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故鄉2
字數:4521 加入書籤
石頭千盼萬盼總算盼到了人,衛嶽還特意坐在馬車外跟鬆柏一起趕車。
看到衛嶽的身影後石頭眼睛一亮,猛地往前跨了兩步。
馬車還未靠近,他便迫不及待從自家馬車上下來,嗓門亮得像敲鑼道:
“姐夫!姐!可算把你們盼來了!”
爾雅聽到聲音立刻掀開車簾,待看清石頭的臉後她情不自禁的笑了出來,眼角的細紋裏盛著暖意:
“石頭!這麽冷的天你怎麽來了,我們又不是認不得家門!”
衛嶽也跳下車,伸手拍了拍石頭的肩膀道:
“石頭,倒是讓你久等了。”
“姐,姐夫,你們這哪的話,你們這些年都沒回來,我和爹娘都掛念著你們呢。
這次知道你們要回來,要不是我攔著,爹娘都恨不能親自來接你們。”
石頭身後的黃氏也走了過來,她笑得見牙不見眼,滿眼親切道:
“大姐,姐夫,你們可算是到了,自從聽說你們要回來,爹娘和石頭都數著日子過。
那句話怎麽說來著,對,度日如年,爹娘和石頭可真是度日如年。”
黃氏也老了些,但眉目舒展,神情慈和,衣著華麗,頭上金銀首飾都有,一看日子就過的順心富裕。
爾雅沒想到連黃氏也來了,她連忙下馬車上前拉住黃氏的手。
指尖觸到她掌心的薄繭,那是常年操持家務才有的印記:
“弟妹也來了,讓你和石頭一起在這兒等,真是過意不去。”
黃氏卻道:
“大姐你這麽說就見外了,都是一家人,我來接你們不是應該的嗎。”
兩人正說著話,馬車裏的平平安安探出頭來,爾雅招呼兩個孩子叫人。
“舅公!舅婆!”
兩個孩子齊聲喊道,下車規規矩矩地作揖。
石頭看到平平安安高興的合不攏嘴:
“好孩子,都是好孩子,你們冷不冷?”
平平安安剛想說不冷,黃氏轉身就拿出兩個湯婆子,上前往他們手裏一人塞了一個:
“好孩子,舅婆特意給你們準備的,快暖暖手。”
黃氏十分細心,想著這一路走來爾雅與衛嶽定然不好時時有熱水備著給兩個孩子暖手。
從家裏出來時便特意備了兩個湯婆子給孩子。
接著她又對爾雅和衛嶽道:
“這大冷天的,姐,姐夫咱們回家說話吧,別凍著孩子了。”
爾雅自然點頭認同,雖然很想與石頭敘舊。
但黃氏說的對,天這麽冷,她也怕凍到平平安安。
石頭也說:
“家裏已經燉好了雞湯,你們路上肯定也沒地方好好吃飯,走,咱們趕緊回家吃飯。”
衛嶽扶著爾雅重新上了馬車,一行人往縣城裏走去。
爾雅注意到今天石頭駕的馬車還挺氣派,連車轅上雕著纏枝蓮紋。
想起早年她還未出嫁時家裏還靠著種地過活,那時又怎會想到如今的光景呢。
爾雅眼底泛起暖意,為弟弟和父母日子過的好而開心。
馬車軲轆碾過凍土,發出沉穩的聲響。
沒走多久忽然慢了下來,石頭在外頭喊:
“姐,快看!那片鋪子都是咱家的!”
上次爾雅回來石頭還為了不轉成商籍關閉了一家酒樓。
那時衛嶽提醒他可以把酒樓轉到妻子名下,算作妻子的嫁妝。
可當時石頭還心有顧慮,畢竟這個時代女子的嫁妝是要登記在官府的。
男方不能侵占,石頭怕黃氏不和他一條心。
更怕黃氏的娘家人知道後起異心,所以沒有同意。
可自從兩人的孩子漸漸長大在讀書一道頗有天分,石頭越發看重幼子,對黃氏也越來越信任。
最後還是聽了衛嶽的建議,把家中的生意大都過到了妻子名下。
如今宋家的生意是越做越大,涉及方方麵麵,涵蓋了很多產業。
爾雅掀簾一看,果然見臨街一排青磚瓦房?
門楣上都掛著“宋記”的匾額,綢緞鋪、糧行、書坊挨著排開,夥計們見了馬車都忙著躬身行禮。
“石頭如今的生意做的還真不錯。”
衛嶽讚道。
爾雅看的目不轉睛,剛要說話,馬車已拐進一條青石巷。
盡頭便是那座熟悉的朱漆大門,隻是比記憶裏又闊氣了些,門兩側的石獅子都鍍了層金漆。
車還沒停穩,就聽見外麵傳來拐杖點地的聲響。
爾雅心裏一緊,剛掀簾就見爹娘顫巍巍地站在台階上,鬢邊的白發在風裏飄。
她快步下了馬車上前扶住母親,眼眶一熱:
“娘,爹,我們回來了。”
她聲音情不自禁帶了一絲哽咽,這次回來爹娘老了很多很多,讓她都快有些不敢認了。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林氏難得還耳聰目明,攥著她的手,仔仔細細把爾雅上上下下打量一遍。
這才滿眼熱淚道:
“我的閨女呀,你再不回來就真見不到爹娘了。”
宋老三站在一旁也緊盯著爾雅不放,嘴上卻道:
“你看你,閨女好不容易回家一趟,你說這些不吉利的話做什麽。”
宋老三嘴上這麽說,手卻情不自禁想摸摸閨女的頭,但最終他也沒伸出手。
爾雅望著父親鬢角那片比雪還白的頭發。
想起小時候他把自己架在肩頭,大步流星地去趕廟會。
那時他的背比院裏的老槐樹還挺拔,可現在父親的腰早已經挺不直了。
林氏也不給宋老三麵子,她沒好氣的看了宋老三一眼,拆他的台道:
“你爹昨兒還對著你寄回來的衣裳綢緞和藥材抹眼淚呢,今天倒說起我來了。”
正說著,平平安安也下了馬車,林氏的目光立刻轉移到平平安安身上。
“這就是平平安安吧?快讓太外婆看看,眉眼真像你們爹年輕時候。”
平平安安在林氏麵前越發乖巧,乖乖喊道:
“太外婆好,太外公好。”
林氏和宋老三看到兩個這麽俊這麽乖的兩個孩子樂開了花:
“好!好!快進屋。”
石頭已下車指揮著下人把行李往裏搬,黃氏也走過來勸道:
“爹娘,咱們回屋說話,外頭風大,也讓平平安安進去烤烤火,還有那灶上的雞湯都要燉出油了!”
一時間,院裏的腳步聲、說笑聲混著廚房飄來的肉香,把冬日的清冷驅散得一幹二淨。
爾雅望著滿院的熱鬧,心中感慨,這就是回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