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君子六藝

字數:4362   加入書籤

A+A-


    君子六藝中的禮有五禮,分別是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
    知曉這五禮,無論是國家祭祀,還是自己祖宗祭祀,
    亦或出去給人吊喪,再或接人待物。
    參加各種喜宴,婚禮,小孩滿月,慶賀宴席等等等等,說什麽話,行什麽禮,你都知曉該如何應對。
    也就是說你把這玩意搞懂了,出去以後就很難得罪人。
    現代很多人情商低不知道怎麽辦,天天在網上學這話術,學那話術,還不如去研究一下五禮。
    古代凡到了秀才這一步,學過五禮,基本上都不會情商很低,除非他沒學,再或者他就是故意。
    六樂則是中國古代儒家六藝中的六部舞曲。
    這些歌舞都是傳自堯舜禹湯時期,歌頌帝王功績的頌歌。
    也是最早歌舞由來,宮廷的祭祀禮也都用這六樂。
    所以若想當官必須要把六樂學會,不然到時候帝王祭祀,你都不知道跟著唱什麽。
    除此之外,府學還要求每位秀才修習一門樂器。
    古代文人相聚,不外乎喝酒作詩題詞奏樂,不會門樂器到時候都不好跟人聚會。
    五射就是射箭中的幾種形式,比如白矢,就是箭穿靶子而箭頭發白,表明發矢準確而有力。
    參連則是前放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
    襄尺是臣與君射,不與君並立,讓君一尺而退。
    井儀是四矢連貫,皆正中目標,形成“井”字形狀等。
    通過五射我們可以發現,儒家從來都沒要求書生手無縛雞之力。
    儒家也要文武雙全的人才,是很多書生自己做不到,所以開始罵武人粗俗。
    這樣他們就可以用故作鄙夷的態度不跟武沾邊,純屬是學不好就罵人。
    五禦是指駕車技巧,有點像現代人考駕照。
    教你如何駕馬車,如何給君王駕馬車,在十字路口怎麽走,在狩獵時怎麽走,在曲折的路上怎麽走。
    六書是指六種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古人重字體,認為字如其人,想學一筆好字。
    最起碼要搞清漢字是如何演變而來,眼下又以什麽字為美。
    九數則是古代數學這門功課的具體內容。
    古代的讀書人也學數學的,隻是他們學數學注重實用。
    九數就是教讀書人如何測量田地,如何計量穀物和糧食。
    如何公平分配,如何計算稅收,還有盈虧問題等等。
    都是讀書人當官或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
    總之把君子六藝學會,對讀書人無論是做官還是做平民都有極大的幫助。
    隻要達到秀才功名,君子六藝又是每個讀書人必學的。
    所以真正把這套教育體係完全學會的狀元,基本不可能是個讀書讀傻的酸儒。
    衛辭以前雖然也是重點大學的高材生,但他還沒接受過這樣的教育體係培訓。
    所以踏入府學後,他像一塊海綿一樣,在瘋狂的吸收新的學識。
    而府學中,每門功課的教諭都是舉人功名,教衛辭足夠了。
    也是在熟悉要府學的教育體係後,衛辭才有些慶幸。
    還好他娘堅持不惜一切,哪怕搬家也把他送到了府學。
    當初他若留在縣學,以縣學就兩個舉人,還不常來的情況,他絕不可能像現在進步那麽快。
    到時候哪怕他再怎麽有天賦,恐怕也要被耽誤。
    自從來到新的世界後,衛辭一直順風順水,做什麽成什麽。
    讓他都有些開始飄了,也是這次進入府學,他才發現他還有那麽多東西要學。
    科舉不是隻會四書五經就能走到最後的,他要學的東西還多著呢。
    爾雅聽完衛辭的介紹也很驚訝,華國不愧是擁有幾千年曆史,底蘊深厚的文明古國。
    隻有走近祂,才知道祂有多少瑰寶等著你去學習。
    聽完衛辭介紹的君子六藝,說實話爾雅也很動心,
    如果將來有機會,她財富自由了,她一定也要把這些東西學會。
    接下來爾雅讓衛嶽幫忙把衛辭的行李搬回了家,以後衛辭還是在家居住了。
    衛嶽和爾雅如今對周圍環境還不熟悉。
    他們打算一邊把他們的小家精裝修一遍,一邊熟悉周圍的環境。
    等把周圍的情況打探的差不多了,再繼續尋找合適的工作。
    如今人生地不熟的,工作也不能隨意做,搞不好就掉坑裏了。
    衛嶽閑下來了,開始跟爾雅一起研究她之前說過的衣帽間的設想。
    爾雅把現代的衣櫃和衣帽間畫給他看。
    讓他研究一下如何改成如今房子能用的方案。
    現代的房子都吊頂,所以把櫃子鑲在牆體上整齊又美觀。
    可古代的房子不吊頂,房子建的也高,想要做成現代那樣整齊美觀的衣櫃有點困難。
    但爾雅喜歡,衛嶽絞盡腦汁也要給她辦了。
    就在衛嶽想辦法做衣櫃時,衛辭真的邀請程佑安到家中做客了。
    程佑安自從在府學跟衛辭再遇後,兩人就焦不離孟,孟不離焦了。
    沒辦法,府學中與他們年紀相仿隻有他們彼此。
    這也不是說整個青州府隻有他們兩個少年天才,才十來歲就考到秀才了。
    徽州府不是大周很窮的省,這裏也有許多少年天才。
    衛辭九歲考上秀才雖然罕見,但絕不是獨一無二。
    之所以沒在府學看到那些跟他年紀差不多的秀才。
    是因為少年天才大多出自富貴人家,在古代貧窮人家的天才根本讀不起書。
    而那些富貴人家的天才人家考出點名堂後,就去一些著名的書院讀書了。
    大周很多有名的書院都有大儒坐鎮,但凡有點錢的人家,肯定去師資力量更好的書院啊。
    青州府學雖也不差,但也沒什麽名滿天下的名師。
    且府學是朝廷扶持,對貧困學子很友好,不收多少學費。
    所以在府學讀書的秀才出身都不怎麽高,程佑安都算是例外了。
    衛辭在這裏自然找不到與他年齡相近的同窗。
    他和程佑安已經是整個青州府學年紀最小的兩個了。
    而那些年紀大點的秀才出去舉辦個文會啥的,偶爾也會風流一番。
    他們兩個年紀太小,帶著去不方便,自然也就沒人帶衛辭和程佑安玩了。
    喜歡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請大家收藏:()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