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任職
字數:8607 加入書籤
程佑安住在衛家本也沒什麽,可他隻要一想到明天從衛家去上朝。
同僚又要調侃他有個前途無量的好兄弟,心裏就別扭的慌亂,忙不迭的告辭了。
爾雅看他走的背影匆忙,眉頭緊皺:
“這佑安是怎麽了,這次來京總覺得疏遠了。”
衛辭知道他心裏還在別扭,也沒多管:
“隨他去,反正他自己會想通的。”
衛辭知道無論他官位坐的多高程佑安都不會嫉妒他。
但他這個人要臉,雖然嘴上總會沒皮沒臉的說什麽要衛辭罩著他,其實他是最不願占衛辭便宜的。
衛辭卻覺得沒什麽,他們關係好是公認的事實。
以後如果有好機會,他肯定願意拉程佑安一把,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有啥好別扭的。
程佑安就是臉上還不夠厚,聽到同僚幾句酸言酸語自己就不好意思了。
不過以他的性子,早晚會想通的,所以衛辭才懶得勸。
孫富貴雖然過了會試,但接下來還有殿試。
他名次有些凶險,一個不好就會落到同進士。
事已至此,他自然也不想當同進士的。
所以除了中榜當天與衛辭等人喝了場酒外。
這些天都在家中埋頭苦讀,想給自己的科舉畫上個圓滿的句號。
衛辭告訴他,當今皇上最喜歡務實的官員。
殿試策論切記不要辭藻華麗,內裏空洞,要言之有物,有的放矢。
孫富貴此次中榜多虧衛辭的提點,所以孫富貴眼下最聽衛辭的話。
他把衛辭的話牢牢記在心裏,苦讀多日,忐忑不安的去參加殿試。
好在最終結果還是好的,有了衛辭的提點,孫富貴殿試考卷答的還不錯。
最終險之又險的落在了二甲末尾,雖是末尾,好在也是進士出身,沒有落在同進士。
孫富貴對這個結果滿意的不得了,此次春闈他可謂十分圓滿了。
殿試過後,孫富貴知道以自己的名次是無論如何也通過不了館選進入翰林院的。
想要進翰林院除了一甲出身外,二甲進士需要參加館選考試,考進了才能成為翰林院的庶吉士。
三甲同進士沒資格參加館選,所以同進士是不能入翰林院的。
沒有翰林院的履曆,將來也就與內閣基本無緣了。
孫富貴雖然此次勉強扒住二甲末尾,有資格參加翰林院的館選。
但翰林院挑庶吉士也不全是看館選那一場考試。
他還要看新科進士的會試名次和殿試名次,再結合館選答卷。
孫富貴若想能讓翰林院選他,除非他跟衛辭一樣,能做翰林院掌院的女婿和孫女婿。
否則他就是把答卷寫出花來,翰林院也不會收他的。
孫富貴看的明白,也就沒浪費時間去翰林院的館選湊熱鬧。
殿試一結束他就向衛家人辭行,回鄉祭祖了。
孫富貴臨走前,又與衛辭幾人湊在一塊,討論將來他打算到何處任職。
在場的幾人中,衛辭是三品刑部侍郎,程佑安在戶部任正五品的郎中。
季青雲在禦史台是從五品的監察禦史,章子敬最近調去了禮部做從五品的員外郎。
此外衛辭還有些同年,分布在六部各處。
孫富貴無論想去哪裏,他們總是能幫把手的。
孫富貴以前很遺憾好友都已在朝中做官,他卻遲遲沒能中榜。
如今再看,晚考上也有晚考上的好處,那就是無論到六部哪裏都有好友照拂。
他思來想去,最終選擇去了戶部。
此次春闈,衛辭給他推薦了江長風做老師學算數。
深度接觸算數後,孫富貴發現他很喜歡算賬數字,以後他想在戶部發展。
程佑安聽到孫富貴的想法十分高興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兄弟,以後咱們就能在一起上值了。”
程佑安在戶部能做到郎中離不開他外祖父背後的使力。
眾所周知戶部是六部中最有錢的衙門,誰讓人家就是管錢的。
能在戶部穩穩待著,還能升職,沒點背景可不行。
程佑安雖然在戶部混的還不錯,但其實他對戶部的公務不是很喜歡。
以後能來個好兄弟跟他一起上值,他日子也算有點盼頭,因此程佑安很高興。
最重要的是,無論是衛辭還是程佑安的外祖父近期都跟程佑安聊過他的職業規劃。
兩人都認為程佑安在戶部很難動彈了,若是程佑安想要仕途更進一步,隻能尋求外放。
到外地做知府,然後攢十年八年資曆再調回京中,屆時他才有可能達到衛辭這一步。
程佑安也知道他不能一直在戶部這麽混著,事事靠外祖父,也開始想著外調的事。
若是他離開了,戶部有孫富貴在,在戶部的這份人脈便有人繼承了。
程佑安也能走的更放心,所以他自然高興。
殿試榜單出來後,六部本來就要挑新人進來。
同進士能留在京中的可能性不大,一般都會派去地方任職,除非有背景。
二甲進士中名次一般,又沒背景的一般也都會下放成為地方官。
戶部有程佑安打招呼,孫富貴被挑進戶部成為正六品的主事。
這個結果一出來得到了很多人的側目,孫富貴是江南學子。
他的背景很多江南學子都知道,出身一般,父親是大地主。
家裏雖說不缺錢,但在京中這種臥虎藏龍的地方根本不夠看。
他殿試名次又一般,排在二甲末尾,勉強沒落入同進士。
就這麽個要背景沒背景,要才學沒才學的人。
最後居然到了戶部做正六品的主事,怎會不引人側目。
更讓很多想要留京的新科進士羨慕的牙都癢了。
有背景的新科進士從六部主事開始做起是常見的任職路徑之一。
一些背景更大的新科進士甚至被分到了吏部做主事。
但人家背景深厚,別人想不服都不行。
孫富貴惹眼的是他沒啥背景,仕途還走的這麽順當。
孫富貴也知道自己能有這麽高的起點全靠同窗的幫助。
眼下他也沒什麽能回報幾人的,隻能先把此事記在心中,等到來日有機會再報答衛辭等人的恩情。
接著孫富貴跟戶部告假,啟程回鄉祭祖。
新科進士回鄉祭祖乃是朝廷允準甚至十分支持的事。
孫富貴很快得到了批假,高高興興跟衛家人告辭後啟程回鄉了。
孫富貴回家很是風光了一回,別看他在衛辭幾人中是金榜題名最晚的。
但在他家鄉那是妥妥的青年才俊,要知道連大名鼎鼎的唐伯虎也是二十九了才考中解元。
孫富貴虛歲才三十就已經金榜題名,這不是青年才俊是什麽。
天底下又有幾個衛辭那樣的人才,十九歲就能連中六元,名滿天下。
三十歲就坐上三品侍郎之位,簡在帝心。
普通人三十歲能得中桂榜就已經很不錯了。
其實像衛辭這樣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的也有自己的苦惱。
那就是他立在朝廷實在太年輕了些,一看就很不穩重。
為了增加自己的穩重感,衛辭開始考慮要不要開始留點胡須。
古人大多是二十歲行完冠禮就開始留須。
因為古代男性行完冠禮就代表著成年,。
成年後留胡子被視為“男子氣概”和“成熟”的象征。
再加上《孝經》中也有“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觀念。
因此很多男性成年後會逐漸留起胡子,不再隨意剃須。
就連審美偏向清俊的魏晉時期,部分男性會修剪胡須,但整體也以留須為常態。
衛辭已經過了而立之年還沒留須在當下社會才是異類。
可衛辭實在不喜自己胡子拉碴的模樣,所以一直堅持不留須。
如今他連孩子都有了,也開始考慮是不是留須更好些。
最終衛辭決定給自己留唇須,唇須是生長在嘴唇上方的胡子,也是最常見的胡子類型之一。
衛辭蓄起胡須後,依舊是朝堂上最靚的崽。
雖然昌泰帝並不像先帝顏控晚期,但長得好看的誰不願意多看幾眼呢。
更何況衛辭還不是死讀書不知變通的書呆子。
立於朝堂,他總是能第一時間洞悉昌泰帝的想法,並積極打出配合。
隨著時間的流逝,昌泰帝對衛辭也越來越看重。
要不是他剛升任刑部侍郎不久,昌泰帝早就再讓衛辭的位置動一動了。
朝中各位大臣的眼睛都是明亮的。
大家都知道以衛辭如今在昌泰帝心中的位置,他入閣隻是時間的問題。
可不像當年的封大人,本也有很大的機會入閣,最後卻被算計的連官都丟了。
平靜的日子時光總是過得格外快,倏忽三載,如指間流沙。
平平安安已經能跑能跳會說話了,兩個小孩每天在家裏嘰嘰喳喳,吵的人沒安生的時候。
兄弟倆雖是雙胞胎,但性格並不像。
平平活潑情商高,小小年紀已經十分會說好聽的話哄人,能把人哄的暈頭轉向。
安安比之輕輕略顯安靜,但他是個很有主見的小孩子,雖然話不多,說話做事卻頗有章法。
這三年衛辭沒有隻忙著升官發財忽視兩個孩子的教育。
他經常抽出時間陪兩個孩子玩耍,並暗中觀察兩人的性格。
打算針對兩人性格的不同,因材施教。
一日下值後衛辭想到明天是休沐日,便打算帶平平安安到京郊走一趟,認認稻田。
他不想把孩子養的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所以在平平安安漸漸長大會說話後,就經常帶兩人到自己的農莊去玩耍。
近期還打算在農莊開辟一小塊地,親自帶著兩個孩子種點糧食和菜。
何琇瑩對此頗有意見,覺得平平安安才四歲,哪能去種什麽地。
就是普通莊戶人家,也沒有讓四歲的小孩去種地的。
衛辭無奈解釋:
“我不是真的要帶他們兄弟兩個去種地,指望他們兩個能種什麽?
我隻是想帶著他們在玩的時候認識些五穀,讓他們知道種地是個什麽流程。
且他們感覺到了種地的辛苦,說不定將來讀書也能更刻苦些。”
何琇瑩還是不認可丈夫的這些歪理,她聽婆婆說丈夫從小到大也沒下過地。
現在卻要四歲的兒子跑去種地,這是什麽道理?
可當時衛辭沒下地幹過活是因為衛家本也沒幾畝地,都不夠衛嶽和衛木匠忙活的。
另外那時衛家也不靠種地吃飯,衛辭自然也就沒機會下地幹活。
再說了衛辭是兩世為人,不用親自感知乎種地的辛苦他也知道發奮讀書。
可平平安安是真正的小孩子,衛辭自然要教他們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
也要讓他們親自感受到農民的辛苦,才能更好的激發他們讀書的欲望。
何琇瑩對此不理解衛辭也沒多浪費口舌。
左右他要帶平平安安去農莊,何琇瑩也不會堅決反對。
可衛辭忘了小孩子其實很敏銳的,他們能察覺到大人的情緒。
平平本就不喜歡去京郊的農莊,因為上次去農莊由於他玩的太快樂,竟然與跟著他的下人玩起來“捉迷藏”。
直接憑借著人小跑得快,藏的快,一眨眼的功夫他就偷偷躲了起來。
導致跟著他的下人嚇得臉色慘白,連爬帶滾的跑去叫人,大聲嚷嚷著大少爺不見了。
衛辭聽到消息也嚇得不輕,連忙命人四處找他。
可平平藏在草垛裏,聽著外麵的人四處喊他的名字卻覺得很好玩很刺激。
更加不願意出來了,衛辭久久找不到平平急的甚至發動了附近的村民幫著找人。
最後還是附近村裏的一個小孩發現了平平,這才把他薅出來。
當時衛辭早就被驚的心都快跳出胸口了。
因此在知道平平是故意躲起來不出聲時。
他二話不說立刻扒下他的褲子,狠狠打了他幾巴掌。
把平平打的鬼哭狼嚎不算,事後為了讓平平長記性,衛辭還把他趕去菜地捉蟲,並親自監督。
平平雖然膽大不怕蟲子,可地裏熱啊。
被衛辭親自逼著捉了幾天的蟲子,整得平平對農莊心理陰影都出來了。
從那以後,他再也不想去農莊玩了。
但衛辭說要去平平又不拗不過,因此在察覺到娘親也不樂意讓他去農莊時。
平平立刻拉著何琇瑩撒起了嬌:
“娘,平平不要離開娘,平平要跟娘在一起。”
說完他還抱著何琇瑩的大腿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