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再次上場
字數:4609 加入書籤
這一路走的倒也平順,第三日下午他們終於進了青州城。
再次回到衛家的老宅,平平安安都十分歡喜。
平平率先跳下車:
“到家了!”
開門的是周升,見了衛嶽和爾雅他一邊躬身行禮,一邊說著:
“老爺,夫人,你們可算回來了。”
走了一路爾雅累的不行,還好周升這幾天都算著日子。
想著爾雅他們差不多也該回來了,一直備著熱水和吃食。
爾雅到家後先是吩咐周升,把客房收拾出來給石頭和明遠住。
又讓廚房燉了鍋筍幹雞湯,然後才去好好洗了個澡。
她洗完澡出來雞湯也燉好了,爾雅親自給三個孩子送了過去。
三個孩子勤學苦讀不敢懈怠,一回來梳洗好了就在書房溫書,衛嶽在一旁陪著他們。
石頭也去梳洗了,爾雅讓周升把雞湯送到了他房裏。
爾雅剛走到書房門口就聽見平平問衛嶽:
“祖父,府試的策論會不會考漕運?我聽說青州府的漕運總堵。”
衛嶽點頭:
“有可能,那你們把前日講的《漕運策》再看看。”
明遠在旁抄經義,筆尖在紙上沙沙響。
爾雅端著湯進來,招呼三個孩子道:
“讀書不急在這一時,先過來喝碗熱湯。”
三個孩子聞言都放下筆,圍過來捧著湯碗,熱氣模糊了眉眼,卻都笑得亮堂。
衛嶽看向爾雅,眼裏含著笑,打趣道:
“不知道我這不讀書的有沒有熱湯喝。”
爾雅剛把一碗湯遞到明遠手裏,聽見衛嶽這話回頭時眼尾都帶著笑,卻故意板了板臉:
“沒有,誰讓某人隻當監工,不親手翻書呢?”
話雖這麽說,手下動作可沒停,很快就盛了一碗雞湯給他。
爺孫三人湊在一起喝雞湯,平平安安不愛吃薑片。
衛嶽就用自己的湯勺把平平安安碗裏的薑片挑出來吃掉。
明遠不愛喝湯更喜歡吃雞肉,爾雅就獨給他的碗裏盛了大半碗雞腿肉。
三個孩子吃的十分滿足,爾雅又囑咐他們。
喝完湯再溫半柱香的書就要去睡,不能耽誤明天早起。
三個孩子齊聲應“是”,眼裏都帶著笑。
府試的考期定在四月十六,這個時節不冷不熱的,不像縣試,還會倒春寒。
開考前三日,爾雅就開始給三個孩子準備起了考籃。
有了縣試的經驗,爾雅倒也不像上次那麽緊張了。
幾個孩子也一樣,心態都還算不錯。
其中平平是最輕鬆的,作為縣案首,他隻要不在此次考試中犯錯就一定會上榜。
平平眼下的壓力也就是希望能再次名列前茅,最好考出一個府案首出來。
四月十六一大早,天剛蒙蒙亮,衛家的馬車就出了門。
青州府衙外早已擠滿了人,考生們都穿著素色長衫,背著行囊往貢院去。
家長們則站在街角,伸長了脖子望。
爾雅替三個孩子理了理衣領,細細叮囑他們不要緊張,認真答題,要是寫得累了就閉眼歇片刻,別硬撐之類的話。
安安拉了拉爾雅的手,小聲說:
“祖母,我們不慌,您和祖父回去等吧。”
平平也跟著點頭,卻偷偷把爾雅塞給他的薄荷糖往嘴裏塞了一顆,含混不清地說:
“祖母放心,我們準能考個好名次。”
衛嶽拍了拍三個孩子的肩:
“去吧,正常發揮就好。”
石頭也對明遠說著:
“別緊張,這次考不中也沒關係,咱全當積攢經驗了。”
衛嶽聽到這話忍不住吐槽小舅子:
“你這怎麽還沒考呢就說喪氣話。”
石頭笑了笑:
“我這不是怕孩子緊張嗎。”
貢院的大門“吱呀”一聲打開,考生們排著隊往裏走。
平平安安和明遠跟著人流往裏走,半途回頭望了一眼。
見祖父祖母和舅公還站在街角,平平心裏一暖,拉著安安和明遠的手加快了腳步。
進了貢院,按照慣例,先驗明身份再搜身。
搜身的差役把他們的行囊翻來覆去查了好幾遍。
就連毛筆都反複看來看去,就怕裏麵是鏤空的,會藏小紙條。
搜檢完進場後,三人被分到了不同的號舍。
平平是縣案首,他的座位十分靠前,幾乎就在知府眼皮子底下。
這是一種殊榮,也是一種監視。
每個縣的案首坐在最前方一是實力的證明。
二也是坐的靠前也能讓考官看到你在考試中沒有做小動作,是完完全全憑實力考上來的。
坐在知府大人眼皮子底下考試對很多學子來說是很有壓力的。
知府看著他們難免就會緊張,不過平平倒還好。
他從小到大比知府品級高的官員見多了。
知府大人的官威對別的考生來說很重,平平卻基本感受不到。
就是他有些潔癖,每次考試對他來說最需要克服的是忍著號房惡劣的環境。
他站在自己的號房前,深吸了口氣才鑽進去。
明遠是三個人裏年紀最大的,身形也是最高的,狹窄的號房對他來說有點擠。
他坐下後膝蓋幾乎頂著桌沿,頭頂就是低矮的棚頂,光線有些暗。
安安則是最細心的,他一進號房簡單擦了擦,就把筆墨紙硯擺好。
然後把筆墨紙硯都檢查了一遍,看剛剛考差搜檢時有沒有把這些東西碰壞。
確定東西都好好的,他就老老實實等著發卷。
府試共考三場,第一場考帖經,經義和試帖詩。
第二場比第一場加考策論,第三場則與前兩場類似。
第一場考的經義題目出自《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平平看到題目,低頭思索了一會兒。
這題目倒是不難,最基礎的題目而已。
能走到府試這一步的學子基本上都能答出來。
可能答出來是一回事,能答的好,答的出彩又是一回事。
好在平平的功底紮實,又是大儒教出來的學生,很快他就想好了該怎麽寫。
安安在西排的號舍裏,對著試帖詩犯愁。
題目是“賦得‘春風送暖入屠蘇’”,要求五言六韻。
他平日裏寫詩總愛用些細膩的意象,可這題是寫新春景象,要大氣些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