衣,頭戴鳳冠,美麗動人。慕容鬆穿著紅色的喜服,英俊瀟灑。兩人拜堂成親,從此,成為了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婚後的日子,平靜而幸福。蘇凝霜不再是那個活在仇恨與執念中的女孩,她學會了放下過去,享受生活。她時常和慕容鬆一起去逛姑蘇城的大街小巷,去拙政園賞荷,去寒山寺聽鍾,去太湖泛舟。她也會陪著母親一起繡花、做飯,享受母女間的溫馨時光。
    偶爾,蘇凝霜也會想起在北疆的日子,想起那些艱難的歲月。但她不再感到痛苦,因為那些經曆,讓她學會了堅強,也讓她遇到了慕容鬆,遇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
    站在沈府的庭院裏,看著滿院的桂花,聞著醉人的桂香,蘇凝霜的心中充滿了感恩。她感謝母親的付出與守護,感謝慕容鬆的陪伴與愛,感謝姑蘇城,這個讓她找回親情、收獲愛情的地方。
    她的心靈,經曆了從迷茫、掙紮、堅定到釋然、幸福的蛻變。曾經的冰霜,早已在姑蘇的溫柔與愛意中融化,化為了心中的溫暖與希望。未來的日子,她將與慕容鬆一起,在這座美麗的江南古城,攜手同行,書寫屬於他們的幸福篇章。
    幽冥閣餘波平息後,蘇凝霜的心境越發平和。她不再像過去那樣,被仇恨與不安束縛,而是學會了享受生活中的小美好。春日,她會與慕容鬆一起去郊外踏青,看漫山遍野的桃花;夏日,她會陪著母親在庭院中乘涼,聽母親講姑蘇的舊事;秋日,她會和慕容鬆一起采摘桂花,釀一壺桂花酒;冬日,她會在溫暖的屋內,為慕容鬆縫一件棉衣,等待他歸來。
    一天,蘇凝霜發現自己懷孕了。當她將這個消息告訴慕容鬆時,慕容鬆激動得不知所措,緊緊抱住她,聲音哽咽:“霜兒,謝謝你,謝謝你給我帶來這麽好的禮物。” 蘇婉娘得知消息後,更是喜極而泣,每天都親自為蘇凝霜準備滋補的湯藥,叮囑她要好好休息。
    懷孕期間,慕容鬆對蘇凝霜更是嗬護備至。無論多忙,他都會抽出時間陪她散步;晚上,他會親自為她洗腳,給她講有趣的故事,緩解她的孕吐反應。蘇凝霜看著慕容鬆溫柔的模樣,心中滿是幸福 —— 原來,婚姻可以如此美好,愛情可以如此溫暖。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蘇凝霜順利生下了一個女兒,眉眼間既有她的清冷,又有慕容鬆的溫潤。慕容鬆給女兒取名為 “沈念霜”,意為 “思念凝霜”,也寓意著他們對這段感情的珍視。
    看著懷中熟睡的女兒,蘇凝霜的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滿足。她想起自己剛進入姑蘇城時的迷茫與不安,想起尋找母親時的艱辛與執著,想起與慕容鬆相遇相知相愛的點點滴滴。一路走來,她經曆了太多的風雨,可正是這些經曆,讓她成長,讓她收獲了親情、愛情與幸福。
    幾年後,沈念霜漸漸長大,活潑可愛。蘇凝霜時常會帶著女兒,去拙政園賞荷,去寒山寺聽鍾,去太湖泛舟。她會給女兒講自己在北疆的故事,講尋找母親的經曆,講與慕容鬆的相遇。她想讓女兒知道,無論遇到什麽困難,都要保持堅強與勇敢,都要相信愛與希望。
    一天傍晚,蘇凝霜與慕容鬆帶著女兒,站在沈府的庭院中,看著夕陽西下。晚霞染紅了天空,也染紅了他們的臉龐。慕容鬆握住蘇凝霜的手,輕聲說:“霜兒,有你和女兒在身邊,真好。” 蘇凝霜靠在慕容鬆的肩上,看著女兒歡快奔跑的身影,眼中滿是溫柔的笑意:“嗯,有你們在,就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
    姑蘇城的風,溫柔依舊;姑蘇城的水,清澈依舊。蘇凝霜的心靈,早已在這片土地上得到了治愈與升華。曾經的冰霜,早已被親情與愛情融化,化為了心中永恒的溫暖。她知道,未來的日子,她會與慕容鬆一起,帶著女兒,在這座美麗的江南古城,繼續書寫屬於他們的幸福篇章,直到永遠。
    沈念霜長到五歲時,開始對世間萬物充滿好奇,也漸漸有了自己的小性子。一日,蘇凝霜教女兒識繡,念霜卻將絲線扔在地上,嘟著嘴說:“娘親,繡花好無聊,我想跟爹爹學劍法,像娘親當年那樣厲害!”
    蘇凝霜手中的繡針頓了頓,心中泛起一陣複雜的漣漪。她想起自己年少時,在北疆雪地裏舞刀弄槍的模樣,那時的她,滿心想的都是複仇,從未想過女兒如今這般,會將 “厲害” 與 “劍法” 劃上等號。她蹲下身,握住女兒的小手:“念霜,厲害不隻有舞刀弄槍一種方式,你外婆的蘇繡、你爹爹的玉器,都能讓人敬佩呀。”
    可念霜卻眨著大眼睛,固執地說:“可娘親當年就是靠武功找到外婆的!我也要學武功,保護娘親!” 蘇凝霜的心猛地一揪 —— 女兒的話,像一麵鏡子,照出了她過去的執念。她一直努力讓女兒遠離仇恨與危險,卻沒想到,自己曾經的經曆,竟在女兒心中埋下了 “武力至上” 的種子。
    當晚,蘇凝霜與慕容鬆說起此事,語氣中滿是擔憂:“慕容鬆,我是不是做錯了?我不該讓女兒知道我過去的事,讓她對武技突生了這樣的認知。” 慕容鬆握住她的手,溫柔地說:“霜兒,你沒錯。念霜隻是好奇,我們可以慢慢引導她,讓她明白,真正的厲害,是能守護想守護的人,而守護的方式,有很多種。”
    接下來的日子,蘇凝霜不再刻意回避自己的過去,而是帶著女兒去寒山寺,聽高僧講 “慈悲為懷”;去沈府的玉器坊,看慕容鬆如何用耐心雕琢一塊璞玉;去市井間,看普通百姓如何用雙手創造生活。漸漸地,念霜不再執著於學武功,反而對蘇繡產生了興趣,常常跟著外婆學繡荷花,臉上也多了幾分溫婉。
    看著女兒的轉變,蘇凝霜心中的石頭終於落地。她明白,教育孩子,不是掩蓋過去,而是用自己的經曆,引導孩子走向更溫暖、更包容的未來。而她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徹底放下了過去的執念 —— 武功不再是複仇的工具,而是守護家人的底氣;經曆不再是痛苦的回憶,而是滋養心靈的養分。
    沈府的玉器坊,是姑蘇城的金字招牌,可近年來,隨著年輕工匠的流失,技藝傳承漸漸成了難題。慕容鬆為此愁眉不展,常常在玉器坊待到深夜。蘇凝霜看在眼裏,心中也有了想法。
    一日,她走進玉器坊,看著慕容鬆對著一塊玉石發呆,便走上前:“慕容鬆,或許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傳承技藝?” 慕容鬆抬頭,眼中滿是疑惑:“你有什麽好主意?” 蘇凝霜笑著說:“我們可以開設一個玉器學堂,招收對玉器感興趣的年輕人,不僅教他們技藝,還教他們做人的道理。這樣既能傳承技藝,也能為沈家培養人才。”
    慕容鬆眼前一亮,緊緊握住蘇凝霜的手:“霜兒,你這個主意太好了!可開設學堂需要不少銀兩和精力,還要請名師,你……”“我陪你一起。” 蘇凝霜打斷他的話,眼神堅定,“沈家是我的家,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接下來的日子,蘇凝霜與慕容鬆一起忙碌起來。他們選址、修繕房屋、聘請名師,還親自去市井間宣傳。起初,很少有人報名,大家都覺得,玉器技藝高深,不是普通人能學會的。蘇凝霜沒有放棄,她親自示範簡單的玉器雕刻,告訴大家:“隻要有耐心和熱愛,人人都能學好玉器技藝。”
    漸漸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報名參加學堂。蘇凝霜還根據自己在北疆的經曆,在學堂裏增設了 “堅韌課”,教學生們如何麵對困難、堅持初心。她常常對學生們說:“雕琢玉器,就像雕琢人生,隻有耐得住寂寞,經得起打磨,才能成器。”
    看著學生們從生疏到熟練,從浮躁到沉穩,蘇凝霜心中滿是成就感。慕容鬆也常常對她說:“霜兒,幸好有你,不然我真不知道該怎麽辦。” 蘇凝霜笑著說:“我們是夫妻,本就該互相扶持。”
    在這個過程中,蘇凝霜也對 “傳承” 有了新的理解。傳承不僅僅是技藝的傳遞,更是精神的延續。沈家的玉器技藝,承載著 “匠心” 與 “堅守”,而她,正用自己的方式,將這份精神傳遞下去。她不再是那個隻懂武功的北疆女子,而是成為了沈家的 “傳承者”,用自己的智慧與力量,為家族的未來添磚加瓦。
    玉器學堂辦得有聲有色,蘇凝霜也成了姑蘇城人人稱讚的賢妻良母。可她並未停下腳步,她想起母親當年為姑蘇百姓做的事,想起沈墨淵修繕河堤的善舉,心中也有了一個想法 —— 為姑蘇的百姓做些實事。
    她與慕容鬆商議後,決定開設一個 “惠民坊”,免費為百姓提供醫藥、傳授紡織技藝,還為貧困的孩子提供讀書的機會。惠民坊開張那天,姑蘇城的百姓紛紛前來,臉上滿是感激。蘇凝霜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 她終於明白,母親當年為何會不顧危險,調查幽冥閣的秘密;沈墨淵為何會捐出萬兩白銀,修繕河堤。原來,守護一座城,比守護一個人,更讓人有歸屬感。
    一日,蘇凝霜在惠民坊為百姓義診時,遇到了一位來自北疆的老人。老人說,北疆近年來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還說起了當年蘇凝霜在北疆的故事。蘇凝霜聽著,心中滿是感慨。她想起自己離開北疆時,心中滿是仇恨與迷茫,如今再想起那裏,卻隻剩下溫暖的回憶。
    老人離開時,遞給蘇凝霜一塊北疆的奇石,說:“姑娘,當年你在北疆守護我們,如今你在姑蘇守護百姓,這塊石頭,就當是我們北疆百姓的心意。” 蘇凝霜接過奇石,指尖傳來冰涼的觸感,心中卻滿是溫暖。她知道,無論她身在何處,她的初心從未改變 —— 守護想守護的人,做想做的事。
    當晚,蘇凝霜與慕容鬆、念霜坐在庭院中,看著天上的明月。念霜靠在蘇凝霜的懷裏,輕聲說:“娘親,你真好,為姑蘇的百姓做了這麽多事。” 蘇凝霜撫摸著女兒的頭發,笑著說:“因為娘親愛這裏,愛這裏的百姓,更愛你們。”
    慕容鬆握住蘇凝霜的手,眼中滿是溫柔:“霜兒,有你在,姑蘇城更溫暖了。” 蘇凝霜靠在慕容鬆的肩上,看著明月,心中滿是平靜與幸福。她想起自己剛進入姑蘇城時,像一株在寒風中搖曳的霜花,脆弱而迷茫;如今,她卻像一棵在江南沃土中紮根的大樹,堅韌而溫暖。
    她的心靈,經曆了從 “複仇” 到 “守護”,從 “個人” 到 “集體” 的蛻變。她不再是那個隻為自己而活的蘇凝霜,而是成為了姑蘇城的一份子,用自己的力量,守護著這座城,守護著城中的百姓,守護著自己的家人。
    時光荏苒,轉眼間,蘇凝霜已在姑蘇城生活了二十年。沈念霜長大成人,繼承了沈家的玉器技藝,也傳承了蘇凝霜的善良與堅韌,成為了姑蘇城有名的才女。蘇婉娘雖已年邁,卻依舊精神矍鑠,時常在庭院中繡花,看著兒孫繞膝,臉上滿是笑容。慕容鬆也已接手沈府的全部事務,成為了姑蘇城人人敬佩的雅士。
    這二十年裏,蘇凝霜從未停下為百姓做事的腳步。惠民坊越辦越好,幫助了無數貧困百姓;玉器學堂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工匠,讓姑蘇的玉器技藝得以傳承;她還時常組織百姓修繕河堤、開墾良田,讓姑蘇城的百姓生活得更加富足。
    一日,姑蘇城舉辦 “年度賢德之人” 評選,蘇凝霜高票當選。在頒獎典禮上,知府親自為她頒獎,說:“蘇夫人不僅是沈府的賢妻良母,更是姑蘇城的守護者。她用自己的智慧與善良,溫暖了整座城,是我們所有人的榜樣。”
    蘇凝霜站在台上,看著台下熟悉的麵孔 —— 有她幫助過的百姓,有她教過的學生,有她的家人。她的眼中泛起淚光,輕聲說:“我隻是做了我該做的事。姑蘇城給了我家,給了我愛,給了我幸福,我能做的,就是用我的餘生,守護好這座城,守護好這裏的人。”
    頒獎典禮結束後,蘇凝霜與慕容鬆並肩走在姑蘇城的青石板路上。夕陽西下,將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慕容鬆握住她的手,輕聲說:“霜兒,這二十年,辛苦你了。” 蘇凝霜笑著說:“不辛苦,有你在,有家人在,有百姓在,我很幸福。”
    回到沈府,庭院中的桂花又開了,香氣彌漫了整個庭院。蘇婉娘正坐在桂花樹下繡花,沈念霜在一旁為她遞絲線。蘇凝霜走上前,坐在母親身邊,拿起一根絲線,與母親一起繡花。慕容鬆則坐在一旁,看著她們,臉上滿是溫柔的笑容。
    月光灑在庭院中,照亮了一家人的身影。蘇凝霜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滿是安寧與幸福。她想起自己剛進入姑蘇城時的迷茫與不安,想起尋找母親時的艱辛與執著,想起與慕容鬆相遇相知相愛的點點滴滴,想起為姑蘇百姓做事的充實與滿足。
    這一路走來,她的心靈經曆了無數次的波動與蛻變,從一株脆弱的霜花,成長為一棵堅韌的大樹;從一個隻為複仇的女子,成為了一座城的守護者。她知道,她的餘生,還會在姑蘇城度過,還會為這座城、為這裏的人,繼續付出。
    因為,姑蘇城早已不是她的 “落腳點”,而是她的 “根”;這裏的人,早已不是她的 “陌生人”,而是她的 “家人”。她的心靈,早已與這座城融為一體,與這裏的歲月一起,沉澱出最醇厚、最溫暖的沉香,伴她走完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