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受封魏王

字數:3219   加入書籤

A+A-


    冬十月,曹操為了獎賞軍功,開始設置名號侯至五大夫等爵位,與原有的列侯、關內侯共分為六等。《魏書》記載,設置名號侯爵十八級,關中侯爵十七級,都授予金印紫綬;又設置關內外侯十六級,授予銅印龜紐墨綬;五大夫十五級,授予銅印環紐墨綬,這些爵位都不享受食租的待遇,與舊有的列侯、關內侯共六等。臣鬆之認為,如今的虛封製度大概就是從這時開始的。)
    十一月,張魯帶著他在巴中的殘餘部眾向曹操投降。曹操為了安撫張魯及其部眾,封張魯和他的五個兒子為列侯。此時,劉備趁劉璋不備,發動突襲,奪取了益州,隨後又占據了巴中地區。曹操得知後,派遣張合前去攻打劉備。
    十二月,曹操從南鄭返回,留下夏侯淵屯守漢中。在這次出征中,侍中王粲寫下一首五言詩,讚美曹操的這次軍事行動:“從軍有苦樂,但問所從誰。所從神且武,安得久勞師?相公征關右,赫怒振天威,一舉滅獯虜,再舉服羌夷,西收邊地賊,忽若俯拾遺。陳賞越山嶽,酒肉逾川坻,軍中多饒飫,人馬皆溢肥,徒行兼乘還,空出有餘資。拓土三千裏,往反速如飛,歌舞入鄴城,所願獲無違。” )
    建安二十一年春二月,曹操得勝還朝,回到鄴城。《魏書》記載:辛未日,有關官員以太牢之禮祭祀,向宗廟報告曹操的歸來,並在宗廟中為曹操的功勳進行策封。甲午日開始春季祭祀,曹操下令說:“有人認為在宗廟祭祀上殿時應當脫鞋。但我接受天子賜命,可以佩劍不脫鞋上殿。如今在宗廟祭祀卻要脫鞋,這是尊崇先公卻違背王命,敬重父祖卻怠慢君主,所以我不敢脫鞋上殿。還有,在祭祀時走到洗手處,隻是用手靠近水卻不洗手。洗手是為了表示潔淨和敬意,從未聽說過隻靠近水卻不洗的禮節,況且‘祭祀神靈時要如同神靈就在麵前’,所以我親自用水洗手。祭祀降神儀式結束後,我走下台階在帷幕邊站立,等到奏樂結束,這樣做似乎是對烈祖不夠恭敬,像是想快點結束祭祀。所以我坐著等待音樂結束、送神儀式完畢才起身。接受祭肉和祭神的福佑後,把這些交給侍中,這樣做其實並沒有完全盡到恭敬的禮節。古代的人親自主持祭祀之事,所以我親自把祭肉放入祭神的容器中,最後抱著祭肉離開。孔子說‘即使違背眾人的做法,我也依從自己認為正確的’,這句話真是太對了。” )三月壬寅日,曹操親自參與耕籍田儀式,以身作則,向天下昭示對農業的重視。《魏書》記載:有關官員上奏說:“按照舊製,在農閑時節進行四季講武練兵。漢朝繼承秦朝製度,春、夏、秋三季不進行講武,隻在十月進行都試,檢驗車馬裝備,皇帝親臨長水南門,會合五營士兵,演練八陣圖,名為‘乘之’。如今戰亂未息,士兵和百姓一直處於習武狀態,從今往後,可以不再進行四季講武,隻在立秋時節選擇吉日,大規模檢閱車馬軍隊,稱為‘治兵’,這樣既符合禮儀名分,又繼承了漢朝製度。”曹操批準了這一奏請。)
    到了夏五月,天子為表彰曹操的赫赫功勳,進封他的爵位為魏王。《獻帝傳》記載詔書內容:“自古以來的帝王,雖然名號和製度有所變化,爵位等級也不盡相同,但對於褒獎尊崇元勳,建立功德,讓姓氏榮耀並延續到子孫後代,無論同姓還是異姓,並沒有什麽區別。昔日我朝聖祖承受天命,開創基業,建立華夏,借鑒古今製度,明確爵位等級差異,分封山川土地來建立藩屏,讓異姓和親戚都能擁有土地,據國稱王,以此來保障天命,穩固萬世基業。曆代太平時期,君臣相安無事。世祖中興之時,局勢時有艱難,因此數百年來,沒有異姓諸侯王之位。朕德行淺薄,繼承大業,卻遭遇天下分崩離析,眾賊肆虐,從西到東,百姓困苦,朕也曆經艱辛。在這艱難時刻,朕唯恐陷入危難,有辱先帝的聖德。幸賴皇天庇佑,使您秉持大義,奮勇向前,展現出神武之姿,在艱難中扞衛朕的安危,保護宗廟,華夏百姓,乃至世間萬物,無不蒙受您的恩澤。您的勤勉超過稷、禹,忠誠堪比伊尹、周公,卻又如此謙讓,越發恭敬。所以之前剛開始建立魏國時,賜給您土地,朕還擔心您違抗命令,堅決推辭,因此暫且壓抑心意,封您為上公,本想順從您的高義,等待您建立更多勳績。韓遂、宋建,在南方勾結巴、蜀,眾逆賊聯合起來,妄圖危害社稷。您再次命令將領出征,他們如龍虎般勇猛,斬殺賊首,搗毀賊巢。等到西征時,在陽平之戰中,您親自披甲上陣,深入險阻之地,鏟除奸賊,消滅凶徒,平定西陲,威名遠揚萬裏,教化傳播四方,使華夏安寧。唐、虞盛世時,三位賢能之臣建功立業;文、武興起之際,周公旦、召公奭盡心輔佐;我朝兩位先帝成就帝業,也依靠眾多英豪輔佐。那些聖明賢哲的君主,以國事為己任,尚且賞賜土地、頒發瑞信來報答功臣,像朕這樣德行微薄的君主,全靠您的輔佐才得以保全,若賞賜不夠豐厚,又怎能答謝神靈、撫慰天下呢?如今進封您為魏王,派遣使者持節,由行禦史大夫、宗正劉艾奉策書、玉璽,以及用白茅包裹的黑土所築的社壇,還有金虎符第一至第五枚,竹使符第一至第十枚。您正式登上魏王之位,仍以丞相身份兼任冀州牧。請上交魏公的璽綬、符冊。希望您恭敬地服從朕的命令,愛護您的百姓,妥善處理各項事務,發揚我祖宗的美好遺命。”魏王曹操上書三次推辭,天子三次下詔不許。天子還親自手詔:“大聖之人以功德為至高至美,以忠誠和睦為典範訓誡,所以能夠開創基業、名垂千古,讓百世後人敬仰;推行正道、製定大義,讓人們努力踐行、有所效仿,因此功勳卓著、美名遠揚。稷、契憑借君主的聰慧成就事業,周公、召公依靠文王、武王的智慧施展才能,他們雖治理百官,日夜思考,可誰能比得上您的功績呢?朕想到古人的功績,如此令人讚美,又想到您忠誠勤勉的業績,這般輝煌,所以每次想要刻符析瑞,頒布禮命冊封,都感慨萬千,甚至忘記了自己守文乏德。如今您再三違背朕的命令,堅決推辭,這既不符合朕的心意,也無法為後世樹立典範。希望您克製自己的心意,不要再堅決推辭了。”《四體書勢序》記載:梁鵠曾舉薦曹操擔任北部尉。《曹瞞傳》記載:曹操是由尚書右丞司馬建公舉薦的。等到曹操成為魏王,將司馬建公召到鄴城,與他歡飲,曹操對司馬建公說:“我如今還能再當北部尉嗎?”司馬建公說:“當初舉薦大王時,您剛好適合當北部尉。”曹操大笑。司馬建公名叫司馬防,是司馬宣王司馬懿的父親。臣鬆之根據司馬彪《序傳》考證,司馬建公並未擔任尚書右丞,懷疑《曹瞞傳》記載有誤,而王隱《晉書》中說趙王篡位時,想尊奉祖先為帝,博士馬平進議說京兆府君司馬防)曾舉薦魏武帝曹操為北部尉,任職期間賊寇不敢侵犯轄區,若按此說法,則有一定的依據。)
    這期間,代郡烏丸代理單於普富盧與他的侯王們前來朝見曹操。天子下令,將曹操的女兒封為公主,賜予湯沐邑。秋七月,匈奴南單於呼廚泉帶著他的名王們前來朝賀,曹操以客禮相待。為了更好地控製匈奴,曹操將呼廚泉留在魏國,讓右賢王去卑監管匈奴國。八月,曹操任命大理鍾繇為相國。《魏書》記載:此時開始設置奉常、宗正等官職。)
    建安二十一年冬十月,曹操整治軍隊。《魏書》記載:魏王曹操親自手持金鼓,指揮軍隊進退。)之後,曹操決定出征孫權。十一月,曹軍抵達譙縣。
    建安二十二年春正月,魏王曹操的軍隊進駐居巢。二月,大軍繼續進軍,屯駐在江西郝谿。孫權在濡須口修築城池,據守抵抗。曹操見狀,指揮軍隊逼近攻城,孫權抵擋不住,隻能退兵。三月,曹操見目的已達到,便率領軍隊返回,留下夏侯惇、曹仁、張遼等人屯駐在居巢,以防孫權再次來犯。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白話三國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