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魏文帝紀
字數:3598 加入書籤
東漢中平四年187年)冬天,在譙地,一個男嬰呱呱墜地,他就是日後的魏文帝曹丕,字子桓,是曹操的太子。曹丕出生的時候,出現了奇異景象,一團青色的雲氣,圓圓的像車蓋一樣,籠罩在他出生地上空,一整天都不散。那些懂望氣之術的人看到後,都認為這是大富大貴的征兆,絕不是普通臣子能有的氣象。
曹丕自幼聰慧,八歲就能寫文章,展現出過人的才華。隨著年齡增長,他勤奮好學,廣泛閱讀古今經傳和諸子百家的書籍,知識淵博,而且他擅長騎馬射箭,還喜歡擊劍,是個能文能武的少年。後來有人舉薦他為茂才,可他沒有去赴任。建安十三年,司徒趙溫征召曹丕。曹操得知後,向朝廷上表,稱趙溫征召自己的子弟,這種選舉行為沒有依據真才實學。隨後,曹操派侍中守光祿勳郗慮拿著符節和策書,免去了趙溫的官職。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丕被任命為五官中郎將、副丞相,開始在政治舞台上嶄露頭角。然而,曹操一直沒有及時確立太子之位,曹丕心中充滿疑慮。當時,有個叫高元呂的人善於相麵,曹丕就把他找來詢問。高元呂看相後說,曹丕貴不可言。曹丕又問自己壽命如何,高元呂回答說:“四十歲的時候會有小磨難,過了這個坎就沒什麽憂患了。”不久之後,曹丕被立為魏太子。
後來曹操去世,曹丕繼承了丞相和魏王的職位。漢獻帝下詔書,詔書裏提到曹操曾受上天庇佑,輔佐漢室,掃除眾多敵人,開拓平定九州,立下了赫赫戰功,這些功績光照宇宙,自己也因此得以安穩執政二十多年。如今曹操過早離世,自己深感悲痛。詔書還稱讚曹丕世代聲名顯著,有文韜武略,應當繼承曹操的事業。於是,漢獻帝派禦史大夫華歆帶著策書,授予曹丕丞相印綬、魏王璽紱,還讓他兼任冀州牧。當時,邊境還有敵人未平定,戰爭仍在繼續,漢獻帝鼓勵曹丕在此時建功立業,不要隻專注於守孝之禮。曹丕尊自己的母親為王太後,並將建安二十五年改為延康元年。
延康元年220年)二月,曹丕新官上任三把火,接連頒布了好幾項重要政令。庚戌日,他下達了一道旨在利民的命令:關津本是促進商旅往來的通道,池苑則是抵禦災荒的保障,可過去設置重重禁令、征收高額賦稅,這對百姓極為不利。於是,曹丕果斷下令解除池苑的禁令,降低關津的稅率,恢複到十分之一。這一舉措,無疑給商人們吃了顆定心丸,也讓百姓們對新魏王的統治充滿期待。
到了辛亥日,曹丕又大施恩澤,賞賜給諸侯王、將相以及以下的大將們大量物資。大將能得到一萬斛粟米、一千匹帛,金銀的賞賜也根據官職高低各有不同。同時,他還派出使者到各個郡國巡查。這些使者身負重任,一旦發現有違背常理、苛刻殘暴的官員,就得如實舉報他們的罪行。這一招,既安撫了人心,又整肅了官場風氣。
壬戌日二月十六日),曹丕對朝廷的重要官職進行了調整。他任命大中大夫賈詡為太尉,禦史大夫華歆為相國,大理王朗為禦史大夫。不僅如此,他還設置了散騎常侍、侍郎各四人,並立下規矩:宦官擔任官職,不能超過各署令。為了確保這項規定能長久執行,曹丕把它寫在金策上,鄭重其事地藏在石室裏。
時間回溯到漢熹平五年176年),當時譙地出現了黃龍。這一罕見景象引起了眾人的關注,光祿大夫橋玄好奇地詢問太史令單颺:“這是什麽祥瑞之兆呢?”單颺掐指一算,說道:“這個地方以後定會有王者興起,不出五十年,黃龍還會再次出現。天象和世間之事相互對應,這就是預兆。”內黃的殷登把這番話默默記在了心裏。
時光飛逝,四十五年過去了,殷登依然健在。就在延康元年三月,黃龍再次現身譙地。殷登聽聞這個消息後,又驚又喜,感慨道:“單颺當年的預言,難道真的應驗了!”曹丕得知此事後,把殷登召進宮來。曹丕笑著對殷登說:“以前成風因為相信楚丘的繇辭,就恭敬地侍奉季友;鄧晨因為相信少公的話,就接納了劉秀。您這麽大年紀了,還對占卜之術深信不疑,對天象記得如此清楚,真是厲害!”說罷,曹丕賞賜給殷登三百斛穀物,然後讓他回家安享晚年去了。
曹丕掌權後的這段時間,魏國局勢變動頻繁,大事接連發生。
己卯日三月九日),曹丕任命前將軍夏侯惇為大將軍。這一任命意義重大,夏侯惇在曹魏陣營戰功赫赫,此次升職讓他在軍事上擁有更高的統領權,也彰顯了曹丕對他的信任與倚重。與此同時,濊貊、扶餘的單於以及焉耆、於闐的國王紛紛遣使前來進獻禮物。這些遠方勢力的示好,不僅提升了魏國的威望,也暗示著曹丕統治下的魏國在外交上的影響力逐漸擴大,周邊各國都想與魏國建立良好關係。
丙戌日,曹丕下令讓史官奏請恢複重、黎、羲、和的職務,目的是讓他們敬順上天,觀測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以順應天時。然而,雖然有這樣的詔令,後世的裴鬆之查閱資料時卻發現,關於這些職務具體是如何履職的,並沒有詳細記載。到了丁亥日,曹丕又下達一道充滿人情味的命令。他想到曾在朝中忠誠正直、堅守仁義的尚書仆射毛玠、奉常王修、涼茂、郎中令袁渙、少府謝奐、萬潛、中尉徐奕、國淵等人,他們都已早早離世,而其子孫卻家道中落。曹丕心生憐憫,於是下令將他們的兒子或孫子都封為郎中,給這些忠臣之後一個在朝廷任職的機會,也算是對這些已故大臣的一種告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夏四月丁巳日四月十二日),饒安縣傳來令人驚喜的消息——發現了白雉。在當時,白雉被視作祥瑞之兆,預示著國家昌盛、政治清明。曹丕得知後大喜,隨即下令賞賜饒安縣百姓減免田租,賜給勃海郡百戶人家牛和酒,並讓百姓們歡聚暢飲三天。同時,安排太常官用太牢牛、羊、豬三牲全備)的隆重禮儀祭祀宗廟,以感謝上天的庇佑。
但喜悅並未持續太久,庚午日二十五日),大將軍夏侯惇去世的噩耗傳來。曹丕聽聞後十分悲痛,身著素服前往鄴東城門為夏侯惇發喪。不過,對於曹丕在城門發喪的舉動,孫盛提出異議,他認為按照禮製,天子應在宗廟門之外哭吊同姓之人,曹丕在城門發喪,不符合禮儀規範。
五月戊寅日五月三日),漢獻帝下達命令,讓曹丕追尊其祖父太尉曹嵩為太王,祖母丁氏為太王後,還封曹丕的兒子曹叡為武德侯。為了讓曹叡能得到良好的教導,曹丕任命侍中鄭稱為武德侯的師傅,並下達指令:“龍淵、太阿寶劍出自昆吾的金屬,和氏璧原本隻是普通田地裏的石頭,它們經過精心打磨、相互砥礪,才擁有連城價值,成為稀世珍寶。學習對於人來說,就如同磨礪寶劍和玉石一樣重要。鄭稱是學識淵博的大儒,希望你能用經學好好輔佐曹叡,要早晚陪伴在他身邊,啟發他的誌向。”
同月,馮翊地區的山賊鄭甘、王照率領手下眾人前來投降。曹丕很高興,將他們都封為列侯。他還與大臣們分享自己的看法,說之前有人建議他征討鮮卑,他沒聽從,後來鮮卑投降了;又有人建議他在秋天征討盧水胡,他也沒采納,現在盧水胡也來歸降。他認為不費一兵一卒就能讓敵人主動投降,這種成就比興兵打仗更大。
然而,就在魏國看似一片向好的時候,酒泉的黃華、張掖的張進卻發動叛亂,他們挾持了當地太守。關鍵時刻,金城太守蘇則挺身而出,迅速出兵征討張進,經過一番戰鬥,成功斬殺張進。黃華見大勢已去,選擇投降。後來,黃華還擔任了兗州刺史,在王淩傳中能看到關於他的後續記載。
延康元年六月辛亥日六月七日),曹丕來到東郊,組織軍隊進行操練。在練兵現場,公卿們按照禮儀各司其職,曹丕則端坐在華麗的華蓋之下,神情專注地注視著軍隊隨著金鼓的節奏整齊行動。士兵們的呐喊聲、兵器的碰撞聲交織在一起,場麵十分壯觀,展現出魏國軍隊的威嚴與氣勢。這次練兵既是對軍隊實力的檢驗,也是為後續的軍事行動做準備,讓曹丕對軍隊的戰鬥力有了更直觀的了解。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白話三國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