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驪山血戰

字數:3841   加入書籤

A+A-


    驪山北麓的晨霧裹著土腥味,李琰的玄甲軍靴底踩碎了不少去年的枯葉,發出沙沙聲。上官婉兒的指尖摸過石壁上的水痕,那痕跡彎彎曲曲像條小蛇,在晨光裏泛著青灰:"陛下您瞧,這水紋走勢和《長安誌》裏寫的宇文愷引水渠一模一樣。"
    她話音未落,地底突然傳來"隆隆"悶響,像有頭巨獸在深處翻身。三丈高的青銅門吱呀作響,門縫裏擠出股子黴味,還混著鐵鏽和血腥氣。李琰下意識按上劍柄,就見三百多個黑衣人衝出來,彎刀在霧裏劃出藍光——刀刃上塗的,正是範陽特產的狼毒膏。
    "陌刀手,列陣!"他的聲音撞在山壁上,驚起群鴉。玄甲軍嘩啦啦變換陣型,前排士兵舉起三尺長的陌刀,刀刃斜向上四十五度,在霧裏連成片寒光。第一排黑衣人衝上來時,陌刀已劈斷他們的彎刀,刀尖順勢挑破鎖子甲,血珠濺在刀刃上,發出"滋滋"聲響——那是毒血與鋼鐵的反應。
    阿史那雲的紅綾在手裏卷成麻花,突然甩出纏住敵將脖頸。她手腕發力,狼牙鏈跟著甩出去,"砰"地砸碎對方胸甲。那敵將吐著血沫嘶吼:"安祿山已在燕山..."話沒說完,地宮深處"嗖"地射來支弩箭,箭頭泛著靛藍色,正是揚州毒井的毒液。
    李琰本能地側身,卻感覺領口一緊——蕭綰綰的軟鞭纏上了弩箭,鞭梢的磁石吸住箭頭,讓毒箭在離他咽喉三寸處停住。箭尾係著的帛書飄落,上官婉兒撿起來展開,臉色瞬間變白:"陛下,這是範陽軍的潼關布防圖!"
    她指尖劃過圖上的糧倉標記,突然扯下金步搖,用簪尖在石壁上刻出地形:"這條暗道直通潼關糧倉,叛軍是想引咱們來驪山,趁機奪潼關!"簪尖在石頭上擦出火星,"請讓臣妾帶輕騎繞翠雲峰,燒了他們的糧草!"
    李琰解下貼身玉佩,上麵刻著"貞觀"二字殘紋:"拿這個去調潼關守軍,務必在午時前趕到。"上官婉兒翻身上馬時,蕭綰綰突然拉住韁繩,塗著丹蔻的手指在她手背劃了下:"姐姐得活著回來,陛下身邊可不能隻剩我一個會使心眼的。"
    潼關西側的峽穀裏,郭子儀蹲在草叢裏,手裏捏著塊烤焦的餅子。遠處叛軍營帳連綿十裏,炊煙裏混著馬糞味,讓他想起天寶十年在安西的日子。鹽工張老三遞來個竹筒,裏麵裝著毒鹽箭:"大帥,按您說的,箭頭在醋裏泡了三宿,毒勁更足了。"
    郭子儀點點頭,目光掃過張老三纏著紗布的手腕——那是在揚州運河被炸的傷。他抬頭看天,新月像把鐮刀掛在山尖,子時三刻的梆子聲隱約傳來。
    "動手。"他輕聲說。三十個斥候立刻起身,嘴裏咬著枚銅錢防止出聲,馬蹄用破布裹得嚴嚴實實。王老五背著硫磺火球,貓著腰摸到糧垛旁,用火折子點燃引信,趕緊翻身躲進旁邊的車轍裏。
    "轟!"火球炸開,糧垛騰起熊熊大火。叛軍大營裏頓時亂作一團,有人喊"救火",有人喊"唐軍劫營"。郭子儀舉起令旗,三百架伏遠弩從兩側山坡上同時發射,毒鹽箭破空而出,穿透帳篷和盔甲,中箭者立刻倒地抽搐。
    叛軍副將田承嗣光著膀子衝出來,手裏拎著把彎刀。他剛喊了句"陌刀隊...",就見段秀實帶著五百陌刀手從山脊上衝下來,刀刃在月光下閃得人眼暈。這些陌刀手穿的是上官婉兒改良的魚鱗細甲,甲片用牛皮繩串聯,田承嗣的彎刀劈上去竟滑向一邊,反被段秀實一刀削掉半隻耳朵。
    "狗娘養的!"田承嗣捂著耳朵往後退,腳底板踩到塊燃燒的木柴,疼得直咧嘴。他看見郭子儀在遠處的山坡上立馬橫刀,刀柄上纏著的紅布條被風吹得獵獵作響,正是當年高仙芝贈給他的戰利品。
    燕山祭壇廢墟裏,安祿山正用馬鞭抽打著工匠,每抽一鞭就罵一句"廢物"。他的狐裘沾著泥點,腰間的玉帶扣已經崩掉兩顆珠子,露出裏麵肥碩的肚子。突然,他聽見環佩叮咚響,抬頭看見個紅衣女子踏月而來,腰間軟劍的劍鞘上刻著朵梅花。
    "你是..."他的獨眼眯成縫,認出那是洛陽醉仙樓的頭牌綠萼,三年前被梅妃帶進宮的。
    "範陽節度使記性不錯。"綠萼的軟劍出鞘,劍尖在月光下泛著冷光,"可還記得我姐姐綠蕪?她臨死前說,你的獨眼是被她用簪子戳瞎的。"
    安祿山臉色劇變,剛要喊人,劍光已經到了麵前。史思明慌忙橫刀格擋,卻聽"當啷"一聲,他的佩刀斷成兩截,三根手指跟著飛了出去。綠萼旋身甩出個布袋,裏麵的硫磺硝石遇火爆炸,濃煙裏傳來她的冷笑:"告訴史朝義,他娘的翡翠耳墜在我這兒,想要就來拿!"
    當夜,燕山軍營裏悄悄流傳起歌謠:"燕山雪,洛陽血,王妃魂斷中秋月...範陽狼,長白雀,到頭都是一場空..."安祿山氣得連斬十二名唱謠的士兵,卻發現越殺人,歌謠傳得越響。他坐在祭壇殘骸上,摸著腰間的磁石碎片,突然想起那個雲遊道士的話:"得民心者得天下,靠歪門邪道成不了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驪山行宮的溫泉池冒著熱氣,李琰脫了上衣,肩頭的箭傷還在滲血。上官婉兒拿著銀刀,刀刃在火上烤得發燙:"陛下忍著點,這毒箭上的狼毒得剜幹淨才行。"
    刀鋒切入皮肉時,李琰猛地攥緊了拳頭。他看見上官婉兒的睫毛在抖,眼角有顆淚痣,突然想起三年前在這兒遇刺,也是她替自己吸出毒血:"朕若死了,你會像武後那樣稱帝嗎?"
    婉兒的手一抖,金瘡藥灑在龍紋褥子上:"陛下怎麽說這話...臣妾隻願做長孫皇後,替陛下縫補這山河。"她用布條纏好傷口,指尖觸到李琰胸口的舊疤,那是馬嵬坡之變時留下的。
    窗外突然傳來喧嘩,阿史那雲拎著個死人闖進來,那人嘴角還淌著黑血:"陛下,是五姓七望的死士!他嘴裏藏著密信!"
    李琰接過血書,上麵用朱砂寫著:"臘月初八,火燒長安。"字跡力透紙背,最後那個"安"字拖出很長的尾巴,像道未幹的淚痕。蕭綰綰湊過來,身上的龍腦香混著血腥味:"看來安祿山等不及了,想在年前動手。"
    李琰站起身,披上繡著山河日月的皇袍,走到窗前望著太液池結冰的水麵。遠處,驪山的輪廓在月光下像頭沉睡的巨獸,他突然轉身攬住三女,聲音裏帶著冷硬:"傳朕旨意,全軍整裝待發。是時候讓安祿山看看,什麽叫真正的天子之怒了。"
    阿史那雲的狼牙鏈在手裏轉了個圈,發出清脆的響聲;蕭綰綰咬著下唇,把密信折成紙船放進溫泉;上官婉兒則摸出塊磁石,那是從偽璽殘片上掰下來的,在月光下泛著幽藍——她知道,這東西很快就會派上用場。
    五更天的梆子聲響起時,郭子儀的斥候帶回消息:上官婉兒已燒毀叛軍糧草,正率輕騎往驪山趕來。他望著東方泛起的魚肚白,突然聽見身後傳來整齊的腳步聲——是新征的鹽工們,手裏拿著曬鹽的木鏟和撈鹽的網兜,排成整齊的隊列。
    "大帥,"張老三擦了擦汗,"我們雖沒練過兵,但砍過範陽的私兵,懂怎麽用毒鹽。讓我們跟著去吧!"
    郭子儀看著這些曬得黝黑的臉,想起揚州運河邊舉著竹竿的小鹽工,想起王老五臨死前攥著的毒鹽塊。他點點頭,從懷裏掏出塊令牌:"拿著,去把顏真卿大人請來,就說該讓禦史們寫寫《討範陽檄》了。"
    與此同時,驪山行宮的廚房裏,禦廚們正在趕製軍糧。李琰咬了口剛出爐的胡餅,聽見遠處傳來戰馬的嘶鳴。他知道,這將是一場硬仗,但隻要有這些願意為大唐拚命的子民在,安祿山的陰謀就永遠不會得逞。
    窗外,啟明星在天空中格外明亮,像一把刺破黑暗的劍。李琰摸了摸腰間的玉佩,上麵的"貞觀"刻痕雖已模糊,卻依然堅硬如初。他轉身走向校場,玄甲軍的盔甲在晨光中閃閃發亮,如同重新崛起的盛唐榮光,即將碾碎所有的陰謀與背叛。
    喜歡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請大家收藏:()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