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寺院
字數:9198 加入書籤
傳旨官走後衛家人看著聖旨都十分興奮。
連一向話不多的衛木匠都忍不住過來圍觀,這可是聖旨,上麵蓋著皇上的玉璽。
除此之外,傳旨官還送來一套敕命安人穿的服裝。
這套服裝一般情況下用不到,正式場合才會穿。
爾雅越來越歡喜,倒不是這聖旨和衣服多好看。
主要是有了這兩件東西,她也是有品級的人了。
如果她現在回了章陽縣,知縣老爺見了她還要給她行禮呢。
以後她每年還有200石糧食的俸祿,無論如何不會餓死,爾雅興奮的不得了。
人一旦順起來什麽都順,爾雅這邊剛接完聖旨。
那邊王夫人也送來消息,何老夫人沒什麽大礙。
何母終於有了空閑,約爾雅三天後去普度寺燒香。
爾雅得到消息十分鄭重,連忙開始準備當天要穿的準備衣裳首飾。
一隻簪子她都挑了又挑,連耳墜她都準備了五六對,拉著衛嶽跟她一起搭配。
衛嶽不明白這些顏色一樣的耳墜有什麽區別,值得換來換去。
他滿臉不解的詢問爾雅
“你至於這麽隆重嗎?雖說低頭娶媳婦,但你也不必這麽緊張吧。”
衛嶽自然不懂爾雅的緊張,何家人對衛辭並沒什麽意見。
是怕衛辭的家人粗魯不懂禮儀才對這樁婚事猶豫。
萬一最後這樁婚事沒成,可不要她背鍋。
而且爾雅還聽王夫人說,何母也是清流人家的小姐,清高講究的很。
平時最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俗”,與她相交的夫人都知,她是最怕“俗”的。
聽王夫人的描述,這何母像極了另一個妙玉。
聽說她喝龍井要用細白瓷蓋碗,喝金駿眉要用紫砂壺,喝葡萄酒要用祁連山玉精雕而成的杯子。
平時到別人家應酬,主人家都要按她的習慣來。
不過誰讓人家有資本呢,何母的祖父乃是前任禮部尚書。
她的叔叔是有名的大儒,在江南書院教了半輩子書。
最盛的時候,朝廷一半江南的官員都是他叔叔的學生。
她的父親子承父業,考中進士後入了禮部。
可以說找遍整個大周,都沒有比何母的娘家更懂禮的人家。
在社交場上你反駁她,外人一定不會說她不懂禮。
要和這麽個人做親家,爾雅沒辦法不緊張。
不過再緊張還是要去,到了約定好的那一天,爾雅一早就打扮妥當,帶著王嬸,坐上王安架的馬車去了普度寺。
眼下並不是拜佛的盛季,不過京中的這些夫人都信佛,加上又沒別的消遣,想出門散心隻能往廟裏來。
所以普度寺的香火十分旺盛,前來進香的人也不少。
爾雅與王夫人前後腳到,看到王夫人到了爾雅迎了上去
“王姐姐,你來了。”
王夫人走過來抓住爾雅的手
“妹子,你來的這麽早。”
爾雅笑笑,對王夫人道
“我也剛到,再說了,我這不是著急嗎。”
王夫人聞言拍拍爾雅的手以示安慰
“不必急,時間還來得及。”
說著她對爾雅神秘一笑,低聲道
“連老天都幫我們,這樁婚事你放心吧,過了今天一準成。”
看著王夫人胸有成竹的模樣,爾雅好奇她這是準備了什麽。
王夫人卻眼神示意爾雅先不要問,此處也不是說話的地方。
普度寺占地麵積很大,分前院與後院,前院是供香客上香禮佛的大殿,偏殿等。
後院則有食堂與供人休息的齋舍,還有一片桃林。
每年春天桃花盛開的時候,都會引來許多遊客前來觀賞桃花。
爾雅與王夫人先到,兩人攜手一起到殿中上香磕頭,又捐了香火錢,爾雅還給宋奶奶點了一盞長明燈。
接著她們正打算搖簽解簽,爾雅剛好看到熙熙攘攘的殿內,走進來一對母女。
母女二人氣質都極為特殊,年長的母親昂首挺胸,儀態端莊,給人一種不太好接近的感覺。
挽著母親手臂的女兒雖麵容與母親有幾分相似。
但小姑娘給人的感覺卻是大氣端莊,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一看就是正妻範。
她長的也十分出眾,一身粉色衣裙,嬌而不妖,身姿婀娜,就是個頭有些高。
爾雅是服裝設計師,她打眼一瞧就粗略看出,此女差不多有一米七二。
古代男子個頭不算高,她這個身高比很多男人都高了。
但爾雅很喜歡,滿腦子都是這個小姑娘穿她設計的衣裳一定很好看。
王夫人察覺到爾雅在盯著誰看,順著她的目光看過去,臉上立刻露出一絲喜意道
“巧了不是。”
說完就拉著爾雅主動向母女二人走了過去。
爾雅一臉懵的被王夫人拉了過去,王夫人走上前笑著對兩人道:
“郭夫人,你也來上香啊。”
看到王夫人郭夫人也揚起一抹微笑,她微微屈膝向王夫人行禮,發間的流蘇輕輕晃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見過王夫人,夫人也來給菩薩進香嗎?真是巧了。”
王夫人笑容燦爛,一把將郭夫人托起:
“這是幹什麽,咱們不講那些虛禮,既然能在此相遇就是有緣,一道走走說說吧。”
接著王夫人又拉著爾雅對郭夫人道:
“我這妹子初來京中不久,我帶她出來走走。
爾雅,這是翰林學士何大人的夫人,娘家姓郭。
郭夫人,這是我妹子姓宋,也是今年新科狀元的母親。”
王夫人介紹兩人認識,爾雅不知郭夫人是有意還是無意。
本是私下碰見,加之之前又相識,麵前這位郭夫人卻朝王夫人行禮。
如今她隻能有樣學樣,也微微屈膝,對郭夫人道:
“見過郭宜人。”
郭夫人許是不是真心要受爾雅的禮,連忙道:
“宋安人不必多禮,正如王夫人所說,咱們私下碰見,不必講究虛禮。”
說完她又轉頭對一旁的女兒道:
“琇瑩,給兩位夫人見禮。”
名叫琇瑩的姑娘聽到母親的話,落落大方的上前一步,然後屈膝向王夫人和爾雅行禮:
“琇瑩見過兩位夫人。”
王夫人衝爾雅使了個眼色,爾雅連忙上前將琇瑩親自扶起,並淺笑著稱讚:
“是個鍾靈毓秀的好孩子。”
她知道眼前這個名叫琇瑩的女孩就是王夫人給衛辭挑的媳婦。
二話不說將手腕上準備好的翡翠鐲子套到了何琇瑩手腕上:
“頭回見麵,我也沒什麽好東西,這個鐲子你戴著玩吧。”
爾雅今天戴的翡翠鐲子是她精心準備的,真正的帝王綠,水頭也極好。
拿到現代價值千萬級別,就是在眼下也值個上千兩銀子。
看到爾雅套到琇瑩手腕上的鐲子郭夫人也暗暗驚訝,不是說衛家是泥腿子出身嗎。
他們家到底哪來的這麽多錢?衛辭高中狀元之後就在京城買了一套大宅子。
如今衛辭的母親也出手這麽大方,這樣好的翡翠鐲子沒點門道可買不到,這位宋安人竟說送就送。
且看眼前這位宋安人的言行舉止可一點不像民間的婦人。
何琇瑩接到鐲子倒沒什麽意外之色,大大方方的收下了:
“多謝宋夫人。”
爾雅看她舉止大方,眼神端正,一舉一動透露著大家閨秀的文雅,頓時滿意極了。
這個女孩子無論是相貌還是氣質都和衛辭般配極了。
雖說有些高,不過也不怕,反正衛辭更高,他繼承了衛嶽的基因,有一米八三。
接著幾人一起上香祈福,抽簽解簽,然後到後院去休息。
到了後院後,郭夫人提議要為抄經書,何太夫人前段時間病了。
如今郭夫人到這普度寺走了一趟,怎能不為婆母抄本經書。
王夫人與爾雅自然要奉陪,普度寺的僧人為她們準備了筆墨紙硯。
何琇瑩為三人磨墨,三人聚在一起抄經書。
這還是爾雅頭一回抄寫經書,因為是給老人祈福。
所以抄的是《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這本經書包含了消除眾生一切苦,增長壽命等願望,適合為身體欠佳的老人祈福。
隻是這本經書共有七千多字,在此之前爾雅從未抄過。
為了娶兒媳婦,她隻能硬著頭皮抄。
抄經書最忌諱錯字,一個字錯,一張紙就全白廢。
三人抄了近兩個時辰才抄完一本經書。
抄完經書爾雅看郭夫人還有意猶未盡的意思,生怕她提議再抄一遍,連忙道:
“何家太夫人前段時間生病我也不知道。
回頭我想為太夫人繡一本經書,郭夫人可千萬不要拒絕。”
郭夫人聞言一愣,連忙道:
“這也太麻煩宋夫人了。”
爾雅道:
“一點心意,算不得什麽。”
反正她可不想在這裏再抄一遍經書了。
爾雅這寺廟一行,損失了一隻價值千兩的翡翠鐲子不說,還被拉著抄了一下午的經書。
又自找了一個繡經書的任務,她還真是將低頭娶媳婦這句話做到了淋漓盡致。
不過誰讓她家看上了人家女方呢。
回去的馬車上,王嬸給爾雅按摩著脖子和手腕,讓她鬆快點。
王嬸憋了一天的疑問,她詢問爾雅:
“這何家的夫人到底怎麽想的?怎麽偏拉著夫人您抄什麽經書?”
爾雅也沒搞懂郭夫人什麽意思,她疲憊的搖了搖頭:
“隨她怎麽想的吧,誰讓咱們矮人家一截呢。”
與此同時,郭夫人與何琇瑩也在馬車中討論著今天的事。
隻不過郭夫人手中還拿著一本經書,如果爾雅在此,一定能認出,這正是她今天抄寫的經書。
郭夫人將經書仔仔細細從頭翻到尾,何琇瑩忍不住詢問母親:
“娘,你為什麽要拉著王夫人與宋夫人抄經書啊?
現在又讓人把宋夫人抄好了供在佛前的經書拿了出來研究了這麽久,你到底看出什麽了?”
郭夫人眼看一向沉穩的女兒突然沉不住氣,當即沒好氣的看了她一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娘還不是為你籌謀,那衛辭是有才華,瞅著前途也光亮。
可這嫁人不能隻看男人,婆婆可比男人重要多了。
娘不為你把著關,萬一讓你遇到一個刻薄無知,又愛磋磨人婆婆,你不要哭一輩子!”
何琇瑩聞言臉瞬間紅了,她搖了搖母親的手臂,撒嬌道:
“娘,那你看出什麽了?”
郭夫人歎了口氣:
“你這位未來的婆婆,別的不說,倒是個沉得住氣的。
你看她抄的這經書,從頭到尾,字跡都沒什麽變化。
今日抄經書時我特意加快了速度,她又是個新手,抄的最慢。
但人家硬是不急不緩,字跡沒有一絲潦草。”
何琇瑩不解:
“沉得住氣又如何?”
郭夫人仔細為女兒講解:
“能沉得住氣,起碼說明她要臉麵,是個穩得住的人。
雖然那些文人都說什麽偽君子不如真小人,但瑩兒,咱們女人就要反過來。
寧願婆母是個偽君子,也不要真小人。
偽君子起碼還要臉麵,她要臉,沉得住氣。
就算品行不好也不敢正大光明的磋磨你,你就還能想辦法跟她周旋。
最怕的就是那種沒皮沒臉的婆母,一哭二鬧三上吊,一點臉麵也不要。
像如今工部郎中孫大人的母親,沒皮沒臉,用兒媳婦的嫁妝不說。
居然覥著臉用兒媳婦的嫁妝給自己兒子納妾,還在外人的宴席上磋磨兒媳婦。
遇上這樣的婆母,那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了。”
何琇瑩聞言沉默,孫大人的母親她也見過。
孫大人出身貧寒,一朝得勢也娶了個官家千金。
如今孫家住的是兒媳婦的嫁妝宅子,吃的用的也算是兒媳婦的嫁妝財產。
孫母偏沒有一絲羞愧,還想著法磋磨兒媳,聽說都有禦史要參孫大人了。
這正是因為孫家的榜樣在先,如今京中都不流行榜下捉婿了,就怕捉個孫大人的女婿回去。
都說鳳凰男的路難走了,再也沒有權有勢的老丈人賞識鳳凰男。
這一切還不是因為前人把路都走絕了。
郭夫人看女兒似懂非懂也沒再多說什麽。
她的公公與丈夫都看上了衛辭,有意把女兒嫁到衛家,其實如今她想反對也沒用了。
但她還是盡力拖了一段時間,提出要看看衛辭的母親,就是怕女兒成為第二個孫家媳婦。
還好今天的見麵還算不錯,郭夫人看衛辭的母親也不像孫母那種人。
否則她定要想方設法毀了這門親事,哪怕觸怒公公丈夫也在所不惜。
喜歡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請大家收藏:()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