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劉焉傳
字數:3201 加入書籤
劉焉,字君郎,老家在江夏竟陵。他可是大有來頭,是漢魯恭王的後代。當年,在章帝元和年間,家族被改封到竟陵,劉焉就出生在這分支家族裏。
年輕的時候,劉焉就在州郡裏當官。因為是皇室宗親,他被授予中郎的職位。後來,他的老師司徒祝恬去世,按照當時的規矩和情誼,劉焉辭去官職,為老師守喪。守喪期間,劉焉住在陽城山,一邊潛心學習,一邊收徒講學。憑借著出色的學問和品德,他被推舉為賢良方正,隨後被征召到司徒府任職。此後,他的仕途一路輾轉,先後擔任過雒陽令、冀州刺史、南陽太守、宗正、太常等重要官職。
看著漢靈帝在位時,朝廷政治越來越腐敗,王室也是麻煩不斷,劉焉心裏有了想法。他向朝廷建議說“現在的刺史、太守,很多都是靠行賄買的官,他們拚命搜刮百姓,把老百姓逼得走投無路,都起來反抗朝廷了。應該挑選那些有名望、品行好的重臣去當州牧,鎮守四方,安定天下。” 其實,劉焉心裏盤算的是去交址當州牧,想著在那裏躲避即將到來的亂世災禍。不過,這個提議還沒來得及實施,侍中董扶私下找到了劉焉。董扶是廣漢人,他神秘兮兮地對劉焉說“京城馬上就要大亂了,我看天象,益州那一片有天子之氣,將來必定不凡。” 劉焉一聽這話,心思立刻就轉到了益州上。
正巧,當時益州刺史郤儉在當地橫征暴斂,弄得民不聊生,百姓怨聲載道,這些壞消息都傳到了京城。與此同時,並州發生了殺害刺史張壹的事,涼州刺史耿鄙也被人殺了。劉焉一看,機會來了,他的計劃終於能實施了。朝廷任命劉焉為監軍使者,兼任益州牧,還封他為陽城侯,讓他去益州把郤儉抓起來治罪。
董扶聽說劉焉要去益州,自己也請求擔任蜀郡西部屬國都尉。還有巴西的趙韙,剛剛辭去太倉令的官職,也決定跟著劉焉一起前往益州。說起這個董扶,那也是個厲害人物。他從小就拜師學習,精通好幾部經典,尤其擅長研究《歐陽尚書》。後來,他又拜名士楊厚為師,深入鑽研圖讖之學。學成之後,董扶到京城遊曆,在太學裏學習交流,回到家鄉後就開始講學,各地的學生都慕名而來。永康元年,發生了日食,皇帝下詔選拔賢良方正之士,向他們詢問治國得失。左馮翊趙謙等人推舉了董扶,可董扶稱病沒去,隻是在長安遠程給皇帝上奏章,之後就說自己病重,回家去了。朝廷的各個官府多次征召他,公車也三次來請他,還兩次推舉他為賢良方正、博士、有道之士,他都拒絕了,因此名聲越來越大。大將軍何進曾向皇帝推薦董扶,說他有子遊、子夏那樣的德行,能傳承孔子的學說,還身懷焦贛、董京那樣消災除禍的本事。如今並州、涼州局勢動蕩,西邊的少數民族又蠢蠢欲動,應該用特殊的禮儀把董扶召來,向他請教奇謀良策。於是,漢靈帝征召董扶,任命他為侍中。在朝堂上,董扶被大家尊為儒宗,深受皇帝器重。後來他請求去當蜀郡屬國都尉,離開京城才一年,漢靈帝就駕崩了,天下陷入大亂。董扶後來辭去官職,八十二歲時在家中去世。董扶說話常常一針見血,在益州很難找到能和他匹敵的人,所以大家都稱他 “至止”,意思是沒人能辯得過他,隻要他一開口,別人就無話可說了。後來,丞相諸葛亮問秦宓董扶的長處,秦宓說“董扶這人,哪怕是再小的善行也會稱讚,再小的惡行也會批評。”
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涼州的益州地區爆發了一場不小的叛亂。馬相、趙祗這兩個人,在綿竹縣打著 “黃巾” 的旗號起兵造反。當時,有不少百姓因為長期服勞役,生活苦不堪言,心中滿是怨氣。馬相和趙祗趁機一吆喝,短短一兩天,就聚集起幾千人。他們先是殺掉了綿竹縣令李升,這下可不得了,附近的官吏和百姓見狀,有的是出於無奈,有的是被裹挾,陸陸續續又有上萬人加入他們的隊伍。
這夥叛軍的勢頭越來越猛,一路向前,很快就攻破了雒縣,接著又衝進益州,殺死了益州刺史郗儉。隨後,他們又殺向蜀郡和犍為郡。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三個郡接連被他們破壞。馬相更是野心膨脹,竟然自稱為天子,手下的人馬已經多達上萬。
就在益州局勢一片混亂的時候,州從事賈龍平日裏就帶著幾百名家兵駐守在犍為郡的東部邊界。他看到叛軍肆虐,立刻行動起來,召集當地的官吏和百姓,又拉起一支一千多人的隊伍,向馬相等人發起進攻。經過幾天的激戰,賈龍成功地把叛軍打得四處逃竄,益州境內終於恢複了平靜。局勢穩定後,賈龍精心挑選了一些官吏和士兵,前去迎接劉焉入益州。
劉焉到了益州,把治所遷到了綿竹。表麵上,他對那些曾經反叛或者離開益州的人進行安撫接納,推行寬厚仁惠的政策,但實際上,他心裏正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暗中謀劃著一些不可告人的事情。當時,張魯的母親精通一些裝神弄鬼的法術,而且保養得不錯,看起來很年輕,經常出入劉焉的家中。也正因如此,劉焉派張魯擔任督義司馬,讓他駐守在漢中。張魯到了漢中後,按照劉焉的意思,斷絕了交通要道,還把漢朝派來的使者給殺了。之後,劉焉向朝廷上書,謊稱是 “米賊” 阻斷了道路,導致益州與朝廷無法正常聯係。不僅如此,他還找借口殺掉了益州當地的豪強王鹹、李權等十幾個人,以此來樹立自己的威嚴和權威。這一舉動,引起了犍為太守任岐和賈龍的不滿,他們覺得劉焉做得太過分了,於是決定起兵反抗劉焉。然而,他們不是劉焉的對手,最終被劉焉擊敗並殺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隨著勢力逐漸穩固,劉焉的野心也越來越大,竟然私自製作了一千多套隻有皇帝才能使用的車駕器具。荊州牧劉表得知此事後,向朝廷上表,說劉焉的行為就像當年子夏在西河講學,有混淆視聽、僭越禮製的嫌疑。當時,劉焉的兒子劉範擔任左中郎將,劉誕擔任治書禦史,劉璋擔任奉車都尉,他們都跟隨漢獻帝在長安。隻有小兒子別部司馬劉瑁一直跟在劉焉身邊。後來,漢獻帝派劉璋去給劉焉傳達旨意,劉焉卻把劉璋強行留在了益州。
這個時候,征西將軍馬騰在郿縣起兵造反,劉焉和兒子劉範竟然和馬騰暗中勾結,密謀一起帶兵襲擊長安。沒想到,劉範的計劃泄露了,他隻好逃到槐裏。而馬騰的軍隊也在戰鬥中失敗,退回了涼州。劉範很快就被朝廷抓住並處死,接著劉誕也被處決。議郎河南龐羲和劉焉是世交,為了保護劉焉的其他孫子,他招募人手,把他們都接到了蜀地。
就在劉焉野心勃勃的時候,一場大火突然降臨。大火把城池燒得麵目全非,他私自製作的那些車駕器具也被燒得一幹二淨,火勢還蔓延到了百姓家中。無奈之下,劉焉隻好把治所遷到成都。接連失去兒子的痛苦,再加上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劉焉身心俱疲。興平元年,劉焉背上生了癰疽,最終病重去世。
劉焉死後,益州的大吏趙韙等人覺得劉璋性格溫和仁厚,容易控製,於是一起向朝廷上書,請求讓劉璋擔任益州刺史。朝廷下詔書,任命劉璋為監軍使者,兼任益州牧,同時任命趙韙為征東中郎將,讓他率領軍隊去攻打劉表。從此,益州又將迎來新的風雲變幻。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白話三國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