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豆腐

字數:4344   加入書籤

A+A-


    衛家的活並不多,又沒有土地需要忙,所以衛家母女三人大多時候是很空閑的。
    她們又沒有愛好能打發時間,習慣性忙碌的人是閑不下來的。
    於是空下來的時間,周氏開始上山找幹貨賣出去掙錢。
    她被夫家趕出來後,一直靠在山上找點蘑菇,野板栗,山筍等東西賣。
    蚊子腿再小也是肉,現在周氏閑下來了,又開始重操舊業。
    爾雅覺得這事不安全,山路不好走,又有一些大型動物是潛在威脅。
    周氏每次上山還帶著兩個女兒,說是多一個人多一個幫手。
    爾雅實在不放心,於是靈機一動,想起來前世在網上看一些博主做豆腐的過程。
    她完全可以教周氏母女三人做豆腐,然後讓她們賣豆腐。
    賣豆腐總比她們上山找幹貨掙得多,也安全的多。
    想到這點,爾雅立刻告訴周三娘,她知道怎麽做豆腐,問她要不要賣豆腐賺錢。
    聞言周三娘激動極了,她如何會不願意呢。
    閑著也是閑著,能找個營生掙錢誰會不願意呢。
    周三娘同意後,爾雅立刻把如何做豆腐的流程告訴了周三娘。
    但爾雅畢竟也沒親自做過豆腐,她隻是理論經驗。
    她們就先用家裏的一點豆子開始做實驗。
    泡豆子,磨豆漿,加水過濾,放到鍋中大火煮開。
    這些都很簡單,頂多費些體力,最重要的一步是點豆腐。
    古人點豆腐大多用鹵水或石膏,為了方便,爾雅直接從藥店買了點石膏。
    然後根據現代看得那些短視頻博主用的量,實驗起來,
    這個過程石膏不能多,也不能少,周三娘和爾雅反複實驗了好幾次才摸索出合適的用量。
    第一塊豆腐成型後,周三娘十分激動。
    接著她讓衛木匠給她做了個小推車,決定就在下河村以及隔壁幾個村,先開始賣豆腐。
    豆腐的定價並不貴,兩文錢一塊,家家戶戶都能吃得起。
    隻是豆腐要去鎮上或者縣城買不方便,現在有了周三娘到村裏賣豆腐。
    她的生意還是很好的,第一批小試牛刀很快就賣完了。
    這讓她有點膨脹,第二天又加了一倍的量。
    結果剩了好幾塊沒賣完,隻能自己家吃了。
    不過有了這次教訓,這也讓周三娘最終確定出每天做多少豆腐合適了。
    就這樣,周三娘開啟了自己的事業線,賣豆腐。
    衛家黃豆不多,周三娘賣豆腐還要收購別家的黃豆,這也是一筆成本。
    衛木匠給了周三娘啟動資金,周三娘掙得錢也歸他們夫妻二人管。
    事實上,從周三娘嫁過來後,爾雅想著她和衛木匠畢竟是夫妻了。
    自己還管著衛木匠掙得錢就不合適,因此主動提出,衛木匠掙得錢他自己管。
    衛木匠也沒反對,但之前給爾雅管的錢,他也沒往回拿。
    隻說讓衛嶽和爾雅拿去縣城買房即可。
    很快衛嶽就在縣城選好了要買的房子。
    衛嶽選的房子,位置上是不如宋老三和林氏給石頭買的那間房子的。
    石頭的房子幾乎算縣中心,離石頭幹活的酒樓隻有差不多十分鍾的路程。
    相對來說,衛嶽看好的房子就有些靠外了,但卻是“學區房”。
    之前衛嶽給衛辭找學堂,貨比三家終於定下了鄭秀才的學堂。
    鄭秀才是個已經五十歲的老秀才,早就放棄考舉人了。
    且他人品極好,都說他從不嫌貧愛富,對學堂的學子一視同仁。
    另外他教學生也用心,學堂裏出過好幾個童生,還出過一個秀才呢。
    所以衛嶽打算寧明年將衛辭送到鄭秀才的學堂。
    而衛嶽選的房子,離鄭秀才的學堂特別近,走路不要五分鍾,隻有幾百米,爾雅對此特別滿意。
    且衛嶽選的這所小院價格也很便宜,衛嶽跟房主談了好幾次,最終定下五十二兩的價格。
    比石頭那套房子少了足足十八兩,當然麵積也沒有石頭那所房子大。
    小院的格局和石頭的房子一樣,但卻少了倒座房。
    商量好價格後,衛嶽很快付了錢,又去官府登記了地契,這所房子就是衛家的了。
    雖然荷包一下少了一大半,隻剩下不到三十兩,但有了房子,爾雅還是很滿足。
    她和衛嶽打算等翻過年就搬家,搬完家就將衛辭送進學堂。
    當然這段時間,爾雅也沒閑著,她每日除了做繡活之外,還找二爺爺借了四書。
    又買了紙筆,書店的四書太貴了,隻說一本論語就要二兩銀子。
    其他的大學、中庸、孟子價格更是一本比一本貴。
    至於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更是貴到離譜。
    字數最多的禮記,一本更是要五兩銀子。
    爾雅大致算了算,要想湊夠這九本書,需要快三十兩銀子。
    用三十兩銀子買書,爾雅實在舍不得。
    她想著自己又不是不會寫字,為何不借二爺爺的四書用一下,先抄出來給衛辭用呢。
    這樣一下可以節省三十兩銀子,爾雅說幹就幹,立刻找到二爺爺借書,然後抄了起來。
    她抄書抄的極為用心,因為一旦錯一個字,整張紙就廢掉了。
    最終爾雅花了好幾個月,才將四書都抄了出來。
    接下來的五經,爾雅打算讓衛辭將來自己抄。
    等他學完四書,至少需要三年,三年後,衛辭的字也該練的工整了。
    爾雅抄完四書後,很快就到了快過年的時間。
    這半年來,衛嶽經常到縣城的新家把門窗以及一些需要維修的地方好好修了一遍。
    待確定能住人了,等進入臘月後,他又漸漸開始往縣城的新家運送家具。
    因為衛木匠和周三娘不打算搬到縣城去住。
    所以新家以後隻有爾雅衛嶽和衛辭三人住。
    爾雅和衛嶽這次選擇了正房左側的房間居住。
    正房的中間是堂屋,至於右側,則是留給衛木匠和周三娘。
    雖然他們不常住這裏,但該留的房間還是要留的。
    衛辭則住在東廂房,兩間房一間住,另一間剛好能用來當書房。
    爾雅打算認真給衛辭布置下書房,反正衛嶽是木工,什麽書桌書架他都會做。
    喜歡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請大家收藏:()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