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琉球謎雲

字數:4143   加入書籤

A+A-


    東海的風浪像灌了鉛,陳阿大的小舢板在浪窩裏打擺子。他吐掉咬得稀爛的旱煙杆,粗糙的手掌在漁網裏摸索——今兒這網沉得邪乎,像是兜住了半座海底墳塋。"他奶奶的,莫不是撞著龍王殿了?"隨著漁網出水,半截生滿銅鏽的船舵滾到腳邊,舵柄上的銘文被藤壺裹著,卻仍能辨出"大業七年"四個古字。
    "阿公!水裏有人!"孫子虎娃指著海麵漂浮的青布。陳阿大抄起船槳撥拉,一具腫脹的屍首翻了個身,眼窩裏嵌著鴿蛋大的磁石,指甲縫裏卡著半片磁銅齒輪——這是上個月官軍通報的磁傀特征。他剛要呼救,海底突然傳來悶雷般的震動,更多碎銅片和磁砂隨波湧出,在船舷邊聚成詭異的狼頭圖案。
    太極殿的青磚縫裏滲著靛藍色液體,上官婉兒的繡鞋尖輕點磚麵,看著階下抖如篩糠的崔元忠。這位戶部尚書的袖口繡著精致的忍冬紋,此刻卻被她用磁石錐挑開,露出裏麵藏著的磁石盤:"崔大人日理萬機,竟有閑心在袖中刻倭文密語?"
    裴九娘握著放大鏡湊近,銅鏡片反射的陽光落在磁石盤內層:" "八月十五,琉球港卸磁砂三十噸,換崔氏私鹽通行符"——好筆生意啊。"她的磁勺突然指向崔元忠腰間,玉墜裏掉出半片唐紙,邊角繪著前隋龍船的輪廓。
    "娘娘明鑒!這是栽贓..."崔元忠話未說完,突然翻白眼吐出藍血,脖頸處鼓起蠕動的包塊。武玥的鏈子鏢早有防備,"當啷"絞碎撲來的磁控機械蟲——這些拇指長的金屬蟲正啃噬他的喉管,翅翼上刻著範陽盧氏的狼首徽。
    殿外突然傳來石破天驚的巨響,十二扇青銅殿門被撞飛。十二尊等高的青銅人像邁著齒輪關節走進來,為首者麵容與宰相杜鴻漸分毫不差,胸腔"哢嗒"裂開,噴出的不是血而是磁砂流:"李唐竊國二十代,磁龍歸位正乾坤!"
    "護駕!"金吾衛的橫刀劈在人像胸口,火星四濺中刀身被磁力吸住。上官婉兒扯斷鬢邊金釵,釵頭磁髓與殿頂的渾天儀共鳴,青銅人像突然集體卡頓。裴九娘趁機甩出酸液囊,滋啦作響的腐蝕液在人像關節處炸開,露出裏麵纏著磁鏈的人類脊柱——竟是用活人改造的磁傀!
    李光弼的陌刀劈開荊棘,荒島北岸的景象讓他瞳孔驟縮:半艘龍船斜卡在礁石間,船身蒙著的磁銅網雖已鏽蝕,卻仍能看見船舷刻著的五牙艦紋章。"前隋宇文愷督造的龍船..."他摸著船板上的榫卯結構,突然發現艙門縫隙裏伸出半隻手,甲胄上的"天策"徽記已褪成暗褐色。
    "小心!"親兵王二狗舉盾擋住突然劈來的磁刀。艙內衝出的磁甲兵動作僵硬,麵甲縫隙裏爬出的不是蛆蟲,而是微型機械蚰蜒。李光弼的陌刀劈在對方肩甲上,震落的甲片下露出皮膚——那是三年前在玉門關失蹤的弟兄老張,後頸處嵌著磁銅接口。
    "老張..."他的聲音發顫,陌刀卻本能地砍向接口。磁甲兵轟然倒地,胸腔裏掉出塊刻著編號的磁牌。王二狗撿起火把照亮船艙,三百具磁甲整齊排列,每具胸甲內側都刻著士卒的籍貫姓名,正是當年隨李琰征東時失蹤的陌刀營弟兄。
    海麵突然傳來蒸汽輪機的轟鳴,三艘倭國鐵甲艦從霧中衝出,船頭的宇文愷銅像眼窩張開,射出的磁鏈精準鉤住龍船。李光弼抹了把臉:"把醋罐搬上來!對準他們的磁核心!"唐軍弩手將浸過酸液的陶罐綁在弩箭上,箭雨潑向倭艦甲板,磁砂遇酸騰起白煙,甲板上的磁控機關接連爆炸。
    "將軍!海底有異動!"了望手的喊聲未落,宇文愷的青銅頭顱從漩渦中升起,眼窩裏的磁砂聚成利箭。李光弼眼睜睜看著身邊的"定遠號"被攔腰炸斷,碎木片裏混著前隋的青瓷殘片——正是這些能隔離磁礦的瓷器,當年救了他的命。
    李瓔的指尖在磁砂盤上遊走,失明的金瞳映著幽藍微光。自從在錢塘海戰中透支磁髓,她的視力就再未恢複,但掌心觸碰到磁砂時,腦海中會自動浮現出海底地形。"琉球東北三十裏,暗礁群呈北鬥排列..."她咬破舌尖,血珠滴在磁砂上,竟自行聚成等高線圖,中心位置標著密集的磁礦符號。
    阿史那雲的手指劃過圖上的紅點:"這裏的磁礦儲量,足夠造三千具磁甲兵。"她展開從龍船殘骸中找到的前隋密卷,泛黃的絹帛上畫著磁髓提煉裝置,旁邊用朱砂批注:"取活人心血為引,可固磁傀神智。"
    裴九娘的磁勺突然指向密室角落,牆縫裏滲出的磁液在地麵拚出"不死軍團"四字:"當年宇文愷為隋煬帝造龍船,表麵是漕運,實則是在海底建磁礦工坊。倭國人現在用的,正是這套前隋遺留的設備。"
    三人間的空氣突然凝固,李瓔的身子晃了晃,後背胎記處滲出的血在磁砂盤上畫出琉球輪廓:"他們要在火山口建磁髓熔爐...利用地熱能提煉..."話未說完便栽倒在地,阿史那雲接住她時,發現她掌心已被磁砂灼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子時的琉球海域籠罩在濃霧中,李琰站在樓船箭樓上,看著海麵漂著的三百盞"火鯉"——這些用蘆葦紮成的魚形火把,腹內裝滿浸過磁蝕散的火油,正是裴九娘根據陳阿大撈到的磁傀殘骸改良的武器。
    "放!"隨著令旗揮下,火鯉順流漂向倭艦。藏在磁砂中的機械蚰蜒果然被火光吸引,成群結隊撲向火鯉,卻在接觸的瞬間引發爆炸——磁蝕散遇熱會與磁礦發生劇烈反應,藍白色的火焰在海麵連成一片,將倭艦的磁控甲板燒出無數窟窿。
    "左滿舵!目標龍船殘骸!"李光弼的旗艦"破虜號"衝向漩渦中心,船底的磁銅葉輪高速旋轉,將海水攪成磁砂漩渦。龍船殘骸的艙門突然大開,三百具磁甲兵在齒輪聲中列隊而出,胸甲上的"天策"徽記在火光中格外刺眼。
    "弟兄們!那是咱們的袍澤!"李光弼的陌刀劈斷最先撲來的磁甲兵手臂,卻在看見對方護腕上的朱砂刺青時喉頭發緊。裴九娘趁機拋出磁雷——這些用磁銅網包裹的炸藥,專炸磁控機關,在船艙內引發連鎖爆炸,青銅人像的頭顱滾落甲板,眼窩裏的磁砂漸漸熄滅。
    宇文愷的虛影突然在火光中凝聚,聲音像生鏽的鐵門:"李唐小兒,琉球火山下埋著三十座磁髓熔爐,就算炸了表麵..."話未說完,海底傳來悶雷般的轟鳴,琉球島中央的火山口噴出岩漿,磁砂混著熔岩衝上夜空,在海麵映出巨大的磁龍虛影。
    李琰在望遠鏡裏看見,岩漿中漂浮著無數磁甲兵的殘骸,胸甲上的"天策"徽記正在高溫中融化。更讓他心驚的是,火山口露出的地宮入口處,刻著與驪山密室相同的磁脈圖,中心位置正是長安玄武門。
    三個月後的揚州,鹽商進獻的珊瑚樹裏滾出顆磁珠,表麵刻著"開元盡"三個古字。裴九娘用酸液洗去表層磁鏽,發現珠內藏著微型羅盤,指針永遠指向琉球方向——那是前隋留下的磁脈定位裝置。
    黃河渡口,漁夫撈起具倭國細作的屍體,懷中油紙裹著上官婉兒的畫像,眉心間點著磁砂繪的龍紋。更詭異的是,畫像眼睛會隨觀察者位置轉動,武玥用鐵鉤刮下顏料,發現裏麵混著能反射磁光的細鱗。
    最讓人心驚的消息來自琉球探報:在火山灰覆蓋的焦土下,潛水夫發現半截未毀的龍船殘骸,船內的磁砂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重組,漸漸勾勒出宇文愷的麵容,眼窩處的磁礦碎片,分明在模擬人類瞳孔的轉動。
    長安宮中,李瓔摸著新製的磁銅盲杖,杖頭磁勺突然劇烈震顫。她順著磁脈走向來到玄武門,蹲下身時掌心觸到磚縫裏的磁砂,這些曾在琉球火山中灼燒過的顆粒,此刻正自發排列成陣,箭頭指向地下三尺——那裏埋著前隋最後一座磁髓熔爐,而啟動它的鑰匙,正是李琰臂上的七星胎記。
    東海深處,倭國的新艦隊正在集結,這次他們不再掩飾,船身直接采用前隋龍船的設計,船頭雕塑換成了宇文愷的青銅半身像,眼窩裏嵌著從琉球搶走的磁髓核心。當第一縷陽光灑在海麵時,艦隊司令展開密卷,上麵用唐楷寫著:"得磁髓者得天下,玄武門破之日,便是磁龍騰飛之時。"
    而在驪山密室,裴九娘對著《九州磁脈圖》歎氣,發現琉球方向的磁光雖弱,卻像冬眠的毒蛇般潛伏著。她突然注意到李瓔後背的胎記,在磁脈圖上對應的位置正是玄武門,而李琰的七星痣,恰好壓著另一個磁脈節點——這對雙生子,從出生起就被前隋的磁脈計劃綁在了一起。
    晚風帶來遠處的更聲,敲的是"平安"二字,卻讓上官婉兒輾轉難眠。她摸著案頭的磁碑殘片,上麵"雙生子歿,磁龍歸天"的字樣已補全,卻在句尾發現新的刻痕:"歸天非滅,乃重生。"窗外,磁砂在月光下聚成船隊的輪廓,正朝著玄武門的方向緩緩逼近……
    喜歡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請大家收藏:()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