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認親
字數:8921 加入書籤
爾雅卻道:
“那就一天一件,衣裳還怕穿不完。”
說完又對程佑安道:
“佑安你也試試,姨娘頭一回給你做衣裳,也不知道尺寸合不合適。”
程佑安自生母去世後已經很多年沒人給他做衣裳了,他的衣裳都是成品店買的。
摸著爾雅給他做的衣服,程佑安有些心酸。
衛辭衣服多的穿不完,他長大後卻一件生母做的衣裳都穿不到。
等爾雅出去給兩個孩子空間試衣裳後,程佑安情不自禁道:
“要是你娘也是我娘就好了。”
衛辭聞言忍不住那白眼看他:
“跟我爭娘也太過分了吧!”
程佑安低頭嘀咕:
“不就說說嗎。”
衛辭看程佑安臉上有落寞之色,不由得道:
“你若真想做我娘的兒子,那你認她當幹娘不就好了。”
此言一出程佑安眼睛亮了:
“真的可以嗎?衛姨願意嗎?”
無痛當媽爾雅自然沒啥意見的。
所以當衛辭詢問爾雅可不可以收程佑安當幹兒子時,爾雅愣了好一會兒,不知衛辭為何會問這種問題。
但呆愣過後,她立刻點頭同意了。
程佑安一個沒成家的孩子,這麽多年身邊沒一個親人,自己住在青州讀書,又不缺吃穿,出手還挺大方。
爾雅不用想也知道他應該是被大家族放逐的孩子。
這麽多年對於這個孩子人品如何,爾雅也是了解的。
如今他又是舉人,將來定有出息,在朝堂上還能和衛辭互相幫助。
多個這樣的幹兒子,爾雅何樂不為呢,因此她當即同意了。
還讓衛嶽去準備給幹兒子的見麵禮。
程佑安沒想到衛辭這麽雷厲風行,直接就跟父母說了。
他有些不好意思,都多大的人了,別的男子跟他那麽大都成家了。
他也就是收到衣服感慨了一下,沒想到衛辭真的說做就做。
但眼看衛叔衛姨這麽樂意,他又十分高興。
爾雅和衛嶽也沒有隨意認程佑安這個幹兒子,兩人也請了親近的親朋好友來見證。
衛木匠聽說衛嶽和爾雅要認孫子帶回來的好友為幹兒子,更沒有任何意見。
孫子的好友跟孫子一樣有出息,多了個這樣出息的幹孫子,衛木匠高興極了。
他之前準備好了銀錢辦衛辭的舉人宴沒辦成,正不舒服呢。
如今衛嶽和爾雅認幹親,立刻表示他出錢安排。
到時候來的人多了,大家一樣都能知道他的大孫子如今是舉人老爺了。
這次還是他兩個孫子都是舉人老爺,衛木匠光想想就能笑醒。
於是衛木匠將認親宴辦的十分隆重浩大,請了全村的人來。
縣裏許多商戶讀書人慕名而來,衛辭中了解元一事消息靈通的早知道了。
很多人都等著衛家辦解元宴送一份禮混個眼熟呢。
可衛家遲遲沒動靜,如今終於辦宴席了,居然卻是認親宴。
不過關他什麽宴,送份禮心意盡到就行。
抱著這種想法,章陽縣許多員外地主商戶都送來了禮物。
整個下河村就沒見過這麽大的場麵,他們這個小村莊,從前連牛車都少見。
衛家辦認親宴的時候,各種漂亮的馬車一輛接著一輛。
衛嶽與爾雅看到那麽大動靜都驚呆了,她們不想隨意的認了幹兒子,讓程佑安覺得被輕視。
但也隻打算請幾個親近的親戚來見證。
而衛木匠是憋著口氣,想要再熱鬧些,所以請了下河村的村民,但也沒想過會來這麽多人啊。
還好很多人隻是派下人來送禮,並沒有親自過來,否則爾雅還要擔憂酒席不夠。
最後更是連馮知縣都派人來送禮了。
下河村的人聽到知縣老爺家都來人了,頓時沸騰起來。
知縣老爺對很多人來說已經是特別大的官了。
天高皇帝遠,知縣老爺對很多百姓來說,那比皇上都管用。
現在知縣都來送禮了,那他們也不好空手來吃飯吧。
於是很多人連忙回家咬咬牙也都掏了十幾個銅板的禮錢。
但衛木匠大手一揮,豪氣表示不需要。
今兒他高興,知縣老爺都給他們家送禮。
這麽光宗耀祖的事,喜得他牙花子都笑出來了。
瞬間衛木匠都忘了今兒舉辦是認親宴,村民給的那點禮錢,他還真看不上眼了。
衛嶽準備一塊上好的羊脂白玉,白玉一分為二,雕刻了兩塊一模一樣的玉佩。
每塊玉佩看著圖形都十分完整,但合到一起則是一幅更大的圖案。
衛嶽將兩塊玉佩給衛辭和程佑安,程佑安收到玉佩後就要給衛嶽和爾雅磕頭:
“兒子見過幹爹幹娘。”
爾雅不許他跪,她就不喜歡古人這點,動不動就要跪。
這是程佑安來到青州以後過的最熱鬧的一個年。
衛家很小,跟程家一比遠遠不如,卻比程家更自在。
程父從小不喜歡兒子的外向,他高娶了媳婦,在嶽家多年抬不起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好不容易揚眉吐氣,長子卻又跟外祖家親近,於是程父連帶著親兒子也不喜歡了。
後來程佑安的生母去世了,程父又娶了更合心意的繼室。
繼室又給他生了兒子,對程佑安這個親近外祖的兒子他就更看不順眼了。
所以程佑安生母去世後,他在家中就沒有一絲歸屬感。
後來被趕到青州,他也習慣了跟幾個仆人一起過年。
隻有今年是不同的,大年初一,他居然收到了四份壓歲錢。
程佑安已經很多年沒收到過壓歲錢了,他都多大的人了。
可衛辭還有,於是他也有。
衛木匠和周三娘,爾雅和衛嶽,每個人都給了他。
後來他去了宋家,宋老三和林氏也同樣給了他壓歲錢。
程佑安有些稀奇,他看不上這點錢,可這樣收到錢的方式讓他很喜歡。
因為收到壓歲錢的那一刻,仿佛有人在告訴他,你還是個孩子。
他還以為早就沒人當他是孩子了。
衛辭留在家中直到過了元宵節,衛木匠得知他要去京城,既支持又不舍。
他雖然年紀大了,卻也知道孫子拜了大官為師以後必定有出息。
不能因為自己不舍得就耽誤了孫子的前程。
因此元宵節一過完,衛木匠就讓衛辭離家去京城到他老師身邊求學。
爾雅與衛嶽還不能走,青鳳已經定好了婚期,就在下個月。
爾雅與衛嶽打算參加完青鳳的婚禮再回青州。
衛辭本想也多留一個月,參加小姑姑的婚禮。
衛木匠卻私下催他:
“你小姑姑的成婚有你爹娘在就夠了。
你馬上就要考狀元了,怎能在這浪費時間。
趕緊去京城,好好跟著你老師學。
將來考了狀元光宗耀祖,爺爺就是立刻死了都能閉眼了。”
衛辭本來是猶豫不決的,聽到爺爺的催促後,還是決定立刻啟程了。
走之前衛辭與程佑安還是要先回青州,從青州可以走水路,能省不少時間。
爾雅叮囑衛辭,到了青州帶上王安一起去京城,讓王安跟在他身邊替他跑腿。
衛嶽擔憂衛辭此去青州要住在老師家,再帶一個下人會不會不好。
爾雅卻道:
“京城天子腳下,規矩多,呼朋喚友都要先遞拜帖。
還有像一些跑腿買東西的小事衛辭總不能事事親力親為,有王安跟在身邊能省不少事。
不然萬一文大人看衛辭整天被瑣事煩身,說不定還會有意見。”
王安本就是衛嶽給衛辭準備的書童,但一想到如今兒子要寄人籬下一年多。
衛嶽就忍不住焦躁,生怕兒子在外麵受委屈,恨不能自己也跟著去算了。
爾雅也不放心,雖說衛辭是正兒八經拜了文大人為師的,按當下人的思想,他算文大人的半子。
文大人不可能閑著沒事害自己的徒弟,可這也不耽誤爾雅的擔憂。
出門在外,再好也不可能像在家裏一樣舒服。
爾雅一邊擔憂一邊往衛辭包裹裏塞了一萬兩銀票,她叮囑衛辭:
“若是在文家住的不舒服,就去賣一棟房子,不要嫌貴,你過的舒坦最重要。”
衛辭無奈點頭,他是會委屈自己的人嗎。
爾雅與衛嶽絮絮叨叨的給衛辭準備了許多東西。
當然她也沒忽視程佑安,都是兒子,自然不能厚此薄彼。
除此之外爾雅還給程佑安準備了回家送長輩的禮物。
她知道程佑安與京城家裏人的關係不好,但很多年沒回去了,該裝的還是要裝的。
她準備的都是徽州的特產,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徽墨,歙硯,徽州漆器和徽州三雕,雙麵繡等。
她交代程佑安:
“不管如何,麵子總要做好的,不要再讓外人挑你的理。
茶葉可你送你爹娘,徽墨和硯台就給你的幼弟。
還有那雙麵繡是我親手繡的,可以送你的外婆,剩下的你看著送。
有些人心裏再不喜歡,臉上也不能露出來,否則外人還以為是你的不是。
你是個好孩子,等你以後出息了,早晚讓他們後悔去。”
程佑安聽完爾雅的話,心中百感交集,五味雜陳。
他眼眶發酸,情不自禁道:
“娘,謝謝你。”
衛辭在一邊看程佑安眼眶通紅,都快忍不住要哭了。
不由得走過來拍了拍他的肩膀,無聲的安慰他。
送走兩個孩子後,衛嶽與爾雅閑著無聊,給青鳳準備了許多嫁妝。
爾雅的刺繡手藝極好,她為青鳳親手繡了一身嫁衣。
衛嶽與衛木匠也給青鳳打了家具,如今周三娘的手也鬆了,私下給青鳳備了很多壓箱銀。
時間一晃很快到青鳳出嫁的時候,孫家很滿意這樁親事。
孫家的兒子和青鳳訂婚時,衛辭還不是舉人。
孫家隻是覺得衛辭將來有希望成為舉人,再加上這兩年衛家越發富裕,所以才來求親。
誰知兩人剛訂婚沒多久,衛辭就高中舉人了,還是頭名解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孫家喜不自勝,覺得走了大運,將來若是衛辭當了官,那他們孫家也能跟著沾光。
因此儀式也辦的格外隆重,孫家來娶親當天,周三娘緊張的手腳冰涼,心髒快要跳出胸口。
她生怕青鳳的生父再像當年青鸞成婚時那樣來大鬧一場。
好在王二柏並沒有來,許是被上次周三娘要拚命的模樣嚇怕了。
又或許衛辭成了舉人老爺,他怕將來衛家找他算賬。
孫家的小兒子,青鳳的新夫婿孫家成是個相貌十分斯文的男子。
比青鳳大了三歲,如今成婚年紀不算小了,之所以拖到現在不是因為娶不到媳婦,而是孫家人有點挑。
孫家自詡是章陽縣的大族,家裏有錢兒子又認字,雖說沒考上什麽功名,但孫家成相貌好啊。
本來還想著看不看能不能往上攀一攀,找個舉人的女子給家中增光。
結果自然沒攀上,退而求其次求娶青鳳,誰知峰回路轉衛家出了個年輕舉人。
孫家成誌得意滿,婚禮進行的也十分愉快,從始至終沒有出幺蛾子。
等婚禮徹底辦完周三娘才狠狠鬆了一口氣,覺得自己的任務總算都完成了。
兩個女兒都嫁出去了,以後她也能少操許多心。
青鳳的婚禮辦完後,爾雅與衛嶽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回青州。
雲衣閣還需要自己,爾雅等著回去掙錢呢。
爾雅與衛嶽訂的回青州的時間在青鳳回門後。
可還沒等到青鳳回門,青鸞先找了回來。
這些年青鸞的日子過的很不容易,剛成婚時日子艱難,周三娘告訴她有孩子幾天了。
青鸞忍啊忍,好不容易忍到懷孕生子,可她的兒子還沒滿月就被婆婆抱走了。
在這個時代,婆婆搶走孫子,那真是到哪都沒處說理。
青鸞的婆婆不喜青鸞這個兒媳,就算青鸞給她生了孫子,她還是不待見青鸞。
自然也不想把李家的骨血交給她養,有這麽個心思歹毒的婆婆,養出的孫子自然一點也不親近母親
青鸞至今已經生了二女一子,兩個孫女她婆婆都不要。
唯一的兒子倒是看得緊,青鸞如這個時代的大多數女性一樣,都有點重男輕女,將兒子視為後半生的依靠。
兒子被抱走還被養的跟她不親,讓她心如刀絞,夜不能寐,又反抗不得。
隻能一有機會就回娘家訴苦,希望周三娘和衛木匠出麵幫她爭取。
喜歡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請大家收藏:()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