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相遇

字數:9040   加入書籤

A+A-


    爾雅回家後衛嶽連忙迎了上去打聽情況。
    看到妻子一臉疲累,他立刻詢問:
    “這是怎麽了?何家人不好相處嗎?”
    爾雅搖了搖頭:
    “沒有,隻是我抄了一下午的經書腦子疼。”
    經書很多地方特別繞口,筆畫多難寫,讀起來又拗口,所以抄寫的時候要格外專心。
    尤其是爾雅這種頭一回抄寫的人,更加要集中注意力。
    衛嶽聞言不解:
    “你們不是去燒香嗎?怎麽還抄起來經書了?”
    爾雅不想對衛嶽說那麽多,隻道:
    “都到寺廟了,抄本經書不正常嗎。”
    衛嶽皺眉:
    “你不是最愛護眼睛嗎?經書字小又難抄,你抄它幹嘛!
    何家人怎麽樣?好相處嗎?你跟她們能不能處的來?”
    爾雅不是愛挑事的人,雖然在寺廟時郭夫人有點拿姿態。
    但俗話說得好,抬頭嫁女兒,低頭娶媳婦。
    時下人就是認為嫁女兒要高姿態,以免女兒將來被婆家輕視。
    所以爾雅也能理解郭夫人,她臉上揚起笑容,一副對何家姑娘很滿意的樣子:
    “挺好的,何家的女兒長的極好,落落大方,跟咱們兒子挺般配。
    至於郭夫人,看著也不是個難相處的。”
    聽爾雅這麽說衛嶽才鬆口氣:
    “那就好,你們處的來就好,”
    爾雅這幾天那麽隆重的模樣到底影響了衛嶽。
    他生怕何家人不好相處再為難人,他是想讓兒子娶個好媳婦不錯,但也不希望爾雅受兒媳婦的氣。
    等衛辭下值回家,也第一時間詢問爾雅:
    “娘,你今天見何家人感覺怎麽樣?”
    爾雅更沒有向衛辭告狀的意思,她也不想讓衛辭心裏膈應的慌,依舊笑著道:
    “挺好的,何家姑娘生的極好,娘挺喜歡的。”
    聽到爾雅說喜歡衛辭才徹底滿意。
    如果爾雅不喜歡何家的姑娘,那對方就是再好衛辭也不會娶的。
    雖然這麽說有點媽寶男,可衛辭本來就沒有戀愛的心思。
    他娶媳婦就兩點要求,一是對方與他前程有益,二是母親滿意。
    至於對方是醜是俊,性子如何,都不在衛辭的考慮範圍之內。
    反正對方隻要達到自己的要求,他都會尊重對方,將她視為自己下半生唯一的伴侶。
    現在母親已經表示滿意,那這門婚事衛辭也十分滿意了。
    打發走衛辭後,爾雅想著趕快把說了給何太夫人繡的經書繡出來。
    一本經書而已,也沒什麽難度,自然不能太拖遝。
    衛嶽看爾雅從寺廟抄完經書回來又開始繡經書十分不解:
    “你什麽時候對經書這麽著迷了?又是抄又是繡的。”
    爾雅向衛嶽解釋:
    “何太夫人前兩天不是病了嗎?我想著咱們也不能沒有一點表示。
    我給何太夫人繡本經書,也算一點心意。”
    衛嶽聞言若有所思的點頭,心道高門大戶的女兒真的不好娶。
    但轉頭他就托榮家的關係收了一支百年的山參。
    想著到時候跟妻子繡的經書一起送過去,省的何家到時候不拿爾雅繡的經書當回事。
    爾雅是刺繡的高手,繡經書這種事對她來說一點難度都沒有,雖然花了點時間,但完全不費心神。
    待經書繡好,衛嶽並著山參一起送了過去。
    何家收到禮物十分滿意,覺得衛家人做事真的體麵。
    不愧是能養出衛辭的父母,這下就連郭夫人都挑不出什麽毛病了。
    就在何家想著挑個日子跟衛家定下時,衛何兩家在談婚事的事居然已經傳出了風聲。
    爾雅聽到風聲大驚,她不知道這風聲是怎麽傳出來的。
    在婚事沒確定之前,他們衛家就是在沒品,也不可能把這事透露出去。
    萬一此事不成這不是壞人家女方的名聲呢。
    爾雅立刻去了文家,想要托王夫人向何家解釋。
    沒想到王夫人聽到爾雅的來意後卻微微一笑,安慰她道:
    “放心吧,此事跟咱們沒關係,何家人也怪不到咱們的,一切都是天意。”
    爾雅不理解王夫人的意思,連忙詢問到底是什麽情況。
    王夫人向爾雅解釋:
    “那天在普度寺我不是跟你說了嗎,咱們有上天庇佑。
    咱們那天去普度寺,你猜我看到了誰?”
    說到這王夫人神秘一笑,在爾雅好奇的目光中繼續說道:
    “大理寺丞的肖大人的夫人盧氏,瞞京誰不知,她在閨中時就是個大嘴巴。
    凡事最愛添油加醋,捕風捉影,要不是因為這個毛病。
    盧氏那麽高的出身也不會下嫁一個七品小官。
    看到她我就猜到,隻要讓盧氏看到咱們和郭夫人說話,她就一定會大嘴巴瞎說。
    果然被我猜準了,現在有了盧氏到處亂說。
    何家人為了名聲一定會急著跟咱們定下來。”
    爾雅聞言恍然大悟,那天剛到普度寺時,王夫人的確跟自己說過上天庇佑的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她當時還想追問,但兩人在外麵說話不方便,王夫人就沒細講。
    可是爾雅覺得完全沒必要啊,何家人要真不滿意這樁婚事,她也不想上趕著非要娶。
    她雖然願意為了娶兒媳婦低頭,但完全沒有逼對方非嫁給衛辭的意思。
    王夫人看出了爾雅的想法,怕她誤會,又解釋說:
    “你放心,盧氏在京中的口碑不算好,她說的話信的人根本不多。
    如果何家人真不喜歡衛辭,咱們跟著一起解釋,這件事能說的清的。
    若他們滿意這樁婚事,那咱們也能快點定下來。
    否則那何掌院可是個極看重通勝風水的人。
    等他找人算日子,沒半年這樁婚事別想定下來。
    俗話說夜長夢多,婚事還是早辦早好。”
    聽到王夫人這麽說爾雅才鬆了口氣,不過她還是怕何家人誤會,想著還是去何家解釋一番的好。
    王夫人卻不以為意道:
    “不用,以何家人在京中的耳目,他們定能查的清的。”
    正如王夫人所料,何家一開始聽到風聲的確十分生氣。
    也最先懷疑是不是衛家走漏了風聲,好在何家人做事嚴謹。
    他們派人去查,很快查出原來那天在普度寺,郭夫人與王夫人和爾雅見麵被盧氏看到了。
    盧氏大嘴巴立刻就往外傳兩家可能是在談婚事。
    得知不是衛家人的問題,何家人隻能加快與衛家接觸的速度,盡快將婚事定下來。
    何掌院非常喜歡易經,他這個人很迷信通勝風水,做啥事都喜歡查查黃曆。
    更何況是孫女訂婚這麽大的事,下定之前,衛家也要下聘。
    爾雅開始在京中四處奔走,為衛辭籌備聘禮。
    這一天她出門逛街,剛踏進一家皮毛店,居然再次偶遇了秦妙清。
    這下爾雅更加覺得她每次出門都跟蹤她的人是秦妙清派的。
    但她並未表現出來,在秦妙清看到她就迎上來,親熱的喊著:
    “宋姨,好巧,我們真是有緣。”
    爾雅也露出笑意,柔聲道:
    “秦姑娘,又見麵了。”
    秦妙清主動上前挽住了爾雅的手臂,詢問她:
    “宋姨,你要買什麽皮毛啊?我可以給你出出主意。”
    爾雅見狀眼神微閃,這個秦小姐很顯然是衝著衛辭來的。
    如今京中已經傳出衛家與何家要結親的風聲,秦小姐怎麽一點變化都沒有?
    爾雅不知秦妙清之所以沒反應是因為她根本沒聽到衛辭要結親的風聲。
    秦妙清是王爺的女兒,皇室宗親的社交圈子多是勳貴。
    和清流圈子不怎麽接觸,衛辭與何家結親自然不在她們的討論範圍內。
    秦妙清雖然重生了一場,但她是庶女,又沒什麽人脈。
    多虧靖南王妃人寬和,她知會一聲能從王府出來走走已經很好了。
    沒自己的勢力也沒有人脈,消息自然不靈通。
    且她前世的記憶還告訴她,衛辭成婚很晚,至少要兩年以後呢。
    秦妙清才能不慌不忙的還在接觸爾雅。
    爾雅搞不懂秦妙清的想法也不追究,她笑著向秦妙清解釋:
    “我也不是真心想買什麽皮毛,隻是有些人脈,想做點綢緞布匹的生意,如今先四處走走看看。”
    聽爾雅這麽一說,秦妙清想起前世衛辭的母親似乎的確做生意很厲害。
    衛家出身底層,沒有深厚的底蘊,前世衛辭的妻子嫁到衛家之前,人人都說她的日子要苦兩年,先苦後甜。
    可後來無論是衛家下聘,還是衛家的衣食嚼用,都沒有比旁人差什麽。
    後來時間長了外人才漸漸知道,衛辭的母親有一手極好的刺繡功夫。
    且她還十分擅長做生意,開了許多生意興盛的鋪子。
    這讓很多女眷都後悔不已,原以為嫁到衛家是一件風險高的投資,結果卻是掉到了福窩裏。
    就算有些人背後嚼舌根說她俗,就會打算盤,被銅臭醃入味又怎樣呢。
    手裏有錢,日子好過比什麽都強。
    思及這些,秦妙清決定在爾雅麵前也顯露點自己的從商天賦。
    她想起前世距現在不久後,南街那邊長隆街道的慕客茶居會請來一位十分漂亮的琵琶女。
    琵琶女色藝雙絕,雖然平時隻在茶館彈琵琶,卻為茶樓引來了源源不斷的客人。
    美色在什麽時候都是一項豐富的資源。
    茶樓那邊引流一多,整個長隆街道人流量都多了起來。
    受茶館影響,長隆街道的商家都跟著賺了錢。
    她何不建議宋姨把店鋪開到長隆街道去,等將來宋姨的店鋪受益賺了錢,定會感謝自己的。
    秦妙清立刻對爾雅道:
    “宋姨,我看長隆街道的位置就不錯,十分適合做生意。
    現在那邊店麵也不算貴,不如咱倆合作在長隆街道開一家綢緞莊。
    我出一半資金隻占三成,你看如何?”
    爾雅的店鋪早就選好址如今都裝修好了。
    從江南進的綢緞都運完了,再過幾天就開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眼下故意跟秦妙清提起開店也隻是想套她的話。
    現在聽她這麽推崇長隆街道,爾雅猜測她定是知道什麽。
    心裏想著過兩天就到長隆街道買個店麵,嘴上卻說:
    “長隆街道我倒沒去看過,我原想著在長安街開家首飾店。
    但那裏有個金樓,首飾生意做的極大,聽說背後的主人也很有來頭。
    我這初到京城什麽也不懂,也不知開個首飾店會不會得罪金樓背後的主子。”
    金樓是太子妃張氏的陪嫁鋪子,靠山當然是太子。
    普通百姓可能不知道,秦妙清絕不會不清楚。
    聽到爾雅提起金樓秦妙清眼神中閃過一抹不屑,什麽金樓。
    等過幾年太子倒台,這金樓也就不複存在了。
    不過這幾年太子風頭正盛,能不得罪太子妃還是不要得罪。
    秦妙清笑著點點頭:
    “金樓的確有些來曆,宋姨避開他們也好。
    但是我說的長隆街道宋姨一定要好好考慮考慮,我是真心想和宋姨一起做生意的。”
    爾雅臉上的笑意越發濃厚:
    “好,等我去長隆街道先看看,我這初來乍到,什麽都不了解。
    也不知道哪些人哪些鋪子是萬萬不能得罪的。”
    聽到爾雅這麽說,秦妙清立刻把自己知道的一些信息告訴了她。
    爾雅把秦妙清說的信息都一一記下,直覺告訴她。
    把秦妙清說的這些消息通通告訴衛辭,衛辭一定能分析出東西。
    接著爾雅選了一件上好的白狐皮買下送給了秦妙清。
    秦妙清雖然不缺什麽白狐皮,但爾雅送她東西,就是喜歡她的意思。
    她又驚又喜,連忙拒絕:
    “宋姨,這怎麽能行,上次您就送了我一隻鐲子,現在又送我狐皮,我怎麽好一直要您的東西。”
    爾雅卻堅持讓她收下,她用了一個秦妙清無法拒絕的說法:
    “宋姨喜歡你,覺得和你有緣,所以才送你東西。
    你要是不喜歡宋姨,那這白狐皮你就不要收。”
    聽到爾雅這麽說,秦妙清喜不自勝,立刻收下了。
    不管怎麽說她給爾雅提供了消息,爾雅送她東西,一是感謝。
    二是想著就算以後兩人相交的消息傳出去。
    她也不能讓人挑出理,花點小錢免以後的麻煩。
    以後外人知道秦妙清曾幫過她,在聽說她又送鐲子又送皮毛,也不能說自己欠她。
    喜歡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請大家收藏:()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