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紅糖記

字數:3415   加入書籤

A+A-


    衛辭告訴李二郎,他打算扶持靈川縣的農業發展。
    希望李二郎帶頭說服村民種植諸柘,然後將諸柘製成紅糖售賣。
    “李二郎,你應該也聽說過,我亦是農家子出身,對於農家的辛苦我再清楚不過。
    一個莊稼漢麵朝黃土,沒日沒夜的在田中辛苦勞作,所得收獲僅能果腹。
    若遇災年,恐連果腹都難,一家人餓死都是常有之事。
    如今本府既身為靜江知府,自然不能看著治下百姓常年辛苦還難以填飽肚子。
    我從京城來時曾注意到京中紅糖價格比靜江貴一倍都不止。
    便想著若是在靜江地區種植諸柘製成紅糖。
    然後送到京城售賣,定能獲利改善百姓困苦的處境。
    隻是莊稼人都習慣種糧食,想來一時難以接受好好的田地不種糧食卻改種諸柘。
    所以我希望你能出麵勸說,促成此事。”
    衛辭頗有演戲的天分,一番話對著李二郎說的推心置腹。
    李二郎本就對衛辭有濾鏡,眼下又看到衛辭如此為老百姓殫精竭慮,一時間更是感動的無以複加。
    深覺衛大人真是個百年難遇的好官,不僅不畏強權還他們這些窮人公道。
    還煞費苦心,絞盡腦汁想要改善他們窮人的窮苦狀況。
    這樣的好官,他李二郎就是為他上刀山,下火海那也是應該的。
    因此李二郎二話不說,立刻拍著胸膛應下了:
    “大人放心,您愛民如子,如此為我們這些窮人著想,小人就是死了也報答不完大人的恩德。
    您的吩咐小人必定全力以赴,無論如何促成此事,絕不叫大人失望。”
    衛辭沒想到李二郎這麽好說服,立刻就同意了。
    本來他還想著若是李二郎對種諸柘心有顧慮。
    他就把官府會出麵讓商家提前跟農戶簽訂收購合同一事說出來。
    現下李二郎對他十分信任,一聽他的話立刻就同意了,如此一來他倒也省了不少口舌。
    等送走李二郎後,衛辭有了空閑,再次琢磨起了文學創作的事。
    他想再寫一篇可以能改成戲曲的小說。
    不過這一次他寫小說可不是為了賺錢,也不是他有這個愛好。
    而是衛辭想用寫小說的方式為靜江的紅糖打廣告。
    他雖已經決定將來把皇上的名頭抬出來給靜江的紅糖做代言。
    但這樣的名頭也隻在京中以及京城周邊城市好用。
    離京城越遠的地區,各種謠言真假難辨,抬皇上的名頭也會有很多人不信。
    不住在天子腳下的百姓,可不會知道皇帝愛吃什麽,喝什麽。
    你說皇上愛吃你這紅糖,人家搞不好會以為你在吹牛。
    麵對這種情況,衛辭覺得戲曲推廣可能比皇上的名頭還好用些。
    古代娛樂項目少,無論男女老少,有錢的沒錢的都愛聽戲。
    若是衛辭能寫出一曲紅遍大江南北的戲曲。
    並在這個戲曲中摻雜靜江的紅糖廣告,那以後靜江的紅糖還何愁銷路呢。
    衛辭說幹就幹,提筆做起了老事業,寫小說。
    一折戲想要讓百姓愛看那就離不開狗血,離不開愛情,女主要夠苦夠虐,男主要位高權重。
    衛辭給自己寫的這折戲叫《紅糖記》。
    女主就設定為百越府靜江郡一個種諸柘的老農李老漢的女兒,名叫李紅兒。
    李老漢乃是一個種諸柘的普通農民老漢。
    但因祖上留下一張製紅糖的秘方,所以他製出的紅糖格外好吃。
    不僅又甜又香,還有暖胃健脾,美容養顏,安神補腦的效用。
    靠著這門手藝,李老漢把日子過的紅紅火火,還養了一個如花似玉的閨女李紅兒。
    可日子好景不長,在李紅兒十五歲這年。
    鎮上一個姓王的地主看上了李老漢的紅糖秘方,也看上了貌美如花的李紅兒。
    他逼迫李老漢把李紅兒嫁給他當小妾。
    順便還要把李家的紅糖秘方作為陪嫁一起送過來。
    李老漢如何願意讓正當妙齡的閨女給人做妾。
    更不願家中祖傳的秘方拱手於人,所以拚死抵抗。
    李老三的抵抗惹怒了王地主,王地主趁夜帶著家丁,冒充土匪殺了李老漢一家。
    李紅兒起夜上廁所恰巧躲了過去,並認出了殺她一家的正是王地主。
    父母一夜被殺,李紅兒悲痛欲絕,她一個弱女子殺不了王地主,隻能去官府告官。
    可她根本沒有證據能證明王地主潛入她家中殺人。
    王地主卻有證人能證明自己昨晚一直待在家中,並未出門。
    且他用錢打點了知縣老爺,讓知縣偏袒於他。
    在知縣的偏袒下,李紅兒沒有告倒王地主。
    反而讓王地主對她這個漏網之魚也有了殺心。
    被逼到絕境的李紅兒不得不逃出靜江,一路跋山涉水前往京城想要告禦狀。
    喜歡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請大家收藏:()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