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熱鬧
字數:8577 加入書籤
此時老師還在刑部沒有回家,衛辭一回到文家師母就迎了上來。
自從王夫人得到消息後,就激動的站也站不住,坐也坐不住。
她一邊派人去刑部向文源清報喜,一邊命人放炮仗,接著又打賞下人。
如今衛辭回來了王夫人更是喜不自勝,王夫人感歎夫君眼光好,收了個這麽爭氣的徒弟。
接下來王夫人狠狠誇了衛辭一番,又讓他好好準備殿試。
他如今已經連中五元,就差殿試那麽一哆嗦了。
與此同時,京中悄然傳起了會元衛辭科舉作弊的小道消息。
謠言傳的有鼻子有眼,仿佛親眼目睹一般說衛辭是陳閣老的徒孫。
陳閣老又是治水的行家,此次會試中又出現了治水的策論。
衛辭說不定就通過陳閣老提前得知了考題,才能一舉奪魁。
其實每年會試放榜都會有這種謠言,全國各地每年有幾萬甚至十數萬學子進京趕考。
會試錄取人數卻不足千人,不中者說幾句說幾句酸話,傳幾句謠言再正常不過。
所有不中的學子內心都覺得自己懷才不遇,主考官有眼無珠。
上榜者遠不如自己,這個時候惡意猜測他人是作弊再正常不過。
希望這樣的謠言私下傳兩天也就算了,沒人敢把這種話擺上台麵的。
可這次卻不同,謠言竟有越演越烈之勢。
其實有腦子的人都知道什麽陳閣老透題都是扯淡。
會試的考題都是由皇上和主考官出題。
主考官一經指定就被禦林軍護送到貢院出不來了,然後在貢院出題。
皇上出的考題同樣由禦林軍將考卷護送到貢院,不到考試當天不能打開。
陳閣老再牛也不可能把手插到羽林衛啊。
那可是皇上心腹中的心腹,保著皇上性命的。
陳閣老莫說向羽林衛插手,他就是動動心思皇上都能淩遲了他。
為了一個徒孫陳閣老會去動皇上的底線?陳閣老腦子進水了也不可能。
不過這種事知道歸知道,但謠言硬是這樣傳也不耽誤大家八卦。
有心人知道這是有人在朝衛辭下手,可這關他們什麽事呢。
衛辭是陳閣老的徒孫,他名聲有礙該急得是陳閣老。
就在有人等著謠言越傳越廣,最後衛辭名聲毀於一旦,皇上迫於眾怒避諱不點衛辭為狀元時。
一個更勁爆的消息迅速傳遍整個京城,周侍郎和已出嫁的小姨子偷情。
被小姨子的夫君丁舉人抓了個正著,結果兩人當場打了起來。
周侍郎的頭不僅被丁舉人打破,丁舉人還跑到京兆府尹狀告周侍郎淫穢亂倫。
這個消息一出整個京城頓時炸開了鍋。
大大小小所有百姓都在討論周侍郎和小姨子偷情的事。
有人還說丁舉人的兒子都是周侍郎的,丁舉人在替周侍郎養兒子。
還有人說周侍郎和小姨子偷情被丁舉人抓到時。
周侍郎連褲子都沒來得及穿就和丁舉人打了起來。
周圍鄰居爬牆去看,正好看到周侍郎光著屁股在院裏和丁舉人打架。
至於什麽衛辭科舉作弊一事,根本沒人感興趣了。
……
王安打聽完消息一臉興奮的回到文家,他穿過畫廊走進衛辭居住的院子。
正巧看到衛辭坐在院中的石桌上自己跟自己下棋。
見到衛辭王安再也抑製不住自己的興奮之情,滿臉笑意道:
“少爺,你是不知道,現在全京城的百姓都在討論周侍郎的屁股有多白,真是笑死我了。”
衛辭聞言頭也不抬,臉上神色都未變一下。
這消息就是他讓人放出去的,他自然沒有任何意外。
會試榜單還未出來之前,衛辭既然已經猜到溫黨要找自己的茬,他又怎能隻躲在文家避風頭。
通過上次在程家和程有為的對話,衛辭已經大致猜到溫黨可能會壞他的名聲。
而壞名聲這種東西,自然都是通過謠言潑汙水。
溫黨勢大,他們若真鐵了心要潑衛辭的汙水,哪怕衛辭再防備也沒用。
因為他不可能堵住天下所有人的嘴。
所以在文源清詢問衛辭可有對策時。
衛辭想起了前世每當有大人物出事,上麵習慣性拿明星的消息來轉移群眾目光的做法。
想要破壞一個謠言的傳播,最好的方法莫過於用一個更大更勁爆的消息去覆蓋。
溫黨既然往衛辭頭上潑汙水說他科舉作弊,那他自然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不就是傳謠言呢,誰不會呢,他不僅要傳,他還要傳一個更大更勁爆更真實的謠言。
不對,不是謠言,畢竟周侍郎是真的在和小姨子偷情。
衛辭把自己的對策告訴文源清後,文源清立刻想到他們剛查到周侍郎和小姨子偷情一事。
這個消息陳黨剛得知沒多久,原還沒想好如何使用才能把周侍郎拉下馬。
衛辭向文源清提建議,先聯係丁舉人。
丁舉人原是楚城丁氏的嫡支,丁氏一族在前朝乃是大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前朝末年丁家人站錯了隊,及時回頭才保住家族沒有覆滅。
但整個丁氏在大周依舊不受待見,以至於人才凋敝,子孫越來越不爭氣。
丁舉人是丁家這一代最有讀書天賦的族人了。
丁舉人的父親知道他們家族不受皇家待見,
為了兒子的前程,他不得不挾恩圖報,替兒子求娶了溫閣老的女兒,以求溫閣老提攜庇佑。
溫閣老還未入朝為官時,曾經受過丁家的恩惠。
後來他踏入朝堂,入了皇上的眼,官越做越大。
對於丁家這個不得皇家待見的家族,自然避之不及,完全不想與其扯上關係。
至於丁家的恩情,他也打算私下贈一筆金銀便算了了。
可丁家不依,他們想要扒上當時步步高升的溫閣老。
於是拿出曾經的恩情希望溫閣老嫁女。
溫閣老迫於恩情不得不應下這門婚事,可若想讓他礙於女兒的關係扶持丁家,那丁家就想多了。
溫閣老嫁女之後,不僅沒扶持丁家,還私下吩咐斷了丁舉人的青雲路。
從此後無論丁舉人參加多少次會試,在溫閣老的示意下他就從未中過榜,一直都隻是個舉人不說。
他的妻子,溫閣老的幼女,還與長姐的夫君周侍郎,在閨中時就有了首尾。
後來溫小姐嫁給了丁舉人後,更是經常與周侍郎偷情,此事丁舉人早就知道了。
但礙於溫閣老和周侍郎的勢力他不敢反抗,隻能打落了牙往肚子裏吞。
丁家本就不受皇上待見,當年丁氏家族為了求先皇放丁家一馬,曾經族中全部金銀土地盡數獻於先皇。
如今的丁家要人才沒有,要勢力沒有,要錢財也沒有。
丁舉人縱使知道妻子偷情,又能如何?
他不敢張揚,因為溫閣老本就厭惡極了丁家挾恩圖報,根本不認他這個女婿。
他年過而立還隻是個舉人,會試遲遲不過,想要當官有溫閣老的吩咐更不可能。
他隻能窩囊的住在京中,甚至不能回老家楚城陪父母,因為溫夫人不願意。
文源清查清這些後曾與丁舉人聯係。
暗中表示可以支持丁舉人拆穿周侍郎的真麵目,保他全身而退。
但丁舉人沒有同意,因為他之所以願意忍到今天就是為了有朝一日可以出人頭地。
陳黨想要他出麵扳倒周侍郎,要承諾給他一個前程才行。
可惜丁舉人的想法太過癡人說夢,因為真正厭惡丁家的不是溫閣老,而是皇上。
溫閣老為何要阻止丁舉人入朝為官,恨丁家挾恩圖報隻是其一。
真正的緣由還是皇上不喜歡丁家,要知道先帝當年打天下時,丁家可是與先帝作對的反王的心腹世家。
後來要不是剛開國時,國庫實在太緊張,丁家帶頭捐家產解了先帝燃眉之急,先帝早就滅了丁家九族了。
這樣的家族三代內大周皇室絕不可能再啟用。
所以溫閣老才會嫁女之後,又親自絕了丁舉人的官途。
他此舉除了報複丁家,也是在向皇上表忠心。
皇上厭惡的人,溫閣老不敢用,陳閣老一樣不敢用。
所以丁舉人想要前途的承諾,陳黨給不出。
陳黨不給承諾,那丁舉人疼寧願當綠王八忍氣吞聲,也不願得罪溫閣老。
最後還是衛辭讓人跟他談判,丁舉人的前途他不會給。
但隻要丁舉人願意配合在會試放榜之後配合壞了周侍郎。
將來他會給丁舉人的兒子或者孫子一個前途。
大周開國至今才曆任兩個皇帝,當年丁家作為反王心腹的事還有太多人知道。
礙於皇家顏麵,哪怕丁家就是出了曠世奇才,皇上也不會用。
隻有等再過一代或者兩代,老一輩的就走光了,新任皇帝才有啟用丁家人的可能。
所以衛辭向丁舉人承諾,將來他可以給丁舉人的兒子或孫子一個前程。
丁舉人猶豫一番後還是無奈接受了這個交易。
於是一直當活王八的他突然硬氣起來,在妻子再一次和周侍郎偷情時,故意帶人回家抓了個正著。
並將周侍郎從床上拖下來拉到院子,開著大門跟光屁股的周侍郎打了起來。
打完周侍郎他又去京兆府尹擊冤鼓,狀告周侍郎勾引他的妻子。
此消息一出,整個京城頓時沸騰了。
朝廷三品大員跟人偷情的八卦那簡直太對老百姓的胃口了。
與之一比,之前溫黨讓人傳的衛辭科舉作弊的事根本就不算啥。
很快連提都沒人提了,把這事拿到市場上去說都沒人接茬。
什麽會元科舉作弊,年年都有人說,也沒見一個是真的。
光靠作弊又怎麽可能拿到會元,一聽就是假的。
相比之下侍郎大人光屁股被人從床上拖到院子裏打架的消息就有意思多了。
周侍郎一時成了京城的熱門人物。
溫閣老小女兒搶大女兒夫君,二女同侍一夫也十分值得說道。
還有丁舉人的兒子到底是丁舉人的兒子,還是周侍郎的兒子那就更有意思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聽說還有賭坊開了莊,押丁舉人的兒子到底是誰兒子,周侍郎一賠十遙遙領先。
第二天禦史彈劾周侍郎的奏折就如雪花一般飄向皇上的禦案。
也有些人頭鐵,彈劾溫閣老教女不嚴,養出一個不知廉恥的女兒。
幸好溫閣老就兩個女兒,否則溫家其他女兒都要跟著遭罪。
總之今年的陽春三月京城極為熱鬧,會試放榜的消息都上不了熱門了。
溫黨破壞衛辭名聲的計劃被徹底粉碎,衛辭在文家舒舒服服準備殿試。
大周殿試的名次分為三甲,一甲三名,第一名是狀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賜進士及第。
二甲一般在一百到一百三十名左右,賜進士出身。
剩餘的貢士則全部為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俗話說同進士,如夫人。
在官場這個極其講究出身的地方,進士和同進士,一字之差,天差地別。
首先同進士不能入翰林,而非翰林不入閣,也就是同進士一般很難爬到高位。
對於很多年輕學子來說,他們寧願不中,也不願做同進士。
二月會試開考,三月份放榜,殿試則在四月份。
殿試隻考一天,也隻有一道題,這道題是皇上所出。
到時候主考官也是皇上,所以進士也叫天子門生。
殿試隻決定排名,沒有落榜一說,所以貢士都是板上釘釘的進士。
衛辭記得他前世唐朝的時候,貌似就有一個貢士因為貌醜落榜。
後來那位落榜的貢士做了什麽,想必很多人也都知道。
後來朝代吸取教訓,殿試就沒有落榜一說了。
區別隻在是進士及第,還是進士出身和同進士出身。
衛辭如今已經連中五元,眾人都心知肚明,若無意外,今年的狀元就是衛辭了。
他若得狀元便是六元及第,這對整個大周來說都是一件盛事。
以衛辭如今的才學水平和他的相貌,文源清覺得皇上沒有理由不點他為狀元。
文源清甚至覺得以衛辭的相貌,哪怕他就是才華差些,排名在一百三十名開外,皇上都能把他拉回二甲,甚至點他為探花。
沒辦法,皇上顏控眾所周知,要不是殿試沒有落榜的規矩。
文源清覺得當今皇上說不定也會是一個因為貌醜就讓人落榜的主考官。
喜歡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請大家收藏:()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