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陰山血火

字數:2444   加入書籤

A+A-


    突厥王帳的狼頭纛在朔風中獵獵作響,狼首纛毛穗上凝結的冰碴被風撞碎,簌簌落在李琰肩頭。他按劍立於鷹嘴崖,玄色大氅被山風掀成獵獵旌旗,三萬玄甲軍如鐵鑄碑林列於身後,唯有戰馬鼻息噴出的白氣,在零下二十度的嚴寒裏凝成細小冰晶。掌心撫過牛皮錦囊,半枚錯金虎符的齒紋硌著虎口——這是三日前武媚娘隔著帷帳遞來的,邊緣新刻的纏枝蓮紋還帶著朱砂印泥的潮氣,而更深處那包用阿拉伯樹膠改良的硝化棉,此刻正隔著蜀錦帕子灼燒他的指腹。
    "殿下,斥候急報。"副將薛訥的鐵胎弓還掛在鞍側,甲胄接縫處滲出的血珠已凍成暗紫冰晶,"頡利將五萬精騎藏在陰山北麓的黑風峽,明帳裏隻留三千老弱病殘,營帳下埋著十二道絆馬索。"
    李琰指尖劃過羊皮輿圖上的等高線,前世讀過的《資治通鑒》此刻在腦海裏清晰如刻:貞觀四年的陰山之戰,李靖正是識破誘敵計後率三千精騎雪夜奇襲。他的目光落在輿圖東南方那處標著"雷坡"的高地,指尖驟然收緊——那裏的頁岩層正好形成天然回音壁。
    "傳令下去,"他忽然扯下大氅甩給親衛,露出內襯的明光鎧在月光下泛著冷鐵光澤,"子時初刻前,將三百架霹靂車推進雷坡窪地,每架配五石改良火藥包。再選三千匹最桀驁的戰馬,馬鞍縛浸過桐油的麻布條,馬尾用生牛皮繩捆紮三尺長的硝化棉束。"說到最後一句時,他的拇指無意識摩挲著護心鏡上的玄武紋——那是亡母留給他的唯一信物。
    子時三刻,突厥西哨的老卒正就著馬奶酒啃硬奶酪,忽見唐軍主營方向騰起三簇衝天火柱。當第三柱狼煙升上夜空時,黑風峽深處傳來悶雷般的馬蹄震動,冰層下的地脈仿佛都在顫抖。頡利可汗的九旃大纛剛轉出峽口,五萬鐵蹄便踏碎了覆雪的荒草——卻見唐軍營地靜如死域,百十頂帳篷在風中搖晃,唯有中央帥帳的燈籠還在忽明忽暗。
    "中計!"頡利的佩刀剛抽出半寸,腳下的凍土突然炸開。埋在草料堆下的三百個火藥包接連爆響,裹著鐵蒺藜的氣浪掀飛前排騎兵,火星濺入未及撤離的馬料堆,豆秸混著硝粉騰起碧綠火焰。當突厥騎兵在爆炸中陣型大亂時,兩側山坡傳來機括輕響——改良後的伏遠弩臂展三尺,鋼骨弩身刻著李琰親手設計的減阻線槽,浸過鬆脂的火箭劃破夜空,帶著尾端懸掛的琉璃油葫蘆撞入敵群。葫蘆碎裂的瞬間,希臘火配方改良的燃燒劑遇空氣即燃,在雪地上拖出蜿蜒的火蛇。
    "列拒馬陣!"薛訥的暴喝混著弩箭破空聲,兩千根三丈長白蠟杆從凍土中拔出,槍尖綁著浸透火油的麻布在風中劈啪作響。這些依照《太白陰經》改良的拒馬槍,槍尾都削出三棱倒刺,深深紮進凍土層半尺,形成密不透風的鋼鐵荊棘。突厥前鋒的戰馬收勢不及,鐵蹄撞在塗著熊脂的槍杆上打滑,騎士被慣性甩向槍尖,火麻布擦過盔甲迸出火星,瞬間將人釘在槍陣上成為火炬。
    頡利在親衛簇擁下轉向峽口,卻見三千匹無主戰馬正從東側高地狂奔而下。馬尾捆紮的硝化棉束已被火折子引燃,藍焰舔舐著馬臀,驚馬踏碎冰麵的轟鳴中,李琰親自調校的燃燒劑發揮了可怕威力——零下三十度的嚴寒裏,火焰竟能熔斷馬蹄鐵上的冰碴,驚馬所過之處,積雪與凍土被灼成沸騰的泥漿,黏住突厥騎兵的牛皮靴底。更致命的是,馬背上捆著的蜂鳴器開始尖嘯,這種仿造後世防空警報的裝置,正以人耳難以承受的頻率震顫,讓戰馬和騎士同時陷入癲狂。
    "用渴烏取水!"突厥萬夫長揮舞著鑲嵌鬆石的彎刀,數十根打通竹節的虹吸管剛插入冰層,地底突然傳來悶雷般的轟鳴。李琰早讓工兵在水脈節點埋入改良火藥,引爆的瞬間,陰山地下水係被炸開缺口,溫熱的地下河衝破冰層,在零下二十度的夜空裏騰起遮天白霧。水流迅速凍結成冰,將突厥大營變成滑不留足的琉璃世界,那些曾讓遊牧民族引以為傲的取水秘術,此刻卻成了吞噬生命的陷阱。
    黎明的第一縷陽光刺破霧靄時,玄甲軍的陌刀正在結冰的血泊中拖出火星。李琰踩著碎冰走向俘虜營,忽然瞥見幾個突厥貴族手腕內側的刺青——靛青狼頭紋下,隱約有個極小的"武"字,以中原針灸的子午流注手法排列。他不動聲色地轉身,卻聽見身後薛訥的橫刀鞘發出輕響,眼角餘光掃過副將握刀的手,拇指正按在刀鐔的玄武紋上——那是他們約定的"必殺"暗號。
    "報!上官姑娘密信!"傳令兵的馬蹄在冰麵上打滑,遞來的錦帛還帶著體溫。李琰借著火堆點燃密信,簪花小楷在火光中明明滅滅:"昭儀以琉璃工坊名義購置硝磺,工部尚書已收其翡翠雙鸞佩。"他望著東南方漸亮的天際,想起昨夜從頡利金帳搜出的羊皮卷,上麵用粟特文記載著"唐人貴人在狼山隘口藏有八百陌刀手"——那個畫著蓮花標記的方位,正對著武媚娘父親的舊部駐地。
    七日後,碎葉城的胡商在城門口獻上葡萄美酒。李琰剛接過鑲寶石的金杯,忽聽帶著波斯口音的漢話在耳畔響起:"貴軍所用火油,可是以硝石三分、硫磺二分、石腦油五分熬煉?"轉身隻見灰發老者把玩著半塊焦黑的雷火彈殘片,袖口滑落處,靛青刺青在陽光下泛著磷光——那是拜火教"末日審判"的聖痕。更遠處,上官婉兒的密使正策馬而來,卻不知袖中那封蓋著相王府印的婚約書,三日前已被換作武媚娘的《女則》抄本,內頁某處朱砂圈點的"雌競"二字,正對著李琰生母忌日的批注。
    喜歡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請大家收藏:()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