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自有大儒為我辯經

字數:5000   加入書籤

A+A-


    朱由檢突然轉過頭,看向管邵寧:"管卿家,最近賺了不少銀子吧?"
    管邵寧聞言,渾身一顫,趕忙躬身道:"陛下明鑒,臣……臣不敢隱瞞,這幾日確實賺了點小錢。"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詫異,魏藻德忍不住問道:"你幹什麽了?"
    管邵寧擦了擦額頭的汗漬,如實稟道:"不過是在天津衛買了些宅子,最近幾日升值了,價格翻倍……"
    魏藻德迫不及待地問道:“賺了多少?”
    “房價還沒穩定,目前來看……大概有一萬五千兩吧。”
    “奪少!”
    魏藻德聲音陡然提高,眼中似乎要噴出火來。
    這家夥平日裏自詡清流,沒想到這廝竟能從中嗅到商機,轉眼就賺了這麽多!
    朱由檢看著眾臣震驚的表情,意味深長地說:"鐵路延伸到天津衛,這裏的宅子、土地、商鋪,全都漲價,若是朕要將鐵路徹底鋪開,會是什麽樣子?"
    海風呼嘯而過,炮台上陷入詭異的寂靜。
    魏藻德想起昨日在火車上看到的景象,說道:"若是鐵路四通八達,江南的絲綢十日可抵京師,山西的煤炭五日可到天津,這,這……太不可思議了!"
    朱由檢負手而立,說道:"朕已命科學院繪製全國鐵路圖。北至遼東,南抵瓊州,西通甘肅,東達朝鮮。沿途設站之處,必成商貿重鎮。"
    魏藻德突然跪倒在地:"陛下聖明!隻是……這鐵路造價……"
    朱由檢搖了搖頭,說道:"鐵路與海運相連,我大明的貨物可直達南洋、西洋,相比鐵路產生的價值,區區造價算得了什麽?"
    眾人終於切身感受到,鐵路的出現,預示著世界的規則即將發生改變。
    朱由檢沒有再多說什麽,隻是輕輕揮了揮手:"回京!"
    眾臣各懷心事,登上回京的火車。魏藻德一路上坐立不安,抵達北京站時,他連官轎都等不及,直接騎馬飛奔回府。
    "夫人!大事!"
    魏藻德一進門就高聲喊道,連官帽都來不及摘。
    夫人孟氏從內室走出,驚訝道:"老爺這是怎麽了?可是朝中出了什麽變故?"
    魏藻德一把抓住夫人的手:"你娘家在山東還有多少地?"
    "這……"
    孟氏被問得一愣,"我父親在濟南府,還有千餘畝良田,幾個叔伯在兗州府也有些產業,老爺問這個做什麽?"
    魏藻德急得直跺腳:"快!趕緊修書給你父親,讓他們在朝廷要修鐵路的地方買地,越多越好!宅子、商鋪統統都要!"
    孟氏更加困惑:"前些日子家裏來信,說朝廷要在德州修鐵路,要征用咱家的地,族裏長輩們正攔著不讓征呢……."
    "哎呀,糊塗啊!"
    魏藻德急得聲音都變了調:"讓他們趕緊同意征地!"
    "可官府給的補償太少了……"
    "你懂什麽?"
    魏藻德不住搖頭,說道:"鐵路一通,沿線的地價至少要翻十倍!補償的那點算得了什麽!"
    孟氏將信將疑:"真有這麽神?"
    魏藻德歎了口氣,說道:"管邵寧那廝,就買了十幾處宅子,幾天工夫賺了一萬五千兩!"
    孟氏滿臉詫異:"這……這麽多?"
    魏藻德來不及解釋,繼續說道:"你現在什麽都別問,按我說的去做,快去!"
    孟氏頓時會意,立刻起身:"我這就去寫信!"
    翌日一早,魏府派出幾名家丁,帶著密信快馬加鞭趕往山東。
    此時科學院還在山東進行征地事宜,到處都是阻力,根本無法進行。
    張明遠帶著李修文等人,正在和一戶人家商議。
    天氣炎熱,他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指著手中的圖紙說道:"老丈,這條鐵路規劃已經朝廷批準,您這十畝地正好在必經之路上。朝廷給的補償是每畝五兩銀子,這已經是市價的兩倍了。"
    那老者拄著拐杖,冷哼一聲:"五兩銀子就想買我祖傳的良田?做夢!少說也得五十兩一畝!"
    李修文強壓著怒氣,上前一步道:"老人家,您這分明是坐地起價!濟南府其他地方的征地補償都是這個標準……"
    "那你們去別處修啊!"
    老者梗著脖子,身後幾個壯漢也跟著起哄:"不給我們這個價,休想動我們田裏一根草!"
    李修文年輕氣盛,當即大聲道:“你別跟我來混的,修鐵路是朝廷的旨意,征地已經按照最高標準給你賠償,你若有特殊情況,我們可以酌情考慮,但是你坐地起價,是何居心?莫非你這莊子不屬於我大明國土?”
    那老頭是小王莊的家主,十裏八鄉遠享惡名,對付這種斯文人更是手拿把掐。
    隻見他突然上前兩步,然後往地上一坐,大喊道:“打人了,當官的欺負老百姓啊……”
    他的幾個兒子立刻舉著鋤頭棍棒上前,氣勢洶洶,一副要幹仗的模樣。
    張明遠見勢不妙,趕忙攔在李修文身前,緊接著眼前一黑,腦袋上挨了一鋤頭。
    王老漢卻惡狠狠道:“不用怕,咱衙門口有人,給我狠狠打!”
    “住手!”
    場麵混亂之際,突然一聲大喝,緊接著呼啦啦出現一大群人。
    王老漢還以為對方來了幫手,便說道:“快回去找人,多找些人了,今天定不會善罷甘休……”
    “哎!”
    他的大兒子答應一聲,剛準備離去,卻被人攔住。
    “都給我站住,誰也不許走!”
    說話之時,一個人閃身而出,來到王老漢麵前。
    王老漢這才認出,此人竟是孟家的管家張來福,而孟家是當地最大的地主,自己家這點地,在人家麵前,根本不值一提,更何況王家以土地為生,產了糧食榨油釀酒,還指著孟家來收購,更是得罪不起。
    “原來是張管家,您也是為了征地之事?”
    王老漢趕忙獻殷勤,滿臉堆著笑,說道:“您放心,我們王家給您打頭陣,這地價沒有五十兩,他們休想修路!”
    張來福走到王老漢麵前,似笑非笑地說道:“我家老爺讓我帶句話,凡是朝廷征地,一律按照朝廷定價,誰也不能坐地起價!”
    “這……這是何故啊?”
    王老漢當時有些懵,畢竟誰跟銀子過不去啊?
    張來福繼續說道:“現在給你兩條路,按照朝廷給的補償標準簽下契約,要麽,把土地賣給我孟家!”
    王老漢臉色陰晴不定,試探著問道:“賣給孟家……什麽價?”
    “行價,一畝地,二兩!”
    “這,這怎麽能行……”
    “我警告你,現在沒跟你商量,你盡快決定!”
    王老漢的幾個兒子當下不樂意了,說道:“你們孟家也太欺負人了,低價收了,高價賣給朝廷是不是?”
    “放你娘的屁!”
    張來福當即嗬斥道:“朝廷修鐵路,凡占了孟家的地,全都是按照二兩銀子補償的,我沒時間跟你們廢話,要麽簽協議,要麽賣地!”
    王老漢慢慢沉下臉:“張管家,您這是不給我們王家留活路啊!”
    “那又如何?”
    張來福語氣十分強硬,說道:“你可以拒絕,但是你試試看,若失去孟家支持,以後你王家還有沒有立足之地!”
    王家眾人義憤填膺,紛紛上前,想討要個說法。
    然而,張來福可不管他毛病,一揮手,數十名家丁護院拿著棍棒走上來。
    王老漢趕忙說道:“我簽,我簽還不行……”
    他可不敢和孟家對著幹,孟家是當地大戶,據說跟當朝內閣首輔是姻親,跟孟家做對,隻有死路一條。
    張來福轉過身,對張明遠等人說道:“諸位,我家老爺給您帶句話,整個濟南府,征地遇到難題,來找我孟家!我家老爺還說,今日倒要看看,哪個不開眼的,敢跟朝廷作對!”
    張明遠此時還有些懵,抱拳道:“那就多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