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博弈
字數:5679 加入書籤
夜幕降臨。
泥瓦匠換上了一身半舊的靛藍粗布短打,悄無聲息地融入了清歌坊的人聲鼎沸之中。
坊內燈火通明,絲竹管弦與喧鬧的人聲交織,正是最熱鬧的時辰。
前兩日,他從城東遊蕩至城西,取到了一支竹筒。
失去上下線後,崔家沒有給他新的聯絡人。
是動用事先就定好的取信渠道,什麽人都沒見著。
竹筒裏,除了一道指令之外,還有一根墨條,如今就在他懷中。
他目標明確,就是清歌坊中的回春堂藥鋪。
回春堂藥鋪如今恢複了幾分元氣。
在坊正的主持下,那場鬧劇風波漸平,也無人來鬧事,鋪子重新熱鬧起來。
畢竟他們所售的那些助興的丹藥效果不錯。
尋歡作樂的恩客們,誰在乎煉丹的是誰?隻要管用便好。
泥瓦匠混跡在往來的行人中,繞了幾圈試探,最後悄無聲息來到了後院外頭的小巷中。
他早已打聽清楚目標的確切位置,稍一感知便見挨著牆的那間小屋,窗戶開著透出昏黃的光。
確認四下無人,泥瓦匠迅速從懷中掏出一個蒙麵巾覆住口鼻,隻露出一雙眼睛。
他如狸貓般敏捷地攀上低矮的牆頭,動作輕巧得沒有發出一絲聲響。
目光鎖定那扇半開的窗戶,手臂猛地一揚。
噗的一聲輕響,一個用厚油紙包精準地穿過窗欞,砸落在屋內床鋪單薄的被褥上。
正坐在書案前溫書的陳榆,被這突如其來的動靜嚇得渾身一顫。
她猛地抬頭,驚恐的目光掃向那落在被褥上的油紙包,又迅速望向窗外。
結果隻看到一片濃重的黑暗,什麽人影都沒發現。
陳榆深吸了幾口氣,這才小心翼翼站起,走至床邊,解開那油紙包。
裏麵隻有一根墨條,下麵壓著張折疊的紙條,展開之後隻有兩行潦草的字跡:
“鄉試策論,破題關鍵之句,必用此墨書寫。
若違令,或字跡有異,汝父幼弟,立斃!”
陳榆的瞳孔瞬間放大,握著紙條的手掌顫抖不休。
整個人僵在原地,仿佛被抽走了所有力氣,隻剩下那雙盛滿驚惶的眼睛,死死盯著那根黝黑的墨條。
隱在暗處的鬥鏨紋絲未動。
璿璣衛早已將牽扯到陳榆的所有人牢牢掌控在視線之中。
此刻抓人?完全沒有必要。
這送信的泥瓦匠不過是個小卒,暗處必然還有操控的黑手。
若打草驚蛇、斷了這條線,對方很可能啟用其他人選或更隱蔽的方式。
反正陳榆不可能再用那根墨條,從源頭上解決了舞弊的風險。
既然已經掌握了情報網,監視著就好,什麽時候收網都行,當務之急是保證鄉試順利結束。
隻是…… 鬥鏨的眉頭幾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他並非擅長情報,隻是覺得未免也太過順利了些。
思考了陣子,傳音給陳榆安了安她的心也就罷了。
反正上頭有隱蟄縱覽全局,他就安安穩穩守好陳榆就是了。
另一邊,青簡齋書鋪後院的密室裏。
沈元章正翻看著情報。
今日之後,他們徹底斬斷了與東城那片剛剛收攏的情報網。
無論是否已被璿璣衛盯上,他們此刻都已是棄子,必須完全切割幹淨。
失去了手腳,不代表他完全失去了收集情報的渠道。
事關鄉試,可以利用市井間最尋常的流言、賭場盤口。
地下賭坊為此次鄉試開出的各種盤口,對各路熱門考生的分析預測可謂五花八門。
沈元章的手下不費吹灰之力,便收集了一大摞看似有用的情報。
然而選擇看似很多,真正能“為我所用”的目標卻少得可憐。
原本還有個鄭徽音作為保底,可恨她連初試的資格都沒有。
加上之前傳回的消息,女帝手腕當真狠辣。
表麵上看沾著四大世家的女子,竟一個都沒放進名單。
世家在鳳京經營數代,根深蒂固,暗地裏自然還有些更深、更隱秘的布置。
但沈元章此刻卻如履薄冰,投鼠忌器。
璿璣衛前番雷霆掃蕩的陰影猶在,誰知道他們究竟掌握了多少?
困難擺在麵前,沈元章卻無多少煩躁情緒。
每逢大事有靜氣,這是多年諜報探子的基本素養,反而被巨大的壓力激起了沉寂許久的鬥誌。
他端起手邊的青瓷茶盞,慢條斯理啜飲了一口茶湯。
一頭亂麻時,將著眼點放在了最基礎的情報篩選上。
左手邊厚厚一遝,全部來自於市井賭坊。
他不嫌繁雜,每一份都看過一遍。
右手邊的那疊情報要薄得多,但價值極高,來自於各家府邸的暗樁。
這是世家的底牌之一, 一份隻存於他腦海、從未落於紙麵的絕密名單。
這些釘子深埋在鳳京各大府邸之中,有些甚至已潛伏超過一代人。
在府中成家生子,身份早已洗得清白無比。
非到生死存亡、萬分緊急的關頭,絕不可能動用。
沈元章判斷,此刻便是“萬分緊急”之時。
為安全計,此次啟動隻傳遞情報,並無任何直接接觸。
暗樁完成任務後,便再次石沉大海般徹底潛伏。
對於這一疊,沈元章翻閱得很慢。
將紙上的每句話與腦海中的情報反複比對印證,試圖從中篩選出那個最合適的目標。
溫家……溫庭婉?
此女有些才名,但並非頂尖。
初試二甲第十一,堪堪擠進中上遊。
按照常理推斷,若她發揮穩定,或許能僥幸中舉,但名次必然靠後。
嗯? 等等!
沈元章的視線釘死在關於溫家的那份情報上,瞳孔驟然收縮。
“初試押題,得自裴府。”
“此番鄉試押題,溫家耗費公中十萬兩巨資,再次購得於裴府。”
裴府?竟牽扯到了裴府!
提供這份情報的,乃是溫家老祖宗身邊伺候了三十年的心腹老嬤嬤,當不會有假。
沈元章腦中電光火石般串聯起來。
溫家是六公主秦昭玥的父族,而那位聲名狼藉的六公主,與裴雪樵確有情分。
別人不知道,他自然掌握了。
情報的提供者是賑災歸來的禁軍,當時決堤洪水衝走了眾多兵馬,最後是六公主救下了裴家大公子。
剛剛沈元章的第一反應是荒謬。
十萬兩押題?誰敢開出這種價碼。
泄題? 那更是天方夜譚!
當朝首輔裴相何等老謀深算,會容許府中出此紕漏。
裴家大公子雖說官場處事略顯青澀木訥,但也絕非如此膽大妄為、不知輕重之人。
除非……除非救命之恩,裴雪樵此事瞞著他父親。
那些深埋在各大府邸的暗樁,絕無可能傳遞虛假情報。
情報中明明白白寫著溫家老太太動用了公中巨款,決心之大前所未有。
若非得了確鑿無比的準信,溫家怎會心甘情願掏出十萬兩雪花銀,去買一份虛無縹緲的“押題”?
越是這種看起來一眼假的情報,反而越有可能是真的。
這是沈元章浸淫情報多年,用無數次經驗教訓換來的直覺。
若此情報為真,那麽其中必然存在一個他尚未知曉的關鍵環節。
一個足以讓裴府,或者是裴雪樵甘冒奇險的關鍵環節。
沈元章眯起了眼睛。
偏偏眼下他的情報網支離破碎,而情報的兩處節點……
六公主府的暗線,早已被那位前青鸞衛百戶清理幹淨。
裴相府邸更是鐵桶一般,針插不進、水潑不入。
沈元章的目光如同生了根一般,死死釘在“溫庭婉”和“裴府十萬兩”這幾個字上。
時間流逝,燭火在他深沉的眸子裏跳躍。
十萬兩,一個足以讓任何人心動的數字,一個指向裴府這個龐然大物的誘餌……
是否值得賭上一切,押上這至關重要的一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