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雪夜殺機

字數:4416   加入書籤

A+A-


    洛陽城破第七日,殘陽如血。郭子儀踩著半塊焦黑的城磚,靴底的鐵釘刮過青石板,發出刺耳的聲響。身後親兵舉著的鬆明火把忽明忽暗,將地窖入口的青磚照得發藍,那洞口像被剖開的咽喉,泛著潮濕的腐臭味。
    "大帥,底下味兒不對。"王老五縮著脖子,這位跟著郭子儀從朔方來的老兵,此刻喉結上下滾動,"前兒個下去的弟兄,上來就吐了三回,說牆縫裏滲的水都是黑的,跟泡過死人似的。"
    段秀實沒說話,單刀一挑破麻布門簾,一股混合著血腥、黴味、動物腐屍的濁氣撲麵而來,直往人鼻腔裏鑽。他猛地扭頭,差點吐出來——地窖四壁密密麻麻釘著牛頭骨,每顆骨頭上都用朱砂描著不同的族徽:滎陽鄭氏的麥穗、範陽盧氏的石虎、清河崔氏的卷雲紋...足足有二十多個,在火光下泛著青白色的光。崔乾佑那麵破破爛爛的狼頭旗被踩在腳下,旁邊是堆得亂七八糟的雞鴨屍體,羽毛上還沾著沒幹的血。
    "狗日的雜碎!"張老三罵罵咧咧,抬腳踢翻個陶甕,"當自己是吐蕃巫師呢?"陶甕骨碌碌滾出幾顆發黑的人牙,混著泥土在眾人腳邊停下。段秀實皺眉蹲下,用刀尖撥弄其中一顆:"看這磨損,像是常年嚼食硬物的苦力,怕是去年失蹤的漕工。"
    郭子儀蹲下身,鎧甲關節處發出"吱呀"聲。青石板上的血畫已經幹涸,呈現出暗褐色,歪歪扭扭的線條組成個星形圖案,旁邊刻著八個大字:"五姓祭天,李氏當絕"。他手指摩挲著石縫裏的血漬,忽然想起開元二十年,隨哥舒翰征討吐蕃時,在念青唐古拉山腳下見過的苯教祭壇,也是這般用牲畜頭骨和人血作畫,說是能通神。
    "大帥,這..."王老五聲音發顫,"難道五姓七望真要..."
    "閉嘴!"郭子儀突然喝止,目光掃過眾人,"這話以後爛在肚子裏。去,把這些骨頭全搬出去燒了,再用石灰水潑三遍。"他站起身,拍拍膝蓋上的土,卻沒注意到袖口蹭到了星圖邊緣的血跡——那血跡竟呈現出不規則的五瓣花形狀,正是河東裴氏的族徽標記。
    長安大明宮,卯時三刻。上官婉兒跪在含冰殿的黃花梨妝奩前,指尖被木刺紮出了血。自那日發現梅妃白骨後,她便日日來這冷宮翻找,終於在第七個暗格裏摸到了硬物。金簪尖輕輕撬動,褪色的茜紅綢布裂開道縫,半塊羊脂玉玨掉在黃綾上,發出清脆的"當"聲。
    "陛下!陛下!"她顧不上整理裙擺,提著裙角就往外跑,發間的步搖歪到一邊,珠串在晨光中晃出細碎的光。紫宸殿裏,李琰正在看隴右軍報,見她這般狼狽,急忙起身扶住:"急什麽?仔細摔著。"
    婉兒將玉玨捧到案頭,聲音發顫:"請陛下取先帝遺玉。"李琰一愣,轉身從紫檀木匣裏取出半塊玉玨,兩塊殘片拚在一起的瞬間,殿中燭火突然爆了個燈花,將兩塊玉上的蟠螭紋照得清清楚楚——正是貞觀年間宗正寺為皇室子弟特製的雙螭紋玉牒。
    "這紋路...與宗正寺存檔的武德年間玉牒規製一致。"婉兒指尖劃過玉玨邊緣的缺口,"而據《太宗實錄》記載,武德九年...有雙生子誕於掖庭,後不知所蹤。"
    李琰猛地起身,腰間玉帶鉤撞翻了鎏金香爐,香灰撒了一地。他盯著玉玨,耳邊突然響起先帝臨終前的呢喃:"琰兒...記住,李氏血脈...不止一脈..."殿外突然傳來衣袂破風之聲,蕭綰綰的紅綾如靈蛇般卷向窗外黑影,"撲通"一聲,拽進來個十四五歲的小太監,縮成一團發抖。
    "誰派你來的?"蕭綰綰腳尖踩住他後心,紅綾勒住咽喉。小太監臉色發紫,哆哆嗦嗦道:"楊...楊相國說...要是有人找到帶缺口的玉...就..."話音未落,七竅突然湧出黑血,身體抽搐幾下便沒了動靜。婉兒蹲下身,掰開他的右手,掌心裏躺著半粒黑芝麻大小的藥丸,邊緣泛著青紫色——正是西州胡商用來毒殺駱駝的"斷腸散"。
    與此同時,敦煌莫高窟。阿史那雲後背緊貼著三世佛蓮花座的須彌座,指尖摸到凹凸不平的紋路。吐蕃兵的彎刀第三次砍在石壁上,火星濺到她眼皮上,燙得生疼。
    "把火把都點上!"吐蕃千戶用生硬的漢語吼道,"燒了這些畫!看唐狗往哪兒躲!"十幾個吐蕃兵舉起浸了羊油的火把,往壁畫上湊。阿史那雲屏住呼吸,突然聽見頭頂傳來"哢嗒"一聲——那是回紇老匠人做陷阱時常用的機括聲。
    她手腕猛地一抖,狼牙鏈如毒蛇般甩出,勾住壁畫邊緣的青銅環。"轟"的一聲,整麵《降魔變》壁畫翻轉開來,露出後麵幽深的甬道。阿史那雲翻身上馬,大喊:"進密道!快!"三百回紇騎兵緊隨其後,馬蹄上裹著的羊皮蹭著石壁,發出"沙沙"的悶響。
    甬道盡頭,烏木紮突然勒馬:"可敦!有光!"眾人舉火上前,隻見百餘口柏木箱子整齊碼放,箱蓋上印著"範陽軍械監"的火漆印。阿史那雲用刀劈開一箱,裏麵竟是簇新的弩箭,尾羽上沾著暗紅色的泥土——那是隴右道特有的赤沙土。她捏起一撮土,在指間碾開:"半年前朝廷明令禁止向吐蕃出售鐵器,哥舒翰的隴右軍還為此折了三個哨探...原來都從這兒走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揚州漕運碼頭,晨霧未散。陳玄禮的橫刀架在韓小七脖子上,刀刃壓進皮肉,滲出細細的血珠。這是漕幫大當家韓七爺的獨子,此刻渾身濕透,發梢滴著運河水。
    "說。"陳玄禮聲音冷得像冰,"去年十月,淮南戍軍三百六十人離奇失蹤,是不是你爹辦的?"
    韓小七喉結滾動,眼神亂轉:"官爺...小的不知道...我爹就是個跑船的..."話沒說完,陳玄禮手腕發力,刀鋒又進了半寸,少年頓時哭嚎起來:"我說!我說!半年前有天夜裏,來了幾個戴鬥笠的人,給了我爹一千貫錢,說要沉三百口箱子...箱子裏...像是有人在動..."
    突然,破空聲傳來!陳玄禮猛地推開韓小七,一支三棱吹箭擦著他耳際飛過,"噗"地釘在旁邊的木樁上,尾羽上綁著半片槐樹葉——這是江淮水匪"青蚨幫"的標記。韓小七剛要跑,卻見一道黑影從水裏竄出,手裏短刀直奔他咽喉!
    "小心!"王老五一個猛子紮進水裏,此刻渾身濕漉漉地冒頭,手裏舉著塊生鏽的腰牌:"陳將軍!是淮南戍軍的!"張老三則在水底摸到了纜繩,用力一拽,水麵上突然浮出十幾具屍體,雙手被反綁,手腕上都有梅花烙印——正是上個月在洛陽地窖發現的同類傷痕。
    "這些人...是被活著沉下去的。"陳玄禮蹲下身,翻開其中一具屍體的眼皮,瞳孔已經泛白,指甲縫裏嵌著運河泥,"漕幫和青蚨幫勾結,把戍卒當牲口賣...五姓七望要斷漕運,先得除了這些礙眼的兵。"他猛地起身,卻見遠處漕幫的望樓上升起三盞白燈——那是滅口的信號。
    驪山行宮,寅時。李琰站在溫泉池邊,看著水麵結的薄冰皺起眉頭。這處溫泉自太宗朝便是皇室冬狩沐浴之所,從未結過冰,如今卻漂著碎冰碴子,水溫低得刺骨。
    "陛下,該穿甲了。"蕭綰綰捧著玄甲走來,繡著金線的軟甲上還帶著炭盆的熱氣。李琰剛披上甲胄,就聽見懸崖方向傳來金屬摩擦聲——有人在爬峭壁!
    "保護陛下!"蕭綰綰甩出紅綾,纏住最先爬上來的死士脖頸,用力一扯,那人慘叫著摔下去。李琰抽劍砍斷另一人遞來的繩梯,卻見那些死士刀刃上泛著青黑色——是蓖麻毒!
    "走!從密道下山!"蕭綰綰揮劍擋開三支弩箭,"阿史那姐姐說過,今晨必有狼煙!"話音未落,山腳下突然亮起三點火光,回紇騎兵的"狼頭哨"聲破空而來,如泣如訴。阿史那雲一馬當先,馬鞍旁掛著吐蕃千戶的人頭,狼牙鏈上的血珠滴在雪地上,開出一朵朵紅梅:"陛下!五姓七望在華陰的田莊已被圍住,他們私鑄的甲胄、囤積的糧草,一樣都沒跑!"
    與此同時,上官婉兒從宗正寺密道鑽出,頭發散亂,卻兩眼放光。她懷裏抱著半卷發黃的玉牒,上麵用朱筆圈著"楊國忠庶子楊曦,母為範陽盧氏"的字樣:"陛下!當年玄武門之變的秘辛,就藏在這玉玨裏!而楊國忠...他根本不姓楊,他是範陽盧氏的旁支!宗正寺的記錄被篡改過三次,每次改動都在漕運改道的節點!"
    李琰一劍劈開又一個刺客,反手將婉兒推進密道入口:"給朕活著回來!這大唐的賬本,隻有你能算清!"他望著東方漸白的天空,手按在腰間的魚腸劍上——劍鞘裏,梅妃的血書正隨著心跳微微發燙,"雙生子換,李氏不絕"八個字,此刻竟像燒紅的烙鐵,燙得他心口發疼。
    洛陽地窖的火還在燒,牛頭骨在烈焰中發出"劈啪"聲,那些族徽逐漸扭曲變形,化作飛灰。郭子儀站在火光前,看著段秀實將"五姓祭天"的石板敲成碎塊。遠處傳來更夫的梆子聲,已是五更天。他摸出懷裏的玉玨殘片——這是今早王老五在灰燼裏撿到的,上麵隱約有"武德九年"的刻痕。
    風卷著煙塵掠過廢墟,帶來遠處的駝鈴聲。郭子儀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在隴右,一位吐蕃老巫師說過的話:"當狼頭旗與蓮花紋同時出現時,雪山下的秘密就要開了。"他抬頭望向長安方向,隻見大明宮的飛簷在晨光中若隱若現,像一頭蟄伏的巨獸,正慢慢睜開眼睛。
    喜歡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請大家收藏:()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