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劉備傳(三)
字數:3693 加入書籤
曹操打敗袁紹後,騰出手來,親自帶著大軍南下攻打劉備。劉備一看這陣仗,知道自己打不過,趕緊派麋竺、孫乾去跟劉表聯絡,想在荊州找個安身之處。劉表聽說劉備來了,特別熱情,親自到郊外迎接,把劉備當貴賓一樣招待,還給劉備補充了不少兵力,讓他駐紮在新野。
劉備在新野待著的時候,荊州不少有本事的豪傑都覺得他是個靠譜的人,紛紛跑來投奔他。時間一長,投奔的人越來越多,劉表心裏就犯嘀咕了,開始懷疑劉備是不是有別的心思,表麵上客客氣氣,背地裏卻悄悄防備著他。《九州春秋》裏記載了一件事兒,說劉備在荊州待了好幾年,有一次在劉表那兒吃完飯,起身去廁所,低頭一看自己大腿上的肉都長出來了。他心裏一酸,忍不住哭了起來。回到座位上,劉表看他臉色不對,就問他咋回事。劉備歎了口氣說“我以前天天騎馬打仗,大腿上的肉都磨沒了。現在好久不騎馬,肉又長出來了。時間過得太快,我都要老了,可到現在還沒幹出一番大事業,想想就難過啊!” 還有《世語》裏說,劉備駐紮在樊城的時候,劉表雖然表麵上對他很客氣,但心裏忌憚他的本事,不敢重用他。有一回,劉表請劉備吃飯,蒯越和蔡瑁就想趁著這個機會把劉備給解決了。劉備多機靈啊,一下子就察覺到不對勁,借口上廁所,偷偷溜了出去。他騎著自己的馬 “的盧” 逃跑,跑到襄陽城西的檀溪時,馬不小心掉進水裏,怎麽都上不來。劉備急得大喊“的盧啊,今天可就靠你了,加把勁兒!” 沒想到這 “的盧” 還真給力,一下子就跳出三丈遠,成功過了河。等劉備跑到河中間的時候,追兵才趕到,劉備衝著追兵喊“我走得急,您多擔待啊!” 不過孫盛覺得這事兒不太靠譜,他說劉備當時在荊州寄人籬下,和劉表的勢力差距那麽大,如果真發生這種事兒,劉備哪還敢在劉表這兒一直待下去,所以這應該是民間瞎傳的。
後來,劉表讓劉備去博望抵抗夏侯惇、於禁的部隊。劉備也不著急硬拚,在那兒埋伏了好長時間。有一天,他突然下令燒了自己的營地,假裝逃跑。夏侯惇他們一看,以為劉備害怕了,趕緊追了上去,結果一頭紮進劉備設好的埋伏圈,被打得大敗。
建安十二年,曹操準備北征烏丸,劉備就勸劉表“您趁著曹操後方空虛,趕緊去攻打許昌,這可是個天大的好機會!” 可惜劉表這人膽子小,思前想後,沒敢聽劉備的建議。等曹操從柳城打完仗回來,劉表才後悔地對劉備說“早知道就聽你的了,白白錯過了這麽好的機會。” 劉備倒是很豁達,安慰他說“現在天下大亂,天天都在打仗,機會多得是,這次錯過了,以後還有,不用太在意。”
沒過多久,曹操決定南征劉表。可巧的是,劉表突然病重去世了。關於劉表去世前的情況,說法不一。《英雄記》裏說劉表生病的時候,想讓劉備代理荊州刺史;《魏書》裏則說劉表病重,拉著劉備的手,把荊州托付給他,還說“我兒子沒什麽本事,手下的將領也都不行,我死後,你就接手荊州吧。” 劉備趕緊推辭“您的兒子都很有才能,您就安心養病吧。” 有人勸劉備接受劉表的托付,劉備卻搖頭說“劉表對我這麽好,我要是這個時候接手荊州,別人肯定說我忘恩負義,我實在不忍心這麽做。” 不過裴鬆之覺得,劉表夫妻一直偏愛劉琮,早就打算把荊州傳給劉琮,不可能在臨終前把荊州交給劉備,這說法不太可信。
劉表死後,他的兒子劉琮繼承了他的位置,可這劉琮膽子小,曹操大軍還沒到,就派人去投降了。當時劉備駐紮在樊城,根本不知道曹操的大軍已經悄悄逼近,等曹操到了宛城,劉備才得到消息,嚇得趕緊帶著手下的人撤退。路過襄陽的時候,諸葛亮勸劉備“咱們幹脆直接攻打劉琮,把荊州搶過來算了!” 劉備卻搖搖頭說“劉表對我這麽好,我不能幹這種忘恩負義的事兒。” 孔衍的《漢魏春秋》裏記載,劉琮決定投降後,根本不敢告訴劉備。過了好久,劉備才發現不對勁,派人去問劉琮,劉琮這才派宋忠去給劉備傳達消息。劉備一聽,又驚又怒,對宋忠說“你們這些人做事也太不地道了,這麽大的事兒不早點告訴我,現在大禍臨頭才說,是不是太過分了!” 說著就拔出刀來,不過最後還是忍住了,說“殺了你也難解我心頭之恨,我堂堂大丈夫,臨別也不想殺你這種人,你走吧!”
劉備把隊伍停下來,遠遠地喊劉琮,想和他說幾句話。劉琮嚇得腿都軟了,根本不敢起身。可劉琮身邊的人還有荊州的百姓,好多都覺得劉備仁義,紛紛跑來投奔他。《典略》裏說,劉備臨走的時候,還專門去劉表的墓前拜別,哭著離開了襄陽。
等劉備走到當陽的時候,隊伍已經有十多萬人,拉輜重的車也有幾千輛,人多車多,一天隻能走十幾裏路。劉備沒辦法,隻好另外派關羽帶著幾百艘船,先去江陵等著和大部隊會合。有人著急地勸劉備“咱們得趕緊往江陵跑,現在雖然人多,但真正能打仗的沒幾個,曹操的大軍要是追上來,咱們根本擋不住啊!” 劉備卻堅定地說“要成就大事,最重要的就是得有人支持。現在這麽多人願意跟著我,我怎麽能忍心拋下他們不管呢!” 習鑿齒就評價說,劉備哪怕是在最艱難危險的時候,也始終堅守信義,越是情況危急,說話做事越不違背道義。他感念劉表的照顧,這份情義能感動三軍;他愛護那些投奔他的忠義之士,寧願和他們一起麵對失敗。就憑他這種能收服人心的本事,最後成就大業,也是理所當然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曹操心裏清楚,江陵囤著大批糧草軍械,要是被劉備搶先占了,往後收拾他可就難上加難。於是,他果斷下令扔掉笨重的物資,帶著精銳輕裝簡行,一路疾馳趕到襄陽。到了才知道,劉備已經帶著人馬跑遠了。曹操急得火上房,立馬點齊五千精銳騎兵,馬不停蹄地追了上去。這五千騎兵有多拚命?一天一夜硬是狂奔三百多裏路,終於在當陽長阪坡追上了劉備。
當時的情形那叫一個驚險!劉備為了保命,顧不上老婆孩子,隻帶著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幾十個人,騎著快馬撒腿就跑。曹操這一仗可賺大了,不僅繳獲了劉備軍中堆積如山的物資,還俘虜了一大幫士兵和百姓。
劉備慌慌張張地往漢津方向跑,運氣還算不錯,半道上正好碰上關羽帶著船隊接應。眾人上了船,渡過沔水,又遇到劉表的大兒子、江夏太守劉琦,他手下還有一萬多士兵。大家一合計,幹脆合兵一處,浩浩蕩蕩往夏口趕去。
這邊劉備剛喘了口氣,就琢磨著得找個幫手,不然根本鬥不過曹操。正想著呢,孫權派魯肅來了。魯肅名義上是來悼念劉表去世,實際上是奉孫權的命令,想和劉備聯手抗曹。魯肅緊趕慢趕,還是沒趕上,等他到的時候,曹操的大軍都已經渡過漢津了。魯肅沒辦法,隻能硬著頭皮往前趕,好在在當陽碰上了劉備。
魯肅見到劉備,趕忙轉達孫權的意思,跟他分析天下局勢,說了不少掏心窩子的話。說完還問劉備“劉豫州,您接下來打算去哪兒啊?” 劉備隨口說“我跟蒼梧太守吳巨是老相識,打算去投奔他。” 魯肅一聽就急了,連忙勸道“劉將軍,您可別犯糊塗!孫討虜(孫權)這人聰明仁義,特別敬重有本事的人,江東的英雄豪傑都搶著投奔他。人家現在手握六個郡,兵強馬壯、糧草充足,絕對能成大事。依我看,您不如派個信得過的人去江東,跟孫權結成同盟,一起幹一番大事業。您說的那個吳巨,就是個普普通通的人,窩在偏遠小地方,早晚得被別人吞並,哪能靠得住啊!”
劉備一聽,覺得魯肅說得在理,心裏暗暗高興,立刻帶兵進駐鄂縣,還派諸葛亮跟著魯肅去見孫權,雙方正式結盟。
孫權這邊也不含糊,馬上派周瑜、程普率領幾萬水軍,和劉備的軍隊合兵一處。諸葛亮去東吳談結盟還沒回來,劉備就聽說曹操大軍壓境,心裏慌得不行,每天都派人在江邊打探孫權軍隊的消息。有一天,士兵遠遠望見周瑜的船隊,趕緊跑回去報告。劉備心裏犯嘀咕,問“你咋知道來的不是曹操從青州、徐州調來的軍隊?” 士兵回答“看船的樣子就知道了。”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白話三國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