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拜師
字數:9304 加入書籤
最後爾雅都不知道自己說了多少謝謝,臉都笑僵了。
最後還有人拉著她非要給衛辭說親,爾雅好不容易才打發了。
接著來便是鹿鳴宴,鹿鳴宴是地方官員與新科舉人的一場交流宴會。
主持者是徽州的巡撫,再加上鄉試的主副考官,以及官府請來判卷的各方大儒。
期間新科舉人一起唱鹿鳴詩。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傳說鹿是一種十分愛分享的動物,它們發現了肥美的青草,就會高聲呼喚鹿群一起享用。
古代的士大夫覺得這是一種美德,是君子之風,所以吟唱鹿鳴活躍氣氛。
此次鄉試的主考官是刑部的另一個侍郎文源清文大人。
文大人本是聖上派到青州查科舉舞弊案的欽差。
查清案情後,皇上又命他留下來主持鄉試。
按照規矩,他是在場所有新科舉人的座師。
衛辭作為解元要帶頭向他敬酒,感謝他的賞識。
以後若是衛辭入了官場,如果想跟他攀關係也可以喊他文座師。
古人的文官之所以容易結黨,就是因為彼此之間太好攀關係了。
同窗,同科,同鄉都天然為一黨,除此之外,座師,房師也可成一黨。
你攀我,我攀他,最後全是自己人。
衛辭起身向文大人敬酒:
“學生衛辭多謝文大人提攜之恩,學生銘感五內,誓死以報。”
文源清上下打量衛辭,好一個風度翩翩,英俊瀟灑的解元。
他顯然對衛辭的考卷印象很深,笑著對衛辭道:
“衛辭,本官觀你的考卷,不僅見識不俗,還精通律法,解元之名,你實至名歸。”
衛辭連忙道謝:
“都是座師抬愛,學生感激不盡。”
徽州巡撫王大人看文源清一副十分欣賞衛辭的模樣,笑著插話:
“今年的解元竟才貌雙全,真是難得,隻是不知詩才如何。
你得中解元想必心中感觸良多,何不賦詩一首,也讓我們看看解元的風采。”
鹿鳴宴上新科舉人作詩十分正常,王巡撫這要求也無不妥,衛辭自然不能拒絕。
就算他不想寫,底下許多舉人還迫不及待等著表現呢。
畢竟今日在上首坐著的,無論是文大人還是王巡撫,亦或各方的大儒,哪怕不是大人物,平時想見一麵都難。
若是今日在他們麵前出彩了,也是一件揚名長臉的事。
衛辭皺眉一思索,然後便朗聲道:
“金烏破曉照軒窗,喜訊傳來意激昂。
今朝得意馬蹄疾,未敢輕狂意彷徨。
且記初心常砥礪,不負韶華譜新章。
當思社稷多艱狀,欲報君恩歲月長。”
衛辭詩寫的中規中矩沒有多出彩,因為王巡撫是讓他當場作詩。
他若寫的太過出色,倒顯得是提前精心準備好的。
而且他已經是解元,沒必要太出風頭,以免招人恨。
可沒想到文大人很給麵,聽了衛辭的詩當即笑著誇好:
“好!有誌氣!”
文大人都說好了,其他人自然不能挑毛病打文大人的臉。
衛辭連忙拱手:
“學生獻醜了。”
文大人滿臉笑容的看著衛辭,不知怎的突然問他:
“你可有師承?”
衛辭聞言心中一跳,但還是老實回答:
“學生並無師門。”
果不其然,聽到衛辭的話文大人臉上的笑意更濃,他詢問衛辭:
“我正想收一個學生,你可願拜我為師?”
此言一出,底下學子的目光頓時都變了,一群人滿眼羨慕嫉妒恨的看著衛辭。
這可是文源清文大人,且不說他自己就是正三品的刑部侍郎。
更重要的是文大人的老師乃是當朝次輔陳閣老。
若是衛辭拜了文大人為師,那就是陳閣老的直係徒孫。
有這麽個師祖在,將來衛辭入朝為官,那前途還不如一帆風順,要啥有啥。
在眾目睽睽之下,衛辭自然不會故作清高的說什麽不想才是。
他立刻雙膝下跪:
“學生拜見老師。”
看衛辭拜師拜得這麽幹脆,文源清也十分高興,他當即親手把衛辭扶了起來。
滿眼歡喜道:
“好,以後都不必多禮。”
眼看著文源清就這麽認了個徒弟,王巡撫也立刻捧場,衝文源清舉杯道:
“恭喜文大人喜得佳徒,這拜師宴就包我身上了。”
古人拜師是很隆重的事,尤其是親傳弟子,師父對弟子擁有很大的控製權。
正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父親對兒子享有的權利,師父幾乎同等享有。
接下來在場的人也都很有眼色的恭喜文源清與衛辭。
其他的新科舉人見狀心氣也都上來了,一個個爭先恐後作詩寫字。
期盼文大人也能看上自己,他們也能一躍踏上通天坦途。
但文源清顯然並不打算收第二個徒弟。
文源清之所以將衛辭收入門下一是看到精通律法,將來可到刑部做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二是看他文風成熟,將來入京參加會試,也有奪魁的可能。
三是偶然得知他曾是小三元,如今又是解元,已經四元在身。
將來若是會試得中會元,那麽殿試他隻要不答的太離譜,皇上就一定會點他為狀元。
那他就會成為大周開國以來第一個六元。
曆朝曆代都不缺狀元,更不缺解元,可六元不同。
先不說這個名次足以名留青史,有六元在身,也會成為天下所有學子的榜樣。
這樣的人才不抓在自己手裏豈不可惜,所以在沒看到衛辭前,文源清就已經決定收衛辭為徒。
等真正見到衛辭後,文源清看他儀表堂堂,芝蘭玉樹,頓時更加滿意。
當今皇上有些顏控,覺得相由心生,十分偏愛相貌好的官員。
老師就是因為相貌不如溫首輔蕭疏軒舉,風姿雋爽,所以沒爭過首輔之位。
後來他收幾個師弟就特別看相貌,文源清若不是陳閣老早年收的徒弟。
說不定以他的相貌都入不得陳閣老的眼。
如今文源清看到風采出眾的衛辭,可不十分滿意。
隻這相貌老師看了都會點頭,起碼以後跟溫黨的比拚中,不會因為容貌再落了下乘。
鹿鳴宴結束後,衛辭回家跟父母說了自己已經拜主考官文大人為師一事。
爾雅與衛嶽聞言自然沒什麽意見,兩人都十分欣喜。
他們沒什麽出身,衛辭卻注定是前程遠大的人。
無法為孩子提供更多的助益是每個父母都非常心痛的事。
如今孩子能拜個對他前程有益的老師,爾雅與衛嶽自然不會有任何意見。
當即就開始準備拜師禮,又去翻黃曆打算挑個好日子,給衛辭舉辦拜師宴。
爾雅還準備用最快的速度給衛辭的新老師私人訂製一款新衣服以示感謝。
衛辭知道爾雅的想法後幫她出主意。
兩人討論一番後,決定用現代漢服中很流行的道袍為設計靈感。
顏色采用灰藍與白色,上繡白竹與仙鶴。
將衣服在拜師宴前趕製了出來,果然效果十分驚豔。
既有書生的溫文儒雅,又帶著一絲仙氣飄渺。
王巡撫想要交好文源清,所以主動提出幫忙做見證人。
所謂拜師宴其實就是一種儀式,挑個黃道吉日,請見證人。
然後在爾雅和衛嶽在場的情況下,衛辭給文源清磕頭拜師。
如今衛辭已經算十八歲了,文源清得了個文采出眾的徒弟很高興。
等衛辭給他磕完頭後,他滿臉笑意的問衛辭:
“可有字?”
衛辭還未弱冠,自然未取字,他搖了搖頭:
“弟子還未有字。”
文源清作為衛辭的老師,是最有資格給他取字的人。
他低頭略一思索,然後道:
“你如今年紀大了,出去與人交際不能沒有字。
今日為師便為你取一字,你名辭,辭,訟也,為師便為你取名訟之如何?”
一個字而已,衛辭自然沒什麽意見,他衝文源清行禮:
“多謝老師賜字。”
文源清撫著胡須輕笑,又接著道:
“訟,又為爭也,大爭之世,不爭便是平庸。”
論語說君子無所爭,現在老師卻說,大爭之世,不爭便是平庸。
看來他這位老師不是死讀書,完全認可聖人之道的酸儒。
兩人三觀也頗為相似,因此衛辭拱手:
“學生受教。”
王巡撫在一旁做見證人,見儀式結束立刻起身恭喜文源清喜得佳徒,又對衛辭:
“訟之,你以後可要用功讀書,繼續力爭上遊,不要辜負你老師的期望。”
衛辭拱手應是,王巡撫是個八麵玲瓏之人。
並沒有因爾雅與衛嶽出身不顯而對她們刻意忽視,反而熱情對兩人道:
“二位得子如此,以後有福了。”
爾雅衛嶽行禮道謝,儀式結束後文源清趕著回京。
他如今還在朝中任職,本來鹿鳴宴一結束便該回京的。
為了拜師宴才多耽擱了兩天,現在一切結束他不好再逗留。
臨走前他叮囑衛辭:
“你的文風已經成熟,後年的會試你若想榜上有名不難。
可你若想取中頭名會元,恐怕還要再努力一些。
你若是對會元勢在必得,在家過完年後,可到京城尋為師。
為師親自指導一年半載,你奪會元之位也多些把握。”
衛辭聞言有些心動,他本想在在會試前的這近一年時光就在家中苦讀。
可閉門造車到底不如名師指導進步快,要能跟在老師身邊進修一年,後年會試他也有更多信心。
衛辭當即點頭:
“學生之前去江南求學,已有三年未見祖父,待陪祖父過完年,便上京到老師身邊侍奉學習。”
文源清滿意的點點頭,這才離開。
他回京走的是水路,一路搭官船回去,安全舒適還便宜。
上船後兩個貼身伺候的小廝去本想直接將爾雅送的衣裳收起來。
他家大人穿衣講究,從來不穿府外的人做的衣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考慮到大人對新收的徒弟十分滿意,這才多嘴問了一句:
“大人,衛公子的拜師禮中有一件衣服,要收起來嗎?”
文源清之前調查過衛辭的身世,自然也知道她母親是青州雲衣閣的幕後掌櫃。
有些好奇她會送什麽樣的衣服給自己,文源清命下來將衣服包裹打開。
待看到衣服的款式後,文源清眼前一亮。
雲衣閣還真是名不虛傳,他將衣服穿上身試了下。
發現此衣一上身,竟硬是襯得自己也有了幾分英俊瀟灑的感覺。
文源清驚喜之後,立刻讓小廝在下個渡口下船,並交代他:
“你馬上回青州找衛辭,將老師的身高體型及相貌告知他。”
小廝能貼身跟在文源清身邊自然也不傻。
他馬上反應過來,主子這是在教衛公子討好陳閣老。
自從皇上登基以來,朝堂大臣發現皇上偏愛相貌出眾的臣子後,個個都比女子還愛美。
一個個戴花抹粉,連女子都自愧不如。
主子這是發現衛公子的母親衣服做的好看別致。
所以讓衛公子明年入京,給陳閣老做幾身好看的衣裳討他老人家歡心。
其實小廝有些不明白,既然朝中的大臣是為了入皇上的眼才愛美起來。
那他們隻需在皇上麵前打扮即可,為何私下也不放鬆呢?
就像這衣裳,常服再好看,那也穿不到皇上麵前去,因為臣子見皇上都穿官服。
既然這樣,他們還愛美個什麽勁兒呢?
不過這都是心中所想,小廝自然不會說出來反駁主子的話。
到了下一個渡口,文源清身邊的小廝立刻下了船,馬不停蹄的又回青州去了。
他要趕在衛公子回老家前將信息帶到,否則要找到衛辭就更費功夫了。
此時的衛辭正在跟父母一起收拾東西回章陽縣下河村。
收拾好東西後他去跟程佑安告別,程佑安成了舉人按理說該回京的。
但他考慮到現在回京也趕不上過年,像文大人就是坐官船也不耽誤他要在路上過年。
所以就打算在青州過完年再回家,反正那個家中也沒人歡迎他。
他回京城最想見的隻有外祖父和外祖母。
至於他那個爹,這輩子不見他都不會想他。
聽到衛辭說過完年他也打算去京中到文大人身邊學習,程佑安高興極了。
他拍著衛辭的肩膀道:
“太好了,本來一想到要離開青州我還挺舍不得你。
現在好了,咱們剛好一起去京城,以後在京中見麵也方便。”
喜歡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請大家收藏:()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