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劉璋傳

字數:3931   加入書籤

A+A-


    劉璋,字季玉,他繼承了父親劉焉的益州地盤,本想著能在這一方土地上安穩發展,可誰能料到,麻煩事兒就像雨後的春筍,一個接一個冒出來。
    當時,有個叫張魯的人,在漢中地區混得風生水起,漸漸地就變得驕橫起來,根本不把劉璋這個益州之主放在眼裏。劉璋也是個火爆脾氣,一氣之下,直接把張魯的母親和弟弟給殺了。這一下,兩人徹底成了死對頭,結下了不共戴天的仇怨。此後,劉璋多次派手下大將龐羲等人去攻打張魯,可每次都被張魯打得丟盔棄甲,狼狽不堪。張魯手下的勢力大多在巴西地區,沒辦法,劉璋隻好任命龐羲為巴西太守,讓他帶著兵去抵禦張魯。
    說到這龐羲,和劉璋還有一段淵源。《英雄記》裏記載,龐羲和劉璋早就認識,關係還不錯,而且龐羲還曾經冒著生命危險,把劉璋的兒子們從危難中救了出來。就因為這份恩情,劉璋對龐羲十分感激,才會這麽重用他,讓他做了巴西太守。可沒想到,時間一長,兩人之間的感情慢慢就有了裂痕,關係越來越差。
    這邊和張魯打得不可開交,那邊又出了亂子。趙韙竟然起兵造反,帶著軍隊直逼劉璋。不過,趙韙的叛軍最後人心不齊,隊伍一下子就散了,他自己也被手下人給殺了。說起來,這些亂子之所以會發生,都是因為劉璋這人做事不夠果斷,又太容易聽信別人的話,才落得個內憂外患的局麵。
    當時,益州的情況也很糟糕。南陽、三輔地區有好幾萬戶百姓因為戰亂逃到了益州。劉璋把這些人收編起來,組成了一支軍隊,叫做 “東州兵”。可劉璋這人性格太寬厚、太溫和了,一點威嚴和謀略都沒有,根本管不住這些東州兵。這些東州兵在益州到處橫行霸道,欺負當地的老百姓,搶東西、打人,什麽壞事都幹。劉璋雖然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可就是拿他們沒辦法。時間一長,益州的老百姓對劉璋越來越不滿,心裏的怨氣就像燒開的水,咕嘟咕嘟直冒。
    趙韙這個人,平時在益州很得人心,劉璋也一直很信任他,把很多重要的事情都交給他辦。可趙韙卻心懷不軌,他趁著老百姓對劉璋不滿,暗中勾結荊州的勢力,還和益州當地的一些大戶人家串通起來,一起起兵造反,要攻打劉璋。這消息一傳開,蜀郡、廣漢、犍為等地的人紛紛響應趙韙,形勢一下子變得非常危急。劉璋沒辦法,隻好慌慌張張地逃進成都城,緊閉城門死守。
    那些東州兵聽說趙韙要掌權,心裏也害怕了,他們知道一旦趙韙得勢,自己肯定沒好果子吃。於是,這些平時欺負百姓的東州兵,竟然團結起來,齊心協力地幫助劉璋守城。他們一個個像不要命似的,和叛軍展開了殊死搏鬥,最後還真把叛軍給打敗了。接著,他們乘勝追擊,一路追到江州攻打趙韙。趙韙的部將龐樂、李異一看形勢不妙,竟然臨陣倒戈,反過來殺了趙韙,這場叛亂才算平息。
    這時候,又傳來一個壞消息,說曹操正在征討荊州,而且已經拿下了漢中。劉璋一聽,嚇得心裏直打鼓,趕緊派河內人陰溥去給曹操送禮,說些好話,想和曹操搞好關係。曹操也沒客氣,順手就封劉璋為振威將軍,封劉璋的哥哥劉瑁為平寇將軍。可惜,劉瑁後來得了瘋病,沒多久就去世了。
    過了一陣子,劉璋又派別駕從事蜀郡人張肅給曹操送去三百名叟兵,還有一些珍貴的禮物。曹操一高興,就封張肅為廣漢太守。這下,劉璋覺得和曹操的關係差不多了,就又派別駕張鬆去拜見曹操。可這時候的曹操,剛剛拿下荊州,把劉備打得四處逃竄,正是誌得意滿的時候,根本沒把張鬆放在眼裏,對他愛答不理的。張鬆心裏那個氣啊,覺得自己受到了天大的侮辱,從此對曹操恨得咬牙切齒。
    說來也巧,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吃了大敗仗,再加上軍中瘟疫橫行,士兵死傷無數。張鬆回去後,就一個勁兒地在劉璋麵前說曹操的壞話,勸劉璋和曹操斷絕往來。張鬆還對劉璋說“劉備和您都是漢室宗親,是一家人,咱們可以和他結交,以後有個照應。” 劉璋這人沒什麽主見,聽張鬆這麽一說,覺得挺有道理,就派法正去和劉備聯絡感情。沒過多久,又讓法正和孟達帶著幾千士兵去幫助劉備防守。法正完成任務後,就回到了益州。
    可張鬆還不罷休,過了一段時間,又對劉璋說“現在益州的那些將領,像龐羲、李異這些人,都仗著自己立了點功勞,越來越驕橫,恐怕都有了背叛您的心思。要是不把劉備請來幫忙,以後一旦有外敵進攻,再加上老百姓造反,咱們益州可就完了!” 劉璋本來就膽小怕事,聽張鬆這麽一嚇唬,又動心了,也不管手下人怎麽勸,就派法正去請劉備入川。
    當時,劉璋的主簿黃權苦口婆心地給劉璋分析請劉備入川的利害關係,勸他千萬不能這麽做。從事廣漢王累更是著急,竟然把自己倒掛在州門口,以此來勸諫劉璋。可劉璋就像著了魔一樣,誰的話都聽不進去,還下令益州各地一定要好好招待劉備。劉備進入益州後,受到了高規格的接待,一路上好吃好喝,就跟回到自己家一樣自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建安十六年,劉備來到江州北邊,然後順著墊江水來到涪城,這裏距離成都有三百六十裏。劉璋聽說劉備來了,竟然親自帶著三萬多步兵和騎兵,還準備了豪華的車馬和營帳,一路上浩浩蕩蕩,那場麵,真是威風八麵,陽光照在車馬和營帳上,光芒四射。劉璋到了涪城,就和劉備會麵了。兩人見麵後,雙方的將士們你來我往,互相交流,還擺起了酒宴,痛痛快快地喝了一百多天的酒。劉璋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還給了劉備大量的物資,讓他去攻打張魯。一百多天後,兩人才分別。《吳書》裏記載,劉璋送給劉備二十萬斛大米、一千匹馬、一千輛車,還有數不清的絲綢錦帛。
    可誰能想到,第二年,劉備到了葭萌關後,不但沒去打張魯,反而調轉馬頭,向南攻打劉璋的地盤。劉備的軍隊一路上勢如破竹,劉璋的軍隊根本抵擋不住。建安十九年,劉備的大軍包圍了成都,這一圍就是幾十天。當時,成都城裏還有三萬精兵,糧草和物資也足夠支撐一年,城裏的官員和老百姓都決心和劉備拚個你死我活,要和成都共存亡。
    可劉璋看著滿城的百姓,心裏實在不忍心。他說“我們父子在益州統治了二十多年,卻沒給老百姓帶來什麽實實在在的好處。這三年來,老百姓為了打仗,死傷無數,他們的鮮血染紅了草地,這都是因為我的緣故啊,我怎麽能心安理得呢!” 說完,劉璋就打開城門,出城投降了。他手下的人看到這一幕,都忍不住流下了傷心的眼淚。劉備把劉璋遷到南郡公安,還把他原來的財物和振威將軍的印綬都還給了他。
    後來,孫權殺了關羽,奪取了荊州。孫權為了拉攏人心,就任命劉璋為益州牧,讓他駐守在秭歸。劉璋去世後,南中地區的豪強雍闓占據益郡造反,歸附了東吳。孫權又封劉璋的兒子劉闡為益州刺史,讓他鎮守在交州和益州的交界處。直到丞相諸葛亮平定南中,劉闡才回到東吳,後來還做到了禦史中丞的職位。
    其實,劉璋的長子劉循,娶了龐羲的女兒。劉備平定蜀地後,龐羲做了左將軍司馬,劉璋就請求讓劉循留在龐羲那裏。劉備也沒為難他們,封劉循為奉車中郎將。就這樣,劉璋的兩個兒子,一個在東吳,一個在蜀漢,從此天各一方,再也沒能團聚。
    後人評價說,以前魏豹聽到許負的預言,就把薄姬娶進家門;劉歆看到圖讖上的文字,就改了自己的名字和表字,可最後他們自己都沒能逃過災禍。不過,福氣卻降臨到了他們的後代身上。這說明老天爺的安排不能隨便強求,天命也不是想怎麽盼就能怎麽來的,這都是有實實在在的例子可以證明的。
    再說說劉璋的父親劉焉,他聽到董扶說益州有天子之氣,就一心想著占據益州;聽了看相人的話,就忙著給兒子求婚吳氏。他還私自製造皇帝用的車駕和服飾,妄圖奪取天下,真是被權力和野心衝昏了頭腦!劉璋這人,本來就沒什麽雄才大略,卻在這亂世之中占據著一方地盤。他這種沒有本事卻坐在高位上的人,就像騎著老虎卻沒本事駕馭,早晚要招來災禍。他的基業被別人奪走,其實也是意料之中的事,算不上什麽意外的不幸。
    張璠也說,劉璋這人雖然性格愚笨軟弱,但心地還算善良,就像曆史上的宋襄公、徐偃王一樣,還算不上是那種無道的昏君。可張鬆、法正這兩個人,雖然和劉璋有君臣的名分,卻心懷二心。他們既不像韓嵩、劉先那樣,在劉表麵前坦誠地分析局勢,出謀劃策;也不像陳平、韓信那樣,光明正大地離開項羽,另尋明主。而是兩麵三刀,對劉璋不忠不義,這種行為,真是罪大惡極!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白話三國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