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華歆仕魏

字數:2539   加入書籤

A+A-


    華歆,字子魚,是平原郡高唐人。高唐是齊國的著名都市,士大夫們常常在街市上遊玩交際。但華歆作為官吏,休假時從官府回家後就閉門不出。他議論事情秉持公正,始終不詆毀傷害他人。《魏略》記載:華歆與北海人邴原、管寧一同遊學,三人關係友善,當時人稱他們為「一龍」,華歆為龍頭,邴原為龍腹,管寧為龍尾。裴鬆之認為,邴原的美德聲望未必次於華歆,管寧的高德隱遁更不應被稱為龍尾,《魏略》的排名未必公允。)
    同郡人陶丘洪也很有名,自認為見識超過華歆。當時王芬與豪傑密謀廢黜漢靈帝事見《武帝紀》),他暗中邀請華歆、陶丘洪參與計劃。陶丘洪躍躍欲試,華歆勸阻道:「廢立皇帝是連伊尹、霍光都覺得棘手的大事。王芬性格粗疏又缺乏武略,此事必定失敗,而且會招致滅族之禍,你千萬不要參與!」陶丘洪聽從勸告沒有前往。後來王芬果然失敗,陶丘洪這才信服華歆的遠見。
    華歆被推舉為孝廉,任命為郎中,因患病辭官。漢靈帝去世後,何進輔政,征召河南人鄭泰、潁川人荀攸及華歆等人。華歆到京後擔任尚書郎。董卓將獻帝遷都長安時,華歆請求外任下邽縣令,因病未能成行,於是從藍田輾轉到南陽。《華嶠譜敘》記載:華歆早年以高尚德行聞名。為躲避長安之亂,與誌同道合的鄭泰等六七人步行出武關。途中遇到一個獨行男子請求同行,眾人都心生憐憫想答應,唯獨華歆說:「不行。如今身處險境,禍福與共是道義所在。無故接納他人,不知其本心。既然接納了,若中途有難,怎能拋棄他?」眾人不忍拒絕,最終帶男子同行。不料該男子中途掉進井裏,眾人想丟下他不管,華歆說:「已經答應一起走,拋棄他是不義之舉。」於是眾人一起返回救出男子,才各自道別。大家都認為華歆很有道義。)
    當時袁術在穰縣,留住華歆。華歆勸說袁術進軍討伐董卓,袁術不予采納。華歆正想離開,恰逢獻帝派太傅馬日磾安撫關東,馬日磾征召華歆為屬官。向東行至徐州時,朝廷下詔任命華歆為豫章太守。他治理政務清靜不擾民,官吏百姓都感激愛戴他。《魏略》記載:揚州刺史劉繇死後,其部下想推舉華歆為主帥。華歆認為趁機擅自掌權不符合人臣之道,眾人堅持數月,他最終推辭遣散眾人,不肯接受。)
    孫策攻略江東時,華歆深知孫策善於用兵,於是頭戴布巾以平民裝束)前往迎接。孫策以對待長者的禮節,將他奉為上賓。胡衝《吳曆》記載:孫策進攻豫章前,先派虞翻勸降華歆。華歆說:「我久在江南,一直想回北方;孫會稽孫策)一來,我就離開。」虞翻回報後,孫策進軍。華歆以葛巾裝束迎接,孫策說:「您年高德劭,遠近歸附;我年輕識淺,應行子弟之禮。」於是向華歆行大禮。《華嶠譜敘》記載:孫策占據揚州後,重兵壓境豫章,全郡驚恐。屬官請求出城迎敵,華歆下令:「不必。」孫策逐漸逼近,屬官又請求發兵抵抗,華歆仍不答應。直到孫策抵達,全府屬官都跑到閣樓躲避,華歆卻笑道:「他自己要來,何必慌忙躲避?」不久,門吏稟報「孫將軍到」,華歆請孫策入內,兩人相坐長談至深夜。忠義之士聽聞此事,都讚歎心服。孫策此後以子弟之禮親自侍奉,待他為上賓。當時避居江南的四方賢士大夫眾多,但聲望都在華歆之下。每逢孫策大宴賓客,座中無人敢先發言,隻有華歆起身更衣時,眾人才敢議論喧嘩。華歆酒量極大,飲至一石多仍神誌清醒,眾人暗中觀察,常因其始終衣冠整齊而稱奇,江南人稱他為「華獨坐」。虞溥《江表傳》記載:孫策在椒丘派虞翻勸降,華歆與功曹劉壹商議,劉壹建議據城抵抗並發布檄文。華歆說:「我雖由劉刺史劉繇)舉薦,但受朝廷任命,是持有符節的官吏。若聽你的計策,恐怕死後還要遭譴責。」劉壹說:「王景興王朗)也是漢朝官員,當年會稽被孫策攻破時仍獲寬恕,您何必擔憂?」於是連夜起草檄文,次日清晨派官吏迎接孫策。孫策進軍後與華歆相見,待以上賓之禮,以朋友之誼相交。孫盛評論說:君子處世,必先明辨隱退與顯達的時機,確定出處去留的原則,否則應藏器自保,時機成熟則行道濟世。華歆既無伯夷、商山四皓的隱遁風骨,又失人臣盡忠的操守,因而屈從於權宜之計,與強橫之徒為伍,最終權力被小人剝奪,氣節在當時受損。昔日許國、蔡國君主失位,不得列於諸侯;州公來朝,魯人視為恥辱。相比之下,華歆的過失更大!)
    孫策死後,曹操在官渡上表獻帝征召華歆。孫權起初不想放行,華歆對孫權說:「將軍奉王命與曹公開始交好,情誼尚不穩固,若我能為將軍效力於曹公身邊,難道沒有益處嗎?如今空留我在此,如同養著無用之物,並非將軍的良策。」孫權聽後很高興,於是送華歆北上。前來送行的賓客舊友有一千多人,贈送的禮金達數百金。華歆一概收下,卻暗中給每份禮物做上標記。臨出發時,他將所有禮物聚集在一起,對賓客們說:「我本不想拒絕各位的心意,卻收下太多財物。想到我單車遠行,恐怕會因『懷璧其罪』招致禍患,還望各位幫我想辦法。」眾人於是各自收回贈品,對華歆的德行心悅誠服。
    華歆抵達京城後,被任命為議郎,參與司空府的軍事謀劃,後來入朝擔任尚書,轉任侍中,接替荀彧成為尚書令。曹操征討孫權時,上表推薦華歆擔任軍師。魏國建立後,華歆升任禦史大夫。曹丕繼承魏王爵位後,任命他為相國,封安樂鄉侯。曹丕稱帝後,華歆改任司徒。《魏書》記載:曹丕受禪稱帝時,華歆登壇主持禮儀,捧著皇帝璽綬完成即位大典。《華嶠譜敘》記載:文帝受禪後,朝臣三公以下都晉升爵位,唯獨華歆因神色不悅觸怒皇帝,被調任司徒且未進爵。曹丕久感不快,問尚書令陳群:“我順應天命受禪,百官無不喜悅形於色,為何相國和你卻麵有不樂?” 陳群離席長跪道:“臣與相國曾為漢臣,如今雖內心喜悅,但從道義上應有所節製,也擔心陛下察覺後心生厭惡。” 文帝聽後十分高興,從此對華歆另眼相看。)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白話三國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