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文帝駕崩與追思

字數:3167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丁巳日,曹丕在嘉福殿駕崩,年僅四十歲。《魏書》記載:曹丕的靈柩停放在崇華前殿。)六月戊寅日,曹丕被安葬在首陽陵。從入殮到下葬,一切都按照他生前定下的遺命辦理。《魏氏春秋》記載:魏明帝原本打算為曹丕送葬,但曹真、陳群、王朗等人以天氣炎熱為由,極力勸阻,明帝這才作罷。孫盛評論道:安葬父母是孝子最悲痛的事,在人倫道德中,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了。
    所以天子去世後七個月安葬,天下諸侯都會趕來參加葬禮。就算是被道義感動的人,都會在送葬的路上表達哀思,更何況是出於天性、重視禮教的人呢!魏國的德行,從這一代開始就難以奠定深厚的基礎了。以前華元主持厚葬,君子認為這是讓君主陷入錯誤,曹真等人的勸阻,比華元的行為更過分。鄄城侯曹植為曹丕寫誄文:“黃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駕崩,悲痛萬分!當時天搖地動,山崩霜降,太陽黯淡無光,五大行星運行錯亂。
    百姓們悲痛歎息,各國都沉浸在悲傷之中,如同失去了父母,他們對皇帝的思念之情超過了唐堯去世時人們的表現。人們在郊外捶胸頓足,仰望蒼天,都在問皇帝有什麽過錯,為何這麽年輕就離世,實在令人悲痛!可悲啊,大行皇帝,您的光輝突然熄滅,永遠地離開了天下百姓,就像雲飄走、雨停歇一樣。我剛聽到這個消息時,神誌恍惚,悲痛得說不出話來,甚至想拔刀自殺,真希望能像秦國的三良一樣,為您殉葬。想到《南風》詩中對百姓的關懷,我心中憂愁無法排解,甘願與您一同離去,指著太陽起誓。翻閱以前的記載,探尋先哲的言論,人生就像暫時寄居世間,隻有品德值得談論,孔子也說過‘朝聞道,夕死可矣’。
    皇帝雖然離世,但魏朝的國運將永遠延續。用什麽來彰顯您的品德呢?用白色的旗幟來表示。用什麽來歌頌您的功績呢?用音樂來傳達。於是我寫下誄文:天地之初,混沌未開,陰陽分離後,萬物生成,人類社會開始形成。到了三皇時期,他們秉持著純真的大道;五帝繼位,道德更加美好純粹。夏、商、周三代製定禮儀製度,繼承前人的事業建立功勳。到了秦朝,法網鬆弛,禮崩樂壞,焚書坑儒,秦朝二世而亡。漢朝建立後,沒有遵循古代的訓誡,而是沿襲了秦始皇的做法,王道帝典漸漸無人知曉。漢朝末年,國運衰落,天地運轉,上天選擇了賢能之人,大行皇帝應運而生,肩負起治理百姓的重任。皇帝登基開啟新的國運,順應天命,確定五行順序,更改年號。
    皇帝聖明顯赫,受命於天。您的仁風讓萬物歸服,您的品德通過禮儀得以宣揚;您天生就有聖人的資質,幼年時就聰慧出眾。您努力學習六典,勤奮好學,專心致誌,誌向高遠。您才華出眾,文采斐然,如同美玉般晶瑩剔透;您明察秋毫,能洞察尚未發生的事情。您的剛強如同金屬,堅貞如同美玉,純潔如同冰雪,公正如同磨刀石。您封爵公正無私,懲罰違法毫不留情,明察政務,了解下情。您渴望有賢能的輔佐大臣,欣賞伊尹、呂尚這樣的人才,選拔人才不論出身,如同商湯取代夏桀、周武王取代商紂王一樣;您從民間選拔人才,隻看重品德,不拘泥於出身門第。
    您治理國家,以道義為目標,不貪圖險要之地,心係天下。您與大臣們齊心協力,使百姓民風淳樸,拓展了國家的規章製度,繼承了前人的事業。您製定各種法律製度,依據實際情況進行褒貶。您乘坐殷代的車駕,采用夏代的曆法。您出行時,金根車、黃屋蓋,翠羽裝飾的車蓋如魚鱗般閃耀,禮服、禮冠華麗無比,各種服飾煥然一新,您莊重威嚴,讓人仰望如同神明。您精心選拔地方官員,讓他們關心百姓;勇猛的將領們手持符節,鎮守四方。您的軍隊所到之處,震撼九州,誰能不服?誰敢不稱臣?您的威名遠揚海外,邊疆萬裏安寧。敵人如同鳥獸般被消滅,孫權就像幹涸之魚,難以翻身。
    肅慎族前來進貢,越裳國獻上珍寶,遙遠的條支國也派王子前來侍奉,成為魏國的藩屬。您的品德與先皇相當,功績可與遠古帝王媲美。上天降下祥瑞,黃初年間福佑不斷:黃河出現龍,洛水出現龜,它們在波濤中暢遊;天平平衡,神鸞飛翔起舞;蓂莢生長在台階上,風扇送來暑氣;白色的野獸、禽類在郊外奔跑飛翔;神鍾寶鼎在故土顯現;雲英、甘露布滿屋宇;靈芝長滿池塘,荷花遮蔽洲渚。和暖的南風徐徐吹來,及時的春雨紛紛落下,莊稼豐收,糧食滿倉。百姓們都感懷您這位仁君,家家戶戶都把您當作慈父。您致力於實現天下太平,讓仁德和道義遍布四方。原本打算登上介山祭祀,卻不幸離世。您本想刻石記載功勳,同時記錄各種祥瑞,舉行封禪大典,將功勞歸於天地,以賓禮祭祀眾神,製定禮儀規範,遙望祭祀四嶽,在泰山舉行燎祭,在南郊恭敬地祭祀天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祭祀時,獻上三牲,舉行夏禘秋嚐之禮,諸侯們輔佐祭祀,獻上玉璧和玉璋。您的車駕浩浩蕩蕩,龍旗飄揚,進入太廟,鍾鼓齊鳴,人們歌頌您的功德,八佾之舞鏗鏘有力。皇祖享受祭祀,先父也來享用祭品,神靈們都沉醉其中,降下福祥。天地動蕩時,您讓天下安寧;日月星辰昏暗時,您讓它們重放光芒;國家綱紀斷絕時,您重新整頓;皇位無人繼承時,您挺身而出;禮樂荒廢時,您重新振興;仁義衰落時,您大力弘揚;賢才被埋沒時,您讓他們得以施展才華;遠方的少數民族不安定時,您加以匡扶。您在位七年,不斷建立大功,本想讓天下永遠太平,超越三皇五帝,成為百姓的楷模,永遠被尊為神聖的君主,壽命如同金石般長久,與東父一樣長壽,可為何突然離世,讓我們這些人孤獨無助,無所依靠。唉,蒼天啊,您怎麽如此忍心!皇帝您生前明察吉凶,深知生死存亡的道理,還定下了詳盡的典章製度,告誡繼位的皇帝。
    當今聖上虔誠地奉行您的遺命,於是在首陽山上建造了陵墓,效仿堯帝葬在穀林,不封土不種樹,隻用泥車、草人陪葬,不埋藏珠玉。眾多神靈守護在陵墓旁,飛鳥走獸望著您的靈魂飛翔。在墓室建成後,選擇良辰吉日,將您的遺體安放在梓宮,靈位供奉在正殿。看著繼位的皇帝號啕大哭,聽著前來吊唁的人悲痛的哭聲,悼念您的駕崩,感慨靈車如此快速地駛向墓地。您的靈魂飄向雲霄,在黃泉之下消逝了身形,離開了日月星辰的光明,回歸到黑暗的墓穴之中。唉,您這一去不複返,宮門永遠關閉。我這個遠在他鄉的臣子,聽到您駕崩的噩耗,萬分震驚悲痛,心中孤獨無助,隻能淚流滿麵。
    我思念您的恩寵,想要前去吊唁,卻被高高的宮闕和重重的關防阻擋。我想不顧一切地前去,又擔心違背禮儀。我想把屍骨埋在您的山腳下,在您的墓前盡孝報恩。我感慨萬分,心中自責,害怕自己付出的太少而辜負您的恩寵。我願意為您效命,哪怕九死一生也在所不惜,隻可惜我命薄,可能會先於您離世。蒼天在上,希望神明能聽到我的心聲。我獨自憂愁,無人傾訴,隻能看著自己的影子憐憫自己。寫下這篇誄文來表達我的思念之情,用筆墨來表達我的忠誠。悲痛啊!” )
    起初,曹丕非常喜愛文學,把著書立說當作一項重要事務,他親自撰寫完成的作品將近百篇。他還讓眾多儒士收集整理經傳典籍,按照類別進行編排,總共整理出一千多篇,命名為《皇覽》 。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白話三國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