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杜夔傳

字數:2645   加入書籤

A+A-


    杜夔,字公良,是河南人。他因為精通音律被任命為雅樂郎。中平五年(188年),杜夔因病辭官。後來,州郡和司徒以禮征召他,但因天下大亂,他逃到荊州。荊州牧劉表讓他和孟曜一起為漢主製作雅樂。樂器齊備後,劉表想在院子裏欣賞,杜夔勸諫說“現在將軍您不是天子,卻製作天子的音樂,在院子裏演奏,這恐怕不合適吧?”劉表接受了他的建議,打消了這個念頭。後來劉表的兒子劉琮向太祖(曹操)投降,曹操任命杜夔為軍謀祭酒,參與太樂事務,並讓他創製雅樂。
    杜夔精通音律,思維敏捷,超過了常人。各種樂器他都能演奏,隻是歌舞不是他的強項。當時,散郎鄧靜、尹齊擅長演唱雅樂,歌師尹胡能唱宗廟祭祀的歌曲,舞師馮肅、服養通曉古代各種舞蹈。杜夔全麵負責,深入研究,廣泛考證經典,參考舊例,教授訓練,製作樂器,恢複了古代的音樂,這些都是從杜夔開始的。
    黃初年間(2101novel.com226年),杜夔擔任太樂令、協律都尉。漢朝鑄造銅鍾的工匠柴玉,技藝高超,構思巧妙,在製作器具方麵有很多創新,也受到當時權貴的賞識。杜夔讓他鑄造銅鍾,但柴玉鑄造的鍾聲,清濁往往不符合標準,多次銷毀重做。柴玉非常厭煩,認為杜夔隨意決定清濁,拒絕配合杜夔。杜夔和柴玉互相告狀。
    太祖(曹操)把鑄造的鍾拿來,逐一測試,才發現杜夔的要求精準,而柴玉是在欺騙。於是,曹操懲罰了柴玉和他的兒子們,讓他們去做養馬的士卒。文帝(曹丕)很賞識柴玉,又曾讓杜夔和馬真等人在賓客中吹笙鼓琴,杜夔麵有難色,因此文帝對他也不滿。後來因為其他事逮捕了杜夔,讓他向馬真等人學習,杜夔認為自己所學的是雅樂,做官有根本,心中不滿,最終被罷免官職。
    杜夔的弟子有河南的邵登、張泰、桑馥,他們都官至太樂丞,下邳的陳頏官至司律中郎將。左延年等人雖然在音樂上很出色,但都擅長鄭聲,而杜夔則最喜歡古代正統音樂。
    當時還有扶風的馬鈞,他的機械構思冠絕當世。傅玄評價他說“馬先生是天下聞名的巧匠,年輕時漫遊各地,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巧。那時他從不談論技巧,人們又怎麽能知道他的才能呢?他當博士時很貧困,於是思索綾機的改進。他不說話,但世人都知道他巧。舊綾機五十綜的需要五十躡,六十綜的需要六十躡,馬先生嫌費時費力,於是改為十二躡。那些精妙的紋飾和變化,如同自然形成,如同陰陽無窮無盡。
    這是輪扁的技巧,無法用語言表達,又怎麽能用語言來驗證呢?馬先生任給事中時,與常侍高堂隆、驍騎將軍秦朗在朝堂上爭論指南車的事。高堂隆和秦朗認為古代沒有指南車,那些記載都是虛假的。馬先生說‘古代有,隻是你們沒想過罷了,有什麽好懷疑的呢!’兩人嘲笑他說‘你姓馬名鈞字德衡,鈞是模具,衡是定輕重的,輕重不定,還能做模具嗎?’馬先生說‘空談不如實踐。’於是兩人把這事告訴了明帝,明帝下令讓馬鈞製作,指南車很快就做好了。這是第一件讓人驚歎的事,但無法用語言形容。
    從那以後,天下人都佩服他的巧思。馬鈞住在京城,城內有塊地可以做園子,但缺水灌溉。他造了翻車,讓小孩轉動,水自動流出來,省力又高效,比普通工具巧百倍。這是第二件讓人驚歎的事。後來有人向皇帝獻上百戲表演,但隻能擺設不能動。皇帝問馬鈞能否讓它們動起來。馬鈞說可以,並且可以改進。皇帝命他製作。他用大木頭雕刻成輪子形狀,平地放置,用水驅動。表演有女樂舞象,木人擊鼓吹簫,還有山嶽場景,木人跳丸擲劍、走繩倒立,動作自如。百官行署,舂磨鬥雞,變化多端。這是第三件讓人驚歎的事。
    馬鈞看到諸葛亮的連弩,說‘巧是巧,但可以改進。’他能將其效率提高五倍。他又嫌發石車效果不好,因為敵人在城樓邊掛濕牛皮,石頭打上去就掉下來,無法連續攻擊。他想造個輪子,掛幾十塊大石頭,用機關轉動輪子,石頭就能連續飛出攻擊敵城。他用磚頭試驗,能飛出幾百步。有位裴先生,是國中的賢士,精通事理,聽說後嘲笑馬鈞。他質問馬鈞,馬鈞無言以對。裴先生以為自己抓住了要點,不停地批評。
    傅玄對裴先生說“你擅長言辭,不擅長技巧。馬鈞擅長技巧,不擅長言辭。用你的長處攻擊他的短處,他當然無法反駁。用你的短處質疑他的長處,你自然有不明白的地方。技巧是天下的精微之事,你不懂卻不停地質疑,隻會離真理越來越遠。內心不服,嘴上認輸,這就是馬鈞不回答的原因。”傅玄見安鄉侯曹羲,提到裴先生的論點。曹羲也認同裴先生。
    傅玄說“聖人選用人才不是一概而論的。有的看品德,有的聽言辭,有的看能力。聽言辭的,如宰我、子貢;看能力的,如冉有、季路、子遊、子夏。即使是聖人,也需要考驗才能。馬鈞的發明是國家的精密器械,軍隊的重要裝備。用十尋的木頭,兩人之力,很快就能驗證對錯。輕易地用言辭貶低他人的才能,就像用個人智慧處理國家大事,不改變方法應對複雜問題,會導致很多浪費。馬鈞的發明,經過改進可能會成功。如果因為初步失敗就放棄,那麽非凡的才能就無法問世。人們往往嫉妒同行,這是難免的。所以君子不因人廢言,必須用實踐來檢驗。否則,美玉會被當成石頭,荊和隻能抱著玉石哭泣。曹羲醒悟後,向曹爽匯報,但曹爽不在意,沒有驗證馬鈞的發明。這件事容易驗證,馬鈞的名聲也已確立,但曹爽忽視,何況那些默默無聞的才能呢?後來的君子應該引以為戒。馬鈞的巧思,即使古有公輸般、墨翟、王爾,近有漢朝的張衡,也比不上他。公輸般、墨翟在世時被重用,才造福社會。張衡雖為侍中,馬鈞在朝中任職,但都不負責工藝,所以他們的才能沒能造福社會。用人不當,聽聞賢才卻不實踐,實在可惜。”
    裴先生是裴秀。安鄉侯是曹羲。武安侯是曹爽。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白話三國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