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海疆烽煙
字數:4726 加入書籤
第一百零八章
鹹通三年五月初七,琉球群島的"黑潮"如期而至。王忠嗣的指尖叩著水師樓船的柚木甲板,目光緊盯著羅盤中央瘋狂旋轉的磁針——那枚用洛南磁石磨製的指針,此刻竟像被鬼手撥弄般畫著圓圈。
"大人,這已是第七個羅盤失靈了!"掌羅盤的軍校聲音發顫,袖口露出的刺青正是當年隨蘇定方征百濟的狼首徽記。王忠嗣啐了口帶鹽花的唾沫,手按橫刀刀柄望向東北方:"傳我將令:所有艦船拋錨結陣,弩手登樓,準備火油與苦酒漿!"
話音未落,了望塔的梆子聲驟起:"左舷三十裏!有船!有船!"十二名弩手同時舉盾望去,隻見海天交界處翻湧的黑雲下,一艘五牙樓船正劈開浪頭駛來。船頭立著的青銅鴟吻雖已生滿藤壺,卻依稀可辨隋煬帝年號,船尾高懸的"隋"字大旗雖破爛不堪,邊緣卻用金線繡著五姓族徽。
"直娘賊!隋煬帝都死了八十年!"李光弼的橫刀砍在欄杆上,崩出的火星濺在火油罐上。王忠嗣卻注意到那船吃水極淺,龍骨處隱約有青銅齒輪轉動的反光——分明是用宇文愷《水經注圖》裏的"浮舟磁輪"機關!
"放拍竿!"隨著令旗揮下,樓船兩側的巨型拍竿轟然砸下,碗口粗的麻繩拖著鐵砧砸向鬼船甲板。然而鐵砧剛觸到船身,就被一股力量吸得懸空打轉,鬼船的甲板突然裂開十二道縫隙,十二根裹著藤壺的磁石觸手破土而出,如巨蟒般纏住唐軍艨艟!
"用苦酒漿!"王忠嗣抓起陶罐砸向觸手,強酸濺在磁石表麵騰起紫煙。趁觸手收縮的刹那,他看清了鬼船內部:三層甲板全是《隋書》記載的"拍竿絞盤"結構,卻用磁石鏈條連接,炮位上的青銅火炮刻著"開元七年工部監造"字樣——這分明是五姓用唐軍艦船改造的磁控鬼船!
三百磁傀水兵從艙內湧出,他們的明光鎧雖鏽跡斑斑,胸口卻嵌著嶄新的五姓磁徽,手中長矛的矛頭竟是磁化的隕鐵。當第一支磁矛刺來,王忠嗣的橫刀突然被吸得偏向,險些砍中自家兄弟——這些傀儡竟能操縱局部磁場!
長安的暮春飄著柳絮,太醫署的煎藥聲裏混著刺鼻的血腥味。上官婉兒猛地從錦被中坐起,肩頭的軒轅劍痕如活物般蠕動,滲出的靛藍血液在青瓷枕上繪出詭異紋路。
"孫真人!快來!"侍女的尖叫驚飛了簷下的雨燕。孫思邈掀開帳幔時,正見婉兒抓著案頭的《海內華夷圖》狠命撕扯,圖上琉球群島的位置已被血漬暈染成漩渦狀。他迅速搭上脈門,卻觸到腕間血管裏有磁砂流動的異響。
"取我的金針!"孫思邈從葫蘆裏倒出九根金針,針尖剛靠近婉兒"天池穴",竟齊齊彎成鉤狀。老人的瞳孔驟然收縮——這是體內磁蠱與東海磁脈產生共振的征兆。他轉身打開藥櫃第三層暗格,取出個刻著波斯楔形文字的鎏金匣,匣中護心鏡正是用娜菲賽進貢的波斯磁石磨製。
"還記得三年前在洛陽,老臣教你的磁石導脈術嗎?"鏡麵貼上婉兒心口的瞬間,窗外突然響起旱雷,銅錢大的雨點砸在琉璃瓦上。婉兒的眼神忽而清明忽而混沌,指尖在銅盆裏的積水上劃出歪扭線條:"三日後...望日...磁潮至...星槎現..."
正在批閱《水部式》的李琰闖進門時,正見銅盆中的血水自動聚成海圖,每道波紋都精準對應著王忠嗣密報裏的暗語坐標。婉兒的簪子突然斷裂,斷口指著地圖上的"流求嶼",斷裂處露出的木質紋理,竟與宇文愷機關盒裏的卯榫如出一轍。
"陛下可記得,"婉兒的聲音像被砂紙磨過,"去年在大明宮,您說要仿隋煬帝造龍舟下江南?宇文愷的《龍舟圖》裏,暗藏著用磁石控製潮汐的...機關..."話音未落,她肩頭的劍痕突然延伸至脖頸,在皮膚上刻出類似羅盤刻度的紋路。
琉球某荒島的珊瑚礁群中,娜菲賽的蛇形軟劍切開最後一叢海草,露出沙灘上半埋的磁傀殘骸。她用劍尖挑開傀儡胸口的護心鏡,鏡麵內側"崔"字族徽的陰刻線裏,還嵌著未完全鏽蝕的磁砂。
"阿姐,看這個!"蘇月兒的聲音從礁石後傳來。娜菲賽轉身時,正見妹妹用《波斯星象圖》卷著半塊青銅板,板上刻著"開皇九年,命宇文愷造磁舟七艘,以試蓬萊"的隋代銘文。姐妹倆腰間的薩珊銀飾突然發燙——那是母親臨死前塞進她們繈褓的磁石護身符。
溶洞裏傳來斷斷續續的哭聲,十三名漁民被鐵鏈鎖在洞壁的磁石樁上。為首的老漢見娜菲賽的胡旋舞銀鈴,突然用百濟語哭喊:"菩薩!他們說要拿我們喂海龍王的磁蛟!"蘇月兒已掏出波斯鎖鑰,卻在觸到鐵鏈的瞬間縮回手——這是用吸鐵石打造的磁鏈!
"薩珊的小母狼,倒是挺會找地方。"陰冷的聲音從洞頂傳來。娜菲賽抬眼望去,隻見獨眼漢子崔元武斜倚著磁矛而立,臉上的刀疤穿過褪色的五姓刺青,甲胄下露出的皮膚布滿磁石灼傷的瘢痕。他身後的嘍囉舉著改良版諸葛連弩,箭匣裏填的不是弩箭,竟是裝著磁砂的銅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五姓不是被流放崖州了嗎?"娜菲賽的軟劍在沙麵劃出波斯戰陣圖。崔元武突然狂笑,扯下衣襟露出胸口的磁髓植入體:"宇文公早就算到會有今日!看見那些磁傀了嗎?都是用你們波斯商隊的奴隸骸骨造的!"
洞穴深處突然傳來齒輪轉動聲,洞頂墜落的鍾乳石被磁流托住,竟組成簡易的天象儀。蘇月兒的瞳孔映著旋轉的"熒惑星"模型,突然想起李琰書房裏那幅被篡改的《大衍曆》星圖——熒惑守心的位置,竟與眼前磁儀分毫不差!
漠北的"黑車子室韋"冰原下,阿史那雲的鹿皮靴踩碎最後一層冰殼,火折亮起的瞬間,洞壁上的壁畫突然活了過來——宇文愷身著道袍,手指著東海方向的十二座磁島,每座島上都立著與黃河九鼎同款的青銅鼎,島間鎖鏈組成的圖案,正是《推背圖》第四十五象"有客西來,至東而止"的卦形。
"可敦,這裏有具屍體!"烏木紮的彎刀撬開冰層,露出一具身著唐官服的屍體。阿史那雲蹲下身,看見屍體手中緊攥的羊皮卷,展開時掉出半粒磁石——那是三年前她在陰山與李琰歃血為盟時,從他袖中掉落的碎磁。
卷上的字跡雖被冰水暈開,仍可辨"開元二十八年,臣隨遣唐使至流求,見星槎乘磁潮而來,方知宇文愷所言非虛..."落款處的朱印已模糊,卻隱約可見"將作大匠"字樣——這是宇文愷嫡係弟子的筆跡!
冰層突然發出不堪重負的呻吟,屍體手中的磁石滾落深淵,卻在墜落過程中引發連鎖磁爆。阿史那雲的紅綾剛纏住冰柱,就看見岩縫裏閃過的玉光——半塊"朔方節度使"玉璋卡在冰層裏,斷口處的血漬與她腰間的另半塊嚴絲合縫,正是三年前她怒摔信物時崩裂的碎片!
"可敦快看!"烏木紮的火把照向洞頂,隻見冰棱組成的天然穹頂上,用磁砂繪著星槎航線圖。十二座磁島對應十二地支,中央的"蓬萊島"標注著"用童男百人血,祭磁髓開島門",而標注"流求"的位置,正有個箭頭指向長安方向的"軒轅劍塚"。
長安至琉球的驛道上,八百裏加急信使換馬不換人,懷裏的蠟丸密報寫著:"磁傀水兵皆著開皇舊甲,胸前徽記與黃河血池童屍磁釘同款"。同一時刻,漠北冰洞的玉璋斷片被快馬送進大明宮,李琰握在掌心時,斷口突然吸住案頭的磁石鎮紙——這是用宇文愷秘製的"合磁術"打造的信物。
孫思邈在太醫署熬製的磁石湯藥突然沸騰,藥渣在鍋底聚成船形。婉兒掙紮著寫下"星槎非舟,乃磁脈之橋"幾個字,就暈死過去,手中緊握的《海島算經》恰好翻開在"望海島"術那頁,算籌排列方式竟與鬼船的磁石觸手布局一致。
琉球海域的鬼船突然加速,崔元武站在甲板上,將最後一具漁民屍體扔進磁池。當鮮血滲入甲板的《禹貢》銘文,十二根磁石觸手同時發出藍光,遠處海平麵突然裂開縫隙,一座布滿青銅齒輪的島嶼緩緩升起,島中央的巨型磁柱上,赫然掛著隋煬帝的"天子七星幡"!
王忠嗣看著懷中燒焦的密報,終於明白上官婉兒用血畫的航線含義——所謂星槎,竟是宇文愷利用磁潮製造的"地脈浮島"!他猛地扯下頭盔,將皇帝親賜的狼頭銀簪插入羅盤:"告訴陛下,末將若死,就把卑職的骨頭磨成磁粉,撒在這鬼地方!"
漠北的冰畫突然開始融化,阿史那雲眼睜睜看著熒惑星的軌跡與今日天象重合。她摸向胸口的狼頭銀飾,那是李琰去年送的生日禮物,此刻正與玉璋斷片共鳴。遠處傳來烏木紮的驚呼,她轉頭望去,隻見冰壁上浮現出新的字跡:"磁潮七日一至,星槎借勢而行..."
長安的鍾鼓樓敲響子時,李琰站在玄武門城頭,望著東南方天際的異星。他知道,當望日磁潮達到頂點時,宇文愷埋藏三十年的"星槎計劃"將徹底啟動。黃河血池的童屍、琉球的磁傀水兵、漠北的預言壁畫,所有線索都指向同一個真相——那個被史書抹去的"開皇磁舟"計劃,從來就沒有失敗。
婉兒在昏迷中囈語,手指在空中劃出波斯文的"星槎"一詞。孫思邈看著她腕間的磁石護心鏡,突然想起三十年前在敦煌見過的波斯經卷——上麵記載著用磁石連接天地的"巴別塔"傳說。或許宇文愷的真正目標,從來就不是造船,而是要借地脈磁網,重鑄一座通天之塔。
當第一縷晨光染黃琉球海麵時,王忠嗣看見鬼船駛入了磁島的"賁門"。他握緊了手中的橫刀,刀鞘上的"貞觀"二字被磁流擦得發亮。遠處,娜菲賽姐妹的商船正迎著黑潮駛來,船頭掛著的波斯風燈,竟與宇文愷壁畫中的星槎燈一模一樣。
而在千裏之外的漠北冰原,阿史那雲撿起那半塊玉璋,斷口處突然滲出藍血——那是當年李琰為救她留下的劍傷。她望著冰洞外的漫天星鬥,終於讀懂了宇文愷壁畫的最後一句:"欲破星槎局,需用天子血,鑄劍斷磁鏈,方見蓬萊真...
喜歡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請大家收藏:()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