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登基
字數:4433 加入書籤
技不如人,成王敗寇,趙王沒什麽好說的,他最後這一博終究還是敗了。
事已至此趙王心存死誌,當即就想王太子的劍上撞。
千鈞一發之際,太子快速將劍收了起來。
禁軍提督陳恪更是立刻上前,一把將趙王控製住。
連趙王被控製住,太子這才又道:
“老五,你現在可還不能死,不過你放心,四哥早晚會成全你這個心願的。”
說完太子讓陳恪將趙王帶下去關押。
他自己則再次看向倒在龍椅上的皇帝。
此時皇上哪還不知,太子竟然早就知道趙王打算謀反。
可他不僅不阻止,還利用趙王鏟除異己。
甚至就連他這個父皇,他也沒打算讓自己活過今晚。
可惜皇上剛剛已經被趙王刺激的油盡燈枯。
眼下心中再憤怒他也沒力氣說出任何話了。
四皇子自幼便不算受寵,若不是前太子倒台。
皇上需要另一個兒子來製衡趙王,他也沒機會走到今天,爬上太子的位置。
所以他對皇上也沒什麽特別深的孺慕之情。
眼看皇上如此淒慘,苟延殘喘留著最後一口氣,四皇子也沒喊太醫。
反而站著居高臨下的看著斜躺在龍椅上的皇帝,緩聲道:
“父皇,不管怎麽說,孤還是要感謝你立了孤為太子。
作為回報,孤會將您的陵寢修的再好一些。
您不用感謝孤,誰讓孤是天下人盡皆知的孝子呢。”
已至彌留之際的皇帝在聽到四皇子的話後,滿心憤怒的吐出最後一口氣。
他怒目圓睜,竟是死不瞑目。
太子冷眼看著皇帝咽氣,見他死不瞑目忍不住冷笑一聲。
沒有絲毫傷心的伸出手,強行讓皇上閉上了眼睛。
晨曦刺破烏雲,太極殿銅鍾傳來沉沉悲鳴。
趙王謀逆的殘火尚未熄滅,龍榻上的先帝已化作一具寒軀。
宮人們捧著素白麻布匆匆穿梭,簷角銅鈴在穿堂風裏發出細碎嗚咽。
驚起簷下白鴿撲棱棱四散,將噩耗銜往長安巷陌。
京中膽戰心驚的過了一夜的大臣在聽到大喪之音忙換了喪服入宮。
在看到趙王謀逆被俘,太子是最後贏家的時候,都跟著鬆了口氣。
還好還好,太子畢竟是名正言順的下一任皇帝。
他是最後贏家,接下來很多事倒不用他們跟著難辦了。
朝臣門跪請太子靈前登基,隻有新皇登基,這先帝的喪儀才能順利的辦下去。
太子深吸一口氣,抬手接過司禮太監遞來的傳位詔書。
冕旒晃動間,眸中寒芒刺破悲戚:
“著令封鎖九門,徹查趙王餘孽。”
消息如野火燎原,市井茶肆的喧囂戛然而止。
賣炊餅的老漢攥著未及售出的麵餅僵在原地。
說書人驚落醒木,連酒肆猜拳的漢子都放下了酒碗。
長安朱雀大街上,穿灰布短打的百姓仰頭望著城頭新換的素幡。
不知誰最先反應過來,突然跪地號啕,哭聲如漣漪般迅速漫過整條長街。
而在千裏之外的江州碼頭,商船桅杆上的風帆簌簌作響。
漕幫的漢子們攥緊船槳,望著北方陰雲密布的天際喃喃:
“天要變了......”
新帝登基的消息八百裏加急,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遍了每一個府郡。
先帝駕崩,民間需守孝百日,在百日內禁止婚假,宴飲,科考等吉事。
因為趙王謀反時,將先帝在京中的皇嗣殺的太幹淨。
再加上四皇子在先帝在時就已經被冊立為太子,因此此次皇位傳承十分順利。
新帝初一登基便是一片人心所向,四海敬服的景象。
遠在各地為官的地方官也都一一上奏,恭賀新皇登基。
更有甚者送來各種祥瑞,以證明新皇乃是天命所歸。
因此這幾日京城的百姓頻繁看到各種白鹿,白龜,長的像“壽”的山石等祥瑞之物被運送進京。
京中也人人都在討論著新皇登基乃是天命所歸,天佑大周,
初一登基,新帝不僅要推進先帝的喪儀。
更忙著昭告天下,祭天告祖,確立國號,大赦天下,臨朝受賀。
等將這些事一一忙完,時間已經過了兩個多月。
新朝設國號為“昌泰”,明年為昌泰元年,四皇子以後也就是昌泰皇帝了。
遠在靜江的衛辭在接到四皇子順利登基的消息,改國號為昌泰時,平平安安都已經會爬了。
這段日子他過的十分悠閑,如今靜江的一切已經走上正軌。
他不用忙的連吃飯喝水都要抽空出來,也就有閑心在家養兒子。
不過他陪著平平安安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玩。
像換尿布,洗澡這些事,他很少能親力親為。
因為每當他興趣上來,想給兩個孩子喂飯,洗澡,換尿布時。
何琇瑩一定會站出來堅決製止他,原因自然是他笨手笨腳。
每次想幹點什麽,都弄的平平安安嚎啕大哭還做不好。
次數一多,何琇瑩當然就製止了衛辭想做奶爸的心,他壓根沒這個天賦。
不能做奶爸衛辭也沒失落多久,因為他接到了京中傳家的消息,吏部命他立刻回京述職。
接到消息後,衛辭狠狠鬆了一口氣。
因為他明白,他賭對了,從此以後溫黨再也壓製不住他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溫首輔是先帝的心腹愛臣,卻不是新皇的人。
溫首輔年紀本就不小了,新皇又能容忍不是他心腹的溫首輔在內閣首輔之位坐多久呢?
溫首輔若是知趣,等到新皇的位置還沒坐穩之前,好好配合新皇。
等新皇位置詢問之後,麻利告老還鄉,不要惹人煩。
如此,皇上看在他還算識趣的份上也會給他體麵。
他若不識趣,抱著首輔之位舍不得撒手,那接下來就是皇帝和臣子間的鬥法。
反正不管怎樣,他都抽不出手壓著衛辭了。
衛辭私心倒是希望溫首輔不要太識趣,權力最是迷人眼。
若是溫首輔舍不得首輔之位,非要跟新帝分個高低。
最後的結果無論如何不會是溫首輔勝的。
衛辭還能趁機在其中幫著新帝給溫首輔添點堵的同時,拉進與新帝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