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荀彧辭封萬歲亭侯與諫止九州製

字數:2768   加入書籤

A+A-


    建安八年,曹操為表彰荀彧前後所立下的赫赫戰功,上表朝廷,請求封荀彧為萬歲亭侯。《荀彧別傳》中記載了曹操的奏表:“臣聽聞,謀慮是功績的首要因素,謀略是受賞的根本依據。在戰場上立下的赫赫戰功,比不上在朝堂上出謀劃策的功勞;在野外殺敵再多,也不如為國家建立的功勳重要。所以,當初周公旦受封曲阜,並不比薑太公受封營丘晚;蕭何得到的封地,比曹參受封平陽還要早。精妙的計策、重大的謀略,向來為古今所推崇。侍中兼尚書令荀彧,品德高尚,操行優良,無論年少還是年長,行事皆無可指摘。在這亂世紛擾之際,他心懷忠誠,一心渴望國家太平。臣自最初起兵舉義,四處征戰,與荀彧齊心協力,共同輔佐朝廷,荀彧所獻的計策,無不成效顯著。臣能夠成就一番事業,多虧了荀彧的輔佐,就如同撥開浮雲,讓日月重放光芒。陛下恩準,荀彧身處中樞機要之位,忠誠恭敬,謹慎行事,如同在薄冰上行走一般小心翼翼。他深入鑽研、銳意進取,妥善處理各項事務。天下能夠平定,荀彧居功至偉。他應當享有高爵,以此彰顯他的卓越功勳。”荀彧認為自己並沒有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功勞,堅決推辭,不肯接受曹操的表奏。曹操寫信給荀彧說:“自從與您共事以來,在建立朝廷、匡扶朝政、舉薦人才、出謀劃策、暗中籌劃等諸多方麵,您都給予了我極大的幫助。功勞並非都要通過在戰場上作戰才能獲得,希望您不要再推辭了。”荀彧這才接受了封賞。)
    建安九年,曹操攻克鄴城,兼任冀州牧。有人向曹操建議:“應該恢複古代設置九州的製度,如此一來,冀州所管轄的地域就會十分廣闊,天下人也會因此歸服。”曹操打算采納這個建議,荀彧卻進諫道:“如果這樣做,冀州將會得到河東、馮翊、扶風、西河、幽州、並州等地,涉及的地區和人口眾多。之前您打敗袁尚,擒獲審配,此事震驚天下,各地的人必定都擔心自己無法保住土地和軍隊。如今要是把這些地方都劃歸冀州管轄,他們肯定會人心惶惶。而且,有不少人勸說關右的將領們采取閉關自守的策略;如果他們聽說了這件事,會認為自己的領地也會依次被奪走。一旦引發變故,即便有善於防守的人,也會在相互脅迫之下做出不法之事。這樣一來,袁尚就能得到喘息的機會,袁譚也會心懷二心,劉表則能繼續據守江、漢之間,那時想要謀取天下就更加困難了。希望您趕緊率軍先平定河北地區,然後修複舊都洛陽,再向南進軍荊州,責問劉表為何不向朝廷進貢。如此,天下人就都能明白您的心意,人心也會安定下來。等天下完全平定之後,再商議恢複古代製度的事情,這才是對國家長治久安有利的做法。”曹操聽後,便擱置了恢複九州製度的提議。
    當時,荀攸常常擔任曹操的主要謀士。荀彧的兄長荀衍以監軍校尉的身份鎮守鄴城,都督河北地區的事務。曹操征討袁尚的時候,高幹暗中派兵企圖襲擊鄴城,荀衍提前察覺,將這些叛軍全部誅殺,因功被封為列侯。《荀氏家傳》記載:荀衍字休若,是荀彧的三哥。荀彧的四哥荀諶,字友若,其事跡在《袁紹傳》中有記載。陳群與孔融談論汝、潁地區的人物時,陳群說:“荀文若荀彧)、公達荀攸)、休若、友若、仲豫,在當今世上無人能與之相比。”荀衍的兒子荀紹,官至太仆。荀紹的兒子荀融,字伯雅,與王弼、鍾會都很有名,擔任過洛陽令,還參與過大將軍府的軍事事務,他與王弼、鍾會討論《易經》《老子》的義理,相關內容流傳於世。荀諶的兒子荀閎,字仲茂,擔任太子文學掾。當時有甲乙兩種不同的觀點引發爭議,荀閎與鍾繇、王朗、袁渙各自持有不同的看法。魏文帝曹丕給鍾繇寫信說:“袁渙、王朗都是國中傑出的人才,相互呼應。荀閎剛猛強悍,如同往來衝擊的精銳之師,實在是您的強勁對手,也是身邊值得憂慮的人物。”荀閎最終官至黃門侍郎。荀閎的從孫荀輝“惲”同“輝” ),字景文,擔任太子中庶子,也很有名氣。他與賈充共同製定音律,還撰寫了《易集解》。仲豫名叫荀悅,是郎陵長荀儉的小兒子,荀彧的堂兄。張璠的《漢紀》稱讚荀悅清淨淡泊、沉穩安靜,擅長著述。建安初年,荀悅擔任秘書監、侍中,奉詔刪改《漢書》,寫成《漢紀》三十篇,他通過敘述曆史事件來評判人物的善惡,內容詳實且有法度,這本書在當時廣為流傳。)曹操將女兒許配給荀彧的長子荀惲,後來荀惲的妻子被稱為安陽公主。荀彧和荀攸在朝中地位尊貴顯要,但他們為人謙遜、生活節儉,將俸祿和賞賜都分給宗族親友和舊相識,家中沒有多餘的錢財。建安十二年,曹操又給荀彧增加食邑一千戶,加上之前的,共計兩千戶。《荀彧別傳》記載:曹操又上表說:“昔日袁紹侵犯京城周邊地區,雙方在官渡交戰。當時我軍兵力薄弱、糧食匱乏,我打算撤回許昌,寫信與荀彧商議,荀彧沒有同意我的想法。他提出應當堅守的建議,製定了繼續進攻的策略,重新振奮了我的信心,改變了我的想法,於是我們最終打敗了袁紹,擊潰了他的大軍。荀彧能洞察勝敗的關鍵,這樣的謀略世間少有。等到袁紹戰敗,我的糧食也快耗盡了,我認為河北地區難以圖謀,想要南下征討劉表。荀彧再次勸阻我,向我陳述其中的利弊得失,我聽從了他的建議,回師北上,最終消滅了袁氏家族,平定了冀、青、幽、並四州。倘若當時我在官渡退兵,袁紹必定會乘勝追擊,我軍就會有覆滅的危險,根本沒有取勝的可能。後來要是南下征討劉表,放棄兗州、豫州,不僅難以獲得利益,還會失去根基。荀彧的這兩條計策,讓我軍轉危為安、化禍為福,這樣的謀略和功績,是我遠遠比不上的。因此,先帝重視出謀劃策的功勞,而輕視戰場上斬獲的功勞;古人崇尚在營帳中謀劃的策略,而不看重攻城略地的戰功。之前對荀彧的賞賜,與他的卓越功勳並不相稱,懇請重新評議,增加他的食邑。”荀彧極力推辭,曹操回複他說:“您的謀略計策,可不止我在表中提到的這兩件事。您一直如此謙遜,難道是想要效仿魯仲連先生嗎?但這並不是聖人推崇的通達事理的做法。從前介子推說過‘竊取別人的財物,尚且被稱為盜賊’。更何況您為我出謀劃策、安定眾人,讓我受益的事情數不勝數!您因為這兩件事就推辭,也太過謙遜了!”曹操想要上表舉薦荀彧為三公,荀彧讓荀攸多次堅決推辭,推辭了十多次,曹操才打消了這個念頭。)
    曹操準備討伐劉表,詢問荀彧該采取什麽計策。荀彧說:“如今華夏地區已經基本平定,南方的劉表政權已經陷入困境。我們可以表麵上大張旗鼓地從宛城、葉縣進軍,實際上卻派輕裝部隊抄小路秘密前進,出其不意地攻打劉表。”曹操聽從了荀彧的計策,率軍出征。恰好此時劉表病死,曹操按照荀彧的計策,率軍直逼宛城、葉縣,劉表的兒子劉琮最終獻出荊州投降。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白話三國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