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繞棺
字數:5988 加入書籤
朝錢儀式終於結束,陳嘉航找了張凳子,剛坐下沒多久,劉賢富就走了過來,陳嘉航忙給他讓走,並拿出福貴煙,抽出一支遞給了劉賢富,自己也抽了一支叼在嘴上。
陳嘉航拿出打火機,先給劉賢富點上煙,再給劉賢富點上,陳嘉航抽了一口煙,吐出了一個煙圈,說道:“二舅,這幾天辛苦您了!”
劉賢富抽了一口煙,很享受的吐出了煙圈,說道:“好煙果然就是不一樣,不嗆人!”
陳嘉航嗬嗬笑著,看著劉賢富,劉賢富將煙夾在手上,說道:“嘉航啊,明天可就是出殯的日子了,按照咱們這兒的規矩,得趕緊通知親朋好友來送你爸最後一程。現在大家都習慣用微信,你就編輯個消息群發給他們,順便也發朋友圈裏,讓大家都能看到,能來參加你爸的葬禮!” 陳嘉航聽後,重重地點了點頭,“好的,二舅,謝謝您提醒我,我這就發信息!”
劉賢富說道:“小外侄,你不用跟我客氣,這幾天你的事情夠多的了,難免會顧此失彼,所以,我得提前提醒你!”
劉賢富走後,陳嘉航便拿出手機,思量了許久,編輯了一條信息。
訃告
各位親朋好友:
我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告知大家,家父陳大庚於2022年5月16日農曆四月十六日)淩晨3點因病去世,魂歸天國,得年52歲。
父親一生紮根鄉土,耕織為業,勤儉持家,待人和善,寨鄰有口皆碑。一生含辛茹苦養育子女,及臥病在床仍牽掛家人,今駕鶴西去,音容不再,兒等肝腸寸斷,痛悔難追。
家父的喪事將依循鄉俗,具體安排如下:
吊唁時間:於2022年5月20日農曆四月二十日)
地點:青山村山腳組
孝子:陳嘉航
孝女:陳嘉琪
此信息屬於群發,如有打擾敬請諒解!
後麵還附上了他和媽媽的電話號碼。編輯完信息,陳嘉航又仔細的閱讀了一遍,確保沒有錯誤,不禁眼睛有些潮濕,唉,今後再無爸爸了,陳嘉航點開群發功能,發了出去,。同時,也在自己的朋友圈發了同樣的一條消息。
消息剛發出去不久,手機便開始不斷震動。一條條回複接踵而至,有表達哀悼的,有詢問具體事宜的,還有些多年未曾聯係的親友也紛紛發來慰問。陳嘉航看著這些消息,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悲傷中夾雜著一絲溫暖,原來還有這麽多人關心著他們一家。
然而,也有一些消息讓陳嘉航心裏有些不是滋味。有幾個平時聯係較少的朋友,隻是簡單回複了一個 “節哀”,便再無下文;還有人直接詢問葬禮上是否會有幫忙的機會,話語間隱隱透著一些功利的意味。但此刻的陳嘉航沒有精力去計較這些,他隻希望父親的葬禮能夠順利進行,讓父親安心地離去。
時間在忙碌與悲傷中悄然流逝,夜幕漸漸降臨。整個青山村山腳組都沉浸在一片哀傷的氛圍中,靈堂裏的燈火搖曳,仿佛在訴說著逝者的一生。陳嘉航在靈堂前守夜,看著父親的遺像,思緒萬千。
守夜的過程中,陳嘉禹也過來陪著陳嘉航。兄弟倆默默地坐在靈堂前,偶爾交流幾句,回憶著與父親的點點滴滴。他們都明白,從明天出殯之後,他們的至親就真的永遠離開了他們,以後的生活中再也沒有他的身影。。
不知不覺,天邊泛起了魚肚白,出殯的日子終於來臨。村子裏漸漸熱鬧起來。在前一天,把所有第二天出殯所用的食材全部準備好了。
農曆的四月十九日,也就是出殯的前一天,早上八點過鍾,幫忙的村民們就已紛紛來到陳嘉航家的院子裏,開始為第二天的葬禮宴席做準備。
院子裏,幾張寬大的案板一字排開,上麵擺滿了各類食材。十幾隻剛宰殺好的雞和鴨整齊地排列著,泛著微微的血色,一旁的水盆裏,活魚還在撲騰,濺起的水花打濕了周圍的地麵。幾位嬸子熟練地拿起雞,利落地拔著雞毛,一邊拔一邊說著隻有她們才聽得懂的葷話。
“喲,你們瞧這魚,勁兒還挺大,折騰得水花到處濺。估計是知道今兒個要給大夥加菜,心裏不樂意呢!”一位三十多歲的婦女說道。
旁邊一位嬸子手上拔雞毛的動作不停,笑著回她:“可不是嘛,這魚還想多活兩天,哪曉得咱們今兒個是要辦大事兒,得好好招待客人!”
“哈哈,等會兒把它做成紅燒魚,讓它的‘反抗’變成大夥嘴裏的美味,到時候看它還蹦躂不!”
眾人聽了,都忍不住輕輕笑了起來,這笑聲在靈堂邊短暫地衝淡了些許哀傷,也讓彼此在忙碌中找到了一絲慰藉 。
“大庚這一走,真的太可惜了,他人那麽好,咋就這麽早走了呢。” 一位嬸子說著,手上的動作不停,眼裏卻泛起了淚花。
“誰說不是呢,他活著的時候沒少幫襯咱們,希望他一路走好。” 另一位嬸子附和道。
不遠處,幾個大叔正處理著豬肉。他們把一大塊豬肉放在案板上,用鋒利的刀將其分割成大小均勻的塊狀,每一刀下去都帶著沉穩的力量。分割好的豬肉一部分被拿去燉煮,另一部分則用來製作涼拌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做涼拌菜的地方,各種新鮮的蔬菜擺放得整整齊齊。翠綠的黃瓜、紅彤彤的番茄、水靈靈的豆芽,還有嫩綠的蔥花和香菜。一位心靈手巧的嫂子負責涼拌菜的製作,她先把黃瓜拍碎,切成小段放入盆中,接著依次加入蒜末、生抽、醋、鹽、糖和辣椒油,手法嫻熟地攪拌均勻,不一會兒,一盆色香味俱佳的涼拌黃瓜就做好了。那清爽的香氣飄散開來,在哀傷的氛圍中竟也給人帶來一絲別樣的慰藉。
番茄則被精心切成花瓣狀,擺放在盤子裏,做成了精致的擺盤。豆芽在熱水裏焯過,撈出來瀝幹水分,與切好的胡蘿卜絲、粉絲一起,加入各種調料拌勻,滿滿的一盆涼拌豆芽看著就十分誘人。
除了這些,還有用新鮮辣椒製作的辣椒醬,以及自家醃製的鹹菜,為的就是讓客人們能吃得可口。整個院子裏,人們忙碌的身影交織在一起,雖然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悲傷,但大家都齊心協力,希望能把葬禮宴席辦得周到些,讓陳大庚走得體麵,也讓前來吊唁的親友們感受到陳家的心意。
馬玉琴和馬老板也加入了幫忙的行列。馬玉琴來到院子裏,主動走到幾位嬸子旁邊,伸手接過一隻雞,說道:“幾位阿姨,我來搭把手。” 她手法雖不如旁邊的嬸子們那般嫻熟,卻也努力認真地拔著雞毛。
馬老板則走向擺放活魚的水盆,挽起袖子,準備幫忙處理這些活魚。他伸手去抓魚,那魚卻機靈地一甩尾巴,濺了他一臉水,惹得周圍人一陣大笑。馬老板也不惱,抹了一把臉上的水,笑著說:“這魚還挺調皮,看來知道我手藝好,想多掙紮一會兒。”
馬玉琴聽到馬老板的話,抬頭看了他一眼,打趣道:“就你會說,等下把魚做砸了,看你咋交代。” 馬老板自信滿滿地回應:“放心吧,我這手藝,保管讓大夥吃得滿意。”
幾位嬸子聽著他們的對話,也跟著聊開了。李嬸子笑著對馬玉琴說:“姑娘啊,你和你爸感情真好,啥事都一起幹。” 馬玉琴臉上微微泛紅,說道:“都這麽多年了,習慣啦,有活兒一起幹,心裏踏實。”
“可不是嘛,父女就該這樣。對了,馬老板,聽說你最近生意不錯啊?” 馬老板一邊熟練地殺魚,一邊回答:“還行還行,這次嘉航他爸的事兒,我們能幫上忙就盡量幫。”
那位嬸子說道:“大庚人好,大家都記著呢。咱們今天把這些吃的準備好,也是為了送他最後一程。” 眾人聽了,都收起笑容,默默點頭,手上的動作更加認真起來。
第二天的宴席菜品準備好了,當晚就是繞棺儀式。
傳統喪葬習俗中,繞棺也稱“繞靈”或“繞棺儀式”,是一種重要的悼念儀式,通常由逝者親屬、親友或宗教人士參與。參與者按特定方向順時針或逆時針)繞行棺材數圈,手持香燭、紙錢或白花,並伴隨誦經、跪拜等動作。這一儀式既表達對逝者的哀思與送別,也蘊含宗教超度、驅邪避穢的意義,體現了儒家“慎終追遠”的孝道思想。不同地區和宗教對繞棺的細節要求各異,如佛教注重誦經超度,道教則可能結合符咒法器,而民間習俗還可能融入地方信仰元素。
隨著時代發展,繞棺儀式在現代喪禮中有所簡化,如在殯儀館中演變為瞻仰遺容、獻花告別等形式,但仍保留其核心的悼念功能。參與繞棺時需注意衣著素雅、舉止莊重,並遵循主事人的安排,以尊重傳統和逝者。不同地區的習俗可能存在差異。
靈堂正中央,陳大庚的棺材莊重地停放著,周圍擺滿了祭品。棺材前的長明燈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火苗忽明忽暗,仿佛在訴說著逝者的生平。
參與繞棺儀式的孝子孝孫們早已在靈堂前集合,陳嘉航、陳嘉禹和陳嘉斌站在最前麵,他們身著白色的喪服,神情肅穆。陳嘉航手中緊緊握著引魂幡,陳嘉禹和陳嘉琪則手持禪香,香燭的煙霧嫋嫋升騰,融入到這哀傷的氛圍之中。
劉翠娥站在一旁,眼神空洞而哀傷,身旁有幾位親友攙扶著她,除了陳家的直係親屬,許多前來吊唁的親友也自發地加入到繞棺的隊伍中,馬玉琴也在其中,馬老板則站在劉翠娥的旁邊。
繞棺儀式遵循當地的民間習俗,按照順時針方向繞行 7 圈。李明達站在棺材一側,清了清嗓子,大聲宣布:“繞棺儀式開始!” 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為之一震。
隨著李明達的號令,組合法器有節奏的敲打了起來,隊伍緩緩移動起來。陳嘉航走在最前麵,陳嘉禹和陳嘉斌跟在陳嘉航身後,他們也沉浸在悲痛之中。陳嘉琪年紀小,站在最後,隨著隊伍前行。手中的香燭微微晃動,燭淚不斷地滾落,就像他們此刻無法抑製的淚水。
親友們跟在陳氏兄弟身後,靜靜地走著。默默在心中為逝者祈禱。隊伍中,馬玉琴看著眼前的場景,心中也滿是感慨,她想起陳大庚生前的和善,不禁紅了眼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繞行的過程中,李誌勤手持木魚,神色莊重地走到棺材旁。他微微閉眼,深吸一口氣,而後,一段低沉而悠揚的念誦聲從他口中傳出:“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 正是《往生咒》的開篇。他的聲音不疾不徐,每個音節都清晰可聞,在這寂靜的夜晚,好似有著一種特殊的力量,穿透了在場每個人的心房。
李誌勤繼續念道:“阿彌唎都婆毗,阿彌唎哆,悉耽婆毗……” 那抑揚頓挫的節奏,配合著木魚的敲擊聲,讓眾人原本哀傷且雜亂的思緒,漸漸有了一種安定感。
“阿彌唎哆,毗迦蘭帝,阿彌唎哆,毗迦蘭多……” 李誌勤的聲音持續在靈堂中回蕩,每念一句,就仿佛為逝者的靈魂多開辟出一條通往光明的道路。在場眾人,默默跟著在心中默念,一絲不苟的繞行著,靜靜地聆聽,好似都把對逝者的祝福,寄托在了這悠悠的咒音之中。
“伽彌膩,伽伽那,枳多迦唎,娑婆訶。” 當李誌勤念完最後一句,整個靈堂似乎陷入了一片短暫的靜謐,眾人的腳步也微微停頓,好似都在感受著這咒語帶來的力量,願它能帶著陳大庚的靈魂,超脫苦難,往生淨土 。
李明達用手中的桃木棍一指,說道:“跪!”眾孝子孝孫齊齊的跪了下去,有些年齡偏大,腿腳不靈活的,則蹲在地上,李誌勤繼續念道:“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彌唎都婆毗,阿彌唎哆,悉耽婆毗。阿彌唎哆,毗迦蘭帝,阿彌唎哆,毗迦蘭多。伽彌膩,伽伽那,枳多迦唎,娑婆訶。”
喜歡羽念春時好請大家收藏:()羽念春時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