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紅糖
字數:2855 加入書籤
如此一來,百越的地方官和商人自然也就放棄了折騰。
因此在京城和北方等地區能賣到八十文到一百文的紅糖,在靜江隻能享受四十文一斤的待遇。
雖說相比水稻來說紅糖四十文一斤也很有賺頭。
但甘蔗種植並不成規模,百姓也大都不知如何把甘蔗製成紅糖。
這玩意還不擋餓,沒有種糧食賣不出去還能自己吃保險,種的人自然也不多了。
可現在衛辭來了,他準備從靈川縣李家村開始,試點種植甘蔗。
然後再大片推廣,把整個靈川縣甚至靜江都打造成紅糖之鄉。
做出一條成熟產業鏈,農戶規模種植,他親自出麵與靜江各大商家地頭蛇談判。
讓他們出一個合理的價格從農戶手中收購甘蔗。
接著建立工廠,請工人製成紅糖,再遠銷整個大周。
至於北方與京城人不認可百越之地來的紅糖怎麽辦?
那還不簡單,後世人都知道東西想要賣出去那就要營銷。
而營銷離不開請明星代言,古代雖說沒有明星,但不是有皇上嗎。
什麽明星能比得上皇上的一句話呢?
衛辭隻需把靜江製作的紅糖,精心包裝了獻到皇上跟前。
隻要皇上嚐後沒有罵出來,那衛辭就可以請京城的人脈出手,在京中大肆宣傳炒作。
廣告語他都想好了,靜江紅糖,連皇上都在吃的紅糖。
亦或靜江紅糖,皇上吃了都說好。
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上都愛吃的東西誰敢說差?
等靜江紅糖在京城有了市場,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營銷。
比如靜江紅糖有美容養顏,活血化瘀,暖宮散寒,健脾暖胃,延年益壽的功效。
這些功效本就是紅糖自帶的,可沒有一句虛言。
但百姓又不知道,功效還不是誰先宣傳就是誰的。
江南的紅糖不缺銷路,他們自然不用宣傳這些。
等到靜江紅糖先占了這些名頭,大名傳的全國皆知,以後靜江紅糖就是個品牌了。
隻靠這一樁生意,足以讓靜江快速富裕起來。
等紅糖生意起來了,還可以帶著百越的藥材,香料,海產幹貨等特產一起聞名。
一個地區隻要商業能發展起來,這個地區就不會挨餓受窮。
衛辭的這些想法在他來靜江任職的路上就已經開始計劃,但沒有必要跟李二郎說的太清楚。
他現在隻想用李二郎對自己的感激,幫自己在百姓之間宣傳,在靈川縣先試點種植甘蔗。
除了李二郎外,衛辭還請了靈川縣的知縣以及靈川縣的學子,共同宣傳努力。
確保明年二月份第一批的甘蔗能開始種植。
當然了,衛辭也不會一點保證都不給的讓農戶盲目去種。
在百姓們種甘蔗之前,衛辭會聯係靜江四大家族共同開辦甘蔗廠,並提前與農戶簽訂甘蔗收購合同。
保證將來百姓們種出的甘蔗,收購價不低於多少。
若是遇到天災,甘蔗減產,還要提高收購價。
這樣的合同在眼下是沒有的,因為這等同於把農民種植的風險轉到商人身上。
但衛辭就是要這樣做,一個地區隻要去確保窮苦人不受災,這個地區才不會出現大量災民。
至於商人,他們有錢,有兜底的能力。
衛辭也會給他們足夠的好處,說服他們相信這是一項很有賺頭的生意。
若是實在說服不了四大家族,他們無論如何不願配合那也沒關係。
他這個知府的位置也不是看著好看的,都說破家縣令,滅門知府。
馮家的絲綢,莫家的賭坊,呂家的礦產,雅家的藥材,哪一個生意他挑不出毛病整治呢。
衛辭之所以不願意得罪這些地頭蛇,不是因為他怕這些家族。
而是希望自己將來推行某項政策時,這些家族乖乖聽話配合。
他們聽話配合,衛辭就會和他們互利雙贏,這樣你好我好大家好。
若是他們給臉不要臉,不願聽話,那衛辭就會讓他們知道,他也不是什麽好人。
自己送出去的東閣瓦硯,總要有人來買單的。
喜歡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請大家收藏:()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