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從北山村回來

字數:6038   加入書籤

A+A-


    陳嘉航猶豫了良久,咬了咬牙,下定決心:“趙師傅,我買右邊這口。但您看能不能再便宜點,我家裏情況確實有點老火,後續辦喪事真的處處要錢。鄉裏鄉親的,您就當幫我一把,我以後肯定記著您的好。”
    接著,陳嘉航又自嘲的說道:“唉,後繼辦喪事的錢現在都還沒找落呢!”陳嘉航說得確實是實話,他從南石回來後,馬老板給他結了工資,不過才五千塊錢,杯水車薪啊,根本是不夠的,隻能先把棺材買回去,把爸爸入殮了,再想辦法吧!
    趙木匠麵露難色,深深吸了一口煙,說道:“小夥子,我這棺材成本真的高,本來就不怎麽掙錢。看在張哥的麵子上,再給你讓點,一口好棺材,圖個吉利,就6880 塊吧,不能再少了。”
    陳嘉航心中一喜,這價格在他的心理預期內,也不能再講價了,便定了下來。
    “行,趙師傅,就按您說的,6880 塊。” 陳嘉航說道,隨後小心翼翼地從衣兜裏掏出錢來,仔細數好遞給趙木匠。趙木匠接過錢,仔細點驗後,點了點頭,說道:“小夥子,放心,這棺材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接著,眾人一起動手,將選好的棺材小心翼翼地抬上三輪車,捆綁結實。陳嘉航坐上駕駛位,張鐵匠和張恩福也坐好。陳嘉航發動了車子,張鐵匠在一旁說道:“嘉航,這一點路坑窪較大,你開慢一點。” 陳嘉航應了一聲,掛擋、鬆離合,三輪車緩緩駛離趙木匠家。
    三輪車在土石路上顛簸著,陳嘉航開得很慢,盡量避開坑坑窪窪,但是他的的心情卻和來時截然不同,現在雖然依舊為後續喪事的錢發愁,但選定了這口棺材,他感覺像是完成了一件大事,心裏有了些許安慰。
    張恩福回頭望著三輪車貨箱裏的棺材,默默念叨著:“老侄子,你安心走吧,孩子們都孝順,把最好的都給你備上了。”
    張鐵匠依然和陳嘉航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緩解著他的緊張情緒:“嘉航,別太擔心錢的事兒,等回去了,大家一起再想想辦法。村裏的人都熱心,肯定不會讓你一個人扛著。”
    陳嘉航說道:“張叔,多虧了你,要不是你們,選了這麽一口好的棺材,這樣我爸也走得安心了!”
    三輪車繼續向前行駛,揚起一路塵土。傍晚時分,終於安全到達青山村。
    三輪車緩緩停在家門口,車身上的塵土未完全落下,光亮的棺材表麵也落了一層灰,便圍上來不少人。大家的目光紛紛投向車上的棺材,心裏不由嘀咕,這口棺材確實是上好的棺材。
    劉翠娥早已等候多時,看到棺材平安拉回,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有悲傷,也有一絲安心。她找來了帕子,爬上三輪車的貨箱,先用帕子在棺材上拍打了一遍,再用帕子慢慢的將灰塵全部抹除,使棺材又恢複了之前的光亮。
    劉翠娥從三輪車的貨箱爬下來,招呼著眾人幫忙把棺材抬進屋裏。幾個年輕力壯的後生七手八腳的把棺材從三輪車的貨箱抬下來,穩穩地放置在了堂屋中央。
    此時,堂屋裏已經準備好了熱水、毛巾等物,一旁的桌子上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嶄新的壽衣,是劉翠娥托人從村裏的商店賒來的,等辦了喪事再還錢給人家。
    劉翠娥強忍著悲痛,和張嬸、王大娘一起,開始為陳大庚清洗身體,她雙手微微顫抖著,輕輕將毛巾浸入溫熱的水中。怔怔的看著盆裏的水,仿佛要把這平靜的水麵看穿,卻又好似什麽都沒看見,眼神空洞而又充滿哀傷。
    “大庚啊,你怎麽就這麽狠心走了呢?咱們說好要一起看著孩子們長大成人,看著他們成家立業,你怎麽能說話不算話?” 每擦拭一下丈夫的身體,那些過往的點點滴滴就像電影般在她腦海中不斷放映。陳大庚的身體就如幹柴一般,劉翠娥的淚水又忍不住流了下來,滴在水盆裏,然後和溫熱的水混在一起。
    張嬸連忙安慰道:“翠娥,不要太傷心了,大庚既然走了,就讓他安心的走吧!”
    “他嬸子,大娘,真是麻煩你們了。” 劉翠娥止住悲傷,對身旁的張嬸和王大娘說道。此刻的她不能垮,丈夫的後事還需要她操持,孩子們也需要她堅強。可內心的痛苦卻像潮水一般,一波又一波地湧來,讓她幾乎喘不過氣。她隻能在心裏不斷給自己打氣:“再堅持一下,把大庚的身後事辦得妥妥當當,不能讓他走得不安心。”
    清洗完畢後,陳嘉航親自給父親穿戴壽衣。眾人小心翼翼地抬起陳大庚的身體,依次穿上一件件壽衣。每穿上一件,就仿佛在為爸爸送上一份最後的溫暖與關懷。看著爸爸被收拾得整整齊齊,陳嘉航的心裏五味雜陳。曾經那個強壯有力、為家庭遮風擋雨的父親,如今安靜地躺在這裏,即將永遠離開他們。
    一切準備就緒,在張恩福的指導下,陳嘉航和幾個幫忙的叔叔伯伯們一起,緩緩地將陳大庚的遺體放入棺材中。然後在周圍放紙錢,將屍體固定在棺木之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嘉航再也忍不住,爬出堂屋,大聲哭了出來,劉翠娥走到陳嘉航身邊,輕輕扶起他,哽咽著說:“孩子,別太傷心了,你爸他走得安心,咱們把後麵的事辦好,讓他一路走好。” 陳嘉航點點頭,擦了擦眼淚,強打起精神。
    入殮完畢後,棺材暫時沒有蓋上蓋子,按照習俗,要等親朋好友們都來吊唁過後,才正式封棺。大家在堂屋裏擺放好桌椅,點上蠟燭,燒起紙錢,整個屋子彌漫著一股悲傷的氣息。
    村裏的人聽聞棺材已到,紛紛前來吊唁。每來一個人,陳嘉航和媽媽都要在一旁磕頭致謝。幾個年齡和陳大庚相仿的人將棺蓋緩緩的蓋上。
    蓋棺後,張恩福便叫人放了三炮。在傳統觀念中,死亡意味著陰陽兩界的轉換,人死後靈魂離開軀體,而外界可能存在一些邪祟之物。放三炮被認為可以起到驅邪的作用,通過鞭炮聲的巨響和煙霧等,將可能靠近逝者遺體或靈柩的邪靈、惡鬼驅趕走,以保證逝者在入殮後的“安寧”,順利踏上往生之路。
    第一炮響起,那震耳欲聾的轟鳴聲瞬間打破了村子原本的寧靜。炮聲如同一聲沉重的歎息,在空曠的天地間回蕩,驚飛了枝頭棲息的鳥兒。它們撲騰著翅膀,慌亂地衝向天空,似乎也被這突如其來的巨響和彌漫的悲傷所驚擾。這一聲炮響,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心頭一震,陳嘉航和媽媽原本就悲痛的臉上,又多了幾分凝重。
    緊接著,第二炮轟然炸響。這一聲比第一炮更加響亮,滾滾的聲浪如同洶湧的潮水,一波接著一波地衝擊著人們的耳膜。燃燒的火藥在空氣中散發出刺鼻的氣味,與屋內的悲傷氣息交織在一起,愈發讓人感到壓抑。村裏的老人們聽到這炮聲,紛紛搖頭歎息,孩子們則被這巨響嚇得躲在大人身後,用驚恐又好奇的眼神偷偷張望著。
    片刻後,第三炮打響。這是最後一聲宣告,意味著陳大庚即將徹底與這個世界告別。炮聲久久回蕩,仿佛在向逝去的靈魂致以最後的敬意。隨著炮聲漸漸消散,周圍陷入了一片寂靜,隻有燃燒的紙錢發出 “噝噝” 的聲響。陳嘉航和陳嘉琪緩緩地跪在地上,對著棺材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額頭貼在冰冷的地麵上,久久不願抬起。從這一刻起,父親將永遠地沉睡,他們與他之間的距離,也將越來越遠。而這場喪事,也正式進入了下一個階段,承載著生者對逝者無盡的思念和不舍,在這悲傷的氛圍中繼續延續下去。
    接下來是請先生,在青山村的上下各組,幾乎是一幫固定的陰陽先生在做,可是,陳嘉航卻不知道怎麽聯係這些人,這時,人群中有人走出來,從電話裏翻出了聯係電話,給了陳嘉航。
    陳嘉航撥通了電話。電話那頭 “嘟嘟” 的聲響,在這滿是悲傷的氛圍裏,顯得格外漫長,每一聲都像是重重地敲在他的心上。
    終於,電話接通了,一個低沉的男聲從聽筒裏傳來:“喂!”
    陳嘉航趕忙說道:“您好,請問是李先生嗎?”
    對方說道:“對,我是李明達,請問你是哪位?”
    陳嘉航說道:“李先生你好,我是青山村的,我爸去世了,想請您來幫忙做超度法事。”
    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對方說道:“哦,是這樣的,最近找我做法事的都好幾家呢,超度這事兒,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辦的,得選良辰吉日,還得看逝者的生辰八字,跟我這邊的氣場是否相合,稍有差池,對逝者和家屬都不好。”
    陳嘉航握著電話的手緊了緊,忙不迭地說道:“李先生,我爸剛走,我們實在是著急,您看能不能通融通融,幫忙安排一下。我們家在青山村西頭。”
    李先生卻不緊不慢地繼續說道:“這是規矩。而且我做法事,向來是盡心盡力,每一場都得全神貫注,要是時間太趕,我也怕做不好,到時候誤了事兒,對你們主家不好。”
    李先生依舊在電話那頭說著各種行業裏的門道,什麽 “超度的經文要念足七七四十九遍才有效力”“儀式場地的布置必須符合風水格局” 之類的話,繞得陳嘉航頭暈腦脹,心裏又氣又急,卻又無可奈何。
    終於,陳嘉航實在忍不住了,他又氣又急地掛了電話,整個人癱坐在椅子上,一籌莫展。
    張恩福走了過來,輕輕拍了拍陳嘉航的肩膀,說道:“嘉航啊,別著急。雖說這人拿架子讓人,心裏不痛快,但咱作為主家,這禮節是不能少的。超度是為你爸好,也是咱們這裏的老傳統了。他說那些規矩,咱不懂就多問問村裏的老人。咱把該準備的都準備好,禮數做到位,他也不好再推脫。”
    陳嘉航滿是迷茫和無助,說道:“爺爺,可他說的那些我都不太懂,而且時間也來不及了啊。” 張恩福安慰道:“別急,咱現在就去找村裏懂這些的老人問問,把需要準備的東西列個清單,一樣一樣準備。咱態度誠懇,把該有的禮數都給足,他要是還故意刁難,那就是他的不是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嘉航點了點頭,也隻得這樣做了,張嬸走了過來,說道:“這些做先生的,無非就是想拿拿架子,讓主家親自去請!”
    陳嘉航說道:“親自去請,這有什麽難的,我這就去請他!”
    張嬸說道:“不光是主家人到就可以了,還得要給他備一份禮,收禮才是他們的目的!”
    這回陳嘉航算是明白了,也就是要親自上門去請,還得要給對方備一份禮,陳嘉航又掏出手機,給對方撥了過去,說明了親自上門去請,李先生的口氣終於緩和了下來,說道:“行吧,我盡量給你擠出時間,明天上午應該能趕過去。但我得提前說清楚,我們做法事一共識六個人,法事的費用是 3000 塊,這是行規,不能少!”陳嘉航隻得應了下來,這個時候是他秋人家,說再多也無益。
    李先生見陳嘉航應了下來,便又叮囑陳嘉航準備喪葬用品:“另外,你們還得準備好超度儀式要用的香燭、紙錢這些東西。還特別叮囑陳嘉航要做大錢。”
    “大錢”是本地話的叫法,又叫“望喪錢”,也就是經幡,喪葬習俗中有特殊意義,它被認為具有超度亡靈、祈福消災等宗教和文化寓意。經幡上通常印有經文、佛像或者各種吉祥圖案等內容,通過風吹動經幡這裏以類似經幡形式掛著的紙錢也帶有這種象征意義),被認為可以讓亡靈的靈魂得到庇佑,也表達生者對逝者的美好祝願。
    陳嘉航一一答應了下來,說道:“好的,沒問題,費用我會準備好,儀式用品也會盡快備齊,今天晚上我們就叫人過來請你們!”
    掛了電話,陳嘉航心裏有些發愁。這3000 塊錢可不是小數目,加上之前買棺材已經花了不少錢,現在家裏的積蓄所剩無幾,後續辦喪事還不知道要花多少錢。但他又覺得,這是父親最後的一程,無論如何都不能馬虎,再難也得想辦法。
    他把情況跟劉翠娥說了,劉翠娥思量了許久,說:“孩子,這錢該花,不能讓你爸走得不安生。咱們再找親戚朋友借借,總能湊上的。” 陳嘉航看著媽媽疲憊的麵容,心裏一陣發酸,暗暗發誓以後一定要好好孝順媽媽。
    喜歡羽念春時好請大家收藏:()羽念春時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